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413398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8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材(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 及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获得生命的最 好成长,促进其潜能的显现, 精神的唤醒,内心的亮丽, 独特个性的彰显, 人生价值观和社会 责任感的生成。,一、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心理危机,2019/8/18,各月份自杀人数,有两个时间段是自杀高峰期,一个是四到六月,2010年四月份自杀人数为历年最高, 2011年四月份自杀人数为0 第二个高峰期近几年有所改变,前几年发现的第二个自杀高峰期是十至十一月,但从2010年起,九月份的自杀人数增加,2011年九月份自杀人数最多,且自杀者多为新入学学生。 每个月都有可能有自杀事件。,大学

2、生自杀原因,(一)直接原因 1、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症 研究表明,70%的抑郁症患者有自杀想法,10%至15%会自杀。 2011年自杀学生中,有8人在自杀前出现抑郁等精神疾病症状,占57.1%。疑似抑郁症者7人,疑似精神分裂症1人。,2、自杀继往史或家族自杀史,有自杀继往史的人很容易再次发生自杀。在2011年自杀学生中3人曾有过自杀未遂,占21.4%,但是家长并未将此信息告知学校,有2人曾向同学说起自杀,但未引起重视。,3、恋爱情感挫折,直接因失恋导致自杀或与恋爱受挫有关的自杀事件有4例,占2010年大学生自杀总数28.6%。 一位男生因女友与其前男友重新修好,即杀掉情敌而自杀。,4、学习压力

3、,在2011年,因考试不及格而留级或面临休学、退学压力,或者研究生实验或论文完成困难等学习压力,或者由于对自己学业期望过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而导致自杀的学生有5人,占35.7%。 5、身体疾病压力,6、就业压力,一位女生因所学专业在就业方面欠缺优势而倍感压力,在毕业时选择自杀。 有的自杀原因虽然不是直接由就业引起,但也间接与就业有关,例如有的学生报考公务员失败,有的因学习不及格,因退学、休学而对前途失望等。,(二)深层原因,1、人生价值观扭曲 “成功”观 虚幻的书籍、影视影响, 3位学生逃避现实,沉迷于虚幻世界。 一位学生平时经常看一些暴力、血腥的电影,例如死神来了、电锯惊魂等。经常幻想自己是

4、电影故事情节中的一员,幻想自己受到暴力、血腥的虐待,产生了了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个性过分好强,无法容忍挫折 凡事争第一,不能容忍自己不如他人。 3、 孤独 4、自我掩饰,4、欠缺家庭关爱 (1)父母丧失或关系失和 (2)亲子关系疏离,沟通不畅 6、父母及社会期望的压力 (1)父母期望过高 (2)社会期望过高,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个人经验标准 社会文化标准 症状检查(心理测验)标准 数理统计标准,精神障碍、精神疾病的识别,抑郁症的诊断 如果一个人在两周或更长时间内,同时存在三个下述症状,尤其是第l、第2第13项,即符合了抑郁症的标准。 1、 几乎每天心情都非常恶劣: 2、 对以前感兴趣的

5、东西或活动失去兴趣; 3、 感到麻木、空虚、无聊; 4、 躯体疼痛(胃痛、头痛) 5、 睡眠困难(难以入睡、早醒或睡得过多): 6、 体重改变或饮食习惯改变: 7、 过分的挫败感和过分自责:,8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困难: 9和平常比,更易怒、紧张或易激惹 10感到无价值、内疚或满心羞愧 11彻底的无助感、无望感: 12没有精力或动力,内心有压力感: 13反复出现死亡或自杀的想法,觉得活着还不如死了好。,精神疾病与重性抑郁,有严重抑郁情绪的患者可能会有精神症状,如幻觉及妄想 幻听最常见的内容是听到批评自己的声音 妄想通常是与其情绪相适应的,常见的有贫穷、虚无、内疚、死亡、个人能力不足及疾病妄想(

6、躯体形式障碍) 幻觉与妄想也同时出现 如果没有仔细的评估,这些症状可以导致医生对患者的误诊,容易诊断为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心灵独白,在选择死亡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犹豫、徘徊、辗转,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生与死之间进行抉择。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二三个月,在那个阶段,我曾经的一切荣辱得失对于我都不重要了,曾经的辉煌早已远离了我,包围着我的只有无边的痛苦和对自己彻底的绝望!痛苦的太久了最后便成了麻木。我甚至想好了采取何种手段结束自己的生命,跳楼太需要勇气了,我想吃安眠药,没有痛苦,就像睡去了。也许我选择自杀是一种自私,但是我真是太痛苦了,我实在没有办法摆脱。每天一睁眼就是无精打采,一睁

7、眼就有意识,有意识对我来说就意味着痛苦。如果要结束痛苦,就选择死亡,就像睡去一样。,自杀与重性抑郁,有抑郁情绪的人经常会说有想死或自杀的念头,且比一般人群自伤的危险高 当一个人接受治疗且突然好转时,他自杀的危险性增加 (个体这个时候有精力采取自杀行为) 一个人的情感突然变的欢快,可能意味着他的生死矛盾情感不再存在,因为他已经决定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状况让他有精力实施自杀行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1如果在一个月以内有下列两种以上的症状,便可能患有此症: 幻觉(看到或听到他人对自己思想及行为的批评,或听到两人以上彼此交谈,但实际上这些声音或图象并不存在)。 妄想(超越现实中个人所能达成或与现实不

8、符的想法,如有的病人会说自己当总统、主宰世界、拯救众生等与现实不符的想法)。 语无伦次 痴呆或错乱的行为 情感上则陷于停滞,行为退缩。 2发病后在工作能力、人际关系、自我照料等功能上明显降低。儿童及青少年则在课业及人际关系上表现失常。 以上症状至少需维持六个月以上才算构成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的诊断,躁狂症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同时,至少有下列8项中的3项症状(若仅为易激惹,至少需要4项症状): 1、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 2、话语增多; 3、思维奔逸(语速增快、言语迫促等),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 4、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 5、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或活动

9、; 6、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或不计后果的行为): 7、睡眠需要减少; 8、性欲亢进。,双向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以躁狂或忧郁的反复发作和交替发作为特征的精神病,主要特征为情感障碍,故又称情感性精神病。发作可呈双向性,亦可呈单向性,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对自杀者的识别,对自杀问题的认识 对自杀的误解 谁有自

10、杀的危险? 怎么知道谁要自杀呢?,对自杀的误解,谈论自杀的人不自杀 自杀前没有任何自杀的症兆 自杀者不是真的想死 有过一次自杀以后肯定还自杀 一个人自杀未遂后,以后再也不会出现自杀行为 如果一个人有抑郁情绪存在,与它提及自杀会导致他产生自杀的想法,所有自杀行为均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自杀最常见原因是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要协助其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般来说,人们选择自杀是为了逃避 自杀行为是一个人向他人传递精神痛苦的求助的信号,对自杀行为的认识,大多数的自杀是源于一个突发的创伤事件 非致命性的自杀行为只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 所有自杀者都有精神问题 恐吓说自杀的人不会自杀 情绪好转后自杀危机会

11、减少,自杀者的心理状态 矛盾心情(对死又怕又想,希望死能解脱现实中的有形无形压力;虽有死的意念但又求助) 性格健康的一面(有正向特征,求生存欲望) 思想歪曲(扩大化、缩小化、绝对化) 冲动行为 难与人建立正常关系 徬徨无助 隐葳主要困扰因素 死亡概念模糊 发出各种求助信号,谁有自杀的危险,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高: 心情忧郁或焦虑 近期,特别是最近两天,有严重的负性生活事件 近一个月生活质量很差 长期的生活、工作或心理压力 既往有过自杀行为 亲友或熟人有过自杀行为(媒体的报道影响、因自杀受关注也会模仿),模仿自杀,模仿自杀(企图自杀):指因各种原因自杀未成功的

12、行为。 导致模仿的原因 媒体特点 祥细报导及解释自杀方法 对因自杀未遂而导致身体伤残完全不提或轻描淡写。 许自杀者生前长期精神健康欠佳,或患精神病,媒体报导不提及或轻描淡写。 将引发或导致自杀行为的因素简单、通俗化。 自杀者知名度高。 使人误以为自杀会带来好处,如讨回公道,增加知名度。 对自杀者遇到的困难并来提供实质可行的解决方法。,自杀事件及相关媒体报导对已有自杀倾向人的影响 已有自杀倾向人认为该自杀事件与自己面对的处境十分相似。 自杀者憧憬其死亡能带来美好的结果。,怎么知道谁要自杀呢,对于绝大多数经受心理的巨大痛苦而想自杀的人来说,自杀前常常会出现以下的一些迹象: 自杀前的迹象 语言上的迹

13、象 直接说出:我希望我已经死去,我再也不想活了 间接说出: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人能帮我,没有我,别人会生活的更好,我再也受不了啦,我的生活一点意义也没有 。,言语上的 : 他们说自杀有关的事情和拿自杀开玩笑 谈论自杀的计划、包括自杀的方法、时间和地点 流露出无助无望的情感 与亲朋告别 谈论自己现在的自杀工具(自杀计划越详细危险就越高),行为上的 : 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和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危险性为增加 抑郁症表现(情绪改变睡眠食欲改变) 有条理地安排后事 频繁出现意外事故 饮酒和吸毒的量增加,当做出自杀的决定,矛盾情感不再存在 可能显得较为冷静、放松,甚至更高兴 他人很可能

14、会认为自杀者的危机已经结束并且事情出现转机,而实际上是死亡即将成为现实,有自杀倾向者如果情绪突然的好转,很可能是其死的决心已定。,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1.遭遇突发事件而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遭遇性危机、受到自然或社会意外刺激的学生。 2.学习压力过大、学习困难而出现心理异常的学生。 3.个人感情受挫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4.人际关系失调后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5. 性格过于内向、孤僻、缺乏支持的学生。,6. 严重环境适应不良导致心理或行为异常的学生。 7. 家境贫困、经济负担重、深感自卑的学生。 8.身体出现严重疾病,个人很痛苦,治疗周期长的学生。 9.患

15、有严重心理疾病,如患有抑郁症、恐怖症、强迫症、癔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等疾病的学生。 10.由于身边的同学出现个体危机状况而受到影响,产生恐慌、担心、焦虑、困扰的学生。,三、学校危机预防及干预,对象:少数 目的:协助学生 有效地应对危机和自杀,积极面对生活,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念,发展 教育 预防 对象:全体学生 目的:帮助学生解除 个人的成长中困惑, 发展潜能,健康成长。,危机干预,防止自杀的重要因素,自杀的进程被阻断,还是演变到自杀未遂或自杀,取决于以下两个方面 个体请求帮助及获得帮助的能力 自杀者周围的人识别其自杀性表达的能力及重视程度,构建机制,全员参与,院 系,宿 舍,班

16、 级,学生,学 校,教育内容、策略,危机问题,反应通道,快 速,(一)创建五级工作机制,教育系统化,五级工作机制(2004年创建),全员参与,关爱学生心理发展,人事处 教师心理培训,后 勤 员工心理培训、识别、保障,研究生院、学生处 日常教育、协调管理、预防干预,教务处 教学计划、课程建设、学籍处理,宣传部:媒体控制,保卫处 日常预防、干预、现场处置,组织部、团委 党、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心理培训,党校办:总协调、公告等,校医院:救护,心理危机预防与危机干预的工作环节,1.发现和识别 2.监控 3.干预 4.转介 5.善后,监控,进行心理鉴别 监控容易出现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 对有自杀意念学生一旦发现应立即将有自杀意念学生转移到安全的环境,并成立监护小组,实行24小时全程监护,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并通知学生家长到校共同采取干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不要给被监控的学生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重要的是对这样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其感受到人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