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703575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1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天行业分析教材.doc(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航空航天行业分析一、航空航天行业基本概念航空航天是人类开发大气层和宇宙空间时发生的活动的总称。其中,航空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飞行器在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而航天指的是载人或非载人的航天器在大气层外的宇宙空间中进行的航空活动。(一)飞行器飞行器是指在大气层内或大气层外空间(太空)飞行的器械。飞行器分为3类:航空器、航天器、火箭和导弹。在大气层内飞行的称为航空器,如气球、飞艇、飞机等。它们靠空气的静浮力或空气相对运动产生的空气动力升空飞行。在太空飞行的称为航天器,如人造地球卫星、载人飞船、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等。它们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获得必要的速度进入太空,然后依靠惯性做与天体类似的轨道运动。(二

2、)民用航空民用航空是指使用航空器从事除了国防、警察和海关等国家航空活动以外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活动是航空活动的一部分,同时以“使用”航空器界定了它和航空制造业的界限,用“非军事等性质”表明了它和军事航空等国家航空活动不同。(三)军用航空军用航空指用于军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生等方面。军用航空可以使用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如气球和飞艇,也可以使用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如飞机、直升机和滑翔机等。现代军用航空活动主要依靠飞机和直升机。(四)通用航空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

3、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通用航空业是以通用航空飞行活动为核心,涵盖通用航空器研发制造、市场运营、综合保障以及延伸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二、中国民航发展现状及民航运输业市场现状分析(一)我国民航发展现状我国民航在近25年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90年代初期民航实现旅客周转230.48亿人公里,开辟437条航线,其中国内航线385条。而到2015年,全民航旅客周转量翻了30倍,实现旅客周转7270.7亿人公里,年复合增速达到15%。总航线达到3142条,其中国内航线2652条。全民航无论在绝对量还是航线版图都实现了全面提升。图1:

4、1990年至2015年航空旅客周转量年均复合增速15%图2:国内航线由1990年的385增长到2652条飞机和机场作为民航发展的基础,其数量和规模持续扩大,1990年我国共有94个民航机场,425架运输飞机。2014年机场数量翻番,达到200个,民航运输飞机更是实现10倍增长,达到4168架。伴随着航空需求的高速增长,民航运输和机场保障能力同步加强。图3:机场个数实现翻番图4:飞机数量由90年的425架增至2015年的4168架近25年的民航发展历程中,我国国内的航空市场得到了充分的开发。2014年民航共实现764.07万飞行小时,而国内市场实现了近650万飞行小时,占比高达85%。国内民航需

5、求持续旺盛也为我国国内民航运输提供了不小的压力。图6:国内的民航得到空前的发展,年均作业约650万小时(二)我国民航运输市场现状经历行业高速发展后的今天,我国民航运输体现出明显的区域集中性,全民航最主要的航班全部集中在华北、中南和华东,每天周转我国接近70%的民航旅客。这三个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最高,同时也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基于航空发展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性,这三地,无疑成为国内民航运输最为繁忙的区域。图7:民航运输的区域集中特征明显图8:华北、华东、中南集中我国70%航空旅客运输统计发现,国内航线中,前十大最繁忙航线中北上广深之间的5条互飞航线全部上榜。其中连接我国政治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北

6、京-上海线每年运输旅客701.26万人,成为全国最繁忙的一条航线。在四地互飞的高需求驱动下,位于四地的5座大型机场(首都、浦东、虹桥、宝安、白云)年均国内旅客吞吐量在全国占比高达32%。如此高的旅客周转需求无疑为这四地的民航运输、安全保障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图9:北上广深互飞航线成为国内最繁忙的航线图10:北上广深四地机场承载全国33.09%的旅客吞吐(三)空域紧张成为一线机场航空周转的最大束缚北上广深承载如此高的航空周转需求必然需要面对相同强度的航空调度压力。以北京首都机场为例,首都机场2015年全年航空器起降59万架次,平均每天起降1616架。其中每天的航空起降主要集中在6:00-23:00

7、,因此每小时起降约为90架,平均每分钟1.5架。每天高峰小时有可能达到每分钟2架。换个角度想,在距离首都机场半个小时的航程内,可能空中同时有着45架刚起飞或者准备降落的飞机。可想而知通向这四大机场的航路空域是多么紧张。伴随着日益提升的航空需求,和高频的航空器起降压力,一线机场因为空域紧张导致的时刻紧张问题越来越突出。近10年来,受空域紧张影响北上广深五大机场的准点率显著下降。目前大家坐飞机遇到晚点显得非常普遍。每年如果到空军军演期间,民航航班便会出现大面积的延误。美国航空数据网站FlightStats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35个国际机场的准点率排名中,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准点率分别为1

8、8.30%、28.72%,包揽倒数两名。图11:空域限制导致5大机场准点率显著下降随时我国民航产业的高速发展,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与有限的空域开放的矛盾逐渐被放大。这一现象在一线城市显得尤为突出。而基于我国低效的空域利用现状和日益凸显的航空需求,空域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三、我国军用航空业发展现状 当前,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周边政治形势和复杂多变的外部军事环境。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强化其地区军事存在和军事同盟体系;日本积极谋求摆脱战后体制,大幅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在非法“占据”的中方岛礁上加强军事存在;一些域外国家也极力插手南

9、海事务,个别国家对华保持高频度海空抵近侦察,海上方向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一些陆地领土争端也依然存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局势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为了保障中国和平稳定向前发展,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和军事力量。2015 中国国防白皮书中提到,军事力量的建设发展将作为国家重大战略执行,海、陆、空三军及武警的航空装备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提交的预算草案中提出中国2015 年度国防预算总额为 8,869 亿元(约等于 1,458 亿美元),较 2014 年上升 10.1%。国防预算持续多年保持 10%以上的增速,为我国军工产业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我国国

10、防支出占 GDP 比重正逐步回升,但依然处在较低水平,目前我国的国防费用正从过去的补偿性增长向协调性增长转变。按照人员、装备、作训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分割军费,并且伴随着裁军后带来人员的直接减少,未来我军在装备方面的投入将大大增加。随着我国国防战略的转型升级,未来对空中力量倚重将超过历史任何时期。航空装备的增加与作训强度的提升将带来航空军品维修与配套保障业务需求的持续提升。 因此,随着空防、海防、边境防卫、地区和平稳定维护等国防建设加强的迫切需求,总体上对各类军用飞机/直升机的需求较大,所以我国在快速发展民用航空业的同时也在军用航空领域加大资源投入,包括军用机队的增加、陆军航空兵的发展、航空装备的

11、升级换代,航母逐渐下海伴随的舰载机群的配备、军用机载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研发、后勤维修能力保障等国防建设的投入增长,为军用航空器的机载设备、检测设备、机载设备维修服务等相关产品与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此外,随着航空制造业的军民融合发展,军机数量的增长也将为机载设备配套及维修保障行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航空制造业发展情况 商业航空、通用航空、军用航空不断发展对飞机需求,带动了航空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航空制造业迎来了井喷式的发展机遇。 (一)国产各种新机型的研发投产推动了机载设备的研发生产 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民用飞机发展取得重要进展,MA60等涡桨支线飞机开始批量进

12、入国内外市场;ARJ21 涡扇支线飞机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C919 大型客机已完成研制、生产和交付;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Z15 中型直升机、高端公务机、中等功率级涡轴发动机等重点产品完成研制并投放市场;此外,领士 300、新舟 700 机型也进入研制阶段中,国内飞机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机载设备研制、配套带来了广阔的市场需。(二)国外飞机制造商纷纷布局中国促进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 由于中国作为未来最大的飞机购买需求市场,当前国外飞机制造商纷纷布局中国,如空客公司在天津滨海新区建立 A320 总装线,瑞士皮拉图斯飞机公司将其 PC-6 机型的生产线和产能全部由瑞士转移至重庆两江

13、新区。国外机载设备制造厂家与国内科研生产单位设立合资公司也为中国机载设备制造配套以及国产化设备提供了自我提升的机遇。 (三)高机龄机队的性能改造 由于更好性能新机型的不断投入使用以及对飞机安全性及可靠性的更高追求,当前我国无论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都存在着一批高机龄机队的升级改造及更新换代的问题,为国内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测控设备研制、飞机加改装行业提供了巨大市场空间。 (四)政府支持政策带动PMA 市场 为响应国家对航空制造业的战略规划、支持国家航空产业的发展,行业主管部门对 PMA 件研制生产持扶持态度,鼓励提升产品研发技术。在保证产品安全可靠及满足适航要求的基础上,促使航空公司减少对国外

14、进口航空备件采购的依赖,降低自身运营成本。未来 PMA 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 (五)中国飞机制造厂概述1. 沈阳飞机制造公司沈飞集团公司自1951年正式创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第一”:先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第一架喷气教练机-歼教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机-歼6飞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红旗一号导弹;第一架双倍音速歼击机-歼7飞机;第一架自行设计研制的高空高速歼击机-歼8飞机;第一架超音速歼击教练机-歼教6飞机;第一架高、中、低空侦察机-歼侦6飞机;第一架全天候高空高速、具有良好机动性能的飞机-歼8型飞机;第一架空中受油机。50年来,沈飞集团公司先后

15、研制生产了20多种型号几千架飞机,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2.成都飞机制造公司成飞(集团)公司,始建于1958年,1998年改制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设计、研制和成批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具有研制新一代战斗机的能力(J-10A/B)。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成飞(集团)公司,代号132厂,是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直属特大型企业,是我国研制、生产歼击机的重要基地。从1978年起,公司连续多年保持盈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中国企业形象AAA级

16、企业和首届中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获奖单位等荣誉称号。3.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西飞集团公司在40多年的发展中,先后研制、生产了20余种型号的军民用飞机。军用飞机主要有“中国飞豹”、轰六系列飞机等。其中 5个机型30架飞机参加了国庆50周年阅兵式。民用飞机主要有运七系列飞机和新舟60飞机等。其中新舟60飞机是我国首次严格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CCAR25部进行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的飞机。它在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经济性、维护性等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当代世界同类先进支线客机的水平。1980年西飞集团公司率先走出国门,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法国、德国等世界著名航空公司进行航空产品合作生产。由西飞集团公司承担生产的国外航空零部件主要有美国波音737-700垂直尾翼、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