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5222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资料(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单机械和功复习课,知识网络,考点1:杠杆五要素的判断及作图,1、根据杠杆五要素的判断 2、作一般力的力臂及已知力臂作力 3、作杠杆中最小的动力 4、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具体的杠杆模型,一、杠杆五要素的判断,例1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将扶正器的B端放在地面上, 通过收紧带与树根部C保持一定距离。A端固定在树干 上,利用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那么,在扶正到如图位置时,树干A点( ) A受到沿BA方向的推力 B受到垂直于AB方向的推力 C所受推力的力臂为AB D所受推力的力臂为BC,A,二、作一般力的力臂及已知力臂作力,例2. 如图所示,杠杆OA在F1、F2两个力作用下平衡,图中已画

2、出了杠杆A端受的力F1,请画出F1的力臂L1,如果虚线OO1是力F2的力臂,请在杠杆上标出F2的作用点B,并画出力F2的示意图。,三、作杠杆中最小的动力,例3如图所示,AOB为一机械设备的简化示意图,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杠杆(自重不计),已知AO=2OB。固定O点,使OB 处于水平位置,此时B 端挂一重为40N 的物体,要使杠杆不发生转动,至少需在A 端施加F=_N 的力,在图上画出此时力F的方向。,20,四、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具体的杠杆模型,如图,在一次野外活动中,小明用一木棒扛一包裹吃力前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减轻肩部压力,可把包裹向前移,离肩膀近一点 B为减轻肩部压力,可把肩膀向

3、后移,离包裹近一点 C为减轻双手用力,可把双手向前移,离肩膀远一点 D为减轻双手用力,可把包裹向后移,离肩膀远一点,考点2:滑轮,S=h V物=v绳 F=G,S=2h v绳=2v物 F=12G,S=nh v绳=nv物 F=1nG,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1:竖直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N和G,2:水平方向上有一对平衡力T和f,G=N=80N,f = T =120N,因为,所以,f=2F=120N,综合分析得:,120N,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

4、力最小的是( ),根据功的原理F14m=G2m,得到F1=0.5G,F2=13G,F3=2G,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44=G1,D,考点3:轮轴和斜面,1、 轮轴实质可看做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F1,F2,r,R,门把手、汽车方向盘、扳手也是轮轴,2.斜面是一个省力的简单机械,供轮椅通行的斜坡,盘山公路,一、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S ),做功的两个因素缺一不可!,考点4:功和功率,二、公式:W=F S,1瓦特的意义:,1、意义:,表示做功的快慢,2、公式:,P = W / t,P = F V,3、单位:,表示1秒钟做功1焦耳,常用单位:,千瓦 (kw) 兆

5、瓦 (Mw),瓦 (W),三、功率:,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 B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 C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 D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C,一、概念类,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D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C,二、估算类,1、初三某同学,在10s内连续向上跳12个台阶,已知每个台阶的高度为0.2m,则该同学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最接近于下面哪个数值( )

6、 A.1200W. B.1.2W C.12W D.120W,2、某人骑自行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受到的阻力为20N,则通常情况下,骑车人消耗的功率最接近( ) A.1W B.10W C.100 W D.1000W,D,C,三、比值类,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 。,5:6,3:4,W比=G比h比,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体做功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图象,由图象知,甲、乙两物体做功功率P甲、P乙的大 小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四、图像

7、类,A,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 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 估测陈强同学做动作时的功率。 请你说出应测量哪些物理量。 写出计算陈强同学做动作时功率 的表达式。,五、实验类,六、计算类,、图所示,重30N的物体A在力F的作用下以0.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为4N,物体A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f为_N。 则拉力F的功率为_ W(绳重、轮重和摩擦不计)。,f=2F

8、=8N V绳=2V物=0.2m/s P=FV=80.2=1.6(W),提醒:在功率的计算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同一即:W和t、F和V对应同一,f,1、小悦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10s钟内将重力为600N的物体A 匀速提升了2m。已知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为200N。(不计摩擦及绳重) (1)动滑轮的总重为多少? (2)小悦做了多少有用功? (3)小悦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5)若用该滑轮组提升800N的物体, 则拉力应为多少?,考点5:功的原理,动力臂为阻力臂的三倍,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假设斜面很光滑,无摩擦。斜面长为L,高h,F与G的大小关系。,W不用=W用,G h

9、= F L,F=hG/L,大伟同学用一个距离3m高的定滑轮拉住重100N的物体,从滑轮正下方沿水平方向移动4m,如图所示,若不计绳重和摩擦,他至少做功()? A200 JB300 JC400 JD500 J,A,考点6:机械效率,滑轮组拉力竖直向上:,斜面的机械效率:,FL,Gh,Gh + fL,Gh,=,=,如图,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8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上升了lm。已知拉绳子的力F为500N,则提升重物的过程中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3 m B做的有用功是800 J C拉力F的功率是80 W 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0,B,重点实验探究1:“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下面是小王利用刻

10、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个钩码重0.5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1所示,在杠杆A点处挂4个钩码,则在B点处应 挂 个同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F= N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 (“变大”、“变小”或“不变”)原因是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 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

11、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 N,重点实验探究2: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 1、斜面的粗糙程度 2、斜面的倾斜程度 3、物体的重力,重点实验探究3:“滑轮组机械效率”,例2: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_。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

12、”),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大,0.4,727,增大,减小,例1.(2008乐山)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 下表是该小组根据此猜想进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由表格小明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_ _ _ 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长越_(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只写出一条即可)。,80%,1.5J,小车重,斜面长度,斜面粗糙程度,省力,盘山公路,左,不能,一次实验获得的数据具有偶然性, 不能反映普遍性规律,水平位置好,便于测量力臂,右,杠杆,密度,均匀,A,下,动滑轮重、摩擦。,竖直向上匀速拉动,随物重的增大而增大,二、最小力(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