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炒焦炒炭法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5444469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9章2-炒焦炒炭法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第9章2-炒焦炒炭法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第9章2-炒焦炒炭法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第9章2-炒焦炒炭法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第9章2-炒焦炒炭法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9章2-炒焦炒炭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9章2-炒焦炒炭法(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药炮制学,第9章,1,(二)炒焦法,1.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预热的炒制容器中,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翻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中药炮制学,第9章,2,2.适用药物:,消导药炒焦后可以增强其健脾开胃、消食导滞功效,如焦三仙(山楂、麦芽、神曲); 一些药性过偏的药物炒焦后可缓和药性:如焦栀子缓和苦寒,焦山楂缓和酸性,焦苍术缓和辛燥、焦槟榔缓和克伐伤正之性等。,中药炮制学,第9章,3,3.操作工艺,取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于热锅中,用中火炒至焦黄色或焦褐色。,中药炮制学,第9章,4,炒焦工艺的质量控制:,锅预热;投药分档,火力一般为中火;操作时先用小火

2、挥去水分再提高火力;翻炒均匀,防止局部过热炭化;看火候出锅,摊开晾凉。 火候:颜色质地轻薄、体小如槟榔、栀子、麦芽炒至焦黄色,质地坚实、体大如山楂、神曲、苍术炒至焦褐色。气味均应透出焦香气味。,中药炮制学,第9章,5,山楂,本品为蔷薇科山里红或山楂的果实。另有药典未收载的野山楂,药材名南山楂。 炮制规格 山楂、炒山楂、焦山楂、山楂炭、南山楂、南楂炭。,中药炮制学,第9章,6,炮制工艺与质量控制:,山楂:产地切片。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果核。 炒山楂:中火炒至颜色加深。 焦山楂: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焦黄色。 山楂炭: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南山楂个小、肉薄核大、酸味较弱,具有活血化瘀功效

3、,多生用或炒炭用。,中药炮制学,第9章,7,炮制作用,山楂性味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能消食健胃,行气散瘀。 生山楂长于活血化瘀,用于心血瘀阻、心腹刺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疝气疼痛。但生品酸味大,刺激性强,多食易损齿伤胃。,中药炮制学,第9章,8,炒山楂酸味减弱,药性缓和,可缓解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多用于脾虚食滞或食积停滞。 焦山楂不仅酸味减弱,且可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多用于食积泄泻或湿热痢疾。 但临床中炒山楂与焦山楂的功用并无严格区分。 山楂炭有止血止泻功效,用于脾虚泄泻兼有食滞或小儿乳积泄泻。,中药炮制学,第9章,9,山楂有何炮制规格?其作用特点是什么?,1. 山楂:长

4、于活血化瘀。 2. 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3. 焦山楂:酸味减弱,增加苦味,长于消食止泻。 4. 山楂炭:性收涩,具有止血、止泻的功效。,中药炮制学,第9章,10,炮制研究,山楂含有机酸(熊果酸、柠檬酸、棕榈酸、绿原酸、苹果酸等)4.5%,黄酮类(今丝桃甙、槲皮素、牡荆素、芦丁等)2.6%,糖分14.5%,鞣质0.56%,蛋白质及维生素、脂肪酶等。 山楂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减缓心率作用,有持久降压作用和明显的降血脂作用。可增加胃中的酶类,促进消化,其中的脂肪酶能促进肉食积的消化。还有抑菌和利尿作用。,中药炮制学,第9章,11,山楂的有机酸是其消食和抑菌

5、的成分,黄酮是其活血化瘀的成分。 炒山楂和焦山楂可以减少其有机酸的含量,缓和刺激性。山楂多产地切片,可以减少干后再软化时有机酸的损失。 山楂果核占全部药材的40%,但其中有机酸和黄酮含量甚微,因此去核有科学道理。,中药炮制学,第9章,12,栀 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规格 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中药炮制学,第9章,13,炮制方法,栀子:去杂质,碾碎。 炒栀子:取栀子碎块,文火炒至深黄色。 焦栀子:中火炒至焦黄色。 栀子炭:武火炒至黑褐色;灭火星。 北京地区习用姜炙栀子,即用6%生姜取汁12%,待炒至规定色泽后,均匀喷淋姜汁后取出。且京地焦栀子实为栀子炭的标准(武

6、火炒至焦褐色),并习惯皮仁分别入药。,中药炮制学,第9章,14,炮制作用,生品长于泻心、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但苦寒之性甚强,易伤中气(脾阳),且对胃有刺激性,脾胃虚弱者生用易吐。 炒后可缓和苦寒之性,消除刺激性,免伤脾胃。炒品同焦品功能相近,均可清热除烦。但炒栀子的苦寒清热之性略胜于焦栀子。 一般临床上热甚者用炒栀子,脾胃虚弱者用焦栀子。,中药炮制学,第9章,15,栀子炭善于凉血止血。 北京用姜炙栀子可缓和其苦寒之性,并有和胃降逆止呕作用。,中药炮制学,第9章,16,炮制研究,栀子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苷类、黄酮、三萜、有机酸酯等。具有明显利胆作用和抑制胃肠运动、解热、降压、泻下、抗菌消炎等作用。

7、,中药炮制学,第9章,17,实验证实:生、焦、姜栀子均有解热、利胆作用,而栀子炭作用不明显;生、炭品均有止血作用,且炭生,而焦、姜品作用不明显;生、焦品镇静作用(除烦)较强,而栀子炭无明显作用;姜栀子除了有上述的解热、利胆等作用外,药理实验证实还有止呕作用。,中药炮制学,第9章,18,由此可见,栀子生用清热除烦,炒炭用于止血,姜栀子清热止呕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本草从新曰:“内热用仁,表热用皮”。研究发现:栀子甙在仁中的含量是皮的2.5倍,而熊果酸主要含于皮中,仁中未检出。 因此栀子皮、仁分用,亦有道理。,中药炮制学,第9章,19,槟榔,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 炮制规格 槟榔、炒槟

8、榔、焦槟榔。,中药炮制学,第9章,20,炮制方法,生品泡3-5天,润透,切薄片,低温干燥。或去除杂质后直接捣碎,称“碎槟榔”。 炒槟榔:取槟榔片文火炒至微黄色。 焦槟榔:取槟榔片中火炒至焦黄色。 北京地区习惯槟榔在炒至规定色泽后,喷淋5%的炼蜜水,略炒出锅。可缓和药性。,中药炮制学,第9章,21,槟榔炮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 少泡多润。避免有效成分槟榔碱易溶于水而流失。 2. 切片后不宜在阳光下曝晒,以免颜色发红,药效损失。 3. 槟榔片较薄、质脆,翻炒时应掌握适当的火力。 4. 翻动时动作要轻,以免破碎。,中药炮制学,第9章,22,炮制作用:,槟榔生用峻猛,以杀虫、降气、行水、截疟力胜。

9、驱虫尤以用碎槟榔更好。 炒后可缓和药性,以免克伐太过而耗伤正气,并可减少服后的恶心呕吐、腹痛等副作用。 炒黄和炒焦的功能相似,均长于消食导滞。但炒品的作用和克伐之性均强于焦品,一般虚人宜用焦槟榔。,中药炮制学,第9章,23,炮制研究:,槟榔含生物碱0.30.6%(其中槟榔碱0.10.5%),脂肪14%,槟榔红色素,缩合鞣质15%。 槟榔碱是驱虫的有效成分,为小分子季胺碱,易溶于水。槟榔的质地坚硬,为了切成薄片,传统的软化方法需长时间浸泡,少者三、五天,多者一个月,且每天换水或经常换水,造成槟榔碱的大量流失。宜采用“少泡多润”。全国有6 个省市规范规定槟榔驱虫宜生用捣碎入药,21个省市则生品、炮

10、炙品兼用。,中药炮制学,第9章,24,研究证实:槟榔的软化切制工艺是饮片质量的决定因素。 槟榔切制的最佳工艺为:先减压后加水浸泡;水温25左右;切0.5mm以下极薄片;阴干。 槟榔中含大量的鞣质,用晒干或烘干法令饮片泛红,这是因为鞣质被氧化生成鞣红的结果。因此含鞣质的药物如大黄、白芍、槟榔等宜阴干。且槟榔碱受热不稳定,随着温度增高和时间延长,槟榔碱的含量逐渐降低。生品微波烘制品炒黄品炒焦品。故而驱虫宜用生槟榔,且宜少泡,以免降低药效。,中药炮制学,第9章,25,本节要点,1 炒焦法的含义,目的。 2 简述山楂、槟榔、栀子的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 3 山楂炒后缓和酸性的原因?槟榔驱虫宜用哪一种炮制

11、品? 4.试述槟榔的炮制原理。,中药炮制学,第9章,26,制 炭 法,炭药是一类表面炭化而具有特殊作用的中药,中药制炭后多具有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降低毒性和副作用等目的。 制炭是将净制或切制后的中药经过高温处理,使之外部炭化、内部保留其固有性能的炮制方法。制炭的温度一般保持在200300。,中药炮制学,第9章,27,制炭的方法一般分为:炒炭法和煅炭法,后者需要密闭加热。 炒炭法适用于一般性药物;而煅炭法则适用于质地过于坚实,不易炒透(久炒易燃烧)或质地疏松轻飘,炒炭易于飞扬、着火、灰化及易放出刺激性气体的药物。,中药炮制学,第9章,28,(三)炒炭法,1 定义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

12、,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褐色或棕黄色的炮制方法,称为炒炭法。,中药炮制学,第9章,29,2.炭药的历史沿革,炭药的应用历史悠久。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燔发”、“燔艾”;内经素问即载有血余炭。金匮王不留炭治金疮,血余炭治小便不利;千金方有大黄炭治带下,石榴皮炭治下痢等记载。炭药在古代最主要的用途是“止血”,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中首先提出了炭药止血的理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即止”。,中药炮制学,第9章,30,葛可久以五行学说和“取类比象法”解释炭药止血的现象。其书首方为“十灰散”(大黄、大小蓟、荷叶、侧柏、白茅根、茜草、栀子、丹皮、棕榈炭),前人张秉成、王孟英谓

13、“十灰散”:此方汇集凉血、涩血、散血、行血之品,各烧炭存性,使凉者凉,涩者涩,散者散,行者行,故可用于热瘀兼有之崩漏。止涩之品仅棕榈一味,余皆清血之热、行血之滞、破血之瘀之品。,中药炮制学,第9章,31,从此炭药更加大行其道。据统计明清时期以来仅治疗崩漏证的炭药就有69种之多;解放后沿用的炭药有70多种,其中中国药典收录了22种。,中药炮制学,第9章,32,3 .炮制工艺,炒炭的工艺要点为:炒炭时要控制火力,一般质地坚实的根、根茎、厚片类药物,宜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褐色;质地疏松轻薄的花、花粉、叶、全草、薄片类药物,宜用中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或棕褐色。,中药炮制学,第9章,33,4

14、.注意事项,制炭必须存性,即使之外部炭化,内部保留其固有的药性(一般指药物原有的气味功效,花叶全草类需保留原有的外形),切勿全部炭化乃至灰化。 制炭注意控制火力,一般质地坚实者宜用武火炒炭,质地疏松者宜用中火炒炭。 注意灭火星,出锅后摊开充分放凉。,中药炮制学,第9章,34,5 炮制目的,药物炒炭后多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中药炮制学,第9章,35,6 炭药止血机理研究,现代研究炭药止血的机理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炭素对止血作用的影响: 许多植物药经过制炭处理,高温炭化后产生大量的活性炭(炭素),炭是一类多孔性的疏松物质,具有收敛吸附之性,可以直接接触出血部位,机械性帮助止血。,中药炮制学,第9

15、章,36,钙离子对止血作用的影响:,钙离子具有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液凝固等止血作用。而绝大部分植物中都含有钙,大多以草酸钙的形式存在。在高温下植物中的草酸钙被破坏,释放出游离的可溶性钙离子,从而增强止血作用。,中药炮制学,第9章,37, 鞣质对止血作用的影响 鞣质内服或外用时具有收缩毛细血管等收敛止血作用。其止血机理在于鞣质易与血液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大分子物质,在血管破损处形成硬块,阻止血液外溢。鞣质的耐热性一般较强,制炭时植物失重可达40-60%,在其他成分大量破坏的同时,只要温度控制得当,鞣质类成分大部分会保存下来,从而使炭药中鞣质的含量相对增高。有些药物制炭后其鞣质类成分的含量增高,可能

16、是其他成分转化为鞣质的结果。例如槐米炒炭后生成缩合鞣质。,中药炮制学,第9章,38, 其他成分对止血作用的影响 实验证明除了钙离子、鞣质外还有其他止血成分,例如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大黄酚和大黄素-6-甲醚也具有止血作用,大黄酚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缩短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生成;大黄素甲醚则具有明显的促血凝作用。大黄炒炭后这两类止血成分的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大黄酚是生品的2.7倍,大黄素甲醚则为4.1倍。,中药炮制学,第9章,39,由于炭药的止血作用往往与其中含有的特殊止血成分有关,因此制炭时要注意存性,防止止血成分被破坏。如果全部炭化,不仅其他止血成分破坏失效,比较耐热的鞣质类也将被破坏。,中药炮制学,第9章,40,拮抗止血作用的成分的影响 例如槲皮素是槐花止血的有效成分之一,其具有增强毛细血管壁弹性,抑制组胺释放等作用。日本人从槐米中分离出另一个拮抗槲皮素止血作用的成分异鼠李素(Isorhamnein)。槐花炒炭后止血成分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