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550357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青岛市2019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检测(一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 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青岛市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2.第工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第II卷必须用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

2、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华北某山区古村落进行研学旅行。该村落堪称山区院落民居的典范,村中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院落。下图示意该村落及周边地形。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该古村落所处区域范围内的最大高差最可能是A. 18米B. 38米C. 58米D. 78米2. 推测该古村落的景观特点是A. 依山修建,南高北低B. 院落小巧精致,组织紧凑C. 道路宽阔,石材铺设D. 房屋南北置窗,大小一致【答案】1. C 2.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对高度计算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等高线地形

3、图的综合判断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题详解】地图可知,图示区域海拔最高为670-690米之间,海拔最低处海拔在630-650米之间,相对高差为20-60米之间,最大高差为58米,故选C。【2题详解】地图可知,图示村落,沿河谷修建的北高南低,A错。该村落地处山区,土地面积小,坡度大,所以院落小巧,道路狭窄,组织紧凑,B对。村落位于华北地区,属于北半球温带季风气候区,多坐北朝南,院中屋舍在南面设置窗户,其他三面设置砖墙。北面砖墙利于阻挡寒冷的冬季风,房屋坐北朝南,南面置窗,利于防寒采光,D错。村中建筑整体筑于山坡之上,由南向北层层抬高,依阳坡层层抬高,道路狭窄,C错。故选B。气候是控制某一类植被类

4、型形成及分布的主要因素。我国西北地区黑河上游野牛沟流域高海拔地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寒草甸植被。下图示意野牛沟流域不同海拔高寒草甸月初地上生物量状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 该流域在图示海拔范围内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随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趋势是A. 一直减少B. 一直增加C. 先减后增D. 先增后减4. 与3300米处比较,影响3180米处高寒草甸地上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 光照B. 气温C. 降水D. 风力5. 该流域高寒草甸生长最快的月份是A. 6月B. 7月C. 8月D. 9月【答案】3. D 4. C 5. B【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地带性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5、总体南低一般。【3题详解】读图,结合图例可知,在图示海拔范围内草甸上生物量岁海拔升高变化的总体区时为先增后减,故选D。【4题详解】读图可知,3180米比3300米处生物量少,所以说明该地水热条件比3300米处差,由于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以在气温上,3180米比3300米高,热量条件好,生物量应较大,B错。光照条件和风力对生物量影响不大,AD错。而生物量少的原因极可能为降水量较小,水分条件差所致,C对。故选C。【5题详解】高寒草甸生长最快的月份及图中积累生物量之差,计算可得,7月份草甸生长最快,故选B。【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

6、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一致,垂直带可以看作水平带的缩影。但二者存在差异。如落叶阔叶林带在典型的亚热带以南退出各垂直带,寒温带针叶林也只限于亚热带以北的山地。另一方面,一些山地植被带,如高山灌丛带和高山草甸带是水平带中所没有的。植被带中每个植被带的下限海拔高度向两极逐渐降低,森林带的上限海拔高度也有类似规律。垂直带中每个植被带的宽度互不相同,且随气候差异而变化。山体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天坑是四周岩壁陡直、平均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 m的大型塌陷漏斗,其发育在特定的岩溶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环境下,是一种独特的喀斯特景观。下图示意天坑形成与演化过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 关

7、于天坑发育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岩层断裂发育 石灰岩层厚度小 岩层产状平缓 地下河水位浅A. B. C. D. 7. 巨量崩塌物造成地下河通道的阻塞和改道,会促使流水对岩石A. 溶蚀、冲蚀增强B. 溶蚀减弱、冲蚀增强C. 溶蚀、冲蚀减弱D. 溶蚀增强、冲蚀减弱8. 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塌陷堆积物的A. 冲蚀作用B. 溶蚀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答案】6. A 7. A 8. 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貌,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体难度一般。【6题详解】读图可知,图中天坑发育的基础为裂隙发育,然后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发生侵蚀作用,而天坑的宽度和深度均超过100米,说明当地石灰

8、岩厚度大,对、错。图中岩层层序界面看,比较平缓,容易北侵蚀,地下河水的深浅与天坑发育无关,对、错。故选A。【7题详解】由于巨量崩塌物的堵塞,使得流水流速增大,溶蚀和冲蚀作用增强,故选A。【8题详解】从天坑的形成过程看,在断裂的岩层中,受流水溶蚀作用,然后大量崩塌物沉积在地下河内,最终由于流水将崩塌物搬运到其他地区,使得该地形成天坑,所以天坑的形成归结为流水对崩塌堆积物的搬运作用,故选C。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

9、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员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9. 推测M省最可能是A. 辽宁B. 上海C. 湖南D. 安徽10. 20002005年,吉林省的A. 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B. 城镇人口总数下降C. 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D. 镇区人口总数上升11. 图未时间段内,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A. 重庆一直高于陕西B. 陕西一直高于重庆C. 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D. 2010

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答案】9. B 10. D 11.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9题详解】读图,结合材料可知,M省在2000-2005年间,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镇区人口增长为负值,慢于城区人口增长速度,应为我国的大城市周边地区,随着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周边镇区人口向城区迁入,图中M省镇化贡献率在2010-2015年为正值,说明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使得周边地区的镇区人口增长速度增快,故选C。【10题详解】读图可知,2000-2005年吉林省的镇化贡献率大于1,说明镇区人口呈现正增长,而城区人口负增长,

11、镇区人口总数下降,城镇人口总数在增加,故选D。【11题详解】读图可知,重庆的镇区贡献率在2000-2005高于陕西,2010-2015低于陕西,AB错。重庆的城区贡献率在2000-2005低于陕西,2010-2015高于陕西,C错,D对。故选D。第卷注意事项:1.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2.作答选考题时,请考生务必将所选题号用2B铅笔徐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全国总人口1.73亿(2014

12、年),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该国自然资源丰富,但采掘工业还处于初级阶段,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是我国首批落户非洲的我国家级对外经济贸易自然贸易区。截至2017年,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首期启动区已基本开发完毕,入园的重点企业有包装、陶瓷、玻璃、钢结构等;同年,完成二期的围闭工作,并计划在二期将业务范围扩展到商业、科研、会展等。下图示意尼日利亚及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位置。下表示意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的气候资料。(1)据表补充完成下图,并说明承建奥贡广东自由贸易区时中国施工人员可能遇到的不利气候条件。(2)分析在尼日利亚设立自由贸易区对提升中国进驻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分析该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尼日利

13、亚的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答案】(1)画图 湿季气候湿热,易中暑;干季太阳辐射强烈,易出现晒伤。(2)尼日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租金等价格低,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尼日利亚产品加工业落后,而进驻企业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高;尼日利亚人口多,具有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对欧盟和美国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并享受特惠关税,利于拓宽欧美市场。(3)提高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力;提升本国制造业生产能力,扩大企业规模,促进工业发展;提升本国服务行业水平,扩大对外贸易份额。【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开发区建设的条件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整合知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4、【详解】(1)画图部分需要根据气候资料图,将气温变化曲线完善,然后做好图例标志。在建设的过程中的气候条件要结合该地的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由于全年高温,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说明湿季时湿热,容易中暑,而干季太阳辐射强烈,容易发生晒伤。(2)在尼日利亚设立自由贸易区对提升中国进驻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主要从降低成本、开拓市场及避免关税角度考虑。尼日利亚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租金等价格低,可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尼日利亚产品加工业落后,而进驻企业技术水平高、产品质量高;尼日利亚人口多,具有庞大的市场消费潜力;对欧盟和美国出口不受配额限制,并享受特惠关税,利于拓宽欧美市场。(3)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尼

15、日利亚的产业发展带来的效益主要从自贸区建立对当地资源开发、企业规模及对外贸易等角度分析。自贸区的建设可以提高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能力;提升本国制造业生产能力,扩大企业规模,促进工业发展;提升本国服务行业水平,扩大对外贸易份额等。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年降水量在300450mm之间,90%以上的降水集中于69月,且多夜雨,有的地方的夜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贡嘎县与扎囊县之间的河岸带,在干旱和冬季大风因素影响下,河谷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沙丘形态随处可见。研究人员发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大小增大,聚集强度减弱的现象。这种现象是沙生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为青藏高原河谷风沙化土地人工促进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位置。下表示意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位置与特点资料。(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69月多夜雨的原因。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半固定沙地的形成原因。 (3)分析半固定、固定沙地沙生植物种群随植株增大而聚集强度减弱的原因。 (4)在治理半固定沙地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