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

上传人:德****1 文档编号:957015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江西省届高三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0 页江西省白鹭洲中学 2011 届高三 10 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语文试卷 20101016第卷 (36 分)一、(15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赍发(j) 迤(y)逦( l) 遄飞(chun) 恁(rn) 地 酒馔(zhun)B、髭须(z) 锣鼓喧阗(tin) 仓廒 庇祐(b ) 央浼 C、搠(shu )倒 剜(wn)肉 讥诮(xi o) 蘸酒(zhn) 氽水(tn)D、肐察(g) 锱铢(zh zh)必较 下乘(chng) 檩(ln)木 戗兽(qi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有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去

2、西方学习,美其名曰“取经” ,但全学些皮毛,好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学到,这和买椟还珠有什么两样?B. 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C. 一年前歌星藏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 ,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D. 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发放工作日前启动。其中,TDSCDMA 作为第三代移动

3、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重要标志,有力推动了中国在国际标 准竞争领域赢得更大话语权。B、如今选择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国外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教育理念、教学设施上比较先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现象之一。C25 年来,我国南极考察大都在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展开。而随着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考站昆仑站 1 月 27 日的建成,将实现我国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地区向南极大陆腹地的历史性跨越。D伦敦“上海周”活动将让更多的英国民众,尤其是伦敦市民了解中国悠久的城市文明与礼仪文化。作为开幕活动的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玉器,是亮相大英博物馆的国宝级大展,展期两个月。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4、( )A 这样,对于宇宙的未来其关键问题在于,平均密度是多少? 如果它比临界值小,宇宙就将永远膨胀。B有家长担心, “校长实名推荐制”会引发高校招生大战更加惨烈,一旦名校都通过这种方式揽才,这项制度不知还能走多远?C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有理由相信,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一定会在世界博览会历史上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D 就我们所知,计数是一种人类独具的特性。另一方面,有若干种动物看来也具有一种和我们相类似的原始数觉。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和谐”的概念不简单,_ _,世界 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安宁。也就是“天人合一,人人合,个人合一”三

5、个层次,缺一不可 自古以来,中国第 2 页 共 10 页就主张“和谐” ,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 如果全世界都能 够接受这个概念,我们这个地球村就会安静很多 它既包含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也包含了个人自身的和谐 时至今天,我们又提出“和谐 ” 这是我们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一个伟大礼物A B C D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列文字,完成 68 题中国思想界伸向传统文化的“橄榄枝” 如果说,五四运动时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兴反传统力量,在与保守主义者的交锋中以大获全胜告终的话,那么在 21 世纪的今天,新 兴的思潮 则对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亲和态度。 20 世纪是中

6、国传统文化消逝最快的一个世纪。以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为先声,作为中华文明表征的儒教文明,在整整一个世纪内受到了持久的打 击。 1966 年展开的“ 破四旧”活动,将这种打击发挥到了极致。及至上世 纪 80 年代,中国与西方的巨大现实反差,刺激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群体, “西学东渐”渐成风流。在此一 时期的知识分子眼中,中国之所以落后,很大程度上肇因于顽固的“传统” 。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仍旧继续了其受批判的命运。 变化发生在 90 年代初。在当 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 “思想淡出,学术突显”, “国学热”适时产生。文化部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刘军宁,是 较早提出“ 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

7、碍”的主张 的人。在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他所称的“儒教自由主义社会” 进行考察之后,刘军宁得出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的结论。在他看来,破坏传统未必意味着现代化的必然实现,相反却可能导致价 值体系的解体和文化认同的失落,从而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 进入 21 世纪之后,主动向 传统思想伸出橄榄枝者更是 络绎不绝。 时常参与政策制定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杜钢建,最近提出了 “儒家宪政主义”“仁义礼智信的宪政主义”的概念。而著名学者甘阳,最近也提倡文化“ 复古”,他 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国家环保局环境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杨鹏,在“老子与自由主义及执政学”的研

8、究上颇有建树,老子的理念在其参与制定 环保政策时也时 常发挥作用。但当与 记者谈到儒学时, 杨鹏却表现出一种排斥的 态度, 对他的朋友陈明和倡 导“ 政治儒学”的“新儒家”蒋庆的很多观点,他也表现出不以 为然。 从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角度出发,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给中国的未来开出了不同“药方”。中国科学院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提出“文化民族主义”理论,希望能够发动一场遍及全球的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这一运动的核心目标是,把儒学重塑为与现代社会生活相适应的、遍及全球的现代宗教。刘军宁则对“五四”进行再思考,并认为当时的人们对传统存在错误认知。 “他 们认为可以离开 传统,把 传统变成一块白板,然后

9、重新写东西。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他主 张,中国传统虽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因此与外来文化的接轨与融合是必要的。他认为, “传统作为一种文化因素,其内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它会不断 获得新的内容。 ” 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仍在,并且其 观点的多 样繁复甚至并不比近一个世纪前少,所不同的是,中国思想界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一种激烈的反传统情绪中走了出来。 6下列对“儒家文化” 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及作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直到“五四 ”运动以前,儒家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文明的表征。 B从 “五四 ”运动开

10、始,直至 20 世纪八十年代,儒家文化遭受了持久性的打击。 第 3 页 共 10 页C进入 21 世纪,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日益受重视,甚至在环保政策的制定中也时常发挥作用。 D通过对传统进行重新审视,很多人认为儒家文化将在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 7下列不属于对“新兴思潮对传统文化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亲和态度”进行阐述的一项是 ( ) A儒教可以和自由主义成功对话,破坏传统可能最终损害到现代化秩序建构过程本身。B传统文化虽然有价值,但无法独立开发出一套适应现代社会的政治制度来。 C提倡文化“ 复古”,认为成功的改革必然要顾及到历史文化的延续性。 D儒家传统未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障碍,传

11、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不断获得 新的内容。 8根据文本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五四”运动到改革开放初期,传统文化受到打击的主要原因是人们“ 反传统” 的认知与需要。 B现在人们对传统文化是与非的争论依然很多,可以用“百家争鸣”这个词语来形容。 C文中谈到的人们给中国的未来开出的不同药方中,不同程度地体现了重塑儒学的思想和主张。 D传统的儒家思想现在已经超出哲学范畴,进入政治领域,参与到政策法令的制定中,成为了“政治儒学” 。三、文言文(12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912 题。赵韩王普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

12、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曰:“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帝曰:“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普曰:“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 闻成算所向。 ”帝曰:“吾欲下太原。 ”普默然久之,曰:“非臣所知也。 ”帝问其故,普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帝笑曰:“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 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 计,其道如何 ?”普曰:“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

13、矣。 ”语未毕,上日:“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 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曹何不释 去兵权, 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皆再拜曰:“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明日皆称疾, 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诸功臣皆以善终。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

14、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 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 职。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 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欲相普,或谮之日:“ 普,山东学究,惟能 读论语耳!”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日:“臣实不知书,第 4 页 共 10 页但能读论语佐艺祖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 ”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注宋乾德二年(964

15、年) ,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太宗,指宋太宗赵光 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艺祖:指一朝开国的帝王。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特:只,不过B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道,道理C惟稍夺其权 稍:渐渐地,慢慢地D上素嫌其人,不与 与:赞成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使一举而下 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B上因晚朝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C岂得以喜怒专之,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D则论语二十篇也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11 续资治通鉴宋纪中评价赵普“以天下事为己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 )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