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374640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课程(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交流内容,宏观环境管理中国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概述 环境管理手段 环境管理制度 微观环境管理企业环境管理 企业为什么要进行环境管理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不足 企业环境管理体制 企业环境管理内容 企业环境管理工具 企业规范化环境管理内容参考 组织机构框架建设 文件控制 必须执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标识 企业环境管理负责人必须掌握数据,宏观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形成及发展 环境管理作些什么?如何实施? 中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的出现背景?,早期的公害事件(著名的八大公害)现在的全球环境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

2、opment)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SD同样是中国的必然选择,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环境管理是保证这项国策落地的关键,是环境保护的核心。,什么是环境管理?,社会发展现代化的三大要素科学、技术、管理作为软科学的管理是保证科学和技术实施的组织保证。 环境管理:运用技术、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限度,环境管理如何形成?(1),第一阶段:20C50Y以前,没有环境管理的阶段。工厂、烟囱的鳞次栉比看作是近代工业发达与社会进步的标志,连续的公害事件不断出现,对环境污染的机理还不清楚

3、。对污染危害的初步认识,但认识很不足。,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2),第二阶段:20C50Y20C80Y,“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纯技术阶段。公害是局部的,是“技术上的原因”,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单靠技术就能治理它各种治理、处理、处置技术应用而生末端治理 ;“三废治理办公室”,“三废系”等;从科学和技术,污染原理上研究污染治理技术,一些学科,如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等环境自然科学兴起。取得了很多成果,奠定了技术基础,但对区域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缺乏认识,法律和行政的政府管理职能缺失。,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3),第三阶段:20C80Y-20C末,重经济手段管理阶段。认识到环境问题

4、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成本外部化。因此企图用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经济手段强化管理;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赋予价值,进行环境资源价值核算;税收、经济补贴、罚款,排污收费,“谁污染,谁治理”;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运用。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等环境社会学科得到发展,但在人类对于发展的观念没有根本转变前提下,在企业原有的经济运行机制中很难嵌入环保机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环境管理如何形成? (4),第四阶段:21C以来,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观念上发达国家超前中国10-15年)。不少人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在传统自然观和发展观支配下的发展行为的必然结果,观念不转变,环境问题始终不能解决,一切管理手段都是苍白的、

5、无济于事的。而且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克服绿色贸易壁垒的需要、企业环保形象塑造的需要,迫使一些企业自身半主动的开始关注环境管理问题(一切企业高层的观念转变),因此环境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管理模式开始出现了一些苗头。出现了观念转变的苗头和势头,但尚没有深入人心。,现代环境管理要做些什么?,三大任务:转变观念、建设文化、调整行为 转变观念:伦理道德观、价值观、科技观、发展观 建设文化: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建设环境文化来实现,克服完全以人类和人类需求为中心的、以自然环境为征服对象的对立文化(当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文化的建设)。 调整行为:管理目标的实现是靠具体的行为调整实现的。政府行为(规划决策)、

6、市场行为(企业行为)、公众行为(个人行为)。,环境管理如何做?(1),行政手段:权威性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向同级政府机关汇报本地区环保概况,有关环保政策的建议或意见。 制定实施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政策、工作计划和环境规划,报请政府批准,使之具有法律效力。 运用行政权力对某些特定区域采取特定措施,如划分自然保护区、重点污染防治区等。 对一些污染严重企业的限期治理、关停并转迁。 行政制约:审批环评报告、审批“三同时”方案、排污许可、毒害化学品的生产进口使用等。 对重点城市、地区、水域污染防治的技术、资金支持。 审批珍稀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出口、贸易。,环境管理如何做?(2),法律手段:强制性 调整环

7、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中的社会关系。 立法: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宪法环境保护法单行法行政法规管理条例环境标准) 执法:EPA单独执法:批评、警告、罚款、责令赔偿损失;协助仲裁:配合司法部门取证;提起公诉:协助追究法律责任(民事和刑事),环境管理如何做?(3),经济手段:杠杆作用 资源环境的价值已经被肯定,但尚无法完全以价格表示出来的背景。 补救和调整效果:价格、税收、补贴、押金、补偿费(包括生态补偿)、排污交易。 排污收费制度: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 减免税制度:综合利用产品5年内免征产品税,污染迁建项目免征建筑税。 补贴政策:征收的排污费,部分(80)由EPA返回缴费

8、单位,补贴其污染治理项目。 贷款优惠:自然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项目,可申请优惠贷款。,环境管理如何做?(4),技术手段:辅助作用 污染源调查,确定重点防治目标。 开展项目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科研工作:环境技术交流、环境科技情报交流、环保技术政策的制定,环境管理如何做?(5),宣教手段:长期的但是关键的 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要靠每个社会人对于发展观念的根本性改变。 宣教是环境保护道德规范逐渐形成的关键。 宣教创造了企业主动进行环境保护的外部环境。 宣教有利于公众参与环境管理。,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1),三同时制度(老三项之一):新、改、扩、技术改造、区域开发项目建设时,防治污染和公害的设施

9、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三同时必须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结合实施,才能落到实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验收、EPA的行政审批(1个月)。 新项目必须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达标排放。 改扩建项目必须以新代老达标排放。 现存问题:大中小项目标准太过统一,没有区别对待;检查不严,投产后不运转;行政审批时,可能存在长官意志的干扰。,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2),EIA制度老三项之二):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人为活动(政策、决策、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开发、单个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的分析、预测、评估,并提出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并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形式(建设项目

10、分类管理名录(2008.10.1实施新):编制报告书、编制报告表、填写登记表。 资质:评价单位资质(甲、乙、乙(限表)及考核制度,个人资质(环评工程师注册制度)。 审批:EIS专家技术审查(EPA决定专家)主管部门预审EPA审批。 问题:审批标准难于掌握;EIS的可靠性难于验证;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和环评程序尚难以无缝结合,EIS在可行性阶段完成难度较大,缺少可靠资料;公众参与程度尚有待提高。,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老三项之三):对排放污染的组织和个人征收一定费用的制度。 是促使外部环保成本内部化的一种手段。 2003年排污费征收使用条例:将原来的超标单因子(水、气)收费改为

11、以污染当量的多因子收费排污即收费,超标为罚款。 收支两条线:环保执法收取排污费上缴财政(按比例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环保专项基金,全部用于污染治理。 问题:排污单位处于利益目的,执行过程有一定难度。,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4),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新五项之一):是一种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污染单位对环境质量负责的行政管理制度。 由任务管理(做什么)向目标管理(达到什么目标?目标导向)转换。 形式:政府任期环境目标和管理指标逐级签订责任书,指标分解,逐级下达,直到企业 工作程序:责任书制定(政府组织有关部门)责任书下达(签订责任状,任务落实,责任落实)责任书实施(政府有关部门对责任执行定期检查

12、)责任考核(自查基础上,省级政府组织考核,给予奖惩)。 问题:责任考核制度有待完善。,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5),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新五项之二):凡排污单位,需向EPA申报登记排污设施、污染处理设施和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和浓度及相关技术资料。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总量控制为基础,对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等进行许可(目前一般为大气中二氧化硫、水中CODcr/氨氮)。 区别:排污申报登记只是要求如实申报,履行登记手续即可;排污许可则要提出申请,经过批准、发给许可证,定期检查监督。 步骤和要求:排污申报登记(基本信息;工艺、产品;原辅材料、水、煤消耗;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强度

13、;污染设施建设、运行;地理位置、地形图、平面布置图)总量指标的规划分配(政府部门)审核发证(排污量、方式、去向、排污口位置、排放时间明确)监督管理(总量计量、达标监督检查)。,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6),城考制度(新五项之三):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对象是城市政府。 国家级考核(47个城市)和省级考核(600多个)。 考核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36分,7项指标:年均PM10、年均SO2、年均NO2、集中水源地达标率、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区域环境噪声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均值)。 污染控制指标(23分,5项指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和清洁能源使用率、汽车尾气达标率、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危废集中处置率

14、、企业排放达标率)。 环境建设指标(29分,5项指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及会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生态建设、自然保护区覆盖率)。 环境管理指标(12分,3项指标:环保投资指数、污染防治设施及微软无排放自动控制率、环保机构建设),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新五项之四):城市污水综合处理设施、集中供热、供气等。 企业治污责任没有减轻:资金上按“谁污染、谁治理”原则由排污单位、受益单位共同承担;一些特殊污染物还需要单独、分散处理;大型的或远离城镇企业,仍需单独治理。 形式上: 废水:企业联合、城市污水处理厂、特殊废水压缩合并厂点。 废气:民用燃料气体化、集

15、中供热、建设烟尘控制区 固废:综合利用、集中填埋场、集中处理场,中国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8),限期治理制度(新五项之五):分期分批对污染大、群众反映强烈、限期调整工业布局的污染源、污染物、污染区域采取限定治理时间、之类内容、治理效果。 包括:区域性限期治理、行业性限期治理、污染源限期治理。,工业企业环境管理,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环境管理? 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现状分析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的体制 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工具(环境管理体系, 环境方针政策, 环境审计, 能源审计, 清洁生产审核, 产品生命周期评估, 环境标志, 环境报告) 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 工业企业的安

16、全管理,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环境管理?(1),企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管理 传统上,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企业行为具有天然的投机性。没有考虑环境污染的外部社会成本,其低廉的产品竞争成本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不会主动进行污染治理。 在现代乃至今后,环境成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产品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污染环境为代价而降低产品成本的风险投机的胜算率越来越小,甚至为零,成本可能更高,聪明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进行有效的企业环境管理能够降低这种风险和环境成本,变被动治理为主动预防、治理。,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环境管理?(1),企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管理 环境行政成本:企业注册、建设、环评行政审批、竣工验收批准、例行环境监测 环境处罚成本:超标排放、违反规定 排污收费成本:按排污数量、种类收取 资源能源浪费成本:一些资源以污染物形式排放(本可以回收),一些能源没有高效利用。,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环境管理?(1),企业环境成本与企业环境管理 上述环境成本实际上最后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