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导引教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4277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目标导引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目标导引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目标导引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目标导引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目标导引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标导引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目标导引教学(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朐县北苑中学 邓吉凤,目标导引教学,所谓“目标导引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先确定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评价方案和教学程序,然后实施课堂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有了明晰、准确的教学目标作导引,教学活动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就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课堂教学活动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目标导引教学,今日 内容,课堂目标叙写,现状和问题,学习目标的基本功能是导学、导教、导测评。所以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必须是明确、具体、易于操作和考查的。但目前在学习目标的确定和叙写时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目标笼统,抽象,不具体;不易实施学习和测评。 2.表述目标时使用意义含糊的动词,指向

2、不明。,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目标中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十分含糊的说法,不可能给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的指导。 通过行为术语陈述目标后,就可以让目标具体、可操作、可评价:“通过阅读、分析题目,能够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与数量关系,并能列出方程。”,即“ABCD法描述学习目标” Audience行为主体:教学对象(学习者) Behavior行为动词(做什么):行为动词要具体,清晰,可操作,可监控,因此必须辅以可行性强、结合实际的行为方式、方法。 Condition行为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行为条件要明确规定 Degree水平(行为程度)做到什么程度和标准):表现程

3、度要有数量、水平,如何准确规范地确定和叙写学习目标,提示把课标要求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的学习目标。,数学学科常用行为动词,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第一步,寻找关键词。 从素材所指向的某条(某几条)课程标准中找出行为动词和这些动词所指向的核心概念(名词),或修饰它们的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和规定性条件,作为关键词,并予以分类。,探索勾股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勾股定理,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 将上述关键词予以扩展或剖析。扩展可采用概念认知图展开、词汇意义展开、理论概念展开、或教师经验展开等方

4、式,教师可自行决定最佳的方式。 如说出、分析、比较等.,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通过观察和拼图,探索归纳出勾股定理; 通过例题学习,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通过观察和拼图,归纳出勾股定理;并掌握勾股定理。 “运用” :通过例题学习,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勾股定理,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第三步,形成剖析图。 将上述从关键词中分解出来的概念根据其内在逻辑绘制成剖析图,以便于清晰地对应具体的学生。,第三步:形成剖析图,通过观察和猜想,通过拼图验证,勾股定理 运用定理,探索 运用,通过交流讨论,重点/难点,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通过自

5、学例题,归纳 描述 掌握,解决 问题,重点/难点,重点,勾股定理,如何分解课程标准、叙写学习目标?,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 依据重点组合以及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1. 通过观察地板砖图案,发现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通过猜想、拼图验证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勾股定理,并用自然语言、数学语言分别描述勾股定理; 4.通过例题学习,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勾股定理,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单项式乘单项式,课标要求 会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行为动词,核心概念,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会进行单项式乘法运

6、算,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会”:我们通过“问题情境、实例”的学习,探索出单项式乘法的运算法则,并掌握法则; “会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 :通过例题学习,会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第三步:形成剖析图,通过问题情境,通过计算,单项式 乘法法则 用法则进行 计算,会,通过归纳总结,重点/难点,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通过自学例题,简述 法则,准确 计算,重点/难点,重点,第四步:学习目标:,1通过“问题情境,实例”的学习,归纳出单项式乘法的法则,并掌握法则; 2通过例题学习,会用法则进行单项式乘法运算,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圆锥的侧面积,掌握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行为动词,

7、关键词,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了解”:让学生观察圆锥形物件,再想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最后经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学生根据扇形面积公式推出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会应用”:会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掌握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通过观察圆锥 侧面展开图,利用圆锥的侧面 积公式进行计算,探索(分析、交流、 总结)圆锥的侧面 积公式,圆锥 侧面积公式,掌握,通过自学例题,行为条件,概念体系,行为程度,根据展开图推导公式,会用公式 进行计算,会将圆锥的 侧面展开,重点 难点,难点,第三步:形成剖析图,行为动

8、词,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依据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 : 1、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圆锥侧面展开图 ,找到侧面展开图的弧长及半径与圆锥的底面周长及母线长的关系; 2、通过观察圆锥侧面展开图 , 结合扇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索出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 3、通过自学例题,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目标叙写体现四个要求: 1、以学习者为行为主体描述学生的行为; 2、行为动词要选用那些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的词语; 3、应叙写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限制条件与范围,包括允许使用的辅助手段、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等; 4、应说明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等

9、。,今日 内容,目标导引下的课堂设计、实施、 评价、反馈,1.以学习目标设定教学程序 要善于从单元目标中分割课时目标,每一节课的课时目标的拟订必须放到单元目标甚至学段目标中加以考虑,要从单元目标中加以合理分割,并进一步把课时目标分割成为每个环节目标,从目标达成的角度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思考。,目标引导教学,2.以学习目标创设问题情景 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围绕学习目标进行,要清楚认识到教学活动过程是落实和检测学习目标的重要过程,只有紧紧围绕学习目标设计的问题情境才具有针对性。,目标引导教学,3.以学习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设计要让学生通过最佳途径、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学习目标,我们要思考某个教

10、学活动是不是最佳的方案,是不是能在省时的原则上进行学习。,目标引导教学,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平方差公式课标要求,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会推导平方差公式,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并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通过实例计算,探索归纳出平方差公式;通过拼图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自学例题,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会”:通过实例计算,探索归纳出平方差公式;并掌握公式; “会利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通过例题学习,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运算。,第三步:形成剖析图,通过实例计算,通过拼图,平方差公式 用公式进行 计算,会,通过归纳总结,重点/难点,概念体系,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通过自学例题,理解 掌握,熟练 计算,重点/难点,重点,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计算,探索归纳出平方差公式; 2.通过拼图,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3.能够说出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识别平方差公式; 4.通过例题学习,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学生课堂学习评价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1.评价设计要基于学习目标 2.评价设计要先于教学设计 3.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评价促进学习,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