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3)索溪峪的“野”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5444281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参考3)索溪峪的“野”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参考3)索溪峪的“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参考3)索溪峪的“野”(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参考2)索溪峪的“野”本堂课教师的成功之处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环节清晰,引导学生感悟了课文的内容。充分利用了网络的声音,图片文字以及网络的交互作用。以人为本,教师尊重学生学习课文的自主权,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习惯,其中的论坛和写作天地就是一个积蓄以后倾吐的,并且集思广益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首先是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的积极性不够,表现在每个环节发言的学生太少,虽然具有代表性可是让大多数同学处于旁观的听众地位,没有顾及到整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引用课本的文字的时候

2、口齿不清,或者在叙述名山与索溪峪比较时,认知和表达上有误差的时候,教师的导向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师要求学生自己轻声读的时候,学生犹豫不决。这跟教师在课上过多的齐读,个别朗读偏少,而且指导性不够有关,也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的入情入境;然后另有一个环节教师处理的有欠缺,一学生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读了体现山的惊险、磅礴、随心所欲的一部分,应该有可取之处。可教师的表扬,鼓励不够,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示范读,然后两者比较,教师的示范字正腔圆,可在情感的处理方面未必占上风,学生就在教师的尊严之下,违心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此举让后面想读的同学顾虑重重;其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缺少鼓动性和激励性;第四,课堂设计上,少了学生思维的碰撞,也就是发散性的说话较少,使得学生的感悟缘于网络,而没有高于网络。例如看了网上的关于山气势磅礴的一部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际;第五,对学生的训练还不够,不论是朗读还是表达,有点走过场的感觉。学习了课文后面的游人的野这一部分,也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说说看如果自己也处于这样的灵山秀水当中,看到这样的山水和动物,自己会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这可以马上写进写作天地的版块中。总之,感觉教师在灵活运用网络资源,把现代媒体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这一块上稍有欠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