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9043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物制品厂扩建项目可行性报告(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猪瘟的诊断与防控,丁 伯 良 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猪 瘟 仍是当前养猪业的 头号“杀手”,一 当前猪瘟发病特点 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 三 猪瘟频发原因分析 四 猪瘟临床特征 五 猪瘟病理特征 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 七 猪瘟防控对策 八 今后猪病发展趋势,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 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 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 该病在我国已流行100多年,至今仍对我国的养猪业构成严重危害 。,猪瘟传染性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据统计资料,我国的病死猪中,30%以上是由猪瘟所致。 近二三十年,该病的流行和发病特点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

2、,这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新的难题。,一 当前猪瘟发病特点,在所有猪病中,猪瘟一直是世界范围内感染率和发病最高的一种疾病 当前我国猪瘟发病特点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典型猪瘟和非典型猪瘟共存 持续感染与隐性感染共存 免疫耐受与带毒综合征共存,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1 、流行广泛 据报道:用PCR技术分析了110个猪瘟流行毒株的基因变异情况。这110个野毒来自27个省、市、自治区,覆盖了98的国土面积。 50发病猪场的猪瘟是由新购入仔猪发病引起的,生猪及猪产品的频繁运输和市场交易也是引起猪瘟流行因素之一。,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2、散发为主 地区性流行少见,无大范围地暴发流行,但以全国各地零星散发多

3、见。 发病范围小,往往局限于某个猪场或个别猪舍。 无季节性和地域性。,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3 、幼龄多发 许多猪场的发病猪在90日龄以下 断奶前后和出生1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见 育肥猪和种猪很少发病,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4、病情温和 临床非典型已是我国猪瘟常见的病型 临床与病理变化不典型 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降低 病程明显延长,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5、持续感染 繁殖母猪发生猪瘟感染后不断向外排毒或通过胎盘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持续性感染可造成妊娠母猪的带毒综合征,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和产弱仔等繁殖障碍病 。,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6、免疫力差 据调查:我国80以上的猪群均注射过兔化弱毒疫苗

4、,但免疫猪场时有猪瘟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免疫失败”现象 ,主要有两个原因: 免疫剂量不足 持续感染和先天感染 免疫耐受,二 当前猪瘟流行特点,7、混合感染 猪瘟+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猪瘟+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猪瘟+猪圆环病毒II型混合感染 猪瘟+猪丹毒混合感染 猪瘟+猪肺疫混合感染 猪瘟并发大肠杆菌病 猪瘟并发仔猪副伤寒 猪瘟并发链球菌病,三 猪瘟频发原因分析,1、生猪流通频繁 生猪贸易频繁,检疫工作不到位, 非法贩运和加工 病死猪屡见不鲜,致使疫情蔓延,是猪瘟传播流行 的重要因素。,三 猪瘟频发原因分析,2、带毒猪的危害性 猪群中新引进的外表健康带毒猪常是引起猪瘟流行的一个主要原因。 猪群中的

5、带毒猪可持续排毒、散毒,又以繁殖母猪及种公猪的带毒危害最大,它们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而且散毒时间长、范围广。,三 猪瘟频发原因分析,3、疫苗质量问题 疫苗达不到规定的剂量 抗体水平不能达到防止亚临床感染水平 免疫剂量与保护水平密切相关 欧洲药典规定:C株疫苗肌内注射为100PD50(400兔体反应量) 我国规定:C株疫苗肌内注射为37PD50(150兔体反应量) 疫苗的运输、保存、使用不当,也会影响疫苗质量。,三 猪瘟频发原因分析,4、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关键是排除母源抗体干扰,确定合适的首免日龄。 最好选定在仔猪存有的母源抗体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而又能防御病毒感染的期间,即母

6、源抗体为l:864之间时为宜 。 建议:25日龄和65日龄两次免疫 为最佳时机 。,三 猪瘟频发原因分析,5、免疫抑制病的影响 免疫抑制病种类甚多,尤以病毒性疫病危害最大,如蓝耳病、型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等最为常见,均可致猪瘟免疫失败,尤其是仔猪和保育猪。如蓝耳病在猪群中的存在,会使猪体免疫力下降(损伤肺泡巨噬细胞),从而影响猪瘟的免疫保护力。,四 猪瘟临床特征,猪瘟的自然感染潜伏期为57天,短的2天,长的2l天。 临床上将猪瘟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亚临床型或非典型猪瘟)四种类型。,四 猪瘟临床特征,1 、最急性型猪瘟 在未看到任何症状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经剖检或实验室检查,才能确定

7、其为猪瘟; 突然发病,体温突然升高至41以上呈稽留热; 食欲减退,口渴,精神委顿,嗜卧,乏力; 腹下和四肢皮肤紫绀和有斑点状出血,很快因心力衰竭、气喘和抽搐而死亡,病程12天。,四 猪瘟临床特征,2、急性型猪瘟 病猪初期体温可升高至40.542,发病后46天体温达到高峰,稽留710天; 精神高度沉郁,眼结膜发炎 ,高热期出现便秘 ,后期腹泻 ; 呈现出血性素质:可视粘膜面上有细小点状出血;腹下、股内外侧、腋下和四肢(特别是两后肢)的皮肤,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充血斑块和出血点, 病程12周,病死率达70以上。,四 猪瘟临床特征,3、亚急性型猪瘟 体温交替上升。病程较长的病例,在腹下、四肢、会阴及耳等

8、处皮肤上常发生小点状出血; 有些病猪在耳、颈和股内皮肤出现疹块,呈圆形或方形,类似猪丹毒; 消瘦、衰弱、步态不稳,后期乏力,站立困难,常并发肺炎和纤维性坏死性肠炎 ; 病程2-4周,病死率60以上,康复猪转为慢性。,4、非典型猪瘟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区经常发生非典型猪瘟,当妊娠母猪被感染时,起初常不 被发觉,但病毒可侵袭子宫中的胎儿,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四 猪瘟临床特征,非典型猪瘟的特点 从频发的大流行转变为周期性、波浪形的地区性散发。 很少见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典型的剖检变化。 常呈现“无名高热”或表现为母猪繁殖障碍,被称为繁殖障碍性猪瘟。,四 猪瘟临床特征,四 猪瘟临床特征

9、,非典型猪瘟的危害 当该病毒感染妊娠母猪时,可侵袭子宫中的胎儿,造成死产或出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且分娩时可排出大量的猪瘟病毒。 如果这种先天被感染的仔猪能正常出生并健康存活几个月,它们可作为散毒的持续感染来源而很难被辨认出来。 此种感染猪终身带毒、散毒,成为猪瘟病毒主要的储存宿主。,四 猪瘟临床特征,非典型猪瘟临床表现类型 1、亚临床隐性感染(持续感染) 猪瘟病毒可在猪体内存活数月甚至终生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很少发病死亡,但持续向外排毒,是猪瘟的重要传染源。 2、母猪繁殖障碍(妊娠母猪带毒综合征) 母猪繁殖障碍可表现流产、早产、产死胎或木乃伊胎,以及产仔少、不发情或不孕等。,四 猪瘟临床特征,

10、非典型猪瘟临床表现类型 3、仔猪先天性感染(胎盘垂直感染) 仔猪出生后吃奶无力或不吃奶、拉稀、衰弱、陆续死亡,常在10日龄左右或断奶前后发生死亡,偶有发生先天性震颤。 4、免疫耐受(免疫力低下) 猪瘟抗体在保护线以下,日龄愈低愈严重。 哺乳期仔猪,育成期甚至肥育期的猪虽经23次 大剂量猪瘟疫苗免疫,免疫抗体水平仍然低下。,五 猪瘟病理特征,1、病理剖检 典型猪瘟(单纯猪瘟)以全身出血性败血病变为特点,其中皮肤出血、出血性淋巴结炎(大理石样变)、肾表面点状出血形成的“麻雀蛋肾”和脾脏出血性梗死最常见。,典型猪瘟剖检变化,喉头岀血,皮肤点状岀血,脾岀血性梗死,“麻雀蛋”肾,肺出血,典型猪瘟剖检变化

11、,典型猪瘟剖检变化,五 猪瘟病理特征,2、病理组织学检查 各组织器官小血管出现变质变化,脑组织表现非化脓性脑炎病变。 胚胎感染所生的仔猪可见出血性肾小球炎和浆液性肾小球炎。 混合猪瘟的胸型主要病变是纤维素性肺炎和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3、猪瘟荧光抗体检测,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1、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该猪场于2007年9月从外地购入平均体重45kg肉猪249头,引进后第2 d猪群开始发病,先后死亡20头,发病率为30%40%。曾用强力霉素、支原净、氟苯尼考、黄芪多糖、磺胺类等药物治疗无效。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40. 541. 5,全身皮肤出现红疹,耳朵、腹下、臀部、肛门周围皮

12、肤发紫。呼吸急促,部分腹泻泻或便秘,精神沉郁,后肢无力,行走摇晃,35d后死亡。,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1、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剖检病变 喉头、气管充血、出血,肺出血, 肝硬变,呈黄色,肾肿大呈紫红色和 花斑状,肾表面有小出血点,全身淋 巴结出血,腹股沟淋巴结出血、水肿, 肠道出血。,1、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实验室诊断(1) 无菌取病猪血液,病死猪扁桃体、肺、肝、脾、肾、淋巴结等病料进行病原检验。 细菌学检验:上述病料涂片染色镜检和分离培养,均未见细菌。 采集血液分离血清,进行猪蓝耳病、猪瘟PCR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1、猪瘟和猪蓝耳病混合感染 实验室诊断(2

13、) 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病猪血清,结果病猪均为PRRS抗体阳性。 取病死猪扁桃体做猪瘟免疫荧光抗体检测,结果病死猪均为猪瘟病毒阳性。 综上,确诊为猪瘟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2、猪瘟和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某种猪场于某年初发现少数母猪出现流产、死胎,经各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在2月曾用过猪三联苗、猪水肿三价苗,其中三联苗以凉开水稀释注射。3月开始,该种猪场19头种母猪陆续发生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等,且仔猪于产后不久相续出现精神沉郁、震颤、间歇性腹泻,有的发生呕吐和运动失调,部分仔猪在发病后期皮肤出现出血点及皮下水肿等症状。并于不久死亡,病程17

14、天,病死率100%。截止4月19日已死亡未满月仔猪110头,新染病仔猪37头。,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2、猪瘟和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剖检变化 剖检6头濒死期典型病仔猪和4头病死仔猪: 主要表现为眼睑肿胀,黏膜充血,肺部充血; 已病死仔猪3头肺部有坏死病灶,淋巴结肿大; 7头仔猪脾脏边缘有坏死小病灶; 4头仔猪扁桃体黏膜上形成白色纤维素性假膜。,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2、猪瘟和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实验室检查 采取流产母猪和新产仔猪的血液分离血清,病死猪的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作猪瘟、伪狂犬病和大肠杆菌病的监测。经乳胶凝集、ELISA和细菌学监测:猪瘟、伪狂犬病为阳性,大肠杆菌病为阴性。 结合临床症

15、状及剖检变化,诊断为猪瘟与伪狂犬病混合感染。,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2、猪瘟和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病因分析 从该猪场的免疫程序及操作上不难看出造成猪瘟与伪狂犬病的混合感染的原因: 一是伪狂犬病免疫空白,造成猪对伪狂犬病毒抵抗力的下降,引起伪狂犬病的暴发; 二是种猪场的技术人员以凉开水稀释猪三联苗造成免疫失败; 三是滥用某些药物,如链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导致猪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对疫苗的应答能力减弱,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3、猪瘟、附红细胞体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 发病情况 某猪场饲养母猪49头,仔猪及育肥猪229头。从另一猪场购入1头约克夏公猪,4天后,该公猪和其相邻圈舍饲养的3

16、头怀孕母猪突然发病,3天内发病母猪增至32头,其中一头母猪流产后死亡,购入的公猪也死亡。,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3、猪瘟、附红细胞体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减少或废绝,高热, 鼻镜干,耳、唇、四肢、颈下、胸前、腹下及腹两侧皮肤呈紫色、出血,病猪死后全身发红、出血; 眼结膜苍白,流脓性或泡沫性鼻液;粪便干结,呈球状,混有少量血丝;尿赤黄;体表淋巴结肿大;不同孕期的母猪均流产,流产胎儿苍白。,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3、猪瘟、附红细胞体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 剖检变化 胸腔积液,心外膜和心冠脂肪有点状出血;肝肿大、出血,表面有白色坏死灶;脾肿大45倍、出血;肺水肿;肾稍肿大,皮质部有小点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坏死;小肠、大肠出血,肠黏膜坏死、脱落;膀胱黏膜出血; 喉头、会咽软骨有出血斑点。,六 猪瘟混合感染实例,3、猪瘟、附红细胞体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 实验室检查 血液压片镜检 发现红细胞大多数变形,红细胞边缘或表面有许多球形、逗点形、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