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605808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4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汇编.doc(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总 则4防治冲击地压综合管理制度5(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5(2)防冲工作办公会议制度8(3)防冲巡回检查制度10(4)微震事件分析处理制度11(5)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12(6)监测数据保存制度16(7)监测数据分析制度18(8)防冲信息报送及发布更新制度19(9)防冲设计规划管理制度21(10)防冲设施设计施工验收与归档制度21(11)防冲例会制度23(12)防冲隐患排查制度24(13)冲击地压事故汇报和分析制度25(14)防冲工作安全目标及责任考核制度27(15)防冲管理工作组织协调制度30(16)防冲安全投入保障制度32由于万维网使用者的数量飞速增长,对于最终用户来说,随着可

2、供使用的主页和网上信息的数量的爆炸性增长,最终用户间的交互性越来越差,传统意义上的交互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即使是在世界杯的决赛期间,一个普通的足球迷也很难立刻从网络上找到聊天的对象。(17)防冲教育培训制度35(18)交接班管理制度37(19)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物料捆绑制度38(20)冲击地压危险区域躲炮制度41(21)冲击地压危险区限员管理制度42(22)卸压工程量化考核管理办法44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制度(暂行)总 则(一)为加强冲击地压防治综合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冲管理制度,提高矿井整体防冲水平,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综合管理制度。(二)矿长是冲击地压防治

3、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防冲的全面管理工作;总工程师是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技术负责人,负责防冲的技术管理工作;副矿长根据防冲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合理组织矿井生产,协调各专业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防冲副总、防冲办主任在分管范围内负责落实责任。(三)加强对综合管理制度中各项要求的实施和落实,确保能够长期有效的运作。(四)本管理制度以煤矿安全规程、神华集团冲击地压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为依据,针对靖远煤业伊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雨田一号井煤矿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本管理制度适用于靖远煤业伊犁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雨田一号井煤矿各科室相关干部及队伍。防治冲击地压综合管理制度(1)冲击地压预测预报制度为切实加强防冲

4、基础工作,对生产区域防治冲击地压提出预防处理措施,特制定本制度。1、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每天以监测日报表的形式进行预测,每周以周例会的形式进行预测,每月以矿长办公会议的形式进行预测,发现异常及时向总工程师汇报,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判定,判定有冲击危险时,由总工程师组织实施解危。2、冲击危险程度分为三级:级(严重冲击危险区):必须立即停止作业进行解危处理的地区;级(中等冲击危险区):需要进行解危处理的地区;级(无冲击危险区):可以正常工作的地区。严重冲击危险与中等冲击危险区统称为有冲击危险区。3、冲击危险程度可以采用经验类比分析法、钻屑法、应力在线监测、微震监测等方法确定,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时,按照

5、有关技术规范确定冲击危险性临界指标,并存档备案。4、用经验类比分析法评定冲击危险级别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本煤层已发生冲击地压,或相似条件下的采区已发生冲击地压。(2)煤层具有冲击倾向性。(3)煤层老顶为厚5m以上,抗压强度大于70MPa的坚硬岩层。(4)孤岛形、半岛形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5)上部煤层遗留煤柱或停采线附近遗留煤柱。(6)煤层厚度和倾角有突然变化。(7)褶曲和断层地质构造带。(8)煤炮剧烈、频繁。(9)巷道煤(岩)体位移量。5、钻屑法监测钻屑法监测采用直径42mm的钻头,施工时记录每米钻进时的煤粉量,接近或超过临界指标时,判断为有冲击危险;记录钻进时的动力现象,如

6、声响、卡钻、钻孔冲击等现象,作为鉴别冲击危险的参考指标。6、利用微震监测系统进行工作面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1)微震系统井下分站布置要覆盖整个监测范围,要随着重点监测区域的变化调整微震系统分站布置位置。(2)重点监测区域的微震系统分站不少于4个。(3)微震系统分站严格按照设计进行安装布置,分站放置平台要坐落在稳定完整的岩体上,要避开扰动。(4)要保证井上下微震监测系统24小时连续监测,一次断电时间不大于8小时。(5)发生微震信号后,要在4小时内确定出所有信号参数,发生破坏性冲击现象时,要在2小时内确定出所有信号参数。(6)将每天的监测信息整理后形成报表,报总工程师、分管副总。(7)根据微震能量

7、变化情况对矿井冲击危险程度进行预报。7、利用应力在线监测系统进行冲击危险的监测预报要保证井上下应力监测系统24小时连续监测,当监测区域内一组测点达到黄色以上预警,要及时汇报分管领导并做好记录,由分管领导组织实施解危。8、冲击地压记录(1)冲击地压防治专门机构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填写冲击地压事故记录卡和冲击地压事故统计表。(2)冲击地压发生时间、地点、破坏程度等情况要立即向公司领导汇报。9、对其他可能发生冲击地压的区域,如孤岛工作面、高应力集中区、构造应力区、边角煤采空区大面积悬顶、沿空掘巷等,要作为隐患排查的重点,确定可能发生冲击的地点,并制定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项措施。10、在有冲击地压的采煤工作面

8、,应坚持顶板动态监测,结合工作面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进行冲击危险预测预报。11、当监测到井下地压活动异常时、煤粉量超标、微震事件能量超标等有冲击危险情况时,应立即进行分析,通知有关单位采取预防措施。12、由于冲击地压的突发性和多变性,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预测预报资料、图表不断进行检查,不断补充和修正。13、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尽量根据现场情况做到准确,预报不具有完全的准确性。14、防冲监测人员应做好预测预报资料整理、报送、存档等工作。(2)防冲工作办公会议制度1.防冲工作办公会每月召开一次,时间规定为每月最后一周周五召开。2.办公会由总工程师主持,矿长

9、出席。3.会议由防冲办公室负责组织。4.办公会参加部门及人员有:矿生产口班子成员及有关副总工程师,生产技术部、安全部、防冲办公室、通防部等部门负责人及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5.会议主要内容(1)由防冲副总工程师作月度防冲工作总结及下月防冲工作规划报告,通报本月防冲安全情况及下月防冲安全工作重点。(2)各业务科室、基层单位汇报上次会议安排工作的落实、完成情况,下月本单位防冲工作安排以及现场本单位无法解决需矿协调解决的防冲安全问题。(3)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分管副矿长汇报本月分管范围内防冲工作及下月防冲工作重点及措施。(4)总工程师根据汇报及现场生产情况,分析当前矿井防冲安全形势,安排部署各单位下月防

10、冲工作落实。(5)矿长对本月防冲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本次会议提出的问题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下月防冲工作重点进行安排和部署。6.由生产技术部负责会场安排,并建立参会人员签到薄。7.由防冲办公室对会议内容进行记录并整理下发会议纪要。8.各区队利用班前、班后会进行防冲工作矿长办公会纪要的学习,并做好传达贯彻落实。(3)防冲巡回检查制度为全面提升的冲击地压防治水平,确保矿井安全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1、防冲专项检查每月一次。2、参加防冲专项检查的人员要有一名部长带队,包括相关区队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3、防冲专项检查范围为全矿井下冲击危险区域内的所有回采及掘进工作面。4、检查内容根据包括物料和设

11、备捆绑、超前支护、防冲监测设备完好性及卸压措施的执行和落实等。5、每个检查人员必须认真对应检查表进行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升井后分单位进行汇总,并制作隐患通知单下发各责任区队。6、安全办公会通报井下各单位隐患情况,并向存在隐患的单位发放隐患整改通知单并落实整改,并由该单位领导在隐患通知单上签字确认,生产技术部备案。7、对查出的隐患各责任单位及时进行整改落实,整改完毕后将隐患整改单报送生产技术部,迟送或未报送的按照矿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每次扣除本月质量标准化的相应分数。8、生产技术部安排专人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落实,对未进行整改落实的,按照矿质量标准化考核标准扣除本月质量标准化的相应分数。9、

12、检查人员如责任心不强,检查不认真,走过场,没有查出现场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要进行责任追究。(4)微震事件分析处理制度1、防冲办公室值班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当井下发生微震事件时,防冲办公室监测人员要立即处理数据,完成微震事件定位后,对监测数据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能量、数据处理人员等信息情况。2、当发生105J以上能量微震事件或破坏性冲击事件时,要在10分钟内确定出微震事件的相关参数,并立即通知部室值班人员和现场值班人员。3、大能量微震事件发生后,现场安监员对整个采掘区域进行查看,认真记录现场破坏情况,并及时上报防冲办公室和生产调度指挥中心。4、大能量微震事件发生后,防冲办公室值班人

13、员要立即整理事件定位参数和现场破坏情况,并上报矿总工。5、防冲办公室和生产技术部立即组织相关技术员对微震事件发生区域进行分析,利用钻屑、矿压、应力等监测手段判断采掘面冲击危险性。6、对发生的具有破坏性的微震事件要建档备案,详细记录事件发生的能量、震级和震源位置及现场破坏范围和位置。(5)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为更好的做好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充分利用防冲监测系统实现对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监测预警,及时落实解危措施以及科学的评估卸压措施的有效性,特制定预警处置及效果检验制度。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应以钻屑法和应力监测为主,微震监测为辅,结合采场矿压监测数据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综合监测预警,以矿井为单位确定各

14、项预警临界指标值。1、钻屑法检测预警(1)冲击地压采掘工作面、重点监控的煤柱区域及应力等方法监测异常区域必须进行钻屑法检测。对存在冲击危险的煤柱区、特殊地质构造区,根据应力监测结果,制定专门的钻屑检测方案,实行长期监控。(2)矿井要建立钻屑法实施台帐,对所有原始数据保留完整存档。并每月安排专人对矿井钻屑煤粉量进行统计、分析,形成钻屑检测分析报告,其中钻屑监测报表必须当天报矿总工程师或防冲副总审阅并签字。钻屑检测方法实施过程中,若出现以下现象,表明该区域具有冲击危险性,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任何一米的煤粉量超过对应钻屑量临界指标时;在施工钻屑法检测孔的过程中发生严重吸钻、钻杆卡死、煤炮频繁等动力现

15、象时。(3)钻屑法指标超出预警值的处理方法在钻屑检测过程中判定单个钻屑孔具有冲击危险性,须在距离该钻屑孔2m范围内,重新补打钻屑孔验证,若验证钻屑孔仍判定具有冲击危险性,要求必须在两钻屑孔所含区域及左右10m范围内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措施完成后,再进行钻屑法检测,直至消除冲击危险。在钻屑检测过程中判定连续两个钻屑孔具有冲击危险性,要求必须在连续两个钻屑孔所含区域及左右10m范围内进行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措施完成后,再进行钻屑法检测,直至消除冲击危险。在钻屑检测过程中判定连续三个钻屑孔具有冲击危险性,要求必须停止该监测区域采掘及修护作业,针对该监测区域及其左右20m范围重新制定加强卸压解危措施;措施完成后,再进行钻屑检测,直至消除冲击危险。2、应力在线监测系统预警(1)预警级别与预警值的确定根据系统设计原理和相似矿井的经验给出一个初始预警值,初始设定的三级预警值为测点深度预警级别预警值黄色预警10Mpa-13Mpa红色预警13Mpa黄色预警12Mpa-15Mpa红色预警15Mp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