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435863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7.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幼儿园春季常见传染病防控培训(优质课选评)(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季校(园)内常见疫苗针对传染病,高密市疾控中心 免疫规划管理科 张宜东 2013年4月13日,主要内容,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麻疹、风疹 水痘 流腮 无疫苗可预防传染病 略 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一、麻疹和风疹,4,4,2011年全国麻疹发病地区分布,分省麻疹发病率(1/10万), Source: NNDRS,全国麻疹病例分布 (按县,1点=1病例),前5位:西藏、新疆、青海、甘肃、陕西 低于1/100万:吉林、江西、广西、海南,2012年“消除麻疹”,2012年,全省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93例,实验室诊断21例。“实现消除麻疹目标” 其中潍坊市报告9例疑似,确诊3例 我市报告4例疑似,无确诊病

2、例 消除麻疹目标:发病率在1/100万以下,6,2013年以来全省麻疹病例报告情况(截至3月19日),7,2005-2011年潍坊市麻疹发病时间分布,麻疹流行新动向,麻疹非终身免疫性疾病 以往每隔2年一3年就有一次麻疹流行,对已患过麻疹的人来说,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抗体浓度,从而达到不发病的目的,形成了所谓“终身免疫”的结论。 随着时间的推延,人体内特异的麻疹抗体也会逐渐降低,由于麻疹发病越来越少,长期没有再次接触麻疹病毒的机会,体内麻疹抗体最终将会消失,此时若再感染麻疹病度,就将发病。这就是近来有人一生中数次患麻疹病的原因。 婴幼儿麻疹发病率增加 以往的母亲多为患过麻疹的妇女,这种感染后所产生的

3、麻疹抗体持续时间长,且抗体液度也高,其传给婴儿的麻疹抗体也较高。而麻疹疫苗接种后所获得的抗体无论其抗体浓度或持续时间均不如患麻疹者,其所生婴儿母传麻疹抗体的阳性率及持续时间也明显低于患过麻疹的母亲所生婴儿母传麻疹抗体。返就是近年来婴幼儿发病比例逐渐增高的主要原因。 育龄妇女孕前接种麻疹疫苗,麻疹流行病学,宿 主: 人类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传染源: 麻疹病人是本病的唯一传染源。 传播途径: 麻疹通过空气和接触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牢固免疫力。 免疫力低下者可以发生再感染。 流行季节: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是发病高峰。 传染性: 麻疹病毒的传染性极强。 在疾病潜伏末

4、期到出疹后5天均具有传染性, 但在前驱期传染性最强。,麻疹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结核 麻疹 水痘 炭疽 天花,通过空气传播,流脑 风疹 流腮 百日咳 其它,通过飞沫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传染源,易感者,典型麻疹的临床表现,潜伏期 :10-12 天 前驱期:2-4天。发热,体温达39-40。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患儿流涕、喷嚏、咳嗽、眼结膜炎等。发热2-3天后,口腔颊粘膜周围可见0.5-1mm灰白色小点,称柯氏斑。 出疹期:多在发热4-5天后出现,皮疹为玫瑰色丘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恢复期:若

5、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进入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也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皮疹,柯氏斑,结膜炎,麻疹的主要并发症,肺炎,角膜炎 (青光眼),肠炎 (严重脱水),脑炎,风疹的临床,表现一种轻型疹病。 其临床症状轻微,以发热、皮疹及耳后、枕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和疼痛为特征。 病毒经呼吸道侵入,在上呼吸道增殖,潜伏期12-14天,出现头痛、咳嗽、咽痛等症状,之后面部首先出现浅红色斑丘疹,迅速遍及全身,风疹皮疹比麻疹轻微且不融合。 并发症:不常见,但成人比儿童多见,常出现关节痛和关节炎。其它症状包括脑炎及出血性表现、

6、结膜炎或睾丸炎。,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临床类型 可导致流产、早产或新生儿(婴儿)死亡 未流产(早产)或未死亡者可导致: 婴儿畸型 出生非畸型弱小婴儿型 出生婴儿正常型,可从身体不同部位分离出病毒,23月龄发生肺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听力缺陷等多系统或器官损害。 婴儿生长正常型,但长期排毒,入学可发现听力障碍。,先天性风疹综合征(CRS),胎儿致畸危险与妊娠月份的关系: 1个月:危险性为61% 93 % 2个月:危险性为26% 95 % 3个月:危险性为6% 75 % CRS发生率取决于育龄妇女对风疹的免疫状况 在欧洲和北美国家育龄妇女风疹抗体阴性率为15%20% 我国育龄期妇女的风疹阴

7、性率约为10% 20%,麻疹、风疹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征,麻疹的监测,监测病例定义 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麻疹疑似病例。 注意:包括诊断为风疹的病例。 病例报告 按照网络直报要求尽快报告 快速报告。城市必须在6小时以内,农村必须在12小时以内报至当地县级疾控机构。,疫情的处理,属地管理原则(针对卫生院)。 疾控中心下达疫情控制指导意见书(对卫生院和病例所在单位)。 疾控中心提供技术指导、应急免疫(查漏补种)用疫苗、注射器。 疫情解除后,属地卫生院上报疫情处理小结。,28,二、流腮防控,29,一、概述 二、预

8、防控制 三、流腮的危害 四、流腮疫情形势分析,30,概述,3、传播途径:本病毒在唾液中通过飞沫传播(唾液及污染的衣服亦可传染)其传染力较麻疹、水痘为弱。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 4、易感性:普遍易感,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主要是学龄儿童,无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的成人亦可发病。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5、潜伏期:14-25天,平均18天。,31,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 人是已知的腮腺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经直接接触或经感染者上呼吸道排出的空气飞沫传播。潜伏期一般在2-

9、4周,平均为16-18天 腮腺炎病人从腮腺肿大前2天至肿大后9天都具有传染性,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32,腮腺炎全球流行的急性传染病,腮腺炎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是一种在全球流行的急性传染病 美国一项研究预测腮腺炎的发病率为2000/10万,约是被动监测资料的10倍 发展中国家目前几乎还无确切数据来评估腮腺炎的发病率,33,腮腺炎的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伴有或不伴头痛。95%的病例会出现腮腺肿大 腮腺炎病毒感染者中30%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即亚临床感染,其排毒时间与出现临床症状患者一样,由此为该病的控制带来许多困难,接种疫苗是预防腮腺炎病毒感染的唯一有效手段,34,

10、35,n=260,所有患者中2种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0.77%,流腮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亲和力强,能够侵犯多个脏器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由此导致出现多种临床症状 常见的并发症有病毒性脑膜炎和脑炎、睾丸炎、附睾炎,此外还有卵巢炎、胰腺炎、心肌炎等,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死亡 腮腺炎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68.08%,腮腺炎的并发症,36,15岁以下儿童是腮腺炎的主要受害者,中国2008-2009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统计结果显示: 20082009年,全国共报告腮腺炎病例610,155例 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共约占病例总数的92% 15岁儿童发病约占全部病例数的84.92%,37,学校是腮腺炎

11、疫情爆发的主要场所,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一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例腮腺炎病例为一起暴发并报告 20082009年,报告的腮腺炎爆发约占全国传染病突发疫情的21%,累计发病28 497例,其中学校腮腺炎爆发约占腮腺炎爆发疫情的99%,累计发病27 667例 2008年,腮腺炎爆发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是江苏(44起)、重庆(39起)、广西(36起)、新疆(31起)、甘肃(30起) 2009年,腮腺炎爆发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省是重庆(47起)、江苏(27起)、河北(30起)、广西(23起)、贵州(32起),38,潍坊市发病概况 2011年,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显示,

12、2011年共报告流腮病例545例,是2007年以来发病最高的年份,较2010年(228例)上升139.04%;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6.33/10万。 2012年,全市流腮发病形势严峻,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显示,2012年共报告流腮病例1826例,是2005年以来发病最高的年份,较2011年(545例)上升235.05%;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0.29/10万。,39,流行性腮腺炎 -2005-2012年报告发病率,40,流行性腮腺炎 -2012年病例地区分布,2012年各县市区均有病例报告,报告病例数居全市前2位的为青州(341例)、安丘(333例)占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39.91%。除诸城

13、外,各县市区报告病例数较2011年均有增高。,41,流行性腮腺炎 -2012年病例时间分布,与往年相比, 2011年秋冬季较2010年发病有增高趋势,流腮发病持续升高。2012年表现为同期病例数明显增多,且有上升趋势。进入2013年仍呈上升趋势 。,42,流行性腮腺炎 -2012年病例年龄分布,2011年报告流腮病例中最小为出生7个月,最大为61岁,发病高峰年龄为4-15岁,占总病例数的72.41%。15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81.30%。男女比例1:0.47 2012年报告病例中最小的5个月,最大的69岁,发病高峰仍为4-15岁,占发病总数的66.59%。15岁以下病例占总病例数的71.47

14、%。男女比例1:0.41,2011年流腮病例年龄分布,2012年流腮病例年龄分布,43,流行性腮腺炎 -2012年病例职业分布,2011年报告流腮病例中,按职业分布发病主要集中于在校学生占发病总数的57.89%,其次集中在为托幼儿童20.82%,散居儿童13.27%。 2012年报告流腮病例中,按职业分布发病仍然集中于在校学生占发病总数的68%,其次集中在为托幼儿童12%,散居儿童9%。,2011年流腮病例职业分布,2012年流腮病例职业分布,44,流行性腮腺炎 -下一步工作重点,落实山东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流行性腮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鲁卫疾控字200942号)文件要求,做好含腮腺炎成份疫苗

15、的免疫接种工作。 要有计划地对15岁以下儿童开展含腮腺炎成份疫苗的查漏补种工作,并根据相应疫苗说明书要求,确保2岁以上儿童2针次含腮腺炎成份疫苗免疫接种率达到90%以上,进一步减少易感人群,切实降低流腮发病率。 发生流腮暴发流行时,要根据疫情及其发展情况,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尽快对相应易感人群开展应急免疫,争取在短时间内遏制疫情蔓延。,45,潍坊市2011年流腮病例免疫史 情况,免疫史 根据流腮专报系统分析,2011年报告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48例,占8.81%,其中2针次以上免疫史的12例,占2.20%,无免疫史和不详分别占5.50%和85.69%。,46,随着免疫预防工作的深入开展,免疫

16、预防针对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维持在历史较低水平,相对而言,流腮的发病愈来愈突出,与全省发病趋势一致,已成为危害我市少年儿童健康的重点传染病,存在暴发流行隐患,流腮防控刻不容缓。 发病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9.19%。其中414岁的托幼儿童和中小学生发病较集中,占报告病例数的64.23%。流腮是呼吸道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集中场所,传播机制容易实现,如果人群免疫水平较低,一旦有传染源,极易导致暴发流行。 2006年以前,流腮疫苗没有统一的免疫程序,对接种率没有指标要求,因此,疫苗接种率不高。2006年开始按照省推荐的免疫程序实施接种,推荐2针次免疫,2008年扩免以来,根据我市近几年含流腮成份的二类疫苗使用情况估算,全市第2针流腮接种率不足30%。,47,针对我2012年发病情况及疫情走势,2012年1月份,潍坊下发了2012年潍坊市含流腮成份疫苗查漏补种实施方案,全市累计接种含流腮成份疫苗188822支。 其中高密接种28428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