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77330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85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问题分析工具(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管理七大工具,LZM,-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现场现物现象 观察态度 观察结果 通过数据表达 原因結果 区别来对待 重点突出 分类分析总结,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的有效工具,QC7种手法 检查表、排列图、层别法、直方图、 因果图、散布图、控制图(管制图),分类,数据的整理、分析工具,什么是QC七大手法?,QC七大手法是近来常被应用在质量管理领域上的管理工具。,这七大手法是由日本科技连盟(JUSE)石川馨大师所开发而整理发表,QC七手法是主要运用于整理数据型数据的工具。,QC7种手法,2分层法,检查表,图表,直方图,排列图,散布图,因果图,种手法的优点, 通过QC手法可明确表

2、达各量间的关系。 将数据内容图示化,便于人们的理解。 问题明确化、使重点问题突出化。 多因素的结合,具有处理多问题对策。 适宜于现场管理。,1. 定义: 是指为了使数据看起来简单明了,好整理而事先设计好的表格和图表 利用此表可以只依靠简单的检查就可以获得主要情报. 另外,检查时也不会遗漏掉主要的项目 。,2. 目的: 为了便于日常管理。事先检查和检验需要的事项,以免发生问题 当工程和业务出现问题时,为调查某项主题进行的检查 为留下记录而检查.观察全体的情况,检查是否发生定期变化.,QC工具1:检查表,3.种类 1)记录用 把数据分成几个项目类别并表示的表格和图表,这一检查单成为每天的记录用纸,

3、当记录结束数据作为一个整体集中到哪个项目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出,2) 检查用 指把事先确认的东西在单子上累列出来的表格,检查这一单子上的项目,这会对事情的确认有帮助,无论谁做,都可以预防事故,国内旅行检查表,注意事项: 一定遵守5W1H 要作得一目了然 简单,容易理解 不要漏掉重要项目 要明确为什么目的做 制订年月日调查者等管理方面的因素不能忘记,1.定义 把不良,缺点,赔偿要求,故障等的发生件数(以及损失金额)按照现象或原因来划分,按顺序排列,以柱表的形式表现的图 2.目的 现场的管理监督者在所担负的业务当中,以不良品和缺点以及故障等 需要改善的事项为对象: 挖掘哪里出现问题? 判断“应该在哪里

4、采取措施?”等,QC工具2:帕累托图,3.摘要 帕累托图又名为80/20法则。即通过20%范围问题的解决,减少80%的问题原因。 可以找出出现的问题项目。 对问题事项的顺序位置和比率,能够一目了然。 问题的大小一目了然,具有说服力。 不需要复杂的计算,谁都可以制订。 因为表现出累计占有率,可以知道各问题的占有率。,4.制作顺序 选择要进行质量分析的项目; 选择用来进行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如出现的次数(频数、件数)、成本、金额或其他; 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数据的时间间隔; 画横坐标; 画纵坐标; 在每个项目上画长方形,它的高度表示该项目度量单位的量值,显示出每个项目的影响大小; 由左到右累加每个项

5、目的量值(以表示),并画出累计频率曲线(帕累托曲线),用来表示各个项目的累计影响; 利用排列图确定对质量改进最为重要的项目(关键的少数项目)。,应用实例,某公司QC小组在2001年对其电子产品的用户反馈单进行了统计,整理后的资料如下:,用户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反馈统计,应用实例用户反馈的产品质量项目排列图,从图中可看出,该公司产品的“插头焊接缺陷”应作为“质量改进”的主要对象,应对它作进一步的检查研究与分析。,291,582,872,1163,1454,100,80,60,40,20,频数(个),累计百分比(),0,0,5.结论 在多的分类项目当中选定1,2项主要问题进行改善。 1,2项问题当中影

6、响原因多时,继续细化分析。 (帕累托图在小组活动中,现象把握和分析效果时使用。),6.作业 12月29日 品检科不良现象 划伤不良:8 膜不良:20 堵孔:10 防爆带:1 破损不良:1 脱粉:5 耳扣:2 请用帕累托图进行不良分析。,1.定义 为了简明清楚地表明特性(结果)具有何种原因,一种事情的结果和诱发它的原因(因素)互相怎样产生关系,有什么影响,以树标或鱼骨形模样来表示的图.,2.用语说明,QC工具3:鱼骨图,3.作图顺序(方法) 定出问题点 问题点(结果)写在右边,从左至右画出粗箭头 在粗箭头的两边根据(4MIE)(人员,机械,材料 方法,环境)画出中箭头 追究每条的原因,用小枝条表

7、示 追究小枝条的原因,用小小枝条表示 对主要的地方做标示,4.注意事项: 聚集全体的知识和智慧来制订 彻底查明原因(多问为什么-5WHY) 不要“用脑”去想, 而是收集现场的问题点 要不断检讨,不断地改善 有关人员全部参加并制定,实例噪声超标因果图,在提高135W电机的一次装机合格率时,运用因果图对 “噪声超标”进行原因分析:,未按要求做,装配经验不足,人,机,环,设计,转子部件,外圆跳动大,端盖,垂直度不够,刚性不够,环境噪声大,工作间距小,定、转子间 的间隙小,转子外圆大,端盖的轴承室与 轴承配合不当,轴承公差不合理,原 因 分 析 例,1.定义,把数据存在的范围分出几个区间, 检查进入各

8、个区间的数据的发生度数, 用柱形图来做成的图表. 此图可以把握分布的状态.,2.用途,用于调查某个工程中取得的数据(计量值)以什么样的值为中心,进行何种分布. 把握数据的全体面貌 了解数据的中心在何处 把握数据所具有的偏差 把握数据的分布情况 比较数据和标准值。 可以一次性地获得各种信息,QC工具4:直方图,3.用语, 度数: 柱子的高低(柱子中间的数据的数) 区域间的幅度: 柱子的粗细 区域间的警戒值: 柱子之间分界的值 区域间的中心值: 柱子中央的值,度数,区域间的幅度,区域间(柱子),区域的中心值,区域的警戒值,4.制图顺序,顺序1):数一数测定值的数(n) n=40,顺序2):找出最大

9、值(L)和最小值(S) 决定范围(R),顺序3):决定区间的数 利用图表,R=176-125=51,顺序4):把范围(R)分成几个区域 区域的大小R/K=51/5=10 顺序5):为确定区域间的界线值决定测定单位的1/2值 (如果单位是1,那么就取0.5) (如果单位是0.1,那么就取0.05) 顺序6):制作区间的分间线 从最小值开始:最低值-测定单位的1/2值 从最大值开始:最高值+测定单位的1/2值,顺序7) 求度数分布,顺序8) 画直方图,顺序9) 解释 在直方图中为了获得数据信息,要忽视曲折的大小,着眼于整体 数据的散布 关于规格 - 是否向左右倾斜 - 有无脱离标准的数据 - 分布

10、是否均匀 - 分布的中心是否位于规格的中心 - 有无偏离的 - 对于规格方面分布是否有余地 - 是否形成两座山 - 分布的左右是否是悬崖地形,直方图的种类及原因,1 定义: 把数据用图形来表示,以此来比较数量的大小,或者是为了使人们更容易地认识变化状态而做出的图形。 2 目的: 图表能引起人们的视觉效应,它把繁杂的东西概括起来更加快速地传递给人们。 1)容易掌握数据说明什么问题 2)容易传达所要传达的内容 3)可以毫无遗漏地采取必要的措施,QC工具5:图表,1.柱形图,画出一定量幅度的柱子,比较数值的大小。 简单,准确,使用广泛.,比较数量的图,2.曲线图,以线的高低来比较数值的大小。适合表现

11、由于时间变化而引起的连续性倾向,反映时间变化的图,3.饼图,显示全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的关系,动力部,28%,设备技术部,23%,制造二部,16%,制造一部,11%,制造技术部,9%,支援运营部,8%,管理部,5%,动力部,设备技术部,制造二部,制造一部,制造技术部,支援运营部,管理部,2000年成本节俭统计,看出内部关系的图,4.计划表甘特图,把日程的计划和现在的管理状态一起表示,可以掌握进度,便于管理。,4 特点 图表的使用最多的原因是制作简单,效果明显。 可进行比较 一目了然,读取容易。 可把握倾向 一眼能看清全部数据,5 制作图表时注意事项 要求作到一目了然。与此同时要明确下列3项内容

12、。 想要表达的内容,想说明的是什么?(明确目标) 只画出必要的内容。 尽量用图表表达全部思想。 (需要进行一一说明的图表不好),1.定义 散点图是为了调查成对的两种数据间的关系,将各个特性值 设为 x轴与 y轴,在此将成对的数据以点的形式记录的图. 2.目的 可以知道特性与要素的关系 (结果与原因) 可以知道特性与特性的关系 (结果与结果) 对一个特性2种要素的关系 (原因与原因),QC工具6:散点图,散点图,练习,散点图(散布图)是掌握2个要素项目间的关联性.,喝咖啡会失眠. 腰感觉酸痛会下雨. 打麻将时赢了第一局最后会输钱. Apt 订购率与提成有关系.,X,Y,关联性,无,有,睡眠,咖

13、啡,天气,神经痛,火势,草,津贴,订购率,有,有,有,无,无,无,* 与以上相同散点图是阐明2个要素间的关系.,散点图的使用领域,1. 切削长度值与 转速,2. 切削尺寸值与切刀磨损程度,3. 切削长度与订购率,4. 表面光泽状态与切削液压力,5. 表面光泽状态与切刀磨损程度,6. 表面光泽状态与 Rpm,3.制作顺序调查的数据,至少要收集30对,整理在表格当中。,制作散点图的联系,No.,X,Y,No.,X,Y,1,168,72,16,185,85,2,174,76,17,156,56,3,181,86,18,159,59,4,168,92,19,184,79,5,178,78,20,172

14、,84,6,164,65,21,168,72,7,172,55,22,175,68,8,176,76,23,169,75,9,181,82,24,189,89,10,165,77,25,175,75,11,172,85,26,167,67,12,173,60,27,159,59,13,164,56,28,191,85,14,159,64,29,178,78,15,171,68,30,172,72,将成对的数据集中后 整理到数据表. (x=身高, y=体重) 2. 记录数据. 3. 在图表纸中记录 数据的刻度. 4. 将成对的数据以点的形式 记录在图表中.,3.制作顺序,制作散点图的练习,将成对

15、的数据集中后 整理到数据表. (x=身高, y=体重) 2. 记录数据. 3. 在图表纸中记录 数据的刻度. 4. 将成对的数据以点的形式 记录在图表中.,身高,体重,4. 散点图判断的方法 散点图大体分为如下5种形式,强加法相关 X增加时Y也增加,分布带窄。,弱加法相关 X增加时Y也增加,分布带宽。,无相关 X,Y轴无法表示关系的。,强减法相关 X增加时Y减小,分布带窄。,弱减法相关 X增加时Y减小,分布带宽。,1 定义: -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对象,把收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的一种方法。 2 目的: 比较层次之前的全部质量分布和分层次以后的质量分布,其目的在于找出影响质量的原因或者了解其原因对质量的影响程度,QC工具7:层别图,3 效果: 使模糊不清的全部数据变为更加明朗 从数据中得到准确有效的情报 根据特性的原因分类,容易找出对策 4 层别时的注意事项: 对各种因素,进行层别。 要有跟品质原因相对应的数据。 层别到处可以使用。 必须用相同方法整理数据。, 时间类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