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5441747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 金融风险管理6--操作风险的度量与管理(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风险管理,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第六章 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1 操作风险概述 2 操作风险的度量 3 操作风险的管理,1 操作风险概述,1 操作风险概述,一、操作风险的含义 操作风险:由不完善的内部业务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可能。 虽然操作风险这个概念的提出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将其与其他两种风险并列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三大主要风险则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巴塞尔协议发展与操作风险,1988,1988 年巴塞尔协议:信用风险资本要求,操作风险管理:引入操作风险,1998.9,1999.6,新资本协议框架:强调操作风险及其定量分析对银行的重要性,2004.6,巴塞尔协议II,1992,19

2、88年巴塞尔协议实施(巴塞尔协议I),1996,资本协议关于市场风险的修订案:市场风险资本要求,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2003.2,2001.9,操作风险法规政策,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AMA)原则,2004.1,二、操作风险类型及释义,三、巴塞尔协议关于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类(7大类),内部欺诈(Internal Fraud):金融机构内部人员参与的诈骗、盗窃、违反法律和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 外部欺诈(External Fraud):外部人员的诈骗、盗用资产、违反法律的行为。例如抢劫、伪造、开具空头支票以及黑客行为对计算机系统的损坏。 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Employ P

3、ractices & Workspace Safety):由于不履行合同、或者不符合劳动健康、安全法规所引起的赔偿要求。例如,工人赔偿要求、违反雇员的健康安全规定、有组织的罢工以及各种应对顾客负有的责任。,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Client, Products & Business Practices):无法满足顾客的特定需求,或者是由于产品的性质、设计问题造成的失误。 有形资产的损失(Damage to Physical Assets):由于灾难性事件或其他事件引起的有形资产的损坏或损失。例如恐怖事件、地震、火灾、洪灾等。 经营中断和系统出错(Business Disrupt

4、ion & System Failure):例如软件或者硬件错误、通信问题以及设备老化。 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Execution Delivery & Process Management):交易失败、过程管理出错、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失败。例如交易数据输入错误、管理失误、不完备的法律文件、合作伙伴的不当操作以及卖方纠纷等。,四、操作风险部分典型案例(国际),操作风险国内部分案例(国内银行),1997年6月福州市商业银行马江支行原行长贺冬玉将拆入资金7000万人民币中的3690万挪用4家私有公司使用及马江支行自购股票。 1998年9月22日,江苏扬州的郝氏兄弟利用自制装置侵入

5、工商银行扬州分行电脑系统,将72万元转入以其假名开设的银行活期存折,并提款26万元。 2002年1月6日,中国银行巴黎第九区分行总值40多万欧元现钞和法郎现金被盗。盗贼还破坏了分行的相关通讯线路,导致中国银行巴黎第九区分行和十三区支行互联网中断,以致两处分支机构无法正常营业。 20022003年6月,工商银行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支行向“姚康达”一人就发放个人住房贷款7141万元,这些资金被用于购买128套住房,炒作房地产。,国内银行部分操作风险损失额,2004中国银行业贪污情况统计,个人金额第一名: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开平市支行前行长余振东 1993年至2001年间伙同其前任行长许超凡、许国俊等人贪

6、污挪用巨额公款并逃往美国,涉案金额4.8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40 亿巨款 。2004年4月,余振东被遣返回国,2006年5月被判有期徒刑12年。2009年5月,另外两名案犯许超凡、许国俊分别被美国法院判处25年和22年监禁并留在当地监狱中服刑。,1990年2003年国有商业银行损失事件数目 (根据公开媒体报道),国有商业银行损失金额,损失按地区划分,五、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操作风险具有很强的突发性; 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占了大多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单笔损失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职务犯罪严重;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分布特点明显:损失事件58%来自内部欺诈,损失

7、金额49%发生在信贷部门;,齐鲁银行案,中行高山案,六、目前的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操作风险认识的落后; 操作风险的度量技术落后; 缺乏健全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2 操作风险的度量,巴塞尔新资本协议(Basel II)关于操作风险资本要求的三种计算方法: 一、基本指标法 Basic Indicator Approach 二、标准法 Standardized Approach 三、高级法 Advanced Measurement Approach,一、基本指标法 Basic Indicator Approach,GI =前三年总收入的平均值 =固定的百分比系数,由巴塞尔委员会设定为15%,资

8、本要求 K= GI * ,二、标准法 Standardized Approach,单个业务类别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 总操作风险资本要求,标准法:将银行的业务划分成八个标准化的业务类別,并对每一 业务类別设定相应的指标(GI)及系数。,三、高级法 Advanced Measurement Approach(AMA),1、内部度量法,内部计量法计算步骤:估计预期损失和资本要求 将银行业务划分为若干类型,对每一种业务类型再确定一系列操作损失类型。比如,出纳业务:长短款、假币损失、抢劫、内盗,等等。 为每种业务的每一损失类型规定一个风险暴露指标EI (Exposure Indicator); 银行根据内

9、部损失数据,每种业务/损失类型计算损失事件发生的概率PE(Probability of Loss Event)和事件损失程度LGE (Loss Given that Event);,预期损失额:ELA=EI PE LGE,(固定参数)的确定:监管当局为每个业务损失类型规定一个系数,以便将预期损失转换成资本要求。,资本要求:,方法1:根据最大可能损失分析进行校验:资本要求能涵盖最大可能损失。 方法2:根据绝对资本分析进行校验: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占总监管资本的一定比例。,RPI:风险指数,反映了操作风险的集中度。 如果值等于1,意味着银行的操作风险情况正常; 大于1意味着银行的操作风险集中; 小于

10、1意味着银行的操作风险分散。 当然, RPI越小越好。,2、损失分布法(LDA),在险价值VaR是损失分布法形成的背景。 运用损失分布法测量操作风险时,要涉及到业务类型、风险暴露、风险观察周期和VaR的综合运用。 损失分布法是高级法中对计量要求最高的一种方法。 损失分布法的基本思路: 以VaR方法为基础。给定一定的置信区间和持有期(通常是一年),银行根据自身情况,对业务类型和事故类型进行分类并收集内部数据,并为每个业务类型/事故类型测算出VaR值。由于VaR值直接度量了最大可能损失,因此,资本要求就是每个业务类型/事故类型风险价值的简单加总数。,业务部门损失事件数目与损失金额,某类业务的不同类

11、型损失事件数目与损失金额,某类型损失的年度损失事件数目与损失金额,损失分布法(LDA)流程,记分卡法属于专家法。由业务专家对损失分类矩阵的每个单元格内的损失频率、损失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等进行评估打分,以此作为计量操作风险的数据来源。,3、记分卡法,记分卡法适用于银行数据基础比较差的情况。 优点:业务专家在打分的时候会融入其对银行内部情况的理解和损失事件的预测,可以更好地反映未来的操作风险损失情况。 缺点:主观性比较强,问卷所选取的关键因素以及对应的权重都依靠业务专家的经验来决定。,记分卡法的步骤 (1)根据业务线和损失类型建立损失事件分类矩阵; (2)针对不同的损失类型,找出各类损失事件的关键

12、因素,设计调查问卷; (3)组织专家填写调查问卷 (4)对操作风险进行定量的评估。,操作风险三种计量方法的比较: (1)基本指标法简单易行,监管成本较高。即使风险管理水平提高,也不会降低银行应对操作风险的资本,这可能会导致反向激励。 (2)标准法不能反映各个银行自身的特点。 (3)高级法几乎可以涵盖所有操作风险,但基于VaR的损失分布法对低频高危事件的处理较弱。,3 操作风险的管理,一、操作风险管理的演进 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基本构成要素 三、操作风险管理选择策略,3 操作风险的管理,一、操作风险管理的演进,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基本构成要素,1、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支持系

13、统,3、操作风险管理程序,三、操作风险管理选择策略,(一)操作风险损失分布与管理策略,(二)操作风险转移:操作风险的缓释机制,风险缓释是指金融机构采取如抵押、担保、金融衍生品等风险缓释工具,或者采取保险等手段所实施的风险转移技术。 操作风险缓释机制 保险 业务外包,1、保险缓释,保险范围 保险赔付 巴塞尔委员会对保险的处理方法 保险的风险缓释作用被认可的标准,(1)保险范围,银行可以为操作风险事件购买保险。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公司来说,要区分高风险的银行和低风险的银行可能很难或者成本很高。为了减少道德风险的影响,保单通常包含一项扣减(规定免赔额或共保比率)。扣减意味着部分操作风险损失得

14、不到保险赔付。 保单也可能包含一个责任上限,它可以使银行有管理风险的激励,但也同样意味着部分风险得不到保险保障。因此,银行通过保险替代资本和内部控制的程度是有限的。 保险具有促进风险管理的间接作用。保险的存在能使保险者与被保险者合作,监控并尽力降低风险。这种做法能够减少风险暴露。,(2)保险赔付,即使银行购买了保险,但仍可能有保险公司不履行它们的责任(争议、违约)。更加严重的问题来自于保险公司延迟赔付。对于急需得到赔付资金缓解流动性困难的银行来说,这个问题尤其受到关注。 巴塞尔委员会尝试通过对银行进行定量的影响调查研究(Quantitative Impact Study,QIS)收集有关银行操

15、作风险保险的数据,收集了3年期间11个国家的30家银行的数据。这些数据只能很有限地跟踪应被保险的操作风险。这个研究发现仅有2.4% 的损失事件(事件总数为7463件)得到了保险赔付,但这并不意味着保险不重要,而是表明只有很小一部分操作风险得到了保险。,(3)巴塞尔委员会对保险的处理方法,基本指标法和标准法,都不允许从最低资本要求中扣减保险额,只有高级计量法允许在有限的程度上这样做。 巴塞尔委员会正在考虑实施与赔付及时性、保险范围的确定性、保单的期限、保险者的信用等级及再保险的使用等有关的资本扣减标准,设想开发包含保险影响的最低资本计算方法。,(4)保险的风险缓释作用被认可的标准,银行能否享受这种风险缓释作用,取决于是否符合以下标准: 保险人的理赔支付能力评级最低为A(或相当的评级)。 保险覆盖的项目与银行的实际操作风险损失暴露之间对应关系明确 。 银行要披露因保险作用而减少的操作风险资本要求 。 对监管当局和倒闭银行的接管方或清算人来说,保单对其都不规定除外条款或限制条件。,2、业务外包缓释,业务外包的概念是罗斯佩罗(Ross Perot)在1962年建立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lectronic Data Systems,EDS)时提出的。 业务外包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外包服务商(它们可以是银行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