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4039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4.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信息系统课件4(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流信息系统,2,教材 物流信息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总评形式 考勤&作业&期末考试,3,课程内容,物流的基本概念 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物流信息系统基本子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的关键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的设计 电子商务对物流发展的影响 物流信息系统应用案例,4,物流信息系统的概述,物流的概念 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物流信息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现代物流业、物流信息系统发展趋势,5,物流的概念,6,物流是什么?,简单来讲,我们先把物流理解成是: 实物的流动,7,简单的例子反映了最实际的物流:,从超市的货架上随手取下一瓶洗发水,你能想到它是如何才能到你手中的呢? 更重要的是,需要怎样做才能够

2、更经济地将这瓶洗发水送到零售店里去?,8,例:生产企业物流过程,9,商品在两地之间的运输 货物在仓库的储存 原材料在工厂内的装卸搬运 对商品的包装 扔掉垃圾的运送 将整鸡分切成不同部位,并送到超市 各种商品的配送,以下活动是否为物流活动?,10,搬家 快递 邮包、信件的分拣与投递 天然气的管道输送,以下活动是否为物流活动?,11,物流概念的产生,最早由美国提出,有两种说法,多 数人偏向于第二种说法: 1905年琼西贝克在军队和军需品运输一书中提出的Logistics概念; 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出的Physical Distribution(P.D)概念。,12,物流概

3、念的产生,1935年,美国销售协会实物分配(physical distribution P.D.):“实物分配是包含于销售之中的物质资料和服务在从生产场所到消费场所的流动过程中所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二战,出现后勤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20世纪50年代,进入日本,1964年物流之父的平原直提出 “物的流通”,简称 “物流”。,13,物流概念的产生,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CLM定义:物流是供应链活动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

4、的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规划、实施、控制过程。 1986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改为“物流协会”,P.D. Logistics,14,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物流是供应链运作中,以满足客户要求为目的,对货物、服务和相关信息在产出地和销售地之间实现高效率和低成本的正向和反向的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15,日本行政管理厅统计审议会,物的流通是与商品的物理性流动相关联的经济活动,包括物资流通和情报流通。物资流通由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以及运输基础设施活动组成。,16,物流的概念(P1-P2),有关物流的概念说法很多,思 考,大家对这些概念如何看?能否提出其中各个概念的特点?甚

5、至你认为错误的地方? 你认为国内外物流概念最明显的差别在哪里?,17,日本1956年从美国考察回国后,将当时美国人讲的P.D,翻译成日文“物流”。 1979年5月中国物资学会代表团赴日本参加国际物流会议,带回了物流概念。中国从日本引进“物流”词语及对应于P.D的相应概念。 1989年决定将 Logistics 译为“物流”。 即:此前“物流”= P.D.;此后“物流”= Logistics 2000年,国家标准规定“物流”英文对应Logistics。,物流理论在我国的由来,18,物流术语国家标准,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6、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1),19,例:储存装置,20,例:储存设施内部,21,例:巷道堆垛机,22,例:链式搬运装置,23,例:轨道式搬运车,24,例:自动搬运车,25,例:包装容器集装箱,26,例:分拣作业,27,物流是一门新兴学科 物流公益性强,投资回收期长,利润率低 物流的总体性、综合性强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理紧密结合 现代物流是一个统一体 现代物流业正在全球氛围内加速集中,物流的特征,28,物流的分类,按范围 宏观物流、微观物流 按作用和功能 一般物流、 特殊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

7、流、加工物流) 按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 国际物流、区域物流 按物流系统性质 社会物流、企业物流,29,物流系统,1物流系统的含义 物流系统,是由多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结合起来,以货物为工作对象,以完成货物实体流动为目的的有机结合体。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深对物流系统概念的理解: (1)物流系统是多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单元。 (2)物流系统以货物为工作对象,以完成货物实体流动为目的。 (3)物流系统是一个有机结合体。 (4)最基本的物流系统由包装、装卸、运输、储存、加工及信息处理 等子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有机地结合而成。 (5)在物流系统中,每个子系统又可以进一步细分。 (6)物

8、流系统本身又处在更大的系统之中。,30,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特点 除了具有一般系统共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外,物流系统还具有以下特点: 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31,物流系统,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 劳动者、资金、物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运输 储存 装卸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 配送 物流信息,32,物流系统,3.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 (1)体制制度(2)法律规章 (3)行政命令(4)标准化系统 4.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 (1)物流设施 (2)物流装备

9、 (3)物流工具 (4)信息技术及网络 (5)组织及管理,33,物流系统,二、物流系统的构成 1、物流作业系统 2、物流信息系统,34,物流系统,三、物流系统的目标5S 1、服务性目标(service) 2、及时性目标(speed) 3、节约空间目标(space saving) 4、规模优化目标(scale optimization) 5、库存调节目标(stock control),35,物流系统,四、物流系统分析 1、效益背反所谓“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2、分析 物流系

10、统就是要调整各个分系统这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36,物流系统,一般情况下,在对物流系统进行分析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物流系统的预期目标; (2)确定物流系统为了达到预期目标需要具备的相关条件; (3)分析、计算各种可行方案所需要的费用及其所能获得的收益; (4)确定评价准则,寻找最优方案。,37,物流系统,物流系统分析的基本步骤,38,第三方物流,第一方物流 卖方 第二方物流 买方 第三方物流 专业物流公司 第四方物流 集成商利用分包商来控制和管理客户公司的点到点式供应链运作。,39,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英文表

11、达为Third-Party Logistics,简称3PL,也简称TPL,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40,第三方物流,一、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1、集中主业 2、节省费用 3、减少库存 4、提升企业形象,41,第三方物流,二、我国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四、第三方物流

12、企业发展趋势集中与整合,42,43,44,一、物流的八次价值发现,第一次:物流系统功能价值的发现 时间:二次大战期间 特征:发现单元化、集装化对于物流系统具有巨大价值。 第二次:物流经济活动价值的发现 时间:二次大战以后 特征:发现“物流”不仅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而且具备经济活动价值。,45,第三次:物流利润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60年代 特征:发现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后,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对于增加企业利润有很大作用,即“第三利润源泉”。 第四次:物流成本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 特征:进行有效物流管理后,可以缓解企业经营上的成本压力,具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巨大价值。,46,

13、第五次:物流环境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80年代 特征:发现实现物流合理化后,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于改善交通、环境等城市问题具有重大作用。 第六次:物流战略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80年代后 特征:在供应链和个性化的支持因素基础上,物流可以使企业获得更长远的战略发展能力,具备企业发展战略价值。,47,第七次:物流国民经济价值的发现 时间:20世纪90年代 特征:发现物流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国家抵御风险能力,减少经济危机的损失 。 第八次:物流新经济价值的发现 时间:近期 特征:网上的虚拟运作必须与实际的物流相结合,才可能获得发展的机会。,48,二、物流科学的若干学说,商物分离(

14、商物分流) 物流是市场的延伸 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 第三利润源泉说 效益背反说 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和战略说,49,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地点,往往不是商品实物流通的最佳路线必经之处。,(一)商物分离(商物分流),50,51,52,有关争论,商流中是否应该包含资金流? 以上流程的可行性,53,为了更多的销售商品,研究如何进行“物资的配给”和怎样加强对“物质分布过程”的合理化管理 。 “物流被看成是市场的延伸。” - 羽田升史 通过为用户提供物流服务来开拓市场。 将物流功能和物流设施的建设,看作潜在的市场机会。 物流被看作为市场竞争的手段和策略。 物流被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二)物流是市场的

15、延伸,54,(三)黑大陆和物流冰山说,55,1962年美国著名经营学家彼得.德鲁克在财富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经济的黑色大陆一文 ,他将物流比做“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 美国经营学家彼.特拉卡指出:“物流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西泽修在主要社会的物流战一书所阐述的:“现在的物流费用尤如冰山,大部分潜在海底,可见费用只是露在海面的小部分。”,56,(四)第三利润源说,降低物耗 第一利润源 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利润源 现代物流 第三利润源,产生于日本理论学界,强调直接效益。,57,物流系统中的“二律背反(效益背反)” 物流系统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 各物流服务环节之间存在制约关系

16、 不同物流功能子系统服务能力之间的约束关系 不同物流功能子系统成本之间的约束关系 同一物流功能子系统服务能力与成本之间的约束关系,(五)物流系统化理论,“物流是一片森林而非一颗颗树木。”,58,效益背反和总体效益,59,60,组织内物流与其他功能的冲突,61,(六)利润中心说、服务中心说和战略说,62,国外物流业发展现状,63,美 国,20世纪60年代,美国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逐步形成,顾客服务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物流,特别是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物流管理的内容已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物流技术的不断应用发展,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 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在美国如火如荼地发展,促使现代物流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64,大力发展物流产业,产业规模增长迅速; 物流外部化,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 重视物流人才培养和使用,物流教育发展迅速。,美国物流业发展的特点,65,美国公司设立高层物流主管的增长比例,66,日本政府近年来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