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3436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的发展过程讲义(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字的发展过程,汉字形体,汉字的形体包括字形和字体两个方面。 字体是汉字的体式,即书写时所呈现的外部特征; 字形指的是字的外部结构。,汉字字体演变,汉字从产生以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由 于书写工具和承载材料的不同等原因,曾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几种不同的字体。,阵列图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阵列图示,草书,行书,甲骨文,甲骨文得名,甲骨文是通行与殷商时代的汉字字体,因刻在龟甲、兽骨上面得名。 甲骨文出土于殷商王朝的国都遗址(河南安阳小屯村),所以又称之为殷墟文字。 其内容大多是殷代统治者的占卜记录,故又称“占卜辞”。 到目前为止,出土的甲骨文单字中,人

2、们已认识的有一千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不认识的字大多是人名、族名、地名等专名用字。,甲骨文特点,由于甲骨文是在甲骨上刻画的,因此字的大小不一,形体大多瘦长,细长、方折的笔画多,棱角分明。 甲骨文的图形性很强,象形、会意字占比例大,即不带表音成分的字占绝大多数,带表音成分的字少,假借字多。 甲骨文的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构形比较自由,同一汉字常有多种写法,字的方向可以变换,偏旁可有可无,笔画数可多可少,离图画原型不太远,说明甲骨文具有古老的象形字的特点。,金文,金文,金文得名,金文是商代、西周以至春秋战国时钟鼎等铜器上的汉字字体的总称。 金文通常主要是指西周铜器上的汉字,因为古人把铜叫做“金”,所

3、以把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字叫金文。又因为这类青铜器以钟鼎最为常见,故又称“钟鼎文”。,金文特点,金文多铸在青铜器上,所以笔画较甲骨文丰满粗壮,屈曲圆转,象形符号的象形性已有所减弱,方块字形渐趋整齐,字形长圆,笔画比甲骨文简化。,篆书,篆文得名,大篆是通行于春秋战国时代秦国的一种字体,以籀文、石鼓文和祖楚文为代表。 籀文是著录于字书史籀篇中的字体,也是大篆的别称。 石鼓文是刻于十个石碣上的字体,石碣形状像鼓,又称其为石鼓文。 诅楚文载于三种石刻上,因其内容是秦王诅骂楚王的,故名诅楚文。,大篆特点,大篆在字形结构上大体保持了西周金文的特点,但又有些发展:字形更整齐匀称,笔画趋向线条化。,小篆,小篆由

4、大篆发展而来,是秦王朝推行的标准字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书同文”,由丞相李斯主持对大篆进行整理改造,形成小篆。小篆字体以秦朝的泰山刻石为代表。 小篆正式通行的时间不长,到汉代就被隶书所取代了,但两千多年来一直保存在篆刻艺术中。篆刻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小篆特点,小篆的字形比大篆更加匀称整齐,笔画也更流畅婉转,同时也更加简化和定型。 它把原来没有固定形式的各种偏旁统一起来,一个偏旁只有一个形体,为汉字组字成分的统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它还确定了每个偏旁在汉字形体中的位置,不能随意改动。 每个字所用的偏旁为一种,不能用其他偏旁代替,减少了异体字,每个字的笔画数目基本固定,所以基本上做到了定型

5、化。 小篆改变了大篆中相同的组字成分,使字形结构简化了许多。,汉字字体到了小篆阶段,文字的符号性和规范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甲骨文到小篆,经历了1000多年,这一阶段称为古汉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汉字字体,即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称为古汉字。,隶书,隶书,隶书是由于快速书写从而使字形变得草率的隶书变化而来的一种字体,开始于秦朝,因为多为秦隶所用,所以叫隶书。 秦代篆隶异用,小篆是当时规范字体,隶书是当时不合标准的俗体。到了汉代,隶书才成为正式字体。,隶书特点,隶书的笔画把篆书的圆转变为方折,大大便利了书写。汉隶笔画已有“波势”,结构也渐趋工整,晚期的汉隶还出现了“挑法”,字形棱角更加突出,渐

6、成扁方形。 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撰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隶变”,它在汉字字体演变中具有重大的,隶变,与小篆相比,隶书的字形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 首先,把小篆的圆转笔画改为平直,从此变成了由笔画和偏旁构成的方块字,并因此形成了汉字的笔画系统。 其次,结构进一步简化和定型。 再次,对小篆的偏旁进行分化、合并,改变了原有的汉字结构。 隶书打破了古汉字象形的系统,奠定了现行汉字的基础,可以说是古汉字演变为现代汉字的一种过渡字体。,隶变意义,1、隶变使汉字变成纯粹符号性文字。 2、隶变使汉字字体由繁趋简的演变。 3、隶变影响汉字的构造。 不少形体由于省简、合并、讹变破坏了原来的结构,“書”小篆从聿

7、,者声,隶书则把者省成日。 有些篆书中不同偏旁,隶变后就混同了。“奉”“泰”“奏”隶变后就变成“”字头了。又如“肠”小篆从肉,“服”小篆从舟,隶变后都为月。,有些篆书中的偏旁隶变后就分化了。例如“火”在不同的字中有不同的写法,“炎”“烧”“煮” 现代汉字中一些偏旁与他们独立成字时写法不一样,如“手”旁做“扌”也是隶变造成的。,楷书,楷书,楷书也称“真书”“正书”。“楷”是可作模范榜样的意思。楷书是现代通行的字体,它萌芽于西汉宣帝时,汉末渐趋成熟,魏晋南北朝开始盛行,直至现代汉字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楷书特点,楷书由隶书演变而来,吸收了隶书结构匀称清晰的特点,把隶书笔画“波磔”改为平直,把形体的

8、扁平改为方正,书写时更加方便。楷书出现,楷书成为方块字就定型了。 楷书汉字完全是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形符号,在摆脱古汉字的图形意味上又比隶书前进了一步。,楷书字体,楷书字体有手写体和印刷体之分,印刷体要求阅读时明晰,手写体要求行笔时方便。常见的楷书印刷体主要有如下几种: 正楷体 同手写体接近,字形端庄自然,常用来印通俗读物、小说课本、儿童读物,以及小件的印刷品,如名片、请帖、账薄、介绍信等。 宋体 又称老宋体。这种字体横细竖粗,笔画严谨,有装饰性点线,是最通用的印刷体,适用于报刊、图书中的正文和注释等。,仿宋体 比老宋体秀丽,笔画不分粗细,顿笔讲究,常用于排印诗词的正文,一般文章的引文、序言和图版

9、说明。仿宋体还有一种变形叫长宋体,较仿宋体细长,有立体感,一般用于表格的题头,或用于排印诗词文集古籍书等。 黑体 又称方头体,粗体。黑体字字形粗壮醒目,可用来表示着重强调,文章的标题一般用黑体字,排在文章中表示重要内容需重点阅读的部分,刊物中的重点文章等也使用黑体。但黑体很少用于全篇文章的印刷。,草书,草书,草书原指比正式字体写得潦草的字体,篆书、隶书、楷书、都有相应的草体。到了东汉后,“草书”才成为一种字体的专称,说明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字体了。,草书分类,草书又分章草、今草、狂草。 章草是隶书的草写体,起于汉代,笔画带草意,有连笔,仍保留隶书的“波磔”,字字独立,不相连属,布局比较

10、均匀。 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是楷书的快写体,从东汉末年流传至今。这种草书体势连绵、一笔到底、一气呵成,偶有字形不连却气韵不断,有时候难以辨认。 狂草又在今草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兴于唐朝。狂草书写诡奇疾速,极难辨认,很少有实用价值,但从书法艺术的角度看,有独特的风格。,行书,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基本上保持了楷书的笔画结构,只做了一些适当的减省,同时又采用了草书的连绵笔画,笔势连贯。 写得规矩一些接近行书的叫做“行楷”;写得放纵一些接近草书的叫做“行草”。 行书写起来比楷书简便、迅速,又不像草书那样不易辨认,兼有二者的优点,字形清晰易变,书写效率较高,实用价值大,自魏晋盛行以来,一直是手写体的主要形式。,汉字发展总趋势,从上述汉字字体演变的大致脉络来看,汉字发展的总的趋势是简化。 主要反映在:同字异形减少,通用字字形逐渐稳定,笔画、笔形的变化使书写快捷而便利,不断减省偏旁,使结构简化。,汉字发展原因,汉字字体的演变原因有二: 主观上是出于写字者对汉字的简易要求和美观要求。 客观上是由于书写工具、书写方式和承载材料的变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