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71 章 吸烟(公众卫生)条例三摘要:本条例旨在禁止在某些区域吸烟,并就烟草包上及烟草广告内展示健康忠告及其他资料,以及就附带事宜订定条文b)由烟草产品制造商持有,以供输出香港的香烟、香烟烟草、雪茄或烟斗烟草而作出的任何事情,均不适用由 1994 年第 91 号第 6 条修订)第 371 章 第 8A 条禁止售卖焦油量超过 17 毫克的香烟(1)任何人不得售卖或要约出售焦油含量超过 17 毫克的香烟,或管有焦油含量超过 17 毫克的香烟作售卖用途2)任何看来是由政府化验师签署,述明某支香烟含有超过 17 毫克焦油的证明书,即为于该证明书的日期其所述事实的证据,并须接受为证据而无须再加证明由 1992 年第 9 号第 7 条增补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7 条修订)第 371 章 第 8B 条禁止以销售机售卖烟草产品任何人不得以销售机售卖或要约以销售机售卖任何烟草产品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8 条增补)第 371 章 第 9 条烟草产品售卖时须载有的健康忠告 任何人不得售卖或要约出售任何雪茄、烟斗烟草或香烟烟草或管有任何雪茄、烟斗烟草或香烟烟草作售卖用途,除非该等雪茄、烟斗烟草或香烟烟草的盛器以订明的格式和方式载有健康忠告。
由 1994 年第 91 号第 7 条代替)第 371 章 第 10 条第 III 部所订罪行(1)任何人违反第 8、8A、8B 或 9 条,即属犯罪,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可处第 4 级罚款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9 条修订)(1A) 在任何就违反第 8A 条而进行的法律程序中,如被控者证明其本人不知道亦没有理由相信该等法律程序所视及的香烟含有超过 17 毫克焦油,即为免责辩护 (由 1992 年第 9 号第 8 条增补)(2)任何香烟制造商或其代理人及任何香烟批发经销商售卖或要约出售第 8条所适用的香烟,或管有该等香烟作售卖用途时,如封包或零售盛器上载有的焦油量或尼古丁量,在顾及根据第 16 条所作的鉴定及规例后并不正确,即属犯罪,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可处第 4 级罚款3)任何香烟制造商或其代理人及任何香烟批发经销商售卖或要约出售第 8条所适用的香烟,或管有该等香烟作售卖用途时,如该等香烟的封包或零售盛器上载有的牌子名称包括“醇”、“焦油含量低”、“light”、“lights”、“mild”、“milds”、“low tar”或其他文字,而该等文字意味或使人联想到该等香烟是含有低焦油量的,则除非该等香烟已根据第 16 条及规例被鉴定为 含有 9 毫克或少于 9 毫克的焦油量,否则即属犯罪,一经循简易程序定罪,可处第 4 级罚款。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9 条代替)(由 1992 年第 9 号第 8 条修订;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9 条修订)第 371 章 第 10A 条检取及没收(1)任何担任《海关条例》(第 342 章)附表 1 所指明职位的人,均可为根据本部进行法律程序而在没有手令的情况下检取、移走与扣留─(a)以下装载香烟、香烟烟草、雪茄或烟斗烟草的封包或零售盛器─ (由1994 年第 91 号第 8 条修订)(i)没有以第 8 或 9 条所规定的格式和方式载有健康忠告或(如有此规定时)焦油量及尼古丁量的任何封包或零售盛器;或(ii)该人有合理理由怀疑其内可能容载焦油含量超过 17 毫克的香烟的任何封包或零售盛器; (由 1992 年第 9 号第 9 条代替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0 条修订)(aa)载有少于 20 支香烟的香烟封包;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0 条增补)(b)该封包或盛器内的东西;(c)任何容载该封包或盛器的容器;(ca)与第 8B 条所订罪行有关连的销售机或烟草产品;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0 条增补) (d)该人觉得属犯本部所订罪行的证据的物件。
1A) 任何担任《海关条例》(第 342 章)附表 1 所指明职位的人,均可为根据本部进行法律程序而在没有手令的情况下检取、移走与扣留─(a)任何并非以封包或零售盛器(不论是否第(1)(a)款所提述者)容载而该人有合理理由怀疑可能含有超过 17 毫克焦油的香烟;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0 条修订)(b)任何容载上述香烟的容器;(c)该人觉得属犯本部所订罪行的证据的物件 (由 1992 年第 9 号第 9 条增补)(2)除第(4)款另有规定外,根据第(1)或(1A)款被检取的任何物品,均可由香港海关关长保管,直至根据本部进行的法律程序完结或经决定无须提起该等法律程序为止 (由 1997 年第 362 号法律公告修订)(3)为施行与《应课税品条例》(第 109 章)第 46 条并阅的该条例第 16 条(该条与妨碍海关人员有关),根据第(1)或(1A)款被检取的任何物品,须当作依据该条例所授予的权力被检取4)裁判官可应香港海关关长的申请,以第(1)(a)、(aa)、(b)、(c)或(ca)或(1A)(a)或(b)款所提及的任何物品涉于一宗已犯本 部所订罪行为理由,或以该物品在法律上不得在香港售卖或管有作售卖用途为理由,命令将该物品没收,不论是否有人被裁定犯本部所订罪行∶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0 条修订;由1997 年第 362 号法律公告修订) 但裁判官除非首先信纳所有在该物品上拥有权益的人在合理切实可行的范围内曾有机会就此事向他作出申述,或首先信纳经合理的查讯后仍未能寻获该等人,否则不得命令将该物品没收。
5)根据第(4)款没收的任何物品,须予毁掉或处置,方式一如毁掉或处置根据《应课税品条例》(第 109 章)第 48、48A 及 48C 条没收的任何物品,而该条例第 49 及 50 条的条文,均适用于根据第(4)款没收的物品,一如该等条文适用于根据该条例第 48、48A 及 48C 条没收的物品 (由 1993 年第 70 号第 7 条修订)(由 1983 年第 52 号第 2 条增补由 1992 年第 9 号第 9 条修订)第 371 章 第 11 条印刷刊物内的烟草广告第 IV 部烟草广告(由 1994 年第 91 号第 9 条代替)(1)任何人不得在本条适用的印刷刊物中印刷、刊登或安排刊登烟草广告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1 条代替)(2)本条适用于─(a)任何本地报刊; (b)在香港刊印或分发的任何印刷文件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1 条代替)(3)本条及第 12 条─(a)不适用于以下印刷刊物内的烟草广告─ (由 1994 年第 91 号第 10 条修订)(i)为任何航空公司或船公司乘客而刊印的本地报刊;(ii)为烟草业刊印或作为烟草业内任何公司的“内部”杂志而刊印的本地报刊; (由 1984 年第 26 号第 2 条代替)(iii)为全部在香港以外地方行销而刊印的本地报刊; (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1 条增补)(aa)(由 1997 年第 93 号第 11 条废除)(b)在订明的情况下不适用于印刷刊物内的烟草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