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0731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礼仪的风采展示(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二 框,人的外表礼节,仪式仪器,说文解字:礼仪,礼仪属于道德范畴,是礼节与仪式的总称。,礼:,仪:,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礼物,一、,每当太阳将要跳出地平线的那一刻,在雄伟壮丽的天安门广场上,总要举行隆重的升国旗仪式。国旗班战士手捧五星红旗,在鼓乐声中,列队走向天安门广场。队伍那么整齐!那么威武!那么优雅!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仪仗队十分雄壮威武,让观者肃然起敬,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天安门广场的升国旗仪式一招一式欣赏性极强,人们概括有“五绝”。一绝:升旗。每一次,当擎旗手以优美的动作,在国歌奏响第一个音符时,将国旗展开抛出,到国歌的最后一个音符终

2、止,都是2分07秒,国旗也准时到达30米高的旗杆顶端;二绝:护旗。国旗护卫队从金水桥行到国旗杆基的围栏,走的正步是138步,落地都是同一个声音,丝毫不差;三绝:敬礼。随着一声“敬礼”的口令,升旗手按电钮,护卫队行持枪礼,军乐队奏国歌都是同一个节拍;四绝:礼毕。国旗升到旗杆顶端与“礼毕”口令,36名托半自动步枪的卫士齐刷刷把枪放下,都是同一时刻。五绝:收旗。1990年通过的国旗法规定,升旗时,必须将国旗升至杆顶;降下时,不得使国旗落地。为此,国旗卫士们在降国旗时,练就了过硬的收旗动作,当国旗在2分07秒的时间内降到国旗杆底座时,一名卫士迅速用双手将国旗托住,而后另一名卫士将旗面均匀地打成折叠状,

3、此动作精确在13把至15把之间。,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礼仪素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要求。,为什么说礼仪是一个人必备的素养?,礼仪缘于最初的人类交往,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现代礼仪既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相一致,又与一个民族的传统相承接。,“不学礼,无以立。” - 论语季氏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 荀子修身篇,小茅是个爱“标新立异”的学生,他经常扮“酷”,走路学模特的“猫步”,与人告别用“飞吻”,裤管特意长短不齐,头发染成黄色。为此,班主任老师多次找他谈话,说他的装扮不合礼仪要求、违反学校的

4、规定,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小茅却认为这纯属个人私事,与他人、学校无关,也不存在合不合乎礼仪的问题。,他的行走、告别方式、穿着、打扮都不符合中学生应有的礼仪要求。,你说我说大家说,小茅的行为与礼仪有关吗?请指出其不合礼仪的地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衣着整洁、得体、朴素、大方,不得穿奇装异服,不得穿不符合中学生身份的时装。男女同学都不许烫发、染发,不得化妆。不得穿拖鞋、高跟鞋 。男女同学一律不得佩戴任何饰件 ,要适时理发,经常梳洗,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广州数十名学生因发型不合格被学

5、校拒之门外,在广州中山八路荔湾区某学校,数十名该校的学生徘徊在校门前,不能进入学校上课。原因是学校规定在十一长假(2006年)过后,严格执行学校纪律与考勤管理条例,凡是染发、烫发和留奇异发型的学生一律不让进入学校,并按旷课处理。校方称,事先已经通知学生,整治学生发型只是从严治校的开始,并将进一步抓好学校的校风校纪。,就个人礼仪来说,表现在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许多方面。,对我们来说,有哪些基本的礼仪要求?,礼仪是一门学问,有特定的要求。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礼仪无处不在。,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学校集体活动中、社会交往活动中

6、,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B、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讲礼仪有什么重要性?,A、如果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C、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在北京,中国男篮与波多黎各队比赛中出现球员之间的摩擦,就在要裁判出示黄牌时看台上的中国球迷忽然起哄,把矿泉水瓶和随身带来的食物扔进场内,更有部分“唯恐天下不乱”的球迷把这些杂物扔向主席台,如此一来,事件就不得不被升级为骚乱。国际篮联主席极度愤怒:中国哪里像礼

7、仪之邦?(2005-07-29 来源: 网易体育 ),接待外宾的礼仪,智利,越南,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对于这些常规礼仪姿态,我们要通过日常的有意锻炼,逐步养成习惯。,最常用的三种合乎礼仪的姿态:,真 我 风 采,怎样使自己的姿态优雅、符合礼仪的要求?让我们比一比、评一评、做一做。,活动1,活动2,活动3,活动4,表演不同的立姿,表演不同的坐姿,表演不同的行姿,表演不同的笑姿,为什么要锻炼和培养这些礼仪姿态呢?,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它能展示我们内心的自信,蓬勃的朝气、振奋的精神,有助于强健我们的身体,还能给人以美的感受。 发自内心的微笑,体现了我们的真诚、心灵

8、的善美、对人的尊重,拉近了我们与他人的距离。,周恩来同志的礼仪,周恩来同志一生鞠躬尽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视察工作,离开当地时总是亲自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和医护人员等一一握手道谢。周总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学习的榜样。,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一个美国记者先是主动和周恩来握手,周总理出于礼节没有拒绝,但没有想到这个记者刚握完手,忽然大声说:“我怎么跟中国的好战者握手呢?真不该!真不该!”然后拿出手帕不停地擦自己刚和周恩来握过的那只手,然后把手帕塞进裤兜。这时很多人在围观,看周总理如何处理。,周恩来略略皱了一下眉头,他从自己的口袋里也拿出手帕,随意地在手上扫了几下,然

9、后走到拐角处,把这个手帕扔进了痰盂。他说:“这个手帕再也洗不干净了!”,根据自己的经验,探讨我们与不同的人见面时握手的礼节,与同学相见:,与长辈相见:,与异性相见:,对女士不可先行伸手请握,须等女士先伸手,再与之相握。用力应稍轻,时间要短暂,握手时应目注对方,面露微笑。,对长者,不可先出手请握。如长者先行伸手,应即与之相握,相握时,只能轻握,不可摇动。,握手时,因距离受礼者约一步伸出右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与受礼者相握。握手与否及握手之轻重,均依彼此情感亲疏而定。握手时间不宜太久,亦不宜用力过猛,但为表示亲切,握手时可上下微摇,但不可左右乱摆。,社交礼仪涉及交往的方方面面,每个方面都有具体要求

10、。例如,握手、待客、接听电话等,都有相应的礼仪要求。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我们要掌握这些基本要求,并在交往中加以运用。,待客礼仪:,用敬语问好,礼貌地询问来意,真诚对待,来了一个好朋友:,让他随便一些,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太多的客套反而让好朋友不自在。,用敬语问好,请坐、请喝茶、陪聊天、体现出尊重,来了一位陌生人 :,来了一位长者:,用“您好”和“请“开始,用“谢谢“结束。主动说出自己的名字,对长者不能先挂电话。,用“您好”和“请”开始,用“谢谢”结束。真诚回答对方的询问。,拨打电话:,接听电话:,电话礼仪:,请你与另一同学组合在一起参加下列活动(进行小品表演)。

11、,1、迷路时向别人问路。 2、爸妈不在家时,家里来了客人。 3、不小心踩了女生的脚,女生踩了你的脚。 4、你损坏了别人的东西,别人损坏了你的东西。 5、自修课上,同桌在你身旁大声吵闹,影响学习。,我型我SHOW,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和思考。只要我们注意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明礼践行,中华民族的礼仪习俗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民族的根, 我们应倍加珍视。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礼仪习俗?,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我们优雅风采和高尚品德的具体要求,也是我们与他人顺利交往的前

12、提 。当然,我们也不能拘泥于传统的繁琐礼仪,而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礼仪习俗,继承其精华,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如何对待传统礼仪习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装点着美丽的民族大家庭。在民族大家庭中,我们要以礼相待,和谐共处。,在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彝族,壮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苗族,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在礼仪上要注意什么?,一、因礼仪而优雅 1、基本的礼仪要求 2、讲礼仪的重要性 二、社交礼仪ABC 1、文明、健康的社会礼仪 2、正确对待传统礼仪、民族礼仪,复习:,人们常说,礼仪是一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愿同学们都能手拿礼仪这封通向四方的推荐书,在今后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交往顺利,成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的人。,结 束 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