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参考2)索溪峪的“野”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9544427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反思参考2)索溪峪的“野”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参考2)索溪峪的“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参考2)索溪峪的“野”(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反思参考1)索溪峪的“野” 索溪峪的“野”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上册第一组课文中的第四课。讲后我感觉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整堂课围绕“野”铺展开来,教学手法大胆,创新意识强烈,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示突出,教师的引导辅导作用恰到好处,是一堂较成功的课。 在内容安排上,索溪峪的“野”一文中,我以复习引入,使得学生迁移,并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以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美景,使学生随之进入情境,产生共鸣。 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我完全摒弃了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手段,而大胆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发现文章的结构及写法,并切实体现出以读代讲的阅读课理念,通过“通读”“择点读”“改变形式读”“重点读”四读形式,让

2、学生由评比、体会到理解、感悟的升华,老师的引导得法,令学生有常读常新,百读不厌之感。 整堂课的高潮之处是学生的实践过程,这节课在末尾时,教师能大胆设计,采用法庭开庭审案的形式,大大吸引并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心理及为山、水、动物、人伸张正义之感。 如:老师当法官,判定山有罪时,学生面露不平气愤之色,慷慨陈词起来,完全忘却了老师平日的威严“如像原告所言,把随风摇摆的山石用水泥封住,把直插云霄的山峰炸平,那我们大家,此处又与平庸之峰,有何区别?索溪峪的山正是靠它的天然,毫无装饰而闻名于世,如果毁去使得我国失去了一个游览胜地,少了一份天然,这样的损失您又能负担得起吗?学生这样激昂的话语,正是在体会全文后的肺腑之言。 还有一处,当法官(老师)用坚决的语言维持原判,判水有罪时,作为辩护律师的学生却能随机应变,恳请老师用另一身份去深思,这一刻,可见学生的机敏及自主,使得真正达到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去实践、贯通,使学生更深的理解“野”的内涵,“野”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总之,这节课重峦叠嶂,让人心随波逐流,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快乐,掌握要领,思想教育与教学紧密结合,有效地体现了人文课堂,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