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19579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本溪市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5月月考历史第卷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为调和“礼”和“刑”这两套社会规范在德政下的冲突,西周统治者明确提出了“明德慎罚”、“德主刑辅”的基本观念,使“刑”这一消极社会规范成为西周辅助德政的重要手段。由此可以说明西周时期A. 已经萌发了重民思想B. 外儒内法得到运用C. 统治者注重自身修养D. 仁政思想受到推崇【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明德慎罚”“德主刑辅”可以看出西周时期重视德治的思想,即萌发了重视人民的思想,故A正确;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是在西汉汉武帝之后形成的,排除B;材料强

2、调的不是统治者注重自身的修养,而是统治政策,排除C;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不符合题干西周的表述,排除D。2.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体现出罗马法A. 通过法律塑造道德B. 契约关系的道德化C. 道德意识的法律化D. 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可知体现的是道德意识的法律化,C选项符合题意。通过法律塑造道德的说法与材料无关,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对诚信的重视,A选项排除。契约关系

3、的道德化的说法与材料无关,B选项排除。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的说法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对善意和诚信的重视,D选项排除。3.1948年夏,沂蒙解放区发生旱灾,部分农民举行传统的祈雨仪式,并暴力殴打了前来阻止的基层干部。地方政府并未盲目地对群众进行惩罚,而是将革命理念与传统习俗结合起来,采用温和的方式处理了这一事件,并重新将生产救灾导入正常轨道。这一做法A. 丰富了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B. 消除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的矛盾C. 保证了前线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D. 全面纠正了基层工作中的激进倾向【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描述了1948年沂蒙解放区地方政府以温和方式顺利解决

4、群众祈雨危机的事件,这一处理方法丰富了中共应对社会危机的历史经验,故选A项。材料虽然提及解放区地方政府理智地将革命理念和传统习俗结合起来,但二者矛盾消除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事实,故排除B项。化解社会危机有利于支持前线的军事行动,但决定军事行动顺利与否的主要原因应是军事策略和双方力量对比,故排除C项。从材料看,“全面纠正了”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D项。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让“工人运动有了理论指导”,“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然而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并未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这表明A. 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B. 资本主义制

5、度发生本质变化C.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言有误D. 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完善【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却并未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可知,马克思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预言出现了偏差,说明马克思主义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与材料内容无关;B选项错误,资本主义制度并未发生本质变化;C选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预言有误的说法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点睛】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848年以后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

6、却并未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预言的那样走向灭亡,反倒欣欣向荣,生机盎然”。5.1964年1月9日,时任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的利普斯声明:“十分明显,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1月27日,法国与中国正式签署建交公报。据此可知,中法建交A. 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B. 极大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政治格局C. 是中法间意识形态差异缓和的产物D. 表明两国在两极格局中的相似处境【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们认为,法国如果承认(中国),将不利于我们或其他自由国家,我们已经一再清楚地表明,美国

7、反对承认共产党中国”可知中法建交过程受到美苏两极格局的影响, D选项符合题意。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彻底分化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中法建交不能改变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政治格局,B选项排除。中法建交是符合两国利益的,C选项排除。6.西汉政权建立后,一方面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准工商者衣丝乘车、不准工商子弟做官;另一方面“弛商贾之律”,营造了相对宽松的经商环境。使得工商业发展远远超过了战国时代。这反映出汉初A. 以发展与稳定为要务B. 经济政策摇摆不定C. 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D. 致富成为社会时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所述的现象变化,联系汉初社会状况和“重农抑商”政策的知识, 可知这

8、体现国家在经济治理方面的控制,目的是达到快速回复和发展经济、 稳定社会秩序,A选项符合题意。经济政策摇摆不定的说法不符合史实,B选项排除。材料“不准工商者衣丝乘车、不准工商子弟做官”体现的是商人社会地位低下,C选项排除。致富成为社会时尚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7.1830年英国议会颁布啤酒法,解除地方治安法官对啤酒经营许可的发放权,大量啤酒馆涌现,民众中不道德行为、贫穷和堕落惊人增长;1879年,议会通过酗酒法重新强化地方对酒类的管理权。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英国A. 自由主义内涵的渐变B. 立法为经济利益服务C. 工业化推动议会改革D. 中央与地方权力较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

9、,英国议会政府在1830年针对地方政府管控啤酒市场经营的行为,颁布法案进行管理,撤销地方官对市场经营行为的影响,放任市场自由经营,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直到1879年又重新加强了对酒类经营的控制。这反映了政府对调控市场经营的态度的转变,即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的变化。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错误表述,材料表明立法与社会治安等问题相关。C项、D项在题目中没有反映。8.1933年国民政府发布的废两改元令规定:所有公私款项收付、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持有银两者,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这一政策A. 重建了金融秩序B. 导致了通货膨胀C.

10、打击了民族工业D. 加速了白银外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一切交易律改用银币”“可由中央造币厂代铸银币,或在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兑换银币”,结合题干时间“1933年”和所学可知,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进行改革,即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所推行的法币政策,该改革有利于缓解当时经济状况,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防止白银外流,稳定当时的金融体系。故答案为A项。BD项,根据所学可知,法币政策的实施有利于稳定当时混乱的经济状况,缓解通货膨胀、防止白银外流,排除;C项,国民政府实行的法币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包括民族工业的发展,排除。9.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一副木刻画(售余粮)。这一作品反映出

11、当时A. 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 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C. 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答案】B【解析】【详解】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农民将余粮出售给国家有利于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体现了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故选B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53年农民售余粮是将粮食出售给国家,并不是农村市场的活跃,故排除A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完成于1953年以前,故排除C项;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故排除D项。10.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

12、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A.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B.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D. 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的大意是: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这表明“天子的巡狩制度”的目的是了解民生,解决民困。材料中“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的大意是:饥饿的人不吃饭,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这是孟子揭示的战国时的民情。由此可见,孟子意在提醒统治者了解民情,重视民生,解决民困。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主旨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排除;

13、D项,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才确立的,孟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不符,排除。【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11.法国在二战后的三十多年里,先后制定并实施了9个经济计

14、划;英国在1962年制定了第一个经济五年计划,后又制定了经济发展国家计划;联邦德国在1968年制定了第一个全国经济计划;意大利则制定了1955-1964年的十年经济计划。这反映出A. 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B. 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确立C. 美国加紧对西欧的控制D.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得到认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采取国家干预经济政策,通过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来干预经济发展,故D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各国家之间合作,故排除A项;计划经济体制在西欧确立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材料无法显示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故排除C项。12.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后,

15、美国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但遭到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就落实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这体现出亚太国家和地区对A. 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B. 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C. 经济自由理论的推崇D. 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美国试图使之成为一个谈判场所”可知体现出美国的意图是是APEC成为一个空谈性的经济组织,而大多数成员国的反对及承诺的达成则表现出他们对区域合作实效的追求和推动,B选项符合题意。经济主权独立的维护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作出了承诺并不意味着推崇经济自由理论,C选项排除。地区霸权主义的抵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选项排除。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计52分。第41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丘吉尔“铁幕”演说:“不久刚被盟国的胜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经笼罩上了阴影。没有人知道苏俄和他的共产主义国际组织打算在最近的将来干什么,以及他们扩张和传教倾向的止境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