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5927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4.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初期的心理发展金(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成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生理特征、社会关系及发展任务,成年初期的认知发展,成年初期自我的发展,成年初期人生观及社会性的发展,成年初期心理发展中的障碍与干预,成年早期,18-35岁,分为青年早期(18-25),青年晚期(25-35)。 阿奈特把从高中时期向成年早期的过度阶段,即18-25或者更长的这段时期,称为始成年期。,每年5月第3周的星期一,武汉市自2002年开始将每年5月16日定为“武汉市18岁成人节”,从成长期到稳定期的变化 智力发展到达全盛时期 恋爱、结婚到为人父母 创立事业到紧张工作 困难重重到适应生活,进入成年早期后,个体进入稳定期,具体表现为 生理发展趋于稳定 情感过程趋于成

2、熟,性格特点基本定型 生活方式趋于固定化和习惯化 建立了较为稳定的家庭 社会职业稳定,第一节 生理特征、社会关系特点及发展任务,一、成年初期的生理特征 骨化完成,身高增长逐渐停止 身体处于最佳状态,25-30岁后,骨质逐渐减少 身体内部各系统功能指标趋于平衡 脑和神经系统逐渐成熟 生殖系统功能成熟,已具有良好的生殖能力 生育高峰期 体力和精力均处于人生的“鼎盛”期 18-30岁生理状态发展的最高水平,二、成年初期社会关系的特点,社会角色的变化 社会角色不断变化,要通过学习来了解和掌握新角色的行为规范、权利和义务、态度、情感、知识技能,使之与角色位置、身份匹配,达到角色适应 从非公民到公民的角色

3、转化 从学生到职业人员的角色转化 从单身到他(她)人配偶的角色转换 从为人子女到为人父母的角色转化 社会交往的特点,萨帕五项职业发展任务,第一项任务是结晶化,约14-18岁,即将职业观念整合到自我概念中形成与自我概念相关的职业观念。 第二项任务是职业爱好专门化,约18-20岁,学习职业训练课程,为择业作适当准备。 第三项任务是职业爱好落实,约20-25岁,进行广泛的职业训练或直接承担所爱好的职业。 第四项任务是稳定化,约25-35岁,落实了具体的某一特定职业,通过尝试自己的适合工作。 第五项任务是巩固(或凝固作用),约在35岁以后,在本职业上获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和某种稳定的地位。,三、成年初期的

4、发展任务,如何确定发展任务 身体的成熟 社会文化的要求、期待和压力 个人的价值、抱负 早在20世纪30年代,威廉(Williams1931)就提出成人前期的发展任务。他认为青年男女为了满足心理上的适应就必须实现两个目标 从精神上脱离家庭而走向独立 建立与异性朋友之间的良好关系,三、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哈维格斯特曾罗列10项成人前期的发展任务 (1)学习或实践与同龄男女之间新的熟练交际方式。 (2)承担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 (3)认识自己身体的构造有效地使用自己的身体。 (4)从精神上到行为上都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 (5)具有在经济上自立的自信。,三、成年初期的发展任务,(6)选择职业及

5、就业。 (7)做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 (8)发展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的知识和态度。 (9)追求并完成负有社会性责任的行为。 (10)学习或实践作为行为指南的价值和伦理体系。,第二节 成年初期的认知发展,一、成年初期的思维发展 辨证的、相对的和实用性的思维形式逐渐成为这个时期个体重要思维方式 理解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创造思维占优势 1.初期以辩证逻辑思维为主 形式逻辑思维仍处于发展状态 辨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思维形式 转变的三个阶段(帕瑞),帕瑞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二元论阶段 青年期的思维常常偏颇于要么正确,要么错误的二分法,较少考虑合理或不合理的程度。他

6、们对问题和事物容易持非此即彼、非黑即白(没有灰区)的看法。对知识和真理的认识也缺乏相对性观点。 相对性阶段 相对性阶段的个体能够通过对知识和真理相对性的认知,并通过比较来审视不同的观点,找出解释现实问题的有效理论。,帕瑞青年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约定性阶段 约定性阶段的个体既能坚持用约定俗成的立场和观点来认识问题,又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不同的观点和立场调整认识。他们既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又能意识到所有的事物都具有运动和变化的性质,进而在认识中表现出多种规定性的综合和多样性的统一,进入辩证逻辑思维阶段。,拉勃维维夫观点 成人的思维是一种实用性思维,出现变通性,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新策

7、略。表现为能意识到生活中的各种条件的限制。根据问题情景进行具体的实用的分析和思考,并不按严格的逻辑法则进行。,第二节 成年初期的认知发展,2.后期是个体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时期 创造性思维是指一种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及其社会价值的思维形式,它不是简单承继人类已经积累和总结出来的知识和经验,而是去解决人类尚未认识和解决的问题,所以创造性思维具有首创性、发现性、突破性。,第二节 成年初期的认知发展,3.思维发展的第五阶段 思维发展的第五阶段:皮亚杰的感觉运动思维、前运算思维、具体运算思维、形式运算思维之后的第五个认知发展阶段 里格的辨证运思 拉博维-维夫的成人思维实用性 辛诺特的相对性后形式运思,二

8、、智力发展,沙尔(Schaie)提出成人智力适应理论,指出了智力发展的几个阶段: a 成年早期:实现阶段 b 成年中期:责任阶段 c 老年时期:知识的重新组合阶段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两大类。 在青年期以前两种智力都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在成人阶段,流体智力呈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晶体智力则一直保持相对稳定,并随经验和知识积累而呈上升趋势。,观察力 大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如通过观察发现新奇的事物等,在观察过程对声音、气味、温度等有一个新的认识。 福尔摩斯,记忆力 机械记忆:本身缺乏意义的联系,需要单纯依靠反复背诵达到的记忆,俗称死记忆。人类的

9、这种记忆力在现实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有意记忆:有目的的识记 理解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识记 机械记忆有所下降,逻辑记忆发展到高峰,其中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想象力方面:合理成分及创造性成分明显增加,想向更具实际功用。 智力发展的高峰期在:2225岁,林忠贤等(2002)采用12套不同视觉形状图形,探讨了儿童、中青年和老年人的心理旋转能力,发现在对图形方位匹配判断的准确性和完成任务的速度上,中青年明显优于儿童和老年人。,元认知得到发展 成人往往具有更明确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识,在认知及问题解决过程,对主客体特征具有更清晰的认识,他们的元认知水平大多达到了内控和自动化水平,

10、运用元认知策略水平也更高。,第三节 自我的发展,1.自我意识的发展 思考方式的改变 青少年时期:外部评价 成年初期:内部自我 思考方式转变的原因 急剧的身体成熟。 社会人际关系的扩大,与人进行比较等。 认识能力的发展,探查因果关系以及存在的价值等。,对自我意识的修正 青年初期形成的自我意识还很不稳定,因而对他人有关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随着人生经验的积累,个体需要对自我意识不断地进行修正。自我意识的修正主要依据两个方面 一是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特别是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二是来自他人的评价。,在修正自我意识,即对“我”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中,个体表现为自我接纳和自我否定两种形式。 自我接纳是个体对自

11、身以及自身所具有的特征持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 自我否定是否定自己的各个方面,忽视自己的优点。,第三节 自我的发展,2.自我同一性的确立 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的发展课题是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即个体进入成年早期的发展课题是确立自我同一性。 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和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和信仰。,“自我同一性”本意是证明身份,指个体尝试着把与自己有关的各方面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自己决定协调一致不同于他人的独具“同一风格”的自我。简单理解大概就

12、是把自己“ 众多的人格”同一起来,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人格。 James Marcia提出青少年同一性发展的四种情形。它们是同一性达成(identity achievement)、同一性拒斥(identity foreclosure)、同一性分散(identity diffusion)、延期偿付(moratorium)。,同一性达成 同一性达成表明个体考虑了各种实际选项,做出了选择,并实践选择。在结束高中学习生活之前,似乎没有学生能够达到这种情形。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做出决定。对一些成人来说,在他们生命中的某一阶段,也许会达成稳固的自我同一性。之后,还可能放弃前一种同一性,而形成

13、新的同一性。对某一个个体而言,自我同一性一旦达成,也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同一性拒斥 描述的是个体过早地将自我意象固定化,没有考虑各种选择的可能,而停止了同一性的探求。同一性拒斥的青少年往往缺乏主见,遵从他人的目标、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里的他人包括父母、宗教群体等等。同一性完成过早的人会显得刻板与肤浅,不会沉思,应变能力差,但很少会忧虑。这类人倾向于与父母保持密切的关系,并采纳父母的价值观。他们喜欢有组织、有秩序的生活,尊重权威。,同一性分散 同一性性分散是和同一性拒斥联系在一起的。个体很少“发现自己“,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想做什么,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经历着同一性分散的青少年无法成功地做出选

14、择,或者他们会逃避思考问题。缺乏兴趣,孤独,对未来不抱希望,或者可能很叛逆。他们宁可塞着耳塞听音乐或睡觉,也不愿意接触父母和老师。,延期偿付 关于青少年在各种选择中的思想斗争过程,埃里克森用了一个“延期偿付“的词语来描述,表示青少年延迟做出个人生活或职业的选择和承诺。埃里克森认为,在一个复杂社会,在这个“延期偿付“的阶段,青少年势必会经历自我同一性危机。而今,这一阶段不再称为危机了,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自我同一性的达成是一个逐渐缓慢的探索过程,而不是外在的急剧变化。延期选择很正常,而且是健康有益的。 延期偿付和自我同一性达成都被认为是健康的。青少年亲自去做一些试验,摒弃不适合的东西,发现适合自

15、己的生活方式,寻找根源。这些是建立牢固自我同一性的重要部分。,研究表 明,大约 要到大学 期间,个 体才能达 到同一性 的确立。,第四节 人生观和社会性的发展,一、人生观的发展 1.人生观的形成与稳固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一定的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看法。 大多数学者认为人生观是观念性的,它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定位、调控和动力作用,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系统。 成年早期真正形成。主要表现在价值观、道德观、社会观上。,第四节 人生观和社会性的发展,2.价值观 成年初期价值观的形成 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以及对自己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评定标准或尺度。

16、 推动并指引人们作出决策和采取行动的核心因素。 价值观是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化过程影响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社会文化、学校和家庭在内的各种社会因素对价值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第四节 人生观和社会性的发展,成年初期个体价值观的三个成分的变化 价值目标方面的变化 价值目标是价值观的核心成分,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成年初期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人生目标的看法的变化。 特点:多数人认同社会的人生取向;相当比例的人试图在社会和个人取向之间维持一种现实的平衡;少数人崇尚个人奋斗的人生目标;随年龄增长,个人价值取向增加,价值目标多元化。,第四节 人生观和社会性的发展,价值手段方面的变化 实现价值观的保证,直接关系到个人所选择的人生道路。 特征:多数青年努力进取,自强不息;有自我取向和多元化取向,重视个人素质的作用;遭遇挫折在积极进取和接受现实间调和,少数人会消极退缩。 价值评价方面的变化 值不值得,幸不幸福? 特征:多数青年人生态度是积极的;不少青年会在贡献和功力间求平衡;在价值评价标准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