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20216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9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本性态与变动成本法课件1(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8/18,1,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与变动成本法,成本分类 成本性态分析 变动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 全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2019/8/18,2,第一节 成本分类,一、成本按照经济用途进行分类 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非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二、成本按照可控性进行分类 可控成本 不可控成本 三、成本按照可归属性进行分类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2019/8/18,3,四、成本按照与决策的相关性分类 相关成本 非相关成本 五、成本按照性态进行分类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2019/8/18,4,第二节 成本性态分析,一、成本性态概念 成本性态,又叫做成

2、本习性。指的是成本的变动和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成本的变动和业务量之间的内在联系。 按照成本性态分类,成本可以分为: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混合成本 三大类,2019/8/18,5,二、成本性态分类,(一)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的定义: 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总发生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能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主要特点: 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 单位固定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019/8/18,6,(一)固定成本,2019/8/18,7,固定成本的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为维持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能力而必须开支的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指企

3、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年度开始前,根据企业经营、财力等情况确定的计划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的相关范围 一定的期间范围 一定的业务量范围,(一)固定成本,2019/8/18,8,1 2 3 4 5 6 7 产量,成本 7 6 5 4 3 2 1,相关范围,2019/8/18,9,变动成本的定义 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点 总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着一个稳定的比例关系。 单位变动成本不因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相应的变动,其数额始终保持在某一个特定的水平上。,(二)变动成本,2019/8/18,10,(二)变动成本,2019/8/1

4、8,11,变动成本的分类 技术性变动成本:与产量有明确的技术或实物关系的变动成本 。 酌量性变动成本:可以通过管理决策行动而改变的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 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成正比例变动的这种完全线性的联系,只有在一定的相关范围内才成立,而超出了相关范围,它们之间的联系将表现为非线性的,(二)变动成本,2019/8/18,12,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成本,产量,相关范围,2019/8/18,13,(三)混合成本,混合成本的定义 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增减变动也将发生变动,但变动的幅度同业务量变动幅度并不相等 。 混合成本的分类 阶梯式混合成本 半变动成本 延伸变动成本 曲线成本,

5、2019/8/18,14,混合成本的特点 混合成本的变动只在一定程度上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亦即混合成本总额尽管随着业务量的增减而升降,但二者之间并非保持同等的比例关系。 混合成本通常都有一个“初始量”,即无论是阶梯式混合成本还是曲线成本,它们的增减变动都是从某一特定的成本数额开始的。,(三)混合成本,2019/8/18,15,成本(元),60 000,40 000,20 000,450 000,900 000,业务量(件),一个管理员,两个管理员,三个管理员,阶梯式混合成本,2019/8/18,16,半变动成本,租金,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部分,半变动成本部分,机器小时,5 000,2 000,

6、5 000,2019/8/18,17,延伸变动成本,成本,业务量,延期变动成本,2019/8/18,18,曲线成本,成本,产量,约定产量,递增曲线成本,累进记件工资、各种违约金、罚金,成本,产量,初始量,递减曲线成本,热处理的电炉设备,2019/8/18,19,三、总成本公式及其性态模型,总成本 =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 固定成本总额+(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y代表总成本,a代表固定成本总额,b代表单位变动成本,x代表业务量,则上述总成本公式可改写为: y = a + b x,2019/8/18,20,总成本性态模型图,成本,业务量,2019/8/18,21,四、 混合成本的分解,分

7、解混合成本的方法主要有: 历史成本分析法 账户分类法 工程研究法 合同认定法 等,2019/8/18,22,(一)历史成本分析法,历史成本分析法是通过对历史成本数据的分析,依据以前若干时期(若干月或若干年等)实际成本与业务量之间所表现出来的依存关系,来推算一定期间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的平均值,并以此来确定所估算的未来成本的方法。 该方法适用于企业生产流程不发生重大变化,根据过去的生产经验,就可以较准确地预计未来成本随业务量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三种方法,账户分析法,2019/8/18,23,采用历史成本分析法分解混合成本,应注意: 第一,所收集的数据是否因为会计政策的变化而产生较大的偏差,因为

8、某期间的成本性态是与该期的会计方针密切相关的。 第二,选择恰当的期间,以便既能消除期限较长带来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又能使所选择的期间可保证获得较为精确可靠的成本数据。 第三,要选择适宜的业务量的计量单位。使用最广泛的业务量是实物单位的产量、销量、直接人工小时以及机器小时等。,账户分析法,2019/8/18,24,历史成本分析法包括 高低点法 散布图法 回归分析法 三种,账户分析法,2019/8/18,25,高低点法(high-low points method) 以某一期间内最高业务量(即高点)的混合成本与最低业务量(即低点)的混合成本的差额,除以最高点与最低点业务量的差额,求解出成本变动率(

9、单位业务量的变动成本额),进而确定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数额 。 设:y = a + bx,2019/8/18,26,高点的成本性态为 (1) 低点的成本性态为 (2) 用(1)-(2)则有 (3) 式(3)表明混合成本总额之差 即为两种业务量下的变动成本之差。 移项后则有 (4) 即 单位变动成本 =,高低点法,2019/8/18,27,将(4)代入(1)则有 或将(4)代入(2)得出 即 固定成本 = 最高(低)点混合成本总额 -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低)点业务量,2019/8/18,28,例2-1某工厂今年上半年的设备维修费数据如表21所示: 表21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将半变动成本设备维修费

10、分解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2019/8/18,29,该历史成本数据在相关范围内(4-9千机器小时)的变动情况如下: 业务量(x) 维修成本(y) 最高点 9 120 最低点 4 85 差额 x= 5 y= 35 据此, 可分别确定如下: b = 35/5 = 7元/千机器小时 a = 120 - 79 = 57元 y = 57 + 7 x,2019/8/18,30,必须指出:采用高低点法选用的历史成本数据,应能代表该项业务活动的正常情况,不得含有任何不正常状态下的成本。此外,通过高低点法分解而求的得的半变动成本公式(y=57+7x),只适用于相关范围内的情况。在本例中只适用于40009000

11、机器小时的相关范围,超出该相关范围即不适用。 在实际工作中,若半变动成本的变动部分与业务量基本上保持正比例关系时,采用高低点法进行分解最为简便。但此法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因它只采用了历史成本资料中的高点和低点两组数据,没有考虑其他数据的影响,故代表性较差。,散布图法,2019/8/18,31,散布图法(scatter diagram method) 此法是将所观察的历史成本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图,以纵轴代表成本,横轴代表业务量,于是历史成本数据就形成若干点散布于坐标纸上,由此而绘制的图即称之为散布图。在散布图上,可以根据目测,在各成本点之间画一条反映成本变动趋势的直线,再根据它来确定半变动成本中的

12、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各占多少。,2019/8/18,32,0 1 2 3 4 5 6 7 8 9 业务量(千机器小时),维修费 120 100 80 60 40 20,a,y- a,例2-2:以例1的数据资料,用散布图法分解维修成本。,根据该厂今年上半年的历史成本数据,首先在坐标图上标出6个成本点,如下图所示:,2019/8/18,33,然后通过目测,在6个成本点之间画一条能反映半变动成本的平均变动趋势直线,并要求该直线与直线上下各成本点之间的误差之和相等。该直线与纵轴相截之处,就是维修费的固定成本总额(a),在上图中, a = 58。 图上所画的半变动成本平均变动趋势直线的斜率,即b(单位变动

13、成本),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b = (y a ) / x =(120- 58)/ 9 = 6.89元/千机器小时 则 y = 58 + 6.89 x,回归直线法,2019/8/18,34,回归直线法 (regression line method) 回归直线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方法。它是根据过去一定期间的业务量和半变动成本的历史资料,应用最小平方法原理,算出最能代表业务量与半变动成本关系的回归直线,借以确定半变动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方法。,2019/8/18,35,回归直线法的基本原理是:先按散布图法把过去某一期间的半变动成本历史数据,逐一在坐标图上标明,然后通过目测,在各个成本点之间画

14、一条能反映业务量与半变动成本关系的平均变动趋势直线。但如前所述,画这一直线时,往往会因人而异,究竟那一条较为准确呢?从数学的观点看,应选用全部观测数据(即成本点)的误差平方和最小的直线最为准确。这条直线在数理统计中称为“回归直线”。正因为这种方法要使所有成本点的误差的平方和达到最小值,故亦称为“最小平方法”(least-squares method)。,2019/8/18,36,根据混合成本的基本方程式:Y = a + b x,我们可以采用一组n个观测值来建立回归直线的联立方程式: y = n a + bx (1) xy = a x + bx2 (2) 于是得到: a = (3) b = (4

15、),2019/8/18,37,据公式(4)和(3),将有关数据代入,先求b, 后求a 。最终就可把半变动成本分解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例2-3根据例21的资料,用回归直线法分解半变动成本。 首先,根据今年上半年六个月的维修费资料进行加工,计算出求a 与b 的值所需要的有关数据,如表22所示:,2019/8/18,38,2019/8/18,39,其次,根据表22中最后一行的合计数,代入上述(3)和(4)两个公式,分别计算 a与b 的值: a = =,a 与b 的值既为已知,那么维修费的半变动成本 公式就可确定为: y = a + b x = 65.92+6.14x,= 65.92元,b = =,= 6.14元/千机器小时, 注意,2019/8/18,40,(二)账户分类法 (account analysis approach),账户分类法也叫会计法,是根据各有关成本账户(包括明细账)的内容,直接判断其与产量的依存关系,确定其比较接近哪一类成本,就视其为哪一类成本的成本分解方法 。,2019/8/18,41,【例2-4】某企业某车间的月成本如下表所示。采用账户分类法对成本进行分解:,2019/8/18,42,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