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590754 上传时间:2019-08-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文言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满分100分)(一)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11分)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文中“晋平公”、“祁黄羊”、“解狐”、“午”皆为人名。1(5分)翻译上文中以隶体字打印的句子。2(6分)给上文框出的句子注上标点。居 有 间 平 公 又 问 祁 黄 羊 曰 国 无 尉

2、其 谁 可 而 为 之 对 曰 午 可 平 公 曰 午 非 子 之 子 邪 对 曰 君 问 可 非 问 臣 之 子 也 平 公 曰 善 又 遂 用 之 国 人 称 善 焉 孔 子 闻 之 曰 善 哉 祁 黄 羊 之 论 也 外 举 不 避 仇 内 举 不 避 子(二)王右军诈睡(13分)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王右军:即王羲之。减十岁:不满十岁。

3、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屏:通“摒”,让手下退出。阳:同“佯”,假装。从:同“纵”。1在读懂上文的基础上,推敲末句横线上应填的字词是()。(3分)A.智B.谋C.才D.诈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8分)恒 须臾 觉 既诈 于是 全 于时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2分)敦 论 事 造 半 方 忆 右 军 未 起 相 与 大 惊 曰 不 得 不 除 之(三)柳下季存国(20分)齐攻鲁,求岑鼎。鲁君载他鼎而往。齐侯弗信而反之,为非,使人告鲁侯曰:“柳下季以为是,请因受之。”鲁君请于柳下季,柳下季答曰:“君之赂以欲岑鼎也,以免国也。臣亦有国于此。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

4、,此臣之所难也。”于是鲁君乃以真鼎往也。且柳下季可谓能说矣。非独存己之国也,又能存鲁君之国。岑鼎:鲁国宝鼎。柳下季:春秋时鲁国一位大夫。赂以欲岑鼎:等于说“赂以所欲之岑鼎”赂,送。1解释加点的字词。(8分)他 反 为 于于是 乃 说 存2.为上文中出现的“之”的三种用法作举例说明:(6分)用法,例句用法,例句用法,例句3翻译句子:“破臣之国以免君之国,此臣之所难也。”(2分)4文中柳下季所谓的“臣之国”与“君之国”各指、。(4分)(四)华、王之优劣(7分)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则难之,朗曰:“幸尚宽,有何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以纳其自托,

5、宁可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华歆、王朗:都是东汉时人。1(3分)翻译文中划线句:2(4分)读了上文你认为华歆、王朗哪一个做得对,并简要分析理由。(五)醉人击虎(14分)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惧也。有人夜自外归见有物蹲其门以为猪狗类也杖击之即逸去之山下月明处则虎也是人非能胜虎而气以盖之矣1.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是()项:(3分)A必坐守之以俟其醒B.杖击之C.之山下月明处D.而气以盖之矣2“杖击之”中“杖”应解释为用杖,下列句子中哪一项也有这种用法的词()。(3分)A尉果笞广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弦而鼓之D.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给

6、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4分)有 人 夜 自 外 归 见 有 物 蹲 其 门 以 为 猪 狗 类 也 杖 击 之 即 逸 去 之 山 下 月 明 处 则 虎 也 是 人 非 能 胜 虎 而 气 以 盖 之 矣4.(4分)如果将老虎看作邪恶势力的化身,以你对本文的理解,有什么启示:(六)戎夷解衣(9分)戎夷违齐如鲁,天大寒而后门。与弟子一人宿于郭外,寒愈甚,谓其弟子曰:“子与我衣我活也我与子衣子活也我国士也为天下惜死子不肖人也不足爱也子与我子之衣”弟子曰:“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戎夷叹息曰:“嗟呼!道其不济夫!”解衣与弟子,夜半而死。弟子遂活。违齐如鲁:离开齐国到鲁国。后门:城门已

7、经关闭。国士:国家杰出的人才。不肖:不贤。恶:相当于“何”。道其不济夫:道义大概是行不通了。1(3分)给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标点。子 与 我 衣 我 活 也 我 与 子 衣 子 活 也 我 国 士 也 为 天 下 惜 死 子 不 肖 人 也 不 足 爱 也 子 与 我 子 之 衣2(2分)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夫不肖人也,又恶能与国士之衣哉?3(4分)试针对文中某一个人言行、观点发表看法(50字):(七)目不见睫(13分)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人)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足乔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

8、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智:见识。庄足乔: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1(5分)给文中加框的文字加上标点。臣 患 之 (人) 智 如 目 也 能 见 百 步 之 外 而 不 能 自 见 其 睫 王 之 兵 自 败于 秦 晋 丧 地 数 百 里 此 兵 之 弱 也 庄 足 乔 为 盗 于 境 内 而 吏 不 能 禁 此 政 之 乱 也 王 之 弱 乱 非 越 之 下 也 而 欲 伐 越 此 智 之 如 目 也2本文段虽短,但不失为楚庄王、杜子两人之间的一场辩论会。辩论的话题是;(2分)楚庄王支撑自己观点的依据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杜子进谏时用了什么方法让楚庄王改变了主意:(2分)3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文中楚庄王“目不见睫”一样的毛病,请举例说明:(4分50字)(八)鹦鹉灭火(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