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93513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发布时间: 2013-12-01中国企业家成长20年:能力、责任与精神2013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二十年调查综合报告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年前,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重大历史决定,第一次将“造就企业家队伍”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今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并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更好的发挥企业家作用。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经历了孕育、发展、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催生了企业家队伍的快速成长,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在制度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历程中脱颖而

2、出,逐渐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制度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转型期,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新的时代对中国企业转变发展模式、建立新的竞争优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企业家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能力和素质,迈上新的台阶。在这样一个历史转折期,回顾中国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外部环境变迁的历程,梳理企业家在成长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与需要突破的瓶颈,了解企业家的期望与建议,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对于企业家二十年的连续追踪调查,为这种总结和思考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基础。本报告以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

3、社会经济变迁和企业发展为主要背景,以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自1993至2013年的调查内容和主要发现为基础,从能力培养、责任担当与精神提升三个方面,总结了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轨迹,分析了其中变化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企业分配局、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全国工商联研究室作为主办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批准成立的联合课题组。自1993年成立以来,得到了40多个部委和机构 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广大企业家的积极响应和理论学术界

4、专家的参与和帮助,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遵循“长期、客观、高效、无偿”的工作原则,坚持进行每年一度的企业家问卷追踪调查 ,及时、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企业家对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和把握我国企业家队伍的变化情况和成长发展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证数据,为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提供支持与指导。二十年来,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了企业家对宏观经济形势、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及对未来发展的预期,企业家对企业经营外部环境的评价、对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体制改革成效的看法,以及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围绕企业家成长与环境变化情况进行追踪调查,涉及了企业家行为

5、特征、素质与能力状况,企业家队伍建设的职业化、制度化与市场化,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信用,企业家价值观,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企业家个人学习、组织学习与企业创新,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发展战略,企业转型等方面内容(历年调查主题见附录一)。在调查工作实施过程中,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广泛听取政府部门、学术界、企业界的意见,确定调查主题,精心设计调查问卷,科学抽取调查样本,及时组织座谈会和试调查,以确保调查的科学性。在样本选取方面,以全国范围内的企业为调查总体,以企业法人代表为主的企业家群体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附录二、三),按照企业的行业(见附录四)、规模分布进行分层等比例随机抽样,二十年来

6、,每年回收问卷数量平均在30004000份之间 。调查问卷大多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填答,保证了回收问卷的质量。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二十年的问卷追踪调查显示,伴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急剧变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的发展和企业家队伍的成长,就是一个不断迎接挑战、应对困难并在开拓创新中不断成长和壮大的过程。调查发现,二十年来,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轨迹有三条清晰的主线,一是能力素质的提升,二是责任担当的扩展,三是企业家精神的弘扬与企业文化的蕴育。调查显示,二十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家的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数显著增加,职业身份获取方式的市场化趋势更加明显。调

7、查表明,企业家在能力提升方面,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迈出了能力提升的三大步。第一步是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自觉学习现代管理知识,提升专业能力;第二步是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建立学习型组织的需要,关注个人和组织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第三步是适应经济转型和企业转型的需要,逐步提升变革领导力。调查发现,企业家大都在这三个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同时也发现一些企业领导人在能力结构及自我认识和提升上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的不平衡:内部协调能力强而外部开拓能力相对较弱、个人学习能力强而组织学习能力相对较弱、日常管理能力强而变革领导能力相对较弱。在责任担

8、当方面,调查表明,中国企业家越来越多地体现出责任意识,对企业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付诸实践。调查发现,整体而言,企业家大都认同对企业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调查还发现,不少企业家能够超越个人和企业的本位责任,克服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带领企业持续发展、关心员工利益、提升企业信用、参与社会公益、助推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行为。调查同时发现,由于市场秩序、管理体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以及个人价值取向等原因,一些企业领导人的认识以及企业文化导向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存在着一定差异。调查表明,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者,企业发展的引领者,社会资源的组织者,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

9、的较大压力,需要应对复杂环境,不断学习、不断超越、不断迎接挑战,其精神追求与创新动力至关重要。调查发现,企业家大多具有比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对人性、对员工有积极正面的看法,重视企业的持续发展、员工成长和自身精神境界的提升,同时,比较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关注整个社会的商业文明进程。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绩和进步,为中国企业家队伍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为企业家队伍的进一步健康成长和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空间。企业家们迫切期待政府全面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大政府职能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

10、营造有利于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家队伍的建设任重道远,我们期待并相信,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和全面改革的新的历史阶段,企业家将在能力培养、责任担当与精神提升方面努力实现新的跨越,为国家繁荣富强、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第一部分 企业家的能力提升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二十年的追踪调查,从多个维度刻画了企业家队伍能力提升的进程。与中国企业家队伍从无到有的发展相对应,企业家的管理知识、专业能力、应变能力和战略领导力经历了从零起步,快速提升的过程。企业家在与制度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拓展生存空间,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管理团队和企业组

11、织的能力提升。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职业化企业家队伍的形成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造就企业家队伍”的历史任务。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开始了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年度追踪调查。对比20年的调查数据可以发现,企业家的文化程度、专业背景和职业身份的获取方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从文化程度看,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企业家从1993年的33.9%,上升到2013年的45.2%,提高了11.3个百分点(见表1)。从专业背景看,经济类专业的企业家由1994年的5.4%上升到2013年的31.4%,管理类专业的企业家由1994年的15.4%上升到2013年的48.5%,而理工

12、类专业的企业家由1994年的38.1%下降到2013年的23.9%,改变了原来理工科背景比重高的情况(见表1)。从任职方式看,由“主管部门任命”的企业家从1993年的85.8%下降到2013年的11.1%,由“董事会任命”的企业家从1993年的3.8%上升到2013年的38.4%。此外,2013年有44.7%的企业家是“自己创业”,比2000年提高了28.6个百分点(见表1)。表1 19932013年调查中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调查年份文化程度所学专业就职方式大专及以下本科及以上经济管理理工农医主管部门任命董事会任命自己创业其他就职方式1993年66.133.985.83.810.41994年

13、63.136.95.415.438.175.311.113.61995年57.342.76.821.748.81996年58.241.88.426.749.81997年59.340.76.439.842.575.117.47.51998年58.441.69.031.032.648.340.311.41999年55.444.67.737.431.443.436.819.82000年59.140.924.138.223.456.416.127.52001年58.741.333.044.628.449.219.631.22002年59.440.632.950.026.645.824.529.7200

14、3年51.548.535.247.028.338.338.615.77.42004年55.644.436.449.726.332.939.220.97.02005年56.243.834.048.224.725.740.526.37.52006年55.844.231.348.724.519.941.631.37.22007年56.943.132.547.623.718.042.931.57.62008年58.841.233.248.524.914.544.734.26.62009年57.542.532.749.625.714.341.338.65.82010年56.443.633.248.925.112.744.636.95.82011年58.941.133.647.626.011.339.243.26.32012年57.342.731.347.624.010.036.746.66.72013年54.845.231.448.523.911.138.444.75.8注:1、由于存在跨专业情况,因此所学专业比例合计大于100%。2、“”表示该年度没有涉及此项调查内容。下同。总之,调查表明,20年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家的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数显著增加,职业身份获取方式的市场化趋势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