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06658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考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含解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益阳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试卷本试卷共16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1.高磷鲕状赤铁矿(主要含有、少量、CaO,等)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沉积型铁矿资源,以高磷鲕状赤铁矿为原料制备纯度较高的铁红,其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铁红可用于油漆、油墨、建筑物着色剂B. 酸浸液遇溶液生成蓝色沉淀C. 洗涤滤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 氧化时选用的试剂可以是、NaClO溶液【答案】C【解析】【分析】高磷鲕状赤铁矿主要含有的,又称铁红,易溶于强酸,中强酸,外观为红棕色粉末。可用于油漆、油墨、橡胶等工业中,可作为催化剂,炼铁原料。在碳粉与铁矿石焙烧、硫酸酸浸

2、后, 溶液中含有Fe2+、Al3+、Ca2+,而后利用氨水调节溶液pH约5.2-7,可使Al3+沉淀完全,而Fe2+、Ca2+不受影响。利用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3+后,由于Fe3+沉降的pH为2.7-3.7,故此时Fe3+因水解成为氢氧化铁而沉降。通过对滤渣洗涤、干燥、灼烧可得氧化铁。【详解】A. 铁红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为红棕色,可用于油漆、油墨、建筑物的着色剂,A项正确;B. 酸浸液中含有Fe2+,遇溶液生成蓝色的沉淀, B项正确;C.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会破坏氢氧化铁,使一部分氢氧化铁溶解,降低产率,C项错误;D. 氧化Fe2+时可选用、NaClO溶液作为氧化剂,将Fe2+氧化为Fe

3、3+。反应原理分别为:2Fe2+ +H2O2+2H+=2Fe3+ +2H2O ,2Fe2+ ClO -+ 2H+ = 2Fe3+ + Cl- + H2O,D项正确;答案选C。2.本草纲目35卷大风子中对药物浸出过程有如下叙述:“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煮”。下列实验操作与文中所述操作原理相同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叙述“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入滚汤中,盖锅密封,勿令透气,文武火煮”中从“封口入滚汤中”一词中可知为水浴加热。【详解】从“原药液瓷器盛之,封口”可知试剂需放在一密封容器中,“入滚汤中,文武火煮”可知需利用热水浴进行加热,与D

4、选项相符。其中A项为固体加热装置,B项为升华装置,C项为蒸馏装置,均不正确; 答案选D。3.4-羟基香豆素医药中间体,用于生产抗凝血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A. 分子式为B. 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D. 与HCl加成能生成2种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D【解析】【分析】从有机物的结构可看出该有机物含有酯基、羟基、碳碳双键。该物质的空间结构中构成苯环的12个原子共平面,由碳碳双键所连接的6个原子共平面。【详解】A该有机物共有9个碳原子,3个氧原子,6个氢原子,所以其分子式应为,A项错误;B该有机物中,构成苯环的12个原子肯定共平面,由碳碳双键

5、所连接的6个原子肯定共平面,即。但羟基上的氢原子可以通过单键的旋转不与其它原子共平面,所以所有原子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B项错误;C因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两个取代基不相同,所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4种即,C项错误;D该有机物结构中只有碳碳双键能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种同分异构体分别是、,D项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体会常见有机物的空间构型,如苯为平面正六边型,乙烯为平面型,乙炔为直线型,甲烷为空间正四面体型。同时在判断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时可灵活运用有机物的对称性解决问题。4.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

6、.2B. 13.8g和的混合气体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C. 足量铜与含0.2mol的浓硫酸反应,生成分子数为0.1D. 常温下,pH均为4的溶液和溶液各1L,水电离出的数目均为 【答案】B【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故该体积不可用于计算,A项错误;B. 利用2,3可知13.8g的混合气体均以形式存在时其物质的量为0.3mol,当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B项正确;C. 因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硫酸会变稀,而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所以足量铜与含0.2mol的浓硫酸反应时,生成的分子数小于0.1,C项错误;D. 常温下,pH为4的溶液中水的电离被促进,故由水电

7、离出的数为 ,但在溶液中,水的电离受酸所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酸所电离的浓度为mol/L,由水所电离的浓度为mol/L,1L该溶液中水所电离的数为,;答案选B。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与W同周期且相邻,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X、Y的单质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在放电或高温作用下化合成无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和Y的单质均不存在同素异形体B. 简单离子半径:WXZYC. 化合物溶于水生成碱性气体D. 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W的氧化物的方法制备W的单质【答案】C【解析】【分析】X、Y、Z、W四种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

8、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等,即为2,所以W为镁元素;因Z与W同周期且相邻,所以Z为钠元素;因X、Y的单质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在放电或高温作用下化合成无色气体,且原子序数X小于Y,所以X为氮元素,Y为氧元素,以此解题。【详解】A. X和Y的单质即为氮气和氧气,其中氧气存在同素异形体臭氧,A项错误;B. 因这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所具有的电子层相同,所以其半径大小可依据核电荷数判断,核电荷数越大,简单离子半径越小,即,B项错误;C. 化合物为,与水的反应方程式,生成的碱性气体为 ,C项正确;D. 因镁为活泼金属,所以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金属镁,D项错误; 答案选C。6.对废水中氮、磷元素

9、的去除已经逐渐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采用两级电解体系对废水中硝态氮和磷进行降解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去除效果。装置如图所示,由平板电极(除氮时a极为催化电极,b极为钛电极;除磷时a极为铁,b极为钛板)构成二维两级电解反应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电极上的电势比b电极上的电势高B. 除氮时,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 除磷的总反应可能为、D. 钛极产生的气体能发生气浮作用,使溶液中颗粒物漂浮至表而被去除【答案】B【解析】【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当除氮时,b极上发生的反应为;除磷时a极为铁,发生的反应为,除磷反应为、。【详解】A.从图中可知b电极上发生反应为 ,故b电极为阴极,a电极为阳极,a电极上的电

10、势比b电极上的电势高,A项正确;B. 除氮时,因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故b极的电极反应式为,B项错误;C. 除磷时a极为铁,发生的反应为,除磷反应为、,C项正确;D. 钛极产生的气体能产生细微的小气泡,利于颗粒物漂浮至表而被去除,D项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利用了两级电解体系对废水中硝态氮和磷进行降解这一新型科研成果,题干内容新颖且具有迷惑性。选项中主要考察了电极的判断、电极方程式的书写,解题时需辨清溶液中物质反应的特点及电极反应的特征进行作答。7.常温下,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二元弱酸()溶液,所得溶液中各种含X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

11、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电离常数, 的水解常数B. 由水电离出的c():abC. 曲线分别表示()和(HX-)的变化D. b点所示溶液中:c(3c()【答案】A【解析】【分析】用0.1000mol/L的NaOH溶液滴定二元弱酸()溶液时,初始溶液中的量最多,故表示,随着加入的NaOH溶液增多,溶液中发生,故溶液中在减少,在增加,图中表示;继续加入NaOH溶液,发生的反应为,故溶液中在减少,在增加,图中表示。据此分析,进行作答。【详解】A. 的电离常数,利用pH=1.2时,恰好与相等,即等于,代入计算,可知 ;的水解常数,利用pH=4.2时,恰好与相等,即等于,代入计算,可知,A项正确;B. a处

12、为和的混合液,有酸存在,水的电离被抑制,由水电离出的c()小于;b处为和的混合液,强碱弱酸盐会水解,水的电离被促进,由水电离出的c()大于,B项错误;C. 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分别表示的是()和()的变化,C项错误;D. b点所示溶液为和的等物质的量混合的混合液:存在c(+ c(=2c()+ c()+ c()。其中pH=4.2,等于,所以存在c(+=3c()+,c(3c() ,D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水的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电解质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等均为高考中的重难点。在解题时需先分析清楚溶液的成分及各成分之间量的关系,再进行作答。8.我国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

13、中记载:信州铅山县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胆矾()的热分解产物,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的熔点为16.8,沸点为46.8;的熔点为-72,沸点为-10.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a中的棒香能复燃,说明热分解产物含有_(填化学式)。(2)A中固体由蓝色变为黑色,B中的现象是_。(3)C中冰水的作用是_。(4)D中品红溶液褪色,E中有、生成,写出E中生成的总的离子方程式:_。(5)若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胆矾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6)小组同学用滴定法测定某胆矾样品中的含量,取mg样品配成100mL溶

14、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0.1000mol/L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終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VmL(滴定反应:)。样品中的质量分数为_%(用含m、V的代数式表示)。下列操作会导致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填选项字母)。a未润洗锥形瓶b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c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答案】 (1). (球形)干燥管 (2). (3). 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4). 防止挥发(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5). (6). (7). (8). b【解析】【分析】该题围绕硫酸铜受热分解产物的成分开展实验探究。从实验现象B中的白色粉末变为蓝色,品红溶液褪色,棒香能复燃等现象可推

15、测出硫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水蒸气、。利用题目所给信息,反应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胆矾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以此作答。【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也可称为干燥管;在a中,棒香能复燃,说明反应中产生了助燃性的气体氧气,故答案应为(球形)干燥管、;(2). A中固体由蓝色变为黑色,说明胆矾发生了分解,产生了和水等。故B中的白色粉末因吸水变为蓝色,故答案应为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3). 由题目所给信息可知,的熔点为16.8,沸点为46.8,所以C中冰水的作用是为了使凝结,防止其挥发,影响对的检验,故答案应为防止挥发;(4). D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存,故在E中为NaOH与反应生成,后被氧气氧化为,该反应总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应为; (5). 在反应中当生成1mol时转移2mol电子,则应有0.5mol生成,根据题目中生成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胆矾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应为; (6). 设胆矾样品中的质量为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