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47213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xcel最常用函数(办公函数)(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成绩查询常用函数21求和函数SUM22条件求和函数SUMIF33.逻辑函数IF34.平均值函数AVERAGE45快捷方式或链接创建函数HYPERLINK46计数函数COUNT57条件计数函数COUNTIF58最大值函数MAX、最小值函数MIN59排序函数RANK610.测函数ISNUMBER611、ISERROR函数612、FREQUENCY函数713、INDEX函数714、MATCH函数715、VLOOKUP函数816.RANDBETWEEN8第二章:财务函数81.ACCRINT82.ACCRINTM93.AMORDEGRC94.AMORLINC95.COUPDAYBS106.COU

2、PDAYS107.COUPDAYSNC108.COUPNUM109.COUPPCD1110.CUMIPMT1111.CUMPRINC1112.DB1213.DDB1214.DISC1215.DOLLARDE1216.DOLLARFR1317.DURATION1318.EFFECT1319.FV1320.FVSCHEDULE1321.INTRATE1422.IPMT1423.IRR1424.ISPMT1425.MDURATION1526.MIRR1527.NOMINAL1528.NPER1529.NPV1630.ODDFPRICE1631.ODDFYIELD1632.ODDLPRICE1733.

3、ODDLYIELD1734.PMT1735.PPMT1836.PRICE1837.PRICEDISC1838.PRICEMAT1839.PV1940.RATE1941.RECEIVED1942.SLN1943.SYD2044.TBILLEQ2045.TBILLPRICE2046.TBILLYIELD2047.VDB2048.XIRR2149.XNPV2150.YIELD2151.YIELDDISC2252.YIELDMAT22第一章 成绩查询常用函数1求和函数SUM语法:SUM(number1,number2,)。参数:number1、number2为1到30个数值(包括逻辑值和文本表达式)、

4、区域或引用,各参数之间必须用逗号加以分隔。注:number1可以是b1:h3,这样的形式也可以是整个表格,并且number2也可以和number1一样,他们这间需要用逗号隔开,number2还可以是另一个表格的数据。注意:参数中的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可以参与计算,其中逻辑值被转换为1,文本则被转换为数字。如果参数为数组或引用,只有其中的数字参与计算,数组或引用中的空白单元格、逻辑值、文本或错误值则被忽略。应用实例一:跨表求和(高)使用SUM函数在同一工作表中求和比较简单,如果需要对不同工作表的多个区域进行求和,可以采用以下方法:选中Excel XP“插入函数”对话框中的函数,“确定”

5、后打开“函数参数”对话框。切换至第一个工作表,鼠标单击“number1”框后选中需要求和的区域。如果同一工作表中的其他区域需要参与计算,可以单击“number2”框,再次选中工作表中要计算的其他区域。上述操作完成后切换至第二个工作表,重复上述操作即可完成输入。“确定”后公式所在单元格将显示计算结果。应用实例二:SUM函数中的加减混合运算财务统计需要进行加减混合运算,例如扣除现金流量表中的若干支出项目。按照规定,工作表中的这些项目没有输入负号。这时可以构造“=SUM(B2:B6,C2:C9,-D2,-E2)”这样的公式。其中B2:B6,C2:C9引用是收入,而D2、E2为支出。由于Excel不允

6、许在单元格引用前面加负号,所以应在表示支出的单元格前加负号,这样即可计算出正确结果。即使支出数据所在的单元格连续,也必须用逗号将它们逐个隔开,写成“=SUM(B2:B6,C2:C9,-D2,-D3,D4)”这样的形式。应用实例三:及格人数统计假如B1:B50区域存放学生性别,C1:C50单元格存放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想统计考试成绩及格的女生人数。可以使用公式“=SUM(IF(B1:B50=女,IF(C1:C50=60,1,0)”,由于它是一个数组公式,输入结束后必须按住Ctrl+Shift键回车。公式两边会自动添加上大括号,在编辑栏显示为“=SUM(IF(B1:B50=女,IF(C1:C50

7、=60,1,0)”,这是使用数组公式必不可少的步骤。2条件求和函数SUMIF语法:SUMIF(range,criteria,sum_range)。参数:range是用于条件判断的单元格区域,criteria是由数字、逻辑表达式等组成的判定条件,sum_range为需要求和的单元格、区域或引用。应用实例:及格平均分统计假如A1:A36单元格存放某班学生的考试成绩,若要计算及格学生的平均分,可以使用公式“=SUMIF(A1:A36,=60,A1:A36)/COUNTIF(A1:A36,=60)。公式中的“=SUMIF(A1:A36,=60,A1:A36)”计算及格学生的总分,式中的“A1:A36”

8、为提供逻辑判断依据的单元格引用,“=60”为判断条件,不符合条件的数据不参与求和,A1:A36则是逻辑判断和求和的对象。公式中的COUNTIF(A1:A36,=60)用来统计及格学生的人数。 3.逻辑函数IF语法:IF(logical_test,value_if_true,value_if_false)。参数:logical_test是结果为true(真)或false(假)的数值或表达式;value_if_true是logical_test为true时函数的返回值,如果logical_test为ture并且省略了value_if_true,则返回true。而且value_if_true可以是一

9、个表达式;value_if_false是logical_test为false时函数的返回值。如果logical_test为false并且省略value_if_false,则返回false。Value_if_false也可以是一个表达式。注:红字的内容为,当为真时则将2的值返回,如果为假则将3的值返回。2 ,3可以是表达式或值,还可以是if语句,这就是if嵌套。应用实例一:个人收入调节税计算假设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稽征办法是:工资在1000元以下的免征调节税,工资1000元以上至1500元的超过部分按5%的税率征收,1500元以上至2000元的超过部分按8%的税率征收,高于2000元的超过部分按30

10、%的税率征收。假如工作表的B列存放职工姓名,C列存放工资,选中D列的空白单元格输入公式“=IF(C2=1000,IF(C2-1000)=1500,(C2-1000)*0.05,IF(C2-1500)2000,(C2-2000)*0.3)”,回车后即可计算出C2工资应缴纳的收入调节税。公式中的IF语句是逐次计算的,如果第一个逻辑判断C2=1000成立,则公式所在单元格被填入空格;如果第一个逻辑判断式不成立,则计算第二个IF语句;直至计算结束。如果税率征收标准发生了变化,只须改变逻辑和计算式中的值,如1000、1500和2000等即可。应用实例二:消除无意义的零用SUM函数计算工资总额等问题时,若

11、引用的全部参数均为空白单元格,公式仍然会计算出一个“0”。这样打印出来的报表不仅很不美观。为此可将计算公式设计为“=IF(SUM(A1:B1,D2:E8)0,SUM(A1:B1,D2:E8),)”,即是当SUM(A1:B1,D2:E8)计算结果不等于零时,公式所在单元格显示SUM(A1:B1,D2:E8)的计算结果,否则显示一个空格。上面这个问题在财务计算中依然存在,如公式“=A1-A6-A9”有可能为零或显示负数。为了避免打印零或负数,可以设计公式“=IF(A2-A6-A9=0,IF(A2-A6-A90,RMB(A2-A6-A9),A2-A6-A9)”。当A2-A6-A9=0时在单元格中填写

12、零,否则进行下一个逻辑判断。如果A2-A6-A90则在结果前添加一个“¥”符号,否则进行正常运算直至结束。应用实例三:多条件求和假设C1:C460区域内存放着职工的职称,D1:D460区域存放着职工的性别。如果要统计具有高级职称的男性职工总数,可以使用公式“=SUM(IF(C1:C460=高级,IF(D1:D460=男,1,0)”。这是一个数组公式,输入结束后按住Ctrl+Shift回车即可计算出结果。 4.平均值函数AVERAGE语法:AVERAGE(number1,number2,)。参数:number1、number2是需要计算平均值的130个参数。注意:参数可以是数字、包含数字的名称、

13、数组或引用。数组或单元格引用中的文字、逻辑值或空白单元格将被忽略,但单元格中的零则参与计算。如果需要将参数中的零排除在外,则要使用特殊设计的公式,下面的介绍。应用实例一:跨表计算平均值标签名为“一班”、“二班”和“三班”的工作表存放各班学生的成绩,则它们的总平均分计算公式为“=AVERAGE(一班!C1:C36,三班!C1:C32,三班!C1:C45)”。式中的引用输入方法与SUM跨表求和时相同。跨表求值:最前面写标签名后面接!再后面接所要求值的区域。应用实例二:忽略零的平均值计算公式假设A1:A200随机存放包括零在内的48个数值,在AVERAGE参数中去掉零引用很麻烦,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公式

14、“=AVERAGE(IF(A1:A2000, A1:A200,)”。公式输入结束后按住Ctrl+Shift回车,即可对A1:A200中的数值(不包括零)计算平均值。5快捷方式或链接创建函数HYPERLINK语法:HYPERLINK(link_location,friendly_name)。参数:link_location是文件的路径和文件名,它可以指向文档中的某个具体位置。如Excel工作表中的特定单元格或区域,或某个Word文档中的书签,也可以指向硬盘中的文件或是Internet或Intranet的URL。Friendly_name为单元格中显示的链接文字或数字,它用蓝色显示并带有下划线。如

15、果省略了friendly_name,单元格就将link_location显示为链接。应用实例:管理文档或网站地址如果你拥有大量文档或收集了许多网站地址,管理起来一定有困难。如果能够将其中的文档名、URL等与文档等对象链接起来,不仅管理方便,还可以直接打开文档或访问站点。具体操作方法是:首先根据文档类型建立管理工作表,其中的文件名或网站名必须使用以下方法输入:选中一个空白单元格,单击Excel XP工具栏中的“粘贴函数”按钮,打开“粘贴函数”对话框,在“函数分类”框下选中“查找与引用”,然后在“函数名”框内找到HYPERLINK函数。单击对话框中的“确定”按钮,弹出“HYPERLINK”函数向导。在“link_location”框中输入文件的完整路径和名称(包括扩展名),如“C:my documentsIT网站集锦.doc”,然后在“friendly_name”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