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徐展****is 文档编号:95503969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9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网络游戏行业深层调查及发展趋势2019年8月目录1.网络游戏行业概况及现状51.1全球网络游戏发展现状51.2我国网络游戏发展历程62.网络游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82.1网游竞技化成为趋势82.2开发运营一体化的企业成为主流82.3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92.4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形成102.5移动游戏快速增长,端游、网页游戏增长放缓112.6泛 IP 化运营开启市场新机遇122.7行业集中度提升132.8游戏出海,企业出口海外的游戏产品保持稳定增长142.9二次元文化兴起,二次元 IP 游戏发展迅速143.网络游戏行业存在的问题163.1网游无国界也是导致网络游戏内容鱼

2、龙混杂的一个原因163.2游戏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影响产业持续发展163.3网络游戏内容存在负面因素163.4专业游戏人才匮乏制约行业发展173.5技术手段控制不健全184.网络游戏行业市场竞争格局194.1轻度游戏受众广泛,是移动网络游戏中用户规模最大的游戏类型之一194.2中国、日本游戏市场规模全球领先,移动网络游戏细分市场前景良好194.3VR、AR、LBS等新兴技术的兴起为游戏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游戏行业与VR、AR等新兴技术行业互相促进,实现发展共赢214.4游戏市场集中度提升,“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明显214.5游戏、动画、漫画、影视等娱乐产业展现融合趋势224.6主要竞争对

3、手的简要情况235.网络游戏行业市场分析275.1全球网络游戏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75.2移动游戏驱动全球游戏市场稳定增长275.3亚洲成为全球网络游戏市场增长引擎285.4我国网络游戏产业将继续快速增长295.5细分市场发展概况336.网络游戏行业政策及环境分析386.1政策环境改善386.2监管将加强396.3网游相关政策一览407.网络游戏行业发展前景447.1产品跨平台、业务多平台趋势明显447.2跨服技术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网游体验447.33D 网络游戏将成为行业主流457.4人机对战智能化458.网络游戏行业投资分析471. 网络游戏行业概况及现状1.1 全球网络游戏发展现状 第一

4、代网游因为技术的限制和网游定义未明确,大多都只是作为为试验品,运行在各大高校的主机上,同时由于机器重启后游戏的相关信息即会丢失, 第一代网游也无法模拟一个持续发展的世界。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一些专业的游戏开发商和发行商开始涉足网络游戏,它们与运营商合作,推出了第一批具有普及意义的网络游戏,如凯斯迈之岛阿拉达特等。网络游戏市场的迅速膨胀刺激了网络服务业的发展,网络游戏开始进入收费时代,许多消费者都愿意支付高昂的费用来玩网络游戏。这一阶段实现了网络游戏行业的持续性发展,网络游戏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初步形成。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美国互联网产业迅猛发展,网络游戏玩家规模及市场也随之迅速成长。在产业高速的发展

5、和高额的利润的驱动下,网络游戏各环节企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地涌现出来,以 The Sierra Network 为代表的专门用于网络游戏的服务平台也开始出现,一个规模庞大、分工明确的网络游戏产业最终形成。随着游戏开发商的不断努力,各种各样的游戏层出不穷,出现了网页游戏、社交游戏、移动游戏等多种新型游戏;收费模式上也探索出道具收费、交易收费等多种新型收费模式。道具收费取代时长收费成为主流收费模式。2009 年后,随着互联网渗透率的提升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网页游戏和移动游戏的营业收入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 移动游戏顺应了游戏用户对碎片化时间、移动化场所的娱乐需求,市场占有率持续上升,成为网络游戏

6、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1.2 我国网络游戏发展历程 我国的网络游戏始于九十年代, 1992-1996 年,以侠客行为代表的文字网络游戏开始流行,这是我国最早的网游之一。 1998 年,国内首家专营网络游戏的门户网站“联众游戏世界”正式开通运营, 标志着网络游戏行业正式在国内兴起。自 2000 年开始,第一批文字网络游戏 Mud 开始推出,例如风靡一时的万王之王等游戏,带动了游戏玩家规模的快速增长。在这一时期,随着用户规模的扩大和游戏厂家的不断探索,我国网络游戏的运营机制也开始形成。从 2003 年开始,我国网游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高投资回报率、投资周期短、市场空间巨大等特点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进

7、入。 同时网络游戏产业的迅猛发展引起了政府的关注, 2003 年网络游戏相关研发技术正式列入国家 863 计划。这一时期,计时收费成为网络游戏的主要收费模式。在 2006-2010 年,随着巨人推出客户端游戏征途,行业迎来新一轮的转型,收费模式开始转向以道具收费为主。在这一时期大型多人同时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同时国内网游企业纷纷组建自己的研发团队,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开始成为国内网络游戏市场的支柱。从 2011 年开始至今,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网页游戏和移动游戏的营业收入开始呈现爆炸式增长。 这两类游戏的快速崛起一方面得益于移动技术的普及和大

8、规模应用,另一方面顺应了游戏用户对碎片化时间、移动化场所的娱乐需求,未来网页游戏和移动游戏,特别是代表移动互联方向的移动游戏将继续成为整个网络游戏行业最大的增长点。2. 网络游戏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1 网游竞技化成为趋势 随着社会节奏的不断加快,导致玩家游戏时间“碎片化”,需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打怪升级的 MMO 网游对玩家吸引力大大降低。大量玩家转向了持续时间短、竞技性强的电竞网络游戏,网络游戏竞技化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 年,我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730.50 亿元,较 2016 年的 504.60 亿元同比增长 44.80%,占我国游戏市场实际

9、销售收入的35.88%。客户端电子竞技市场已经进入成熟期,电子竞技生态逐渐形成。另一方面,移动电子竞技快速发展,成为电子竞技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王者荣耀等移动电子竞技产品的爆发,预示着移动电子竞技时代的到来。围绕移动电子竞技的赛事组织显著增多, 并呈现多方战略合作“整合抱团”做大移动电子竞技赛事市场的态势。但因为移动游戏生命周期短、产品收入波动大,导致整个市场的不稳定。未来,随着移动电子竞技精品的逐渐出现,上述市场状态有望得到改善。2.2 开发运营一体化的企业成为主流 随着国内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和成熟, 开发运营一体化模式由于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需求、减少游戏产品开发到运营繁琐的环节、降低游戏

10、运营的成本,越来越多的游戏厂商开始采取这一模式,开发运营一体化的企业成为了市场主流。一方面, 开发运营一体化的模式不但从实际上减少了游戏产品开发到运营繁琐的环节,缩减了代理环节的高额代理费用,也降低了游戏运营的成本。对于已拥有成功产品的开发运营一体化企业,这种商业模式的优势更为显著。在游戏开发上,成功产品产生的现金收入和技术积累可以有力地支持后续新产品的研发,有助于企业开发出更多高品质的游戏产品;在游戏运营上,成功产品的运营经验和积累的用户及运营渠道资源帮助企业建立了渠道优势和品牌优势, 有利于新游戏的顺利推广。另一方面,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玩家的需求,带来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游戏开发

11、与运营一体的企业,玩家的意见可以直接传输到研发部门,从而更精准快捷地对产品做出优化调整,弥补游戏的不足,为完善游戏产品甚至为下一步的研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历年我国游戏产业年会评选的“十大品牌游戏企业”主要为开发运营一体化企业,表明在网络游戏行业的知名企业中,开发运营一体化经营的企业占比更高,体现了这一模式的竞争优势。2.3 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成为市场发展的主导力量 我国网络游戏早期以代理欧美、日韩的游戏为主。这种模式下,游戏代理商前期投入少,成功运作获利甚丰,传奇魔兽世界和地下城与勇士便是案例。但作为代理商,往往无法控制游戏的更新补丁和后续发展,同时还面临与其他代理商明争暗斗、与开发商合同破裂等

12、各种风险,这都使得游戏运营商处于非常被动的局面。与代理国外游戏相比, 走自主研发道路的国内网络游戏企业却拥有很高的自主权,除了能赚取高额的利润之外,还能根据用户需求进一步更新游戏,提升游戏内容丰富和可玩性,让游戏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自主研发可完全掌控的国产网游, 尽量减少对韩日欧美同质化严重游戏的代理已经成了国内绝大多数厂商的共识。随着国内网络游戏企业的发展, 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产品逐步成为市场的支柱。2017 年,我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1,397.40 亿元,同比增长 18.17%。2.4 用户付费习惯逐渐形成 近十年来,我国人均收入不断提高。2017 年我国人均

13、GDP 超过 59,660 元,同比增长 6.30%。随着收入增长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需求也不断增加,开始认同为游戏等文化产品付费的理念。加之第三方支付的快速发展与渗透,我国游戏玩家的付费习惯逐渐形成。2016年,接近 3/4 的我国游戏用户在游戏内进行了付费;付费额度分布中, 500 元以下的用户占比最高,达到 26.00%,其次占比较大的是 500-1,499 元这一区间,达21.40%,消费 1,500 元及以上的用户达到 26.10%。2.5 移动游戏快速增长,端游、网页游戏增长放缓 虽然网络游戏行业总体增长步入稳定期,但是细分市场表现却出现明显差异。 从市场规模来看,

14、 2017 年我国客户端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 648.60 亿元,在游戏市场中占比 31.90%,同比下降 3.30%;网页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 156.00 亿元,在游戏市场中占比 7.60%,同比下降3.70%。两者所占市场份额占比均出现下滑,行业趋于饱和,厂商面临存量博弈。与此相对应, 2017 年我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 1,161.20 亿元,同比增长 41.70%,虽然较之 2016 年增速放缓,但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从新推出游戏数量来看, 2017 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国产游戏约 9,800 款,其中移动游戏约占 96.00%;网页游戏占约 2.30%;客户端

15、游戏约占1.50%。可见,移动游戏市场依然是最具市场活力的领域。客户端游戏势弱、移动游戏崛起的背后是技术革新和用户习惯的快速转变。受益于智能手机硬件性能的提升和 4G 高速网络的普及,原先由电脑终端完成的工作都可由智能手机胜任,加之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的休闲、娱乐及消费活动都可以在手机端完成。因此,移动游戏市场随着个人终端由 PC、笔记本逐渐转移到智能手机而高速发展。2.6 泛 IP 化运营开启市场新机遇 近年来国内 IP 行业发展迅速,“大 IP”概念开始兴起,国产优质 IP 不断涌现,文化变现渠道也不断丰富。在文化产业中, IP 可以借助其他形式的娱乐产品向上下游行业延伸,贯通文化产业链条,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因此,以优质IP 资源为核心、创造优质内容并广泛传播的动漫、游戏等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游戏厂商来说,一方面,游戏开发企业可通过 IP 本身所积累的大量粉丝转化为游戏的用户,提升运营效率。IP 改编的游戏产品下载转换率是其他游戏产品的 2.40 倍, IP 改编的游戏产品的整体收入是其他游戏产品收入的 2 倍。另一方面, IP 具备很好的延展性,可与多种领域结合,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调研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