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4262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理工大学校史校情介绍修改版(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理工大学新生入学 校史校情介绍,北京理工大學,2,一、校史概况 二、学校概况,提 纲,北京理工大學,3,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 1940年在抗战烽火中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一、校史概况,1940年9月1日,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命名的“自然科学院”在延安杜甫川诞生。 这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艰苦建校,奋斗发展,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师生共同参与学校建设 窑洞50余个,平房30间 师生一百余人 国际援助,一、校史概况,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1943年,自然科学院与其他院校合并为延安大学

2、成为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建院初期,设立 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系 后调整为 机械、化工、地矿、农业系,一、校史概况,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延安时期,学习与生产相结合,贡献边区建设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建立实习工厂 发明马兰草造纸,解决边区纸张困难 考察南泥湾,为开发提供科学支持 设计杨家岭大礼堂和中共中央办公大楼 服务武器制造,研制黄色炸药 解决玻璃、肥皂和火柴等生产技术 ,一、校史概况,1、自然科学院建立与发展,七大会址,建校元勋,北京理工大學,7,一、校史概况,1、自然科

3、学院建立与发展,1945年11月-1948年8月,8,一、校史概况,2、华北办学-历史转变期,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预科),晋察冀边区工业局工业学校,华北大学 工学院 (并入北方大学工学院),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央戏剧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1949年8月 华北大学工学院迁址北京,并入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系,9,一、校史概况,2、华北办学-历史转变期,中法大学由蔡元培创建 前身为“留法俭学会”所设法文预备学校,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国学生由此踏上留学法国的道路,爱国传统,声誉良好, 师资优良,国际模式,

4、1951年1月,更名北京工业学院,10,一、校史概况,新中国第一所新型重工业大学,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大学,伴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 烙印上鲜明的国防特色,3、北京工业学院-艰苦奋斗创辉煌,开创多个新中国第一,11,一、校史概况,3、北京工业学院-艰苦奋斗创辉煌,1958年,研制成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燃料探空火箭。,1958年,研制成中国 第一套电视发射与接收系统。,1958年,研制成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魏思文中将,12,一、校史概况,3、北京工业学院-艰苦奋斗创辉煌,取得国防科学研究显著成绩,奠定学校发展坚实基础,13,一、校史概况,3、北京工业学院-艰苦奋斗创辉煌,北 京

5、工 业 学 院,采矿系 冶金系,有色金属方面学科,航空系,火炮/炮弹 自动武器,北京钢铁学院,中南矿业学院,北京航空学院,太原机械学院,北京科技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北大学,14,一、校史概况,4、北京理工大学,1988年4月,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出席新校名挂牌仪式,北京理工大學,15,二、学校概况,1、校区分布 2、师生情况 3、学校定位 4、专业学院与学科 5、优质生源与杰出校友 6、科研与学术 7、国际化建设,16,北京理工大学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

6、,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二、学校概况,17,二、学校概况,1、北京理工大学校名 由赵朴初先生题写 2、校徽由我校学生设计 3、 北京理工大学校歌,北京理工大學,18,中关村校区北京中心城区 (1063亩),良乡校区北京西南(3000亩),西山实验区北京西北 (251亩),学校在北京设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约4平方公里。,二、学校概况,1、校区分布,北京理工大學,19,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三本独立学院,5000亩),北京理工大学秦皇岛分校 (民族预科生培养,30余亩),学校在京外还有珠海学院和秦皇岛分校,二、学校概况,1、校区分布,北京理工大學,20,全职教师

7、1,931人,全日制学生20,000人,二、学校概况,2、师生情况(2010年),北京理工大學,21,首批16所国家重点大学 上世紀50年代,被国务院确立为首批16所全国重点大学。 首批15所进入国家211工程的大学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 第10所進入国家985工程的大学 1998年5月,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二、学校概况,3、学校定位,39所 985工程高校,110所左右211工程高校,1500所左右高等院校,使命:瞄准国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

8、培育创新人材,产出重大成果,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 愿景: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學,22,二、学校概况,3、学校定位,张德江副总理出席我校建校70周年庆典并讲话,北京理工大學,23,4个学部,下设19个专业学院,机械与运载学部 宇航学院 机电学院 机械与车辆学院 信息与电子学部 光电学院 信息与电子学院 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学院 软件学院,材料与理学部 材料学院 化工与环境学院 生命学院 化学学院 物理学院 数学学院,二、学校概况,4、专业学院与学科,人文社科学部 管理与经济学院 人文学院 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 设计与艺术学院,并设置基础教育学院及教育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24

9、,学科与专业 19 个博士后流动站 61 个博士专业 144 个硕士专业 61 个本科专业 重点学科 16 个国家級重点学科 27 个省部級重点學科 实验室和研究所 5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43 个研究所和中心,二、学校概况,4、专业学院与学科,北京理工大學,25,2010年,60%的新生成绩位居所在省前1000名,29%的新生成绩位居所在省前500名。 在国家已公佈的23个省录取成绩中,在22个省进入以工科为主大学的前10名,在20个省进入“985工程”大学前15名。,二、学校概况,5、优质生源与杰出校友,北京理工大學,26,政治家,李鵬, 总理, 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曾庆紅, 国家副主席,叶选

10、平,政协副主席,杜玉波 教育部副部长 原北京航空航天大党委书记,龚克 天津大学校长,范伯元 北京工业大学校长,教育家,二、学校概况,6、优质生源与杰出校友,北京理工大學,27,彭士禄,核潜艇总设计师,黃春平 长征运载火箭总指揮,孟林智,嫦娥卫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科学家,徐克俊,载人航天发射系統总指揮,企业家,耿立恩,北投集团副CEO,欧亞平,百仕达集团 董事局主席,刘跃峰,大唐电讯副总经理,徐留平,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二、学校概况,6、优质生源与杰出校友,北京理工大學,28,2008年、2009年,学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高校前10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項

11、目经费位居全国高校第13名。2010年科研经费约15亿元。 2008年、2009年,学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分別位居全国高校第4名和第6名。自1986年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以來,获奖近130项,位居全国大学前10名。 2010年,学校在英国TIMES公布的亚洲大学排名中位居第132名,中国大陆高校第17名。,二、学校概况,7、科研与学术,北京理工大學,29,全球合作网络 校际合作 国际学生交换 留学生教育,二、学校概况,8、国际化建设,北京理工大學,30,海外合作战略:实施以强强合作为核心、区域合作平台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海外交流合作平台和网络,扩大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截止2011年

12、3月,合作伙伴遍布43个国家和地区的150所大学,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澳洲和日本。 在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美国、英国等地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平台。,全球合作网絡,二、学校概况,8、国际化建设,北京理工大學,31,西班牙馬德里理工大學 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 瓦倫西亞理工大學 葡萄牙波爾圖大學 里斯本技術大学 ,慕尼克工業大學 卡爾斯魯厄大學 亞琛工業大學 柏林工業大學 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智利天主教大學 阿根廷布宜諾賽勒斯科技大學 秘魯圣馬科斯大學 巴西埃皮那聯邦大學 墨西哥索諾拉理工大學 南非比勒陀尼亞大學 加纳克瓦米恩克鲁玛科技大学 卢旺达基加利理工管理学院 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

13、(第一所孔子學院) ,32,与海外著名大学联合建立研究中心 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等6所德国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德电动汽车联合研究中心” 与德国鲁尔大学:“国际结构与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与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语言文化研究中心” 与东京工业大学:“远程控制教育与科学研究联合实验室” 与香港理工大学:“城市与公共安全联合研究中心” 与香港中文大学:“光机电工程联合研究中心”,校际合作,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理工大學,33,学校每年约有400名各类长短期海外留学生,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越南、蒙古、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卢旺达等国。,留学生教育,二、学校概况,8、国际化建设,北京理工大學,34,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学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北京理工大學辅导员工作研究会,35,谢 谢!,预祝同学们在四年的大学生活历练中 “志向高远、学术精深、 体魄强健、心境恬美” 党委书记郭大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