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735841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黄河颂 鲁教版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河颂【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识记本课生字音字形,理解词义。2.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3.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体味长短句结合有自然和谐的韵律。(三)情感目标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2.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3.体味长短句结合有自然和谐的韵律。(二)难点联系时代

2、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则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设计】“情境体验”“合作探究”“四边对话”是我这篇课文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是我落实这些教学方法的途径。【课前准备】(一)学生:1.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有关描写、歌颂黄河的诗句。2.通过历史课了解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了解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地位。3.通过地理课了解黄河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二)教师:1.搜寻有关黄河的摄影作品,使学生能通过观看这些作品对黄河产生感性认识。2.准备音乐作品黄河颂。【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幻灯片1一、走近黄河(出示幻灯片2)(一) 畅谈诗句

3、师:同学们,昨天我布置同学们搜集关于黄河的诗句,搜集了吗?你搜集到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生举手发言,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师:同学们搜集到的关于黄河的诗句还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颂黄河的诗黄河颂。(出示幻灯片3并板书课题)师:作者(生齐答:光未然。师板书)(二)走近作者(出示幻灯片4)师:谁来读一下?一生读: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三)背景介绍(出示幻灯片5)师:这首诗创作于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

4、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推向高潮。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他看到了黄河惊涛拍岸的气势,想到了势不可挡的抗日战士,在诗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不朽的组诗黄河大合唱。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这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遍大江南北,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出示幻灯片6)这组歌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黄河颂是第二部。二、初感“黄河”(出示幻灯

5、片7)(出示幻灯片8)(一)听范读感黄河1.下面请同学们听我朗读这首诗,你感受一下黄河有什么特点?并听好生字的读音。(出示幻灯片9)2.结识新朋友(1)自读(2)点生读(3)齐读(4)注意字的写法(5)听写(6)词语意思3.谈听读感受师:你感受到黄河什么特点?(生畅谈自己感受)师:同学们感悟能力真强。(二)朗读中感黄河1.指导师:那这首诗应带着什么感情来读?(对黄河的赞美之情)什么语气、语调?(慷慨激昂的)语速呢?(慢一点,要读出诗的韵味,读出诗人的深情)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2.点名朗读3.理清结构师:全诗分成两大部分:朗诵词和歌词。朗诵词可以看作是序曲。这一节有什么作用?生回答:内容上作

6、用是点出要歌颂黄河的伟大坚强;结构上作用是引出下文。第二节是赞颂黄河的伟大坚强。三、情动“黄河”(出示幻灯片10)(一)自主赏读师:下面请同学们找一找,哪里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画出来并至少赏析两处)。(二)小组交流下面同学们以这样的发言方式在组内交流:我觉得这里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_(要有感情的读出来),因为_(进行赏析)。(三)全班交流学生可能会提到以下句子,顺序随学生而定:1.感其雄壮气魄(学生读句子赏析。指导朗读。)师:这是从什么角度对黄河进行了描绘?(生回答)还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绘?(引导学生说出:先是近镜头特写,然后是俯瞰全景式总写,再是纵向描写流向,最后是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

7、岸。)师:这一部分是由哪个字来统领的?(学生回答:“望”)(统领到“劈成南北两面”)师: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生: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阔的气魄师:来,咱们齐读这一部分,要能读出黄河的“雄伟壮阔”(生齐读)2.感其精神魅力还有哪里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生:赏析自己画出的句子。如:我觉得“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好。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是在黄河流域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黄河养育了世代炎黄子孙。所以称它为“摇篮”。表现了黄河的伟大。再如:我觉得“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象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的平原之上”(学生朗读、赏析,老师点评,)(出示幻灯片13)师:我对光未然的这句诗有点

8、小看法,干嘛要写这么多行啊?如果改成“啊!黄河!你是亚洲平原之上的/一位伟大坚强的巨人”这样多整齐啊。同意我观点吗?(出示幻灯片14)(学生谈自己观点,师总结这样长短结合,自由奔放,错落有致。读来更雄健有力。)(指导朗读)(四)懂其心声师:黄河是气势恢宏的,是伟大坚强的,你觉得作者写这首诗就是为了赞美黄河吗?师引导生理解: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的伟大与坚强,奋起抗争,与日本侵略者抗战到底!师:这确实是作者的心声,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会答:诗的最后四句。(出示幻灯片15)师:诗人最后号召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要以黄河为榜样,要向黄河学习,学习它的伟大坚强,勇往直前!要抗战到底!最后两句是运用的什么修辞

9、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理解:反复。这里用反复起强调作用,表达了对民族精神的赞颂,也表达了必胜的信心。师:我们一起把最后四句读一遍,要读出必胜的信心。最后一句要语速放慢,高昂上去。(生齐读)四、感悟黄河(出示幻灯片16)(一)说感悟,立誓言读到这里,相信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也热血沸腾!下面让我们将自己的感悟化作一句铮铮誓言大声说出来。(出示幻灯片17)请以“黄河,我定将学习你的_(精神),_(会怎么做)。”的方式说出你的心里话。师:同学们说得声情并茂,激情高昂。太好了!(出示幻灯片18)真是“黄河水,滚滚惊涛不可挡;好儿女,铮铮傲骨不容欺!横批:发愤图强师:(激昂、深情地):同学们,革命

10、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但现在咱们中华民族还没有强大到无人敢欺的程度。我们今天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它的伟大坚强,学习他的势不可挡,学习他的勇往直前!为使我们民族跃居世界最强国而奉献自己的力量!(二)读课文,感魅力最后,让我们合作把课文朗读一遍,朗诵词由老师来读;绘黄河部分,我们齐读;赞颂的第一部分,老师读;第二部分,男生齐读;第三部分,女生齐读;最后四句,我们齐读。让我们用我们的满腔激情和爱,大声来歌颂黄河,歌唱祖国,歌颂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出示幻灯片19)(师生合作配乐朗读)(三)写作文,抒感想(出示幻灯片20)作业:请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