2017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 生物的分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812839 上传时间:2019-08-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 生物的分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7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 生物的分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 生物的分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春八年级生物下册 22.1 生物的分类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节 生物的分类一教学目标:尝试根据一定的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生物分类原则、等级和基本单位练习编写检索表说明对生物统一命名的重要性二教学重难点:生物分类的方法;生物命名的方法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活动“编制检索表”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地球上约有35万中植物和150多万种动物,它们有的形态结构相似,有的彼此千差万别,我们怎样识别这些种类繁多的生物呢?当我们到商品繁多的超市购买东西,会很容易的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为什么?因为它们是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排列的。认识生物也要采用类似商品分类的方法,根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将它们分门别类,这就是生物分类。二活动“尝试对生物分类

2、”【活动过程】:展示图片观察图片上这些你们所熟悉的各种生物,各小组讨论分析,尝试将它们分成不同的生物类群。检查结果问:你们组是根据什么将这些生物分类的? (性状差异和亲缘关系)【导出】:根据这个原则,生物学家将地球上现存的生物依次分为7个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 (其中基本单位是种,即为最小的单位;最大的单位是界。);把各个分类等级按其高低和从属关系顺序排列起来,就构成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如教材31页32页在分类阶层系统中,我们都可以在不同的分类单位中找到各种生物的位置。 刚才看了同学们的分类情况,各有不同,这样是否有利于我们识别生物?如果各执一词是不是就乱套了?那么我们是否需要一个统

3、一的标准呢?(需要)所以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特征的差异,编制出生物检索表。讲解编制方法活动“编写检索表” 第2课时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提问】:(1)生物学家们为了弄清各种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怎样将生物进行分类的?(界、门、纲、目、科、属、种) (2)为了便于人们按照统一的标准识别生物,生物学家们依据什么编制了什么来进行生物的分类? (生物特征差异 检索表)【引入】:很好!我们要认识一件事物,首先要给它命名,认识生物也是如此,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生物的命名。二生物的命名【师生活动】:在我们认识生物的过程中发现,由于不同的地区,同一种生物往往有多个名称。请看图,图上的生物在我们这里叫什么名字呢?(红苕)

4、这是我们平时喜欢吃的红苕,但它有多个名字哦,在北京则称之为白薯,到了湖南就变成了红薯,江苏又叫山芋,而山东和东北又称之为地瓜。请再看看图中的这两株植物是什么?(土豆 山药)不同的两种植物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山药,像上面这样两中情况再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那么这样是否方便呢?(容易引起歧义)为了避免生物命名的混乱,便于研究、交流和开发利用,瑞典科学家林奈于1753年创立了双名法。【补充】:林奈的双命名法至今仍被生物分类学家所使用。当然,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一些新的分类方法又逐渐被引入生物分类领域中,从而使生物分类方法更为科学合理、准确可靠,以便人们更好地研究各种生物。【小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小资料,说明双名法。五课堂练习:思考与练习:小明在植物上找到8只“甲虫”,为了便于辨识,请你依据“甲虫”的足、触角、背部形状、色斑的不同,编制一个生物检索表。 板书设计:1、 生物的分类1、 什么是生物的分类?2、 生物分类的依据是什么2、 生物的命名1、生物的命名是由谁创立的。2、双名法包括的含义是什么?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