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537739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3单元指导示例(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将进酒)》(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温馨提示,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1、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导学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本 2、双色笔 3、最重要的是: 会思考的大脑和我们的热情!,学案反馈,优点: 书写认真,积极完成 存在问题: 一、速度慢、错误多 二、 不会提取课本中关键信息去答题 三、动脑动手能力差 提升空间: 认真预习、积极动脑动手,解 题 1因声求气,就是感受诗的节奏,根据声韵的特点,把握诗的精神。 2吟咏诗韵,就是字词本身所包含的感情,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声”指节奏、音调平仄、押韵,“气”指情感、气势,“因声求气”就是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

2、根据声韵的特点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就是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吟咏,体味诗歌作品的思想感情。,桐城派代表人物刘大櫆教人读诗文要“因声求气”:“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提出“因声求气”的说法,“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 “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 神气,指作品体现出来的神韵和气势,是作家精神气质和作品的情感内涵高度艺术化的体现。音节,是指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句式和抑扬顿挫、高下缓

3、急的声韵等语言因素。 神气需要借助音节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通过对诗文音节的揣摩,能够领会到作品的神气,这就是所谓的“因声求气”。,解“读”,A、定准基调 B、我们在接触作品之初,首先要掌握两点: 合乎规律的重复、停顿形成诗歌的节奏。 押韵,C、揣摩作品中词句声音上的情感色彩和作者情绪的变化,在缓急、曲直的语调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声情并茂地朗读、吟咏。 快慢 抑扬 轻重 古典诗歌常常借助双声词、叠韵词、叠音词和象声词来求得音调的和谐。,诵读诗歌方法归纳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熟悉诗词内容 把握住诗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 细致揣摩经典的诗句和重要的词语 划分节奏 找出韵脚 揣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4、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饮中八仙歌 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酒与诗,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李白客中作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世称他为“诗仙”,他又自称为“酒中仙”。将进酒是汉乐府曲名,是一首

5、劝酒歌,大约作于李白以梁园为中心的十载漫游期间,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诗人跟朋友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作客。这首诗就可能是三位老朋友聚会宴饮中所作。,2、熟悉诗词内容:结合注释,疏通将进酒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将进酒(qin ) 金樽( zn ) 烹羊宰牛(png ) 岑夫子(cn ) 钟鼓馔玉(zhun ) 恣欢谑(z ) (xu ) 沽取( ) 将出(jin ) (2)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义。 将进酒(请) 会须一饮三百杯(应当) 钟鼓馔玉不足贵(富贵奢华的生活) 古来圣贤皆寂寞( ) 呼儿将出换美酒(拿出) 与尔同销万古愁( 你 ),3、把握住诗

6、词的感情基调、感情变化 这首诗的基调是:愤激(豪壮) 感情脉络的四个层次: (1)感伤之情:如“君不见”两句。 (2)欢乐之情:如“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 (3)愤激之情:如“钟鼓馔玉不足贵斗酒十千自欢谑”。 (4)狂放之情:如“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4、细致揣摩经典的诗句 (1)本诗的主旨句是: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表达了诗人积极用世的态度。 (2)如何理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其中哪两个字最有表现力? 诗人虽有不平之气,但并不消沉,虽怀才不遇但仍渴望建功立业,渴望有所作为。其中“必”、“还”最具表现力,充分表达了李白的乐观自信,他深信自己的才能

7、总有施展的时候。,5、在课本上划分本诗节奏。 6、标出本诗的韵脚,注意韵脚的变化,体会作者诗情的起伏变化。 答案:来、回;发、雪、月;来、杯;生、停、听、醒、名;乐、谑、酌;裘、愁。 7、揣摩抑扬顿挫、轻重缓急 这首诗,诗人感情的大起大落是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豪放的表现。诵读时应适应着诗人感情的变化来选择不同的声调,要注意诗中节奏的变化。 起兴:开头用“君不见”领出,要读得从容、亲切。 入题 :节奏要逐渐加快。 举杯劝酒 :应读得亲切,节奏逐渐加快。 劝酒辞 :须读得酣畅淋漓,再现诗人狂放不羁的个性。,8、艺术手法归纳:找出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并加以分析。 (1)夸张的写法。这首诗具有震撼古

8、今的气势和力量,与夸张手法的运用不无关系。诗中有些夸张是凭数字表现的,有些属于感觉的夸大。“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读者指引到波涛汹涌的黄河岸边,观赏水从天来,东流入海的壮观景象,读者在领略诗句内含的同时,也感受到其中的艺术魅力,(2)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因此作者以黄河起兴。黄河自西而来,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直奔东海。上句写大河之来,上句写大河之去,形成咏叹味。接着四句向人们喻示时光流逝迅疾,一去不返,人生由青春至衰老不过“朝”“暮”间事。两个长句,既用比喻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用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更从空间和时间两方

9、面夸张。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把酒纵情,挥洒至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江河大起大落,纵横流泻。诗情忽翕忽张,悲而转欢喜、转激愤、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以回应篇首。全诗句式参差,,结语,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可曰:惊天地、泣鬼神,无愧李白巅峰之作。,比较赏析:阅读李贺的将进酒,完成下列问题 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夸张,“烹龙炮凤”是对厨肴

10、珍异的夸张说法;借喻,“琥珀浓”“真珠红”借喻酒的颜色;借代,“皓齿”借代佳人,使人由形体美想见其歌声美,将听觉美通转为视觉美,“细腰”同样代美人,将舞女起舞写作“细腰舞”,既能表现视觉美,又能具体生动显示出舞姿的曲线美,极强地渲染了宴席上欢乐沉醉的气氛。 2、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前五句写筵宴之华贵丰盛:杯是“琉璃鍾”,酒是“琥珀浓”、“真珠红”,厨中肴馔是“烹龙炮凤”,宴庭陈设为“罗帏绣幕”。物象华美,色泽瑰丽,令人心醉。 B、中间四个三字句写宴上歌舞音乐,在遣词造境上更加奇妙。仅十二字,就将音乐歌舞之美妙写得尽态极妍。 C、“桃花乱落如红雨”,这是用形象的语言说明“青春将暮”,生命没有给人们多少欢乐的日子,须要及时行乐。 D、结尾二句猛作翻转,出现了死的意念和“坟上土”的惨淡形象。劝人们不要像刘伶一样终日醉酒,最后因酗酒而死。,3、试将李贺的将进酒与李白的将进酒作比较,说说它们所表达的主题有何不同。 李白的将进酒借劝酒为名吐胸中块垒,流露出诗人积极用世而又怀才不遇的苦闷,表达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李贺的将进酒强调的是生的快乐和死的悲哀,在生死的对比中着意表现的是由苦短人生所铸就的生命悲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