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74923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PDF 页数:46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师范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 2016 年 12 月 I 2016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 1 第一章第一章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 4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4 二、就业率 5 (一)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6 (二)各学科门类毕业生就业率 6 (三)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 7 (四)各类毕业生就业率 . 8 (五)毕业生未就业情况 . 14 三、毕业去向 . 15 (一)总体毕业去向 15 (二)国内外升学情况 . 16 (三)自主创业情况 19 四、就业流向分布. 20 (一)单位性质

2、分布 20 (二)行业分布. 20 (三)就业地区分布 21 第二章第二章 就业质量相关分析就业质量相关分析 . 23 一、本专科毕业生. 23 (一)就业地域. 23 (二)薪资水平. 24 (三)专业相关度 25 (四)求职过程. 26 (五)满意度 . 28 二、研究生毕业生. 30 (一)就业地域. 30 (二)薪资水平. 31 第三章第三章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举措和主要就业特点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举措和主要就业特点 . 32 一、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举措 . 32 (一)推动价值引领场景化,提升就业引导有效性 . 32 II 2016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

3、二)加强职涯教育个性化,提高生涯教育满意度 . 32 (三)推进就业服务精细化,提高就业服务满意度 . 33 (四)加大就业援助精准化,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 33 (五)推进双创教育协同化,增强创新创业新活力 . 34 二、毕业生就业主要特点 . 35 (一)教育行业就业比例高 . 35 (二)上海地区就业比例高 . 36 (三)毕业生总体满意度高 . 36 第第四章四章 发展趋势发展趋势 . 37 一、就业率变化情况 37 (一)毕业生规模变化情况 . 37 (二)不同学历就业率变化情况 37 二、就业结构变化情况 38 (一)毕业去向变化情况 . 38 (二)就业行业分布变化情况 39

4、(三)就业区域分布变化情况 40 表目录表目录 表 1.1 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各学科门类就业率 6 表 1.2 各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 7 表 1.3 各学院本科以上毕业生就业率. 8 表 1.4 本科毕业生各专业就业率 . 8 表 1.5 学术学位硕士毕业研究生一级学科就业率 12 表 1.6 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研究生各专业就业率 13 表 1.7 博士毕业研究生一级学科就业率 14 表 1.8 毕业生自主创业情况 . 19 表 2.1 2016 年毕业研究生薪酬排名前十位的专业情况 31 表 3.1 毕业生赴教育业就业情况 . 35 表 3.2 毕业生赴基础教育单位就业情况 35 表 4.

5、1 2014-2016 年毕业生毕业去向 . 38 表 4.2 2014-2016 年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 . 38 III 2016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表 4.3 2014-2016 年毕业研究生毕业去向 . 39 表 4.4 2014-2016 年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 39 表 4.5 2014-2016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 . 39 表 4.6 2014-2016 年毕业研究生就业行业分布 . 39 表 4.7 2014-2016 年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 . 40 表 4.8 2014-2016 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 . 40 表 4.9 2014

6、-2016 年毕业研究生就业区域分布 . 41 图目录图目录 图 1.1 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数分布 . 4 图 1.2 2016 届毕业生生源地分布 5 图 1.3 不同性别毕业生数分布 . 5 图 1.4 各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 . 6 图 1.5 未就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情况 . 14 图 1.6 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 . 15 图 1.7 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 . 15 图 1.8 毕业研究生毕业去向 . 16 图 1.9 毕业生总体国内升学情况 . 16 图 1.10 本科毕业生国内升学情况 . 17 图 1.11 毕业研究生国内升学情况 . 17 图 1.12 毕业生总体出国(境)分布情况

7、18 图 1.13 本科毕业生出国(境)分布情况 18 图 1.14 毕业研究生出国(境)分布情况 19 图 1.15 毕业生自主创业单位类型分布 19 图 1.16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 . 20 图 1.17 毕业生就业主要行业大类分布 21 图 1.18 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 . 21 图 1.19 毕业生在华东地区就业分布 22 图 2.1 毕业生期待就业地和实际就业地比较 23 图 2.2 各省市生源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比例 24 图 2.3 2014-2016 年毕业生实际薪资变化 . 24 IV 2016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图 2.4 毕业生期待薪资

8、和实际薪资比较 25 图 2.5 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相关度的期待值和实际值比较 . 25 图 2.6 毕业生求职前的影响因素 . 26 图 2.7 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27 图 2.8 毕业生求职渠道 27 图 2.9 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意度 . 28 图 2.10 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的满意度 29 图 2.11 毕业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29 图 2.1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 30 图 2.13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满意度 30 图 2.14 毕业研究生主要就业地区分布 31 图 3.1 毕业生就业省市分布 . 36 图 4.1 2014-2016 年毕业生规模

9、 37 图 4.2 2014-2016 年毕业生就业率 37 1 2016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前前 言言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校, 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 色的文、理、工、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已进入上海市教育综合 改革部市共同支持的高校行列。 上海师范大学创建于 1954 年,1956 年成为本科院校,1981 年被国务院学 位委员会确定为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 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 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有在读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21000 多人, 研究生 7000 多人。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 86 个,覆盖哲学、

10、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 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 11 个学科门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拥 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古典文献学专 业为全国重点培养古典文献人才的四个基地之一。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广告 学和旅游管理 4 个专业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前教育专业入选 教育部和上海市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和小学教育 2 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 广告学专业入选上海市卓越新闻 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依托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入选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 业建设项目。18 个专业先后入选上海市本科教

11、育高地建设项目。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 6 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 46 个、 博士后流动站 9 个, 共有一级学科硕士点 29 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159 个,另外还有 13 个专业学位 硕士点。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学校已经建立起一批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学科:比较 文学与世界文学是国家重点学科;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是上海地方高校中唯一的教 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国际教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际教育研究培育 基地; 非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培育基地;资源化学实验室是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及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拥有都市文化、计算科学、比较语 言学和国际与比较教育 4 个上海市高校 E-

12、研究院。此外,学校还拥有 14 个上海 市重点学科;16 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 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 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工作室;5 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 2 2016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重点研究基地;2 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 2 个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1 个上海高 校智库;1 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在对接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学校的中国 语言文学、数学、教育学等 11 个学科进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入选学科数位居 上海市属高校第二。近几年,学校连续获得 14 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数位列全国地方师范

13、院校之首。 在最新 QS 世界大学学科 排名中,学校有 9 个学科达到 QS 世界一流学科入选标准,入选学科数位居上海 所有高校第八,市属高校第二。2016 年 5 月 ESI 中国高校综合排名显示,学校 位列全国高校第 85 位。 建校 60 多年来,学校培养了 20 余万各级各类人才。2007 年 9 月,时任上 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学校,亲切看望慰问老师,代表市委市府寄语学校, 坚持教育优先。学校坚持师范教育的传统与特色,成为上海高层次、高质量基础 教育师资培养与培训基地,为上海基础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上海基础教育师 资队伍中,近 70%的骨干教师和近 70%的中小学校长都是上海

14、师范大学的毕业 生,其中有一批杰出的代表人物,如上海市教育功臣唐盛昌、刘京海、仇忠海, 全国优秀校长吴小仲和高润华,上海市首届师德标兵童莹莹和张育青等。学校承 担的中英数学教师双向互派交流项目,把上海基础教育的优势推向了世界。刘延 东同志在相关报告上批示,这一项目增加了“对我国教育的信心,上海数学教育 的经验应在国内总结推广”,这是对学校教师教育办学传统与特色的高度肯定。 除了教师教育,学校还有大批杰出校友遍布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如中国科学院 褚君浩院士等。 近年来,学校坚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 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和上海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以及

15、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方案的要求,主动适应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国际 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与文化大都市建设的需要,力求服务上 海的同时,以长三角为核心,辐射并贡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学校顺应科技革命 和产业革命加速汇聚融合的时代背景,自觉融入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秉持“厚 基础、重实践、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和“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3 20162016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的教育教学理念, 致力于提升学生核心能力素养, 通过构建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系、 知识体系、能力体系、政策资源体系、质量文化体系,推行八大改革举措,促进 人才培养教学过程的四个转变,形

16、成了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与卓越发展深度融合 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卓越教师培养、人才培养国际化、围绕专业自主评估构 建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办学特色。 进入“十三五”发展阶段,学校将贯彻“特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重点实施卓越教师与一流专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提升、一流学科 引领、国际化驱动等四大发展战略,坚守教师教育办学传统,力争到 2020 年, 把学校建设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截止 2016 年 12 月 15 日,学校 2016 届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 97.54%。 其中,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7.84%,硕士毕业生就业率为 96.48%,博士毕业 生就业率为 96.12%, 专科毕业生就业率为 98.52%。 从毕业生就业地域看, 2016 届毕业生就业地集中在华东地区,占比 93.56%,其中在上海市就业毕业生占华 东地区就业毕业生的 89.39%。从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看,毕业生就业行业主要 集中在教育业,占比 37.85%。从毕业生就业满意度看,毕业生对就业单位的满 意率为 84.92%,对学校就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