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

上传人:笑傲****01 文档编号:95424859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26 天窗|语文S版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 天窗【教材分析】天窗是语文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名著之旅”。课文选自茅盾的一篇抒情散文,描写的是乡下的孩子在夏日里下雨或夜晚时,被关在屋里,透过天窗展开想象的情景。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好奇与向往,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具备了阅读感悟的基础。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悟不深,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很难把握。因此,教师着重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学习阅读的方法;在品读中感悟情趣、放飞自己的想象;在品读中培养语感、欣赏名家的语言;在品读中积累语言、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引导质疑、创设

2、情境等来深化学生的感悟,体会作者对天窗的特殊感情。要让学生有充分朗读、默读和思考时间,优化、活用教材,加强听说读写的联系,在愉快的学习旅程中爱上阅读,并乐于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教学目标】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感悟“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唤起学生与课文的共鸣。【教学难点】体会“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搜集有关作者茅盾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谈话导入课题。1、朗诵诗歌童年童年像一条船,装满

3、了糖果,装满了玩具,也装满了欢乐。 童年像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使人留恋,使人向往,使人回味无穷。2、播放茅盾故乡江南小镇乌镇的图片。不一样的童年有不一样的快乐,不一样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精彩。孩子们请看,这是作家茅盾爷爷的故乡,江南小镇乌镇。那里有涓涓长流的小河,微波起伏的河面上漂浮着美丽的乌篷船,河边是一排排错落有致的木板房,天晴时,木板窗扇扇打开,阳光射进屋内,多美呀!的确,这里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但是当茅盾爷爷回忆童年往事的时候,最让他难忘的却是那小小的神奇的天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26课天窗。二、检查预习。 1、什么是天窗? 2、乡下人为什么要在屋顶上面装天窗? 过渡:乡下人安

4、装天窗是为了采光,那么天窗在孩子的心中是什么呢?三、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天窗在乡下孩子的心中是什么? 文章中有一句话写出来,看谁能找出来。(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2、质疑: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几次,就这句话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问大家吗?预设:天窗都在什么时候成为了乡下孩子唯一的慰藉?为什么会成为孩子们的慰藉呢?怎样慰藉呢?3、过渡语:那小小的天窗在阵雨来临时是怎样慰藉孩子们的呢? 四、品读课文4、5自然段,畅谈感受。1、品读第4自然段。(1)这一段的感情非常丰富,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边读边品,看语句里包含哪些感情。(2)指导朗读本段,重点指导学生读出从高兴到难过的情感变化。(

5、3)男女生合作读。女生读高兴的部分,男生读失落的部分,最后齐读。(4)你从男女对读中收获、感受到什么。外面世界的自由与精彩,屋里世界的黑暗与孤独,孩子们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与渴望,理解“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过渡:那天窗是怎样慰藉这些失落的孩子们的呢?2、品读第5自然段。(1)透过天窗孩子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线划出看到的,用“”划出想到的。(2)汇报交流。A、看到的: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划。师问:“卜落卜落”是个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大还是小呢?为什么?B、想到的: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

6、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C、指导朗读:屋里和屋外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么读?小组合作朗读。D、是什么让孩子们从小中看到大,从单调看到丰富呢?(想像)E、师小结:小小的天窗使孩子们的想象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从有限的视野中看到的跳动的雨脚、带子似的闪电想象到外面广袤的世界风雨交加、电闪雷鸣,这种通过想象带来的感受要比在露天真实看到的要强烈的多,透过一扇小小的天窗,雨中的世界在孩子们的想象中变得如此奇妙,如此丰富,难怪孩子们会在这又黑又静的屋子中感受到“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五、自学第6、7自然段,读写联动。1、过渡当夜幕降临,孩子们告别了月光下、草丛中的嬉

7、戏,告别了池塘边、河滩旁的玩耍,被逼上床休息的时候,透亮的天窗又是怎样安慰孩子们的呢?自学课文6、7自然段。2、PPT出示自学提纲。 默读课文第6、7自然段,边读边用线画出孩子们看到的和想到的句子。看到的用“”,想到的用“”3、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抓住“一颗星,一朵云”“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奇幻的云彩”帮助学生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大胆;抓住“一条黑影”想象到“蝙蝠”“夜莺”“猫头鹰”体会出孩子们的想象合理。4、师生合作读。老师读看到的,学生读想到的。5、创设情境,读写联动。想象力是神奇的翅膀,乡下的孩子看到了窗外的景象展开丰富的联想,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现在你就是浙江乌镇的一个的孩子,在这样

8、的夜晚,被关在这样地洞似的屋子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抽生读写。 生1: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 一颗星,一朵云, 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生2: 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 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 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 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 生3:我会从那小玻璃上面闪过的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_,也许是_,也许是_)6、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天窗外变换的景象,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从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正如书中的孩子们,这小小的天窗成为了我们心灵“唯一的慰藉”。7、创设情景,男女生合作读第七自然段。孩子们,在上个世纪初,没有变形金刚,没有布

9、娃娃,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夜晚的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读六、品读课文8、9自然段,感悟神奇。1、过渡:乡下孩子通过天窗外的景象展开的丰富想象给自己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啊唷唷!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板书 神奇)2、质疑:对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或者说发现了什么问题? 预设1、为什么这里不说这小小的天窗是神奇的!那么这里的小小的一方空白可以是什么呢?预设2、作者为什么说“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追问:那个同学可以用书中的例子或生活中的例子说说。3、男女生合作朗读小诗男:是它,让我想起无数宇宙秘密;女:是它,让我联想到种种神奇事件;男: 是它,让我从无中看出有

10、;女:是它,让我从虚中看出实。男:它是应该被感谢的!女:它是神奇的!男:它是谁?女:它是天窗! 合:它是神奇的天窗!七、总结归纳,升华情感1、小小的天窗,带给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天窗已经被孩子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那么对于孩子们来说,天窗是什么呢?2、诵读诗歌天窗“天窗”是想象的翅膀;“天窗”是心灵的慰藉;“天窗”是快乐的源泉;“天窗”是孤独时的朋友;“天窗”是启迪智慧的老师3、师总结:这小小的天窗激发了矛盾爷爷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为我们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的文学巨著,子夜林家铺子春蚕希望大家找时间去阅读。八、拓展阅读(一)萧红的呼兰河传节选祖父的园子1、祖父和我在园中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2、用波

11、浪线画出你认为精彩的句子读一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3、汇报交流。(二)推荐学生假期阅读呼兰河传。祖父的园子节选自当代女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我们以前学过的火烧云也节选自它。这部作品是作者在病重期间以自己的童年回忆为线索,描写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小镇 呼兰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全书七章,虽说俨然一体却又可以各自独立。可以说不但是小说,还是散文、叙事诗。九、作业1、背诵天窗和祖父的园子自己喜欢的段落。2、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阅读同步读本中童年,在这里留下脚印和月光饼。板书 26天窗 慰藉 神奇附:祖父的园子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我出生的时候,祖父

12、已经六十多岁了。我家有一个大园子,这园子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祖父一天都在院子里边,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

13、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做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当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我看着祖父还在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我跑到屋里拿了一个谷穗,远远地抛给祖父,说:“这不是一样的吗?”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说谷子是有芒针的,狗尾草却没有,只是毛嘟嘟的,很像狗尾巴。我并不细看,不过马马虎虎承认下来就是了。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黄瓜还没有

14、吃完,我又看见一只大蜻蜓从旁边飞过,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好在也没有存心一定要追上,跟着蜻蜓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采一朵倭(wo)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里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底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

15、面的土墙都会回答。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花,就开一个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