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及眩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84570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4.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病及眩晕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脑血管病及眩晕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脑血管病及眩晕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脑血管病及眩晕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脑血管病及眩晕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病及眩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病及眩晕(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血管病和眩晕,目录,眩晕的概况,眩晕的诊治原则,尼麦角林临床应用,眩晕的临床现状,国人眩晕患病率为5%1 在神经内科门诊以眩晕为主诉而就诊者占5-10%,在耳鼻喉科门诊者占7%1。 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患者就医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发热和头痛2,国内数据,欧洲数据,欧洲研究报道约30%的普通人群中有过中重度的头晕,其中25%为眩晕。 人群中前庭性眩晕终身患病率为7.8%,年患病率为1.5%3。,1、国人眩晕症的病因及治疗综合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5,25(8) 2、神经内科门诊眩晕的疾病分析,四川医学学2008,29(2) 3、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

2、5),头晕与眩晕的关系,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年48(5),头 晕,是一组非特异性的症状包括:,眩晕,眩晕: 一组非特异性的症状,表现有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觉,晕厥前,失衡,头重脚轻,眩晕发作的特点,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48(5),眩晕的主要病因,前庭周围性者明显多于前庭中枢性者,是后者的4-5 倍。以下病因占前庭周围性眩晕的主要部分 BPPV( 约占1/2) 前庭神经元炎(约占1/4) 梅尼埃病,前庭周围性,前庭中枢性眩晕几乎都伴随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其病因多样但均少见,包括: 血管性 外伤 肿瘤 脱髓鞘 神经退行性疾病,前庭中枢性

3、,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眩晕的病因分析,一项对神经科与耳科的联合门诊的812 例患者的病因构成结果,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眩晕的 常见病因分析,12 项来自于全科医生门诊、急诊或专科门诊的研究进行系统评估,共纳入连续的头晕患者4536 例分析其病因构成,眩晕的 常见病因分析,眩晕的病因分析,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周围性眩晕,迷路动脉,前庭动脉,耳蜗动脉,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 椭圆囊耳石膜的碳酸钙颗粒脱落并进入半规管(后半规管多),A. 发作的时机:总在体位变化时(起床、躺下、 抬低头时) B. 持

4、续时间:多数在一分钟以内 C. 眼震特点:疲劳性位置性眼震,向地性眼震 D. 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E. 发作后基本恢复正常,良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特点:,眩晕特点: 急性发病,病前病毒感染史 儿童相对较少 自主神经症状剧烈 持续数天,之后仍有数天不稳感 耳病前庭反应减弱(冷热试验),前庭神经(元)炎,2006年贵阳会议诊断标准 1. 发作性眩晕2次或以上,持续20min至数小时. 常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无意识丧失。 2. 波动性听力损失,早期多为低频听力损失,随病情进展听力损失逐渐加重。至少一次纯音测听神经性听力损失,可出现重振现象。 3. 可伴有耳鸣和(或)耳胀满感

5、。 4. 前庭功能检查:可有自发眼震和前庭功能异常。 5. 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眩晕。,梅尼埃病(美尼尔病)(Menieres Disease),梅尼埃病(美尼尔病),临床分期 早期:间歇期听力正常或有轻度低频听力损失。 中期:间歇期除2kHz外,低、高频率均有损伤。 晚期:全频损失达中重度以上,无听力波动。,迷路炎,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长期流脓,伴发胆脂瘤,并出现阵发性眩晕者,可诊断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性质,一般分为三类: 局限性迷路炎 浆液性迷路炎 急性化脓性迷路炎 对症治疗,控制感染,及早手术。,中枢性眩晕,眩晕较轻,持续时间长,多有意识障碍 伴其他CNS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绝大部分病灶位

6、于后颅窝 需遵从神经科疾病的定位和定性原则:主要累及延脑、脑桥、小脑 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和脑脊液等辅助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中枢性眩晕,发病急骤,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 诊断及治疗均需遵照脑血管病诊治指南,血管源性,症状刻板样反复发作 持续数分钟的眩晕 颅神经、小脑或枕叶损害 发作间期无异常 DW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无新鲜梗死灶,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发作性眩晕 神经损害的体征 (球麻痹、复视、面部感觉障碍等颅神经损害:皮质盲、视觉变形等枕叶损害;霍纳征) 早期MRI-DWI扫描证实组织梗死 大血管重度度狭窄或闭塞, 也可为基底动脉的深穿支病变,小脑或脑干梗死,可能损害前庭的药物 卡马西

7、平-可逆性小脑损害 苯妥英钠- 小脑变性 汞/铅/砷等重金属-耳蜗、 前庭、小脑 有机溶剂甲醛/二甲苯/ 苯乙烯/三氯甲烷 小脑 急性酒精中毒 半规管、小脑可逆性损害,药物性眩晕, 偏头痛性眩晕 癫痫性眩晕 颈性眩晕 外伤后眩晕,其他少见的中枢性眩晕,四重机制 全面改善,眩晕病因与诊断的误区,我国长期以来将大量中老年人的慢性头晕诊断为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 ,并认为其为即非正常但又未达到缺血标准的一种状态,大量临床研究证明不伴随其他神经系统表现的单纯头晕或眩晕极少是由VBI 引起,后循环缺血(PCI)?,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国际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分类和国

8、际疾病分类均无VBI ,认为它是后循环系统的TIA, 而绝非单独且特异的疾病,“ 颈性眩晕“为许多医生所使用,但对该诊断定义的准确性、诊断标准的可靠性都缺乏认真的临床研究,眩晕与后循环缺血,突发的,类似周围性病变的孤立性或位置性眩晕、听力丧失伴或不伴耳鸣,在病因未确定之前,不能排除血管源性,有时是后循环缺血的信号,是后循环TIA的一种,后循环缺血(PCI)?,有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需检查病人是否有椎或基底动脉狭窄,后循环缺血 (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后循环的定义,后循环又称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

9、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组成,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脊髓。,后循环的定义,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后循环缺血定义和意义,其同义词: 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 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疾病 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PCI就是指后循环的TIA和脑梗死,号召不再使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后循环缺血的认识历史,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后循环缺血的病因,穿支小动脉病变 15%,大动脉粥样硬化: BA、VA、锁骨下A、主动脉弓50%,心源性20-30%,后循环缺血的症状表现,头晕眩晕、肢体头面部麻木

10、、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短暂意识丧失、视觉障碍、行走不稳或跌倒,后循环缺血的常见症状,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肢体共济失调、构音吞咽障碍、视野缺损、声嘶、Homer综合征等。出现一侧脑神经损害和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是后循环缺血的特征表现,后循环缺血的常见体征,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中华内科杂志2006,45(9),目录,眩晕的概况,眩晕的诊治原则,尼麦角林临床应用,眩晕的病因诊断临床不实用,眩 晕,习惯于按照病因将眩晕分为前庭周围性和前庭中枢性, 再按类别予以描述,传统上的病因分类,按照病因分类、逻辑性强,但患者和普通医师并不知道所患疾病是前庭周围性或中枢性。

11、分类流程本身不能指导如何来区别或诊断,故临床上并不实用,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眩晕的临床病史诊断流程,眩晕的持续时间,数秒,BPPV,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梅尼埃病、TIA、偏头痛相关眩晕,前庭神经元炎、中枢性病变,数分数小时,数小时数天,精神心理性,数周数月,使用该流程的医生必须对各种疾病有比较好的认识,因为不同疾病导致的眩晕持续时间绝非固定亦非诊断的重要依据,其他的表现甚至更为重要,临床表现,建议诊断,眩晕的临床病史诊断流程,眩晕的发作频度,单次严重眩晕,前庭神经元炎、血管病,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

12、),梅尼埃病、偏头痛,后循环缺血,伴神经系统表现反复发作眩晕,BPPV,反复发作性位置眩晕,反复发作性眩晕,临床表现,建议诊断,不同疾病会伴随不同症状,包括耳闷、耳痛、头痛、耳鸣、耳聋、面瘫、失衡、明显畏光和畏声或其他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眩晕的临床病史诊断流程,眩晕的伴随症状,头晕诊断流程建议 ,中华内科杂志2009,48(5),有些眩晕为自发性或位置性,有些则是在感染后、应激、耳压、外伤或持续用力后发病,眩晕的诱发因素,眩晕的治疗原则,病因治疗 病因明确者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治疗措施 对症治疗 前庭抑制剂、镇静剂、止吐剂、抗精神病药物 手术治疗 药物难以控制的持续性重症周围性眩晕患者 前庭康

13、复训练 针对前庭功能低下或前庭功能丧失 其他 推荐使用尼麦角林等药物全程治疗,眩晕诊治专家共识,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年48(5),38,病例分析,患者 贺某某 , 女性 , 83岁, 主因呕吐伴腹泻头晕3天,意识不清12小时入院。,39,现病史,患者缘于3天前外出就餐后出现头晕,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同时伴有腹泻,为稀便,一天34次。2天前患者腹泻症状消失,但仍有间断呕吐,未诉头疼、,无发热症状,就诊于消化内科,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未见明显好转。12小时前患者出现了呼吸急促、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有间断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物质,大小便失禁,柏油样便。不伴有发热及肢体抽搐,遂来我

14、院急诊,查血200/100mmHg,头CT示:双侧基底节区多发小斑片状低密度影,左侧小脑半球片状低密度影,考虑多发性脑梗死,以小脑大面积梗塞、脑疝不除外,急收入院。,40,既往史,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200/100mmhg, 未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左股骨头骨折病史8 年,左下肢制动;脑梗塞病史4年,遗留右侧 肢体活动不利;,给予丁苯酞软 胶囊口服后。,41,查体,T 36 P 82次/分 R 21次/分 BP159/67mmhg NSPE:浅昏迷,压眶后可见双上肢活动,未见双 下肢活动,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查 体欠合作.双上肢及右下肢腱反射(+),左 下肢制动,右侧巴氏征阳性。,

15、42,初步诊断,1.脑梗塞 2.高血压3级 很高危 3.陈旧性脑梗塞 4.左股骨头骨折,43,诊治过程 入院后第1、2天,根据患者有意识障碍、呕吐咖啡色物质,考虑患者有脑疝前期表现,给予患者吸氧、暂禁食、综合心电监护、重症护理、置胃管胃肠减压、置尿管、向家属交代病情。,44,甘露醇 125ml Q8; 甘油果糖 250ml Q12; 白蛋白 10g 1/日; 奥扎格雷钠 80mg 1/日 二丁酰环磷腺苷钙 40mg 1/日 奥拉西坦 4.0 1/日 肌氨肽苷 10ml 1/日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100ml 2/日 麝香、纳洛酮促醒,奥美拉唑泵点保护 胃黏膜等综合治疗。,45,诊治过程 入院后

16、第3天,患者未再呕吐咖啡色物质,意识好转,但烦躁不安,出现打人、咬人症状,同时出现咳嗽、发热症状,考虑吸入性肺炎。 治疗上加用抗感染、镇静药物,余治疗同前,46,诊治过程 入院后第4天,患者意识清楚,可认人、与人简单交流。 停用麝香、纳洛酮促醒,苯巴比妥钠镇静药物。,47,发病第4天(入院后第1天),48,入院治疗后7天查头颅MRI示:右侧基底 节及左侧小脑半球脑梗塞,左侧小脑半球有软 化趋势,两侧额叶皮层下、两侧半卵圆中心- 放射冠缺血变性灶。头MRI示轻度颅内动脉硬 化表现。,49,发病后第11天(入院后的第7天) T1,50,T2,51,FLAIR,52,53,目录,眩晕的概况,眩晕的诊治原则,尼麦角林临床应用,乐喜林(尼麦角林) 有效改善眩晕症状,尼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