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中药汤剂的制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5469655 上传时间:2019-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六 中药汤剂的制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项目六 中药汤剂的制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项目六 中药汤剂的制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项目六 中药汤剂的制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六 中药汤剂的制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项目六 中药汤剂的制备一、中药汤剂的定义、特点及分类1、汤剂的定义汤剂,又称为汤液。系指将中药饮片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的方法,制成的液体剂型。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汤剂最能适用中医辨证施治,可对方剂进行随症加减。 2、汤剂的特点(1)吸收快 药物在水或酒中浸泡并煎煮,药物的有效成分即溶解于水或酒中,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药汁中,服用药汁后,经胃肠道的吸收,即能迅速发挥疗效。(2)便于加减使用 汤剂一般由医生开具处方,药店随时根据处方进行调配,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一个病人或各种病证的特殊性而随症加减。是中医过去和现在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3)安全 汤剂一般是病家自行在家煎煮,

2、当日煎当日服,无需添加防腐剂或其他辅料。(4)煎煮不便 汤剂一般是病家自行在家煎煮,如煎煮不当,可出现药汁过稀或煎焦,前者不能很好的达到药效,而后者则可能改变药物的性能,产生不良反应。(5)口味不佳 汤剂在煎煮时一般不添加矫味剂,故服用时口味不佳。(6)不便于贮存和携带 因汤剂在煎煮时不添加防腐剂,故不宜久藏,以当日煎煮当日服用为宜。汤剂的药物一般采用中药饮片,未经提取,量较多,携带不便。3、汤剂的分类(1)煮剂 是应用一般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将药物煎煮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 浓度适中,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作用强 (2)煎剂 是将经过煎煮去渣的药液,再经加热浓缩所得的液体剂型 加热时间比较长,

3、药液浓度较高,能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3)泡剂(饮剂) 是药物用沸水浸泡一定的时间后,去渣所得的液体剂型。沸水泡药,频频饮之 沸水泡药,温度低、时间短,药液味薄气清,常用于清泄热邪、保健饮品之类 (4)煮散是药物粗颗粒与水共煮,去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药剂 节省药物,便于煎服 4、汤剂的用途(1)内服 主要是口服,药液进入胃肠后直接吸收,产生作用比较快,从而提高疗效。(2)外用 多用于洗浴、熏蒸、含漱。具有治疗、保健作用,应用比较广泛。二、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1、煎煮及质量控制要点 煎药器械 :宜选择搪瓷器皿和不锈钢 ;小量置备宜选用砂锅 煎药热源 :直火煎煮,沸前用“武火”,沸后改用“文火”,保持

4、微沸状态 药材品种:应用中国药典收载的正品 饮片炮制:按照处方的要求进行加工炮制 药材粒径:一般采用饮片煎煮用水 :经过净化和软化的饮用水,加水量是药材的5-8倍或是加水浸过药面2-10 煎煮次数: 一般煎煮2-3次基本上达到浸提要求 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性质和处方中药物的量多与量少来确定煎煮时间。一般质轻的药物煎的时间短,质重的药物煎的时间长。一般药第一煎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二煎为沸后1520分钟;解表药、攻下药剂煎煮时间宜短些,第一煎为沸后约1520分钟,二煎为沸后1015分钟即可;滋补药剂宜煎煮时间长些,第一煎为沸后约4060分钟,二煎为沸后2530分钟即可。注意第二次煎煮后,应挤榨药渣,避免煎煮汤液的损失。两次煎煮汤液合并混匀后一般分两次使用(要求顿服 或其他要求的除外)。2、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成分增溶而增效。成分挥发或沉淀而减效。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产生新的化合物3、质量要求 汤剂应无纤维残渣,无焦糊味,无酸败霉变,有一定浓度为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