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5584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讲义(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物流系统与物流系统工程,第六节 配送,内容,(1)配送的概念及特点 (2) 配送种类 (3)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4)配送线路的选择,一、配送概念 配送(distribution)。在经济合理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二、配送在物流中的作用,(一)完善物流系统:配送是物流系统的终端,是直接面对服务的部分;不同于企业之间的供货和送货。 (二)提高末端物流效益:多品种小批量商品集中发货。 (三)降低企业库存,简化用户采购手续。,三、配送类别,按时间数量差别进行分类: 1、定时配送:配送企业(配送中心)根据与用

2、户签订的协议,按照商定的时间准时配送货物。 优点:易于安排工作计划和运输工具。 缺点:对于用户临时调整货物的品种、数量,在数量变化较大时,会给配送作业带来困难。,2、定量配送。是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按照规定的批量配送货物的一种方式。 优点(1)此种配送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托盘、集装箱及车辆的装载能力,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配送的作业效率。 (2)此方式不严格限定时间,便于配送企业合理调度车辆工具。 (3)对于用户,因每次收到的货物品种数量固定,客观上便于合理安排人力和仓位。 缺点:配送时间不严格限定,有时也会加大用户的库存。,3、定时、定量配送。按商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数量配送货物的形式。 4、即时配送。

3、根据用户提出的时间要求和供货数量、品种要求及时地进行配送的形式。 优点:(1)即时配送可以满足用户的急需,它是一种灵活的配送活动。 (2)由于此类型完全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客观上能促使需求者压缩自己的库存,使其货物的“经常储备”趋势近于零。,5、定时、定路线配送。按照运行时刻表,沿着规定的运行路线进行配送即属于定时、定路线配送。 优:(1)可以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它适用于用户较多而且比较集中的地区。 (2)可以做到充分利用运输工具有计划地安排运送及接货工作。 缺:只适用于消费者集中地区,且配送品种、数量不能太多。,四、配送模式及选择,(一)配送模式 1、企业(集团)内自营型配送模式 (1)即企

4、业(集团)通过独立组建配送中心,实现对内部各部门、厂、店物品供应。 (2)优缺点:缺点“大而全”、“小而全”造成较大程度的浪费。 优点:在目前专业化、社会化配送还没有广泛形成时,在满足企业(集团)内部生产材料供应、产品外销、零售场店供货和区域外市场拓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单项服务外包型配送模式 (1)是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设施设备(库房、站台、车辆等)及专业经验、技能的物流业务经营企业,利用自身优势,承担其他生产性企业在该区域内的单项物流服务。,(2)缺点:是一种高消耗、低收益的配送模式。 优点:是一种雇佣式的配送,使物流企业的设施设备得到充分利用。,3、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

5、配送) 优点:此种配送模式有利于专业化、社会化商品配送中心的形成。 4、共同配送模式 是一种配送企业间为实现整体的配送合理化,以互惠互利为原则、互相提供便利的配送服务的协作型配送模式。 (二)配送模式的选择 1、目前选择:自营配送模式和单项服务外包的配送模式。 2、未来选择:社会化的中介型配送模式和共同配送模式。,3配送中心,一、配送中心的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流术语标准(GB/T18354-2006)中对 配送中心的解释是 :“从事配送业务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为特定客户或末端客户提供服务;配送功能健全;辐射范围小;提供高频率、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 物

6、流中心的解释是“从事物流活动且具有完善信息网络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提供公共物流服务;物流功能健全;集聚辐射范围大;存储、吞吐能力强;对下游配送中心客户提供物流服务。”,二、配送中心的构成,1、硬件设施 (1)足够的场地、库房和合理的功能分区。 管理区:是中心内部行政事物管理、信息处理、业务洽谈、订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一般位于配送中心的出入口。 进货区:收货、验货、卸货、搬运及货物暂停的场所。 理货区:对进货进行简单处理以及指令发布的场所。,储存区:是对暂不必配送或作为安全储备的货物进行保管和养护的场所。 加工区:是进行必要的流通性加工(如分割、剪裁、改包装等)的

7、场所。 分拣配货区:在这里进行发货前的分拣和按订单配货。 发货区:是对商品进行检验、发货、待运的场所。,退货处理区:是存放进货时残损或不合格或需要重新确认等待处理货物的场所。 废弃物处理区:是对废弃包装物、破碎货物、变质货物、加工残屑等废料进行清理或回收复用的场所。 设备存放及简易维护区。是存放叉车、托盘等设备及维护工具的场所。 (2)保障配送中心内各物流功能合理、有效运作的各种设备。 (3)辅助设施。,8,9,10,2,3,4,5,9,1,6,1,7,2、管理系统和业务运作等软件。 (1)保障配送中心运作与发展的各项事务性管理。 (2)完成业务运营的信息处理的管理系统。,三、配送中心选址,(

8、一)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因素 1、人口特点。 2、运输服务。 3、纳税和资助。 4、客户。 5、能源。,(二)配送中心选址的定量分析方法 单一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1.数值分析法:利用坐标和费用函数求出的由配送中心至顾客之间配送费用最小地点的方法。 设有n个用户,分布在不同坐标点(Xi、Yi)上,现假设配送中心设置在坐标点(Xo、 Yo)处。,(x0,y0),H= H-从配送中心到多个顾客的运输总费用; ai -配送中心到顾客i 的单位运费; wi-到顾客i的运量; di-到顾客i的直线距离。,2、重心法,在平板上放一幅缩尺地图,并画出A、B所在地点,在各点上分别穿一个孔。 用一定长度的细绳,分别拴

9、上一个小重锤,每个重锤的重量是按顾客需要量比例换算求的。 把拴有A、BN各重锤的线,分别穿过项中的各对应孔,然后在平板上方把各线的线端集中起来打一个小结,同时在平板上的打结处作几个记号。 用手掌把绳结托起,然后让它们自由落下。 这样多次反复实验,把落下点比较稳定处作为合适的选址点。,四、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一)一般作业流程 1、接受并汇总订单。 2、进货。进货流程包括以下几种作业: (1)订货。 (2)接货。 (3)验收。 (4)分拣。验收后,即按类别、品种将其分开,分门别类地存放到指定的仓位和场地。 (5)存储。,3、理货和配货。 (1)加工作业。 (2)拣选作业。按订单或出库单的要求,

10、从储存场所选出物品,并放置指定地点的作业. (3)包装作业。 (4)配装作业。 4、出货(或送货)。 (1)装车。 (2)送货。,五、配送中心岗位设置,(1)采购或进货管理组。负责订货、采购、进 货等作业环节的安排及相应的事务处理,并负责货物验收。 (2)储存管理组。负责货物的保管、拣取、养护等作业运作与管理。 (3)加工管理组。负责按照要求对货物进行包装、加工。 (4)配货组。负责对出库货物的拣选和组配作业进行管理。,(5)运输组。负责按客户要求制订合理的运输方案,将货物送交客户,同时对完成配送进行确认。 (6)营业管理组或客户服务组。负责接受和传递客户的订货信息,送达货物的信息、处理客 户

11、退换货请求。 (7)账户管理组。负责各类表单、收费发票、费用结算等工作。 (8)退货与坏货作业组。当营业管理组或客户服务组接收到退货信息后,由其安排车辆回收退货商品,集中到仓库的退货处理区。,六、配送线路的选择,1、配送方案目标的选择 (1)配送效益最高或配送成本最低。 (2)配送里程最短。 (3)配送服务为最优。 (4)配送劳动的消耗最少。 2、配送方案的路线选择里程节约法。,2、配送方案的路线选择里程节约法。 里程节约法的原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由配送中心分别向两用户送货的里程为:L1=2a+2b (2)巡回送货的里程:L2=a+b+c 里程节约额:=2a+2b-a-b-

12、c=a+b-c,案例:由配送中心P向A、B、C、D、E等五个用户配送物品。图中连线上的数字表示公路里程(km),括号中数字表示对货物的需要量(t )。配送中心备有2t 和4t载重量汽车,且汽车 一次巡回行驶里程不能超过30km。求解该配送中心满意的送货方案。,1,节约里程表,节约里程数额排序表,按里程顺序表并考虑配送中心的约束条件,确定配送路径为: (1)PCDEP:4t车一辆,载货3.5t,行驶里程30km; (2)PAP:2t车一辆,载货1.5t,行驶里程16km; (3)PBP:4t车一辆,载货3t,行驶里程6km。,作业: 1、运输在物流中的地位。 2、配送的概念及类别? 3、配送模式及选择? 4、配送中心的功能及作业流程? 思考题: 我国配送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