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5209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输管理与配送管理(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输与配送管理,1运输及其方式选择 2运输优化管理 3运输过程管理 4配送与配送中心 5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 6配送合理化管理 7配送管理指标分析,1 运输及其方式选择,1.1运输 1.2 运输方式选择要点 1.3 运输方式选择方法,返回本章,1.1 运输,1)概念:运输是物体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 2)地位:运输在物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运输成本一般占物流总成本的50%左右,是整个物流领域挖掘“第三利润源泉”的重要环节。,返回本节,3)形式:私人运输:即使用自营的车队设备;合同运输:与专业运输公司签订运输合同; 公共运输:向各种提供以单独装运为条件的运输承运人预定服务。 现代物流

2、对运输的要求:减少运输数量、缩短运输距离、避免交叉迂回运输,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安全、准确、及时、保质、保量地为客户提供服务。,4)两个支撑点: (1)交通运输网络发达,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货物中转站、集装箱货场、物流中心、卡车终端等各类运输枢纽、结点贯通,物流信息系统完备,运输管理体制协调,交通运输法规健全,物流基础设施先进,运输技术手段现代化等; (2)运输企业在主观上充分认识到合理化运输对于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意义,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或者将业务外包给有实力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结合分销策略进行合理化的货物流向筹划,合理规划布局货物中转站或区域配送中心,有效率地处理回收物流、废弃物流等

3、逆向物流活动。,5)三个因素: (1)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指为两个地理位置间的运输所支付的款项以及与行政管理和维持运输中的存货有关的费用。 (2)运输速度。运输速度是指完成特定的运输所需的时间。 (3)运输的一致性。运输的一致性是指在若干次装运中履行某一特定运次所需的时间与原定时间或与前L次运输所需时间的一致性。,1.2 运输方式选择要点,1)运输物品的种类和数量 2)运输路程 3)运输时间和成本 此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运输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2)企业经营活动的变化 (3)现代物流发展趋势的变化 (4)物流制约条件的增加 1.3 运输方式选择方法(略),返回本节,2 运输优

4、化管理,2.1 合理运输“五要素” 2.2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 2.3 运输合理化措施,返回本章,1)运输距离 2)运输环节 3)运输工具 4)运输时间 5)运输费用,2.1 合理运输“五要素”,返回本节,2.2 不合理运输的表现形式,所谓不合理运输,是指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运输水平却没能达到,从而造成了运力浪费、运输时间增加、运费超支等问题的运输形式。 不合理运输形式主要有以下7种: 1)运输车辆的空驶 2)对流运输 3)迂回运输 4)重复运输 5)倒流运输 6)过远运输 7)运力或托运方式选择不当,返回本节,2.3 运输合理化措施,1)有效防止车辆空载 2)提高运输工具的实载率 3)推

5、进中短距离运输的“公铁分流” 4)尽量发展“四就”直拔运输或直达运输 5)增强运输科技含量 6)通过流通加工促使运输合理化 7)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 8)积极做好企业自身的物流计划 9)大力推广配送特别是共同配送,返回本节,3 运输过程管理,1 运输合同管理 2 运输保险管理,返回本章,1 运输合同管理,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旅客、托运人或者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运输费用的合同。 依照不同的划分标准,我们可以将运输合同作如下分类:,返回本节,(1)按承运方式的不同,运输合同可分为公路运输合同、铁路运输合同、水运合同、航空运输合同、管道运输合同及多式联运合同。 (2)

6、按运输的对象不同,运输合同可分为客运合同和货运合同。 (3)按合同期限划分,货运合同可分为长期合同和短期合同。 (4)按货物数量划分,货运合同可分为批量合同和运次合同。 (5)按合同形式划分,可分为书面合同和契约合同。,货运合同特征: (1)当事人是货主和承运人双方,货主包括起运人和收货人两个方面;或是承运人和托运人双方(托运人即是起运的托运人,也是收货人)。签订货运合同的承运方必须持有经营货运的营业执照,具有合法的经营资格。,(2)运输合同是义务有偿合同,作为当事人的双方互相承担义务,所承担的义务根据合同规定。承托双方除了就合同的必要条款达成协议外,还要求托运人必须将托运的货物交付给承运人,

7、合同才能成立。 (3)国家提供基础平台的运输领域(例如铁路运输、航空货运等),运输合同有固定规定的标准合同。例如运输的速度、运输路线、运输标准,等等,这是单方面的要约邀请。,(4)对于构成国家物流平台一部分的运输部门,作为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货物运输,一般都明示合同文本,在具体办理运输事宜时,不再单独签约,而以货运单据作为双方承担义务的约定文件。 (5)如果承运人是一般运输企业,例如,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合同的确立,则需要进行协议、谈判,双方共同约定协议条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第288-321条对运输合同做出了具体规定,其中第288-292条是关于运输合同的一般规定;第304-316

8、条是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第317-321条是关于多式联运合同的规定。 主要货运合同介绍 (1)海上运输合同 (2)铁路运输合同 (3)航空运输合同,2 运输保险管理,运输保险的种类很多,如按运输方式分,可分为海上运输保险、陆路运输保险、航空运输保险等,按运输范围划分,可分为国内货物运输保险和国际货物运输保险。尽管各种不同运输保险的具体责任有所不同,它们的基本原则、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等是基本一致的。,返回本节,1)国内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和责任范围 国内水路、陆路货物保险的险别分为基本险和综合险两大类。基本险的责任范围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按国家规定或一般惯例应分摊的共同海损的费用,在发生灾

9、害、事故时为施救或保护货物所支付的直接、合理的费用。自然灾害是指由于恶劣气候、雷电、洪水、地震、暴雨等造成的灾害。意外事故是指由于运输工具发生碰撞、沉没、出轨等造成的事故以及在装、卸货和转载时发生的不可抗力事故。综合险是除基本险外,保险公司还负责赔偿损失的险别,包括因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的货物损失;液体货物因受震动、碰撞、挤压而造成的渗漏损失;遭受盗窃或整件提货不着的损失;符合安全运输规定而遭受雨淋所致的损失。,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和责任范围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很多,概括起来分为基本险别和附加险别两大类,其中基本险别有平安险、水渍险和一切险3种。 (1)平安险责任范围。平安险主要包

10、括以下8个方面: 被保险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 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意外事故造成货物全部或部分损失;,在运输工具已经发生意外事故时,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所造成的部分损失; 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被保人对承保范围内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不超过该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运输工具遭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共同海损的分摊和救助费用; 运输合同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

11、失。,(2)水渍险的责任范围。除平安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货物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部分损失。 (3)一切险的责任范围。一切险的责任范围除了平安险和水渍险的各项责任外,还负责被保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一般外来原因所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这些附加险有一般附加险和特别附加险,一般附加险包括偷窃、提货不着险,淡水雨淋险,短量险,渗漏险,混杂、玷污险,碰损、破碎险,串味险等11种;特别附加险包括交货不到险、进口关税险、拒收险等,它是由于军事、政治、国有政策法令以及行政措施等特殊外来原因所引起的风险和损失。附加险是基本险责任的扩大和补充,不能单独投保。,投保方式一般有: (1)逐笔保险。 (2)流动保险。

12、(3)预约保险。,4 配送及配送中心,4.1 运输与配送 4.2 配送中心的物流功能 4.3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及其管理,返回本章,4.1 运输与配送,配送处于“二次运输”或者“末端运输”的地位,与运输相比,配送更直接面向并靠近用户,运输一般是干线输送和直达送货,批量大,品种相对单一;配送同运输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数量、种类、距离、复杂程度等方面,还表现在其需要现代技术和装备的支持。 运输与配送的关系:,返回本节,现代配送的方式和手段变化: 1)配送共同化趋势明显 2)配送区域不断扩大 3)直达配送日益增多 4)信息化、智能化进展明显,4.2 配送中心的物流功能,一个配送中心,可以说是物流的一个

13、缩影。为了满足客户(门店)送货需求,配送中心还要具备附属物流功能: 1)服务功能 2)集货功能 3)加工功能 4)储存功能 5)分拣功能 6)装卸功能 7)送货功能 8)信息功能,返回本节,4.3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及其管理,返回本节,5 配送中心的规划与设计,5.1 配送中心规划要素 5.2 配送中心的选址与网点布局 5.3 配送中心功能布局设计,返回本章,5.1 配送中心规划要素,所谓配送中心规划要素,就是影响配送中心系统规划的基础数据与背景资料。总的来说,影响配送中心规划的要素主要有以下7个: 1)配送的对象或客户; 2)配送的货品种类; 3)货品的配送数量或库存量; 4)物流通路和配送

14、路线; 5)配送的物流服务水平要求; 6)配送的物流交货周期要求; 7)配送的货品价值与建造资金预算,返回本节,5.2 配送中心的选址与网点布局,影响配送中心选址的条件主要有: (1)自然环境及条件。(2)经营环境的好坏。(3)商品条件。(4)运输条件。(5)用地条件。(6)功能要求。(7)环保要求。,返回本节,配送中心的选址有单一配送中心的选址和多个配送中心的选址,相对而言,单一配送中心的选址需要考虑的因素少一些,多个配送中心的选址除了考虑区位因素以外,还要考虑配送中心之间的网点布局关系。一般而言,一个精确的论证必备如下资料: (1)业务量资料。(2)费用资料。(3)其他资料。,配送网点布局

15、 配送网点布局是指以企业的物流系统建设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用系统学的理论和系统工程的方法,综合考虑商品的供需状况、运输条件、自然环境等因素,对配送网点的设置位置、规模、供货范围等进行研究和设计。,一般来讲,企业配送网点布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有: (1)直达供货和中转供货的比例。(2)目标区域内应设置配送网点的数目。(3)配送网点的选址及渐次开发方案。(4)配送网点的建设与维护费用。 进行网点布局的常用方法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 (1)解析方法。(2)模拟方法。(3)启发式方法。,5.3 配送中心功能布局设计,配送中心的功能布局设计是指根据预计的物流作业量和物流路线,确定配送中心各功能区域的面积和相对

16、位置,最后得到配送中心总平面布局图的过程。,返回本节,配送中心的功能布局设计程序:,6 配送合理化管理,6.1 判断配送合理性的标准和方法 6.2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 6.3 配送合理化措施,返回本章,6.1 判断配送合理性的标准和方法,1)库存标志 2)资金标志 3)成本和效益标志 4)投资回报率标志 5)供应保证标志 6)客户物流合理化标志 7)战略发展意义标志 8)社会运力节约标志,返回本节,6.2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 2)库存决策不合理 3)价格不合理 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 5)送货过程中的不合理运输 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返回本节,6.3 配送合理化措施,1)推行专业化配送 2)推行加工配送 3)推行共同配送 4)实行送取结合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返回本节,7 配送管理指标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