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19130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162 大小:1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2页
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2页
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2页
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2页
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培训资料(1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管理自救与创伤急救 培训资料,事故应急处置,一、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的行动原则 1、及时报告灾情。 2、积极抢救。 3、安全撤离。 4、妥善避灾。,现场创伤急救原则,1、对骨折伤员,先固定后搬运。 2、对出血伤员,先止血后搬运。 3、对窒息(呼吸道完全堵塞)或心脏跳动刚停止不久的伤员,必须先复苏后搬运。,自救器分类,自救器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类, 隔离式自救器又有化学氧和压缩氧两种。 1.过滤式自救器。 2.化学氧自救器。 3.压缩氧自救器。, 止血(指压止血、止血带止血) 包扎(外伤、烧伤) 骨折的临时固定 伤员的搬运,第 一 节 止 血,心 脏,人的心脏是一个中空、拳头大小的肌肉泵,位

2、于胸腔中间区域偏下位置。它有四个腔室,而且是一个具有单向阀门的系统,这样可以保证血液以正确的方向流动。在心脏压力作用下,血液保持一定压力在全身不停地流动着。,血 液,血液包括以下几种成分: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是一种 象水一样、带咸味的液体,它负责携带血细胞把营养物质送往全身各个组织。它也负责把组织、特别是器官排泄出的代谢物携带出来。红细胞使血有了颜色,把氧分子带到各个细胞,然后再把二氧化碳分子从细胞中换出带到肺部。白细胞帮助消灭体内的细菌,产生抗体保护身体免受感染。血小板可以防止出血,形成血液凝块,可以帮助止血。 人体内的血液体积因人而异,主要与体型有关。血液约占人体体十五分之一

3、到十二分之一。一个体重为67.5公斤的人约有5.7升(56.6升)的血,占体重的7%。 如果某个组织接受不到富含氧的血,就会死亡。一个成人如果损失1.14升的血,就被认为是严重出血。在短时间,一到二个小时 内如果损失1.7升的血将有生命危险。身体某些部位会在很短时间内发生严重出血。切割开颈部、与臂和大腿处的血管和胸腔与腹腔内的主干血管的破裂将会在三分钟内致命。 失血将会导致休克。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血液把氧和食物带给组织。体内所有过程都会受到影响。如果休克不能纠正,就会发生死亡。,血 管,被氧化过的血从心脏流经一条大动脉,叫做主动脉。从这条大动脉延伸出许多动脉分支,从动脉分支上又延伸出许多更小的

4、动脉分支。这些动脉分支一分再分直到它们变得细小,最后变得就象线一样细的血管,就是我们所说的毛细血管,深入到各个器官和组织中。 血液把必需的营养和氧气运输到人体各个器官和组织后,然后把代谢物,尤其是二氧化碳带出。血液会沿着叫做静脉的血管系统流回心脏。静脉通过毛细血管与动脉相连。 细小的静脉合并起来,形成较大的静脉血管,这样依次合并直到形成最大的静脉一直通到心脏。血液通过肾脏时,代谢物在这里被清除。当体内的血液流回心脏后,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物必须被清除,然后携带上所需的氧气。心脏的泵作用通过静脉把血送到肺部,流经另一个毛细血管网。在这里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物通过微细的肺泡壁与氧气互相交换。然后,血液

5、被 氧化后回到心脏,开始另一个全身循环。,失血症状,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患者面色苍白、口渴、冷汗淋漓、手足湿冷、软弱无力、呼吸急促、心慌气短。检查时,脉快而弱以致摸不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甚至神志不清。,止血目的及原则,目的 维持生命 减少出血,防止休克 保护伤口 固定骨折 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 快速转运 治疗原则 加快血小板凝聚到伤口的边缘,并互相缠结,使血液加快凝固,在伤口处,产生纤维蛋白。,出血分类 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 1、外出血 2、内出血 二、外出血根据血管类型不同又可以分为: 1、动脉出血 2、静脉出血 3、毛细血管出血,一、动脉出血,动脉血管是一种比

6、较厚、肌肉壁比较发达的血管,用来运输从心脏里的出来血。接受到新鲜氧气后的血呈现鲜红色。当动脉受到严重损伤时,鲜红色的血就会从伤口喷射而出。动脉里的血直接来自心脏。因此,心脏每收缩一次,血液就会大量、快速地喷射一次。,二、静脉出血,静脉里的血以比动脉压力小的血压单向流回心脏。当静脉被割破时,血液流经伤口时是稳定地、大量出血。静脉血管里的血已经把所带的氧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器官了,返回时携带着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物,所以静脉血呈现的是暗红色。 大的静脉受到损伤时,比加颈部的静脉,可能会吸入小碎片和气泡。血流中的气泡就是我们所说的气泡血栓,会带入心脏引起心脏跳动紊乱或停止跳动。,三、毛细血管出血,毛

7、细血管是非常细小的血管,内部已经进行过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代谢物的交换。出血比较慢,称作渗出。因为出血比较慢,所以没有必要大惊小怪的。 毛细血管出血一般是受了轻伤或是擦伤。如果是面积皮肤受伤,那么受感染的危险性比失血要严重的多 尽管对各种类型外出血的治疗方法是一样的,但是动脉和静脉的外出血的处理措施比较重要。因为动脉出血经常是大量的、处于高压状态,凝血块很难形成,所以很难控制。,止血方法,止血通常情况下非常简单。大部分的外出血都可以直接对开放型伤口施以压力即可止血。直接压力可以使血凝进行。 在严重出血的情况下,急救人员可能被伤员的伤情和大量出血的情形弄得心情很糟。要记住少量出血看起来也象

8、是大量的血。对急救人员来说重要的是保持冷静,看伤员应该怎么处理。 当需要止血的时侯,做以下工作: 1、人体隔离 2、直接按压 3、抬高和冷冻止血 4、按压止血点 5、用止血带止血(作为最后一种方法),一、人体隔离,个人防护器具与措施能够避免伤员的血与你的血之间相互混合,这叫做人体隔离。这些措施也可称作传染的控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非常重要,因为即使沾上少量的血也会增加被 感染的危险性。,二、直接按压,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是,只要是可能就对伤口进行抬高、直接按压止血。这很好做,只要把消过毒的纱布或敷料或其它干净可用的东西敷在伤口处,然后用带着手套的手直接用一定的压力按压伤口直到血被止住。如果没有可用

9、的敷料,就用你带着手套的手用一定的压力直接按压住伤口。除非用其它方法,一旦血被止住,要安全地用一块绷带在伤口处打成一个结。绷带要对伤口有一定的压力,在医生检查以前不要动绷带。当有气体夹板或压力绷带时,它们可以在一厚层纱布上施以直接的压力。 如果用了绷带以后,血还是流个不停,保持压力的情况下再用一条绷带包扎住。不要动原来的绷带。无论用哪种方法都应把血给止住。,三、抬高和冷冻止血,把身体受伤部位抬高到心脏上方的高度, 可以减缓血流速度和加快血的凝固。当四肢没有骨折、脱位或穿刺物并且脊椎没有受损伤的时侯,就可用抬高直接按压的方法 冷冻可以减轻肿胀,通过收缩血管减少出血。这种方法本身不会止血,但是它与

10、其它方法相比不是有用的。冷冻也可以减轻出血伤口处的疼痛感。 冰和冷冻包绝不能直接放在皮肤上。长时间的冷冻会造成冻伤。要用一块布或者毛巾先把冷冻包裹起来再放在伤口处,并且一次冷冻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四、按压止血点,用手指、手掌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目的。 1、头顶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耳屏前方的搏动点(颞浅动脉),将颞浅动脉压向颞骨。 2、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搏动点(面动脉),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 3、头面部、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颈部中点气管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搏动点,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

11、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大脑缺血,压迫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 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锁骨中部搏动点(锁骨下动脉),将锁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 5、前臂出血:用拇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肉内侧沟中部搏动点(肱动脉),将肱动脉向外压向肱骨。 6、手掌出血:用两手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外侧尺、桡动脉。 7、下肢出血:用两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股沟带中点稍下方的强搏动点,将股动脉压向股骨。 如为四肢出血,应抬高患肢;指压止血时应将动脉压向骨骼。,止血带止血法,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如

12、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上止血带注意事项,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 上止血带之前应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流量。 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心端(上方)。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避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大腿中部。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 结扎止血带要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

13、 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每隔4560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带松解35分钟后,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时,如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已无保留可能,在转运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 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尽快运往医院 解除止血带,应在输血输液和采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后方可进行。如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 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六、内出血,内出血发生在体内,比较危险。内出血

14、较轻,可能由挫伤(擦伤)引起。然而,当内出血过多时,会引起心肺衰竭,最终导致死亡。胸腔或腹腔内部的血管破裂可在几分钟内甚至数秒内导致死亡。,内出血的外部征兆如下,1、颈部的擦伤或穿刺伤 2、头颅的穿刺伤 3、耳鼻出血 4、呕吐或者咳嗽带血(表面看起来象是咖啡色或浅红色) 5、胸部擦伤可能有肋骨骨折 6、腹部擦伤或肿胀 7、腹部触痛、有硬块或腹部痉挛 8、尿血 9、嘴角出血、直肠出血或人体开口部位出血 10、骨折,尤其是骨盆、肱部和大腿骨处的骨折,内出血的紧急护理,1、保持呼吸顺畅 2、治疗休克 3、不要给伤员嘴里塞任何东西 4、如果伤员呕吐或嘴角流血,让他侧卧 5、如果怀疑四肢出血,用夹板处理

15、 6、胸部受伤时,如果脊椎无伤,使伤口朝下 7、对任何怀疑有内出血的伤员要尽量快而稳地送往专科医院,定义:外科临床常用的基本技术,其借助物理作用,达到固定与治疗患部等目的。,第二节 包 扎,作 用,1、保护伤口,避免或减轻污染,预防感染的发生; 2、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 3、固定敷料、夹板位置,防止脱落和移位,利于转运; 4、固定肢体和关节或悬吊和牵引; 5、加压包扎,减轻或预防伤肢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6、急救时可替代止血带。,物 品 准 备,纱布、卷轴绷带、三角巾,急救现场可用干净毛巾、衣服、被单、布带等代替。,包 扎 方 法,一、卷轴绷带基本包扎法 1、环形法

16、2、蛇形法 3、螺旋形法 4、螺旋反折形法 5、回返形法 6、“8”字形法,卷轴绷带基本包扎法注意事项,1、包扎方向应自下而上、由左向右、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以助静脉血脉回流。 2、包扎开始与终了时均需环绕2周;需加绷带时,可将两端重叠6CM;包扎完毕用胶布粘贴固定或撕开末端在肢体外侧打结,不应打在伤口或骨隆突部位。,三角巾包 扎 方 法,二、三角巾包扎法 1、头顶部包扎法 2、头部风帽式包扎法 3、单肩包扎法 4、双肩包扎法 5、单胸包扎法 6、双胸包扎法 7、手、足包扎法 8、手臂悬吊法,包扎注意事项,一、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 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 3、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 。 4、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二、特殊损伤的包扎: 1、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包扎: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有敷料或其它布类做成大于伤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