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50091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概念与成本分类(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成本与收益,厂商的生产行为目标在于实现利润最大化,为达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考虑生产要素投入的物质技术关系,还必须考虑成本收益之间的经济关系。 上一章着重讨论的是有关生产要素投入的物质技术关系,这一章探讨成本收益关系对厂商目标的制约。,困难主要在于正确理解短期和长期的概念及其在成本上的表现。,这一章主要内容有: 1、成本概念与分类; 2、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3、利润最大化的一般原则。,第一节 成本概念和分类,一、生产成本概念 生产成本 就是企业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在购买生产要素上所支出的货币额。 生产成本又称为生产费用。,二、显成本和隐成本,请思考: 农民一家一户养猪与工厂化养猪在成

2、本与收益核算上面存在什么不同之处?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城郊农民放弃种菜转而买菜吃?,1、显成本 显成本 即 显明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需要的生产要素时所发生的实际支出或费用。 显成本能够明确地作为企业的成本项目记入会计帐簿,并能够准确地加以核算。,2、隐成本 即 隐含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使用的、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总价格。 隐成本概念也是对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反映,但一般并没有通过企业会计帐簿体现出来。,三、机会成本,问题: 请就“机会”的含义谈谈个人的理解。,有利可图 现实性 有可能把握,1、概念 机会成本指的是生产某种商品时隐含的损失即厂商为生产该种产品不得不放弃的、

3、将相同的生产要素用在生产其它产品上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或利益当中最高的那部分。,2、经济意义,请讨论机会成本概念的重要经济意义。,资源配置的最终目标就是将机会成本降低到最低。,机会成本是经济学非常重要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对于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具有判别的意义。,请领悟,第一、机会成本不同于实际成本,而只是在观念上的一种比较,随着选择的可能性不同而变化。 第二、机会成本是一定经济资源利用的不同选择上,可能的经济效益最大的那一种。 第三、机会成本并不是确定的历史成本,随着可能的选择不同而变化。,3、如何理解机会成本,第四、机会成本的变化并不单只由个人自身的选择所引起,其他人选择的改变也会影响自己的机会成本

4、。 第五、在进行生产决策时所获收益应大于或至少等于机会成本。 第六、机会成本适用的条件: 有多种选择的可能; 投资到任何地方不受限制。,4、机会成本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意义,考虑机会成本时,利润就分为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经济活动应避免会计利润为正而经济利润为负的情况发生。,会计利润等于等于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不是从会计成本角度而是从机会成本角度进行核算的概念,即从总收益中扣除全部机会成本,包括会计成本与隐成本之和。 经济成本是从资源配置角度考察取得某种特定成果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既定选择的机会成本,既包括会计成本,也包括隐成本在内。,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比较,请回答:,根据经济利润与会计

5、利润比较的图示,提供同样产品时,不同生产者索取的最低价格存在什么差别?,索取最低价格比较,第二节 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从期限角度请联想 短期国债与长期国债的区别何在? 短期贷款与长期贷款的区别何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与年度计划的差别何在?,这些标准是否适用于厂商行为的短期与长期分析?,一、生产要素调整周期 在厂商投入的生产要素当中,有些是容易在短期内实现重新调整的,称为可变投入生产要素; 而有些生产要素的调整则不容易,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称为固定投入生产要素。,经济学上所谓固定投入生产要素和可变投入生产要素的划分,主要取决于生产要素调整周期的长短。 短期与长期的划分以生产者能否变

6、动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作为标准。,功能概念,经济学称谓的短期和长期只是 , 本质上不是 。,时间概念,*请注意:,每一投资规模都对应一个均衡点,随着投资规模变动,均衡点将划出一条轨迹扩展线,对扩展线的再思考!,即对应产量上的成本最低。,问题: 厂商真的可以随意选择生产规模吗? 厂商调整生产规模的途径是否也受到约束?,对前一问回答是否定的,对后一问回答是肯定的。,?,1、短 期 短 期是指生产者不能够根据自身的产量决策来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期,其中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 因而,可以据此区分为固定生产要素和可变生产要素,与此相应,可以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2、长

7、 期 长 期 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并由此实现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短期看无法调整的那部分生产要素的数量,在长期之内也可以改变。,因此, 长期当中不存在可变投入和不变投入生产要素的区分了。,二、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表示的是生产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 成本函数是在生产函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请说明成本函数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经济指标。,在生产函数 Q (L,K) 中,和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价格。 可得成本 TC 是产量的函数: TC L(Q) ,注意:短期生产函数中有些要素与产量变动无关。,请思考:这是否具有特别经济意义?,这既说明有些要素厂商不必随着产量而调整,也说明厂商

8、无法根据产量自由调整该要素的规模。,从扩展线看“调整”及效果,说明了什么?,随着产量的变化就可获得厂商的成本曲线,但在无法调整全部要素的期间,对应产量上的成本不一定最小。,请问:这种状态出现在什么环境当中?,(一)短期成本函数 一种生产要素可变的成本函数,1、短期总成本 STC 短期生产函数为: Q (L, ) 则短期总成本 STC 可以写成: STC L(Q) ,三、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函数,STCFCVC,2、短期成本的分类 (1)短期总成本 短期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成本的总和。 STC L(Q) 短期成本函数也可以写成,固定成本 FC 和可变成本 VC 之和:,短期成本变动表,短期的总成本、

9、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曲线,能否根据该图判断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变化特征?,固定成本在短期中:固定不变; 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是: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效率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可变成本的增加率要大于产量的增加率;然后由于固定生产要素与可变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小于产量的增加率;最后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可变成本的增加率又大于产量的增加率。 总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变动规律相同。,(2)短期平均成本 SACAFC+AVC 短期生产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的成本。,(3)短期边际成本 短期生产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短期成本函数表,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固定成

10、本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平均固定成本变化规律: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起初减少的幅度大,以后减少的幅度小。 平均可变成本变化的规律: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可变成本减少,但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平均可变成本逐步增加。 短期平均成本变动规律:由以上二者共同决定短期平均成本起初随短期平均固定成本迅速下降,之后跟随短期平均可变成本而变动。,3、短期成本变动的决定因素,短期成本曲线走势的变化说明什么?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产量递增阶段对应边际成本递减阶段; 边际产量递减阶段对应边际成本递增阶段; 边际产量最高点对应边际成本最低点。,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穿过短期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

11、本曲线的最低点。,SMC、AVC和SVC曲线最低点先后出现,分别在不同的产量水平上。,4、总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对应关系,注意总成本曲线的切线和射线的斜率的经济意义。,SMC、AVC、SVC和STC关系,5、短期产量与短期成本之间的对应关系,(1)边际产量与边际成本关系 MC(1/MPL) (2)平均产量与平均成本的关系 AVC (1/APL),短期内,在厂商生产的要素投入合理区间中,边际产量递减且小于平均产量; 故此,TPL,APL,MPL,L1,L2,L3,L,Q,L,Q,MC (1/MPL),AVC (1/APL),短期产量和短期成本的关系,H,D,B,J,产量决策 成本决

12、策 最优规模,请思考: 厂商的短期决策与长期决策具有什么不同的经济意义?,(二)长期成本,1、长期总成本,(1)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厂商生产一定产量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总和。 长期总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但与短期成本最大不同在于,当产量为零时长期总成本也为零。,即长期中没有生产也就不发生成本支出;这无非是意味着长期之中,不进行生产则厂商就不会进行任何投资。,长期中,厂商总可以在每一个产量上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之中,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通过调整生产规模所能达成的最低总成本。 LTCLTC(Q),厂商的生产规模一般可以用短期投资总成本的起点加以表现,也就是取决

13、于厂商既定投资中固定成本的高低。,能否理解:,请思考: 如何说明长期成本是所有产量上成本最低点的集合?,(2)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形成,长期成本是所有产量上成本最低点的集合。,一定生产规模主要取决于厂商短期投资起点固定成本高低。, G5, G1, G2, G3, G4,长期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刚开始生产时,而产量比较小,投入的生产要素无法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成本增加的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 当产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因规模经济的效益,成本增加的比率小于产量增加的比率。 最后,由于规模收益递减,成本增加的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请回忆: 扩展线的形成及经济意义。,(3)扩展线与长期生产规模的决策

14、,K, E0,A1,K0,S, E2, E3, E1,Q4,Q3,Q2,Q1,O,P1,P2,P3,P4,B1,A2,B2,A3,B3,A4,B4,L1,L2,L3,L4,Le,K1,K2,K3,L,F,只有沿着扩展线调整生产规模的厂商其生产成本才形成LTC曲线。,沿着短期成本曲线调整产量的厂商将偏离扩展线,无法选择最优规模。,STC1,C,Q,STC3,FC1,STC5,每一投资规模都对应一个均衡点,随着投资规模变动,均衡点将划出一条轨迹扩展线,对扩展线的再思考!,即对应产量上的成本最低。,各种长期成本曲线本质上是厂商对不同产量选择生产规模的一条计划曲线。,请思考: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否独立存

15、在?,2、长期平均成本 (1)长期平均成本是厂商进行生产的长期过程中平均每单位产品的成本。 LAC(Q)LTC(Q)/Q,厂商根据产量调整生产规模 在长期内,针对每一个产量水平实现了最小的总生产成本,也就同时实现了相应产量上最小的平均成本。,(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成,C,Q,E4,SAC2,E6,SAC4,E1,E2,SAC1,E5,E3,SAC3,E0,SAC0,SAC5,SAC6,O,讨论: 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否都应当与能够实现该产量水平的所有生产规模中,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相切?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情形?,(3)长期平均成本变化规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样先降后升,区别在于较为平滑。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把各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在其中,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又称短期平均成本的包络曲线。,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决定,问题: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走势体现了什么经济含义?,(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变动变形,随着产量增大,长期当中不同行业内在经济变化存在不同情况; 长期成本递增:成本比产量的增加更快。 长期成本递减:成本比产量的增加慢些。 长期成本不变:成本和产量的增加保持相同比例。,长期平均成本的变形 由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内在经济与内在不经济)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