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 产权质押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5477382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4.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 产权质押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知识 产权质押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知识 产权质押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知识 产权质押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知识 产权质押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 产权质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 产权质押(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制度实践的困惑与出路,问题分析,一、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有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影响知识产权质权的确定性和收益性,三、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风险降低了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1,2,法律的制定与知识产权的需求和实践相比落后。“登记生效主义”。,关于知识产权的具体操作规则未形成统一、成熟的制度系统。,一、知识产权质押担保有关法律制度不完善,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影响知识产权质权的确定性和收益性,在我国当前的知识产权法律体制和行政管理、司法审判体制下,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还比较困难,金融诉讼实践长期存在审判难、执行难的问题。,三、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风险降低了

2、市场主体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知识产权担保的关键环节,也是高度专业化的工作,评估过程中对细节问题的不同处理,都可能导致评估结果差异巨大。 另一方面,由于各类知识产权的融资特性有着显著不同,我国虽然对无形资产评估制订了总体标准,但操作性不强,对于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和版权等各类知识产权没有制订独立的操作规则,很难对不同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进行准确的价值评估。,实行“登记对抗主义”,强化出质人的权利负担告知义务,加大出质人的处分权利限制,及时修改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的部门规章,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登记制度,思考与完善,一、实行“登记对抗主义”应成为我国知识产权质押制度

3、的理性选择,我国物权法的规定,在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签定之后,质押并不当然成立,只有在办理完出质登记后,质押才视为设立,即我国采取的是严格的“登记生效主义”。 日本立法例:“注册为对抗第三人的要件”. 台湾专利法也规定:“只要当事人之间形成合意,质押即可生效”。 未将登记作为负担强加于当事人,体现了私权自治的根本理念,符合现代经济节奏加快的需要。,二、强化出质人的权利告知义务,法律可明确规定,“出质人在订立知识产权质押合同前已许可他人使用的,应当告知质权人该权利的负担状况”。,三、加大出质人的处分权利限制,可以参考台湾民法典第903条的规定“为质权标的物之权利,非经质权人同意,出质人不得以法律行为

4、使之消减或变更”,以及日本专利法97条规定,“专利权人在得到质权人的承诺下,方可放弃其专利权”。,四、及时修改知识产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的部门规章,1.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第三条、著作权质押合同登记办法第三条、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程序第八条和现行物权法的规定相冲突。 2. 修改完善专利权质押合同登记管理暂行办法。,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登记制度,第一、由法律界、会计界的专家共同攻关,建立科学的评估流程和规范,在评估中特别注意设质知识产权在质押日的权属及有效性、质押物权利的稳定性以及是否存在权利纠纷等事项,降低知识产权质押的法律风险。 第二、为了避免因评估中的询私舞弊而损害知识产

5、权质押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因评估人员过错产生的责任应由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计一套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质押的评估和登记系统,以及时向社会公示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状况、登记设质状态等,以降低知识产权流转和交易的风险,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安全。,【主要参考文献】 1.于创新,知识产权实务教程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2.王晋刚、张铁军,专利化生存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3.王效贤刘海亮,物权法总则与所有权制度M,中国法律出版社, 2005年 4.刘春田,商标与商标权辨析J,中国专利与商标,1998年, 第一期; 5.刘伟,专利技术融资的新渠道一权利质押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第4期; 6.孔祥俊,WTO知识产权协定及其国内适用M,法律出版社,2002年; 7.史尚宽,物权法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8.史尚宽,权利质权之研究【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台),民国73年; 9.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10.许明月,英美担保法要论M,重庆出版社,1998年; 11.孙鹏,肖厚国,担保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8年; 12.朱显荣,权利质权标的之研究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