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5374580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护理学基础理论教学给药(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单元 给药 (Administration),给药 -即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 -目的:治疗疾病、减轻症状、预防疾病、协助诊断以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案例 半岁婴儿因护士忘解止血带 手臂面临截肢危险,课程内容,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 第四节 雾化吸入法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第六节 局部给药,教学目标,掌握 给药原则 口服给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注射的原则与各种常见注射方法 青霉素、链霉素、普鲁卡因、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措施,熟悉 常用的给药途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常用医嘱的外文缩

2、写词。 小儿头皮静脉注射法。 细胞色素C、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法。 各种吸入给药法的目的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了解 常用药物的种类、领取与保管方法。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股静脉注射与动脉注射法。 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第一节 给药的基本知识,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 二、给药的原则 三、给药的途径 四、给药的次数与时间 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药物的种类 -内服药:片剂、丸剂、散剂、胶囊、溶液、酊剂和合剂等 -注射药:水溶液、混悬液、油剂、结晶和粉剂等 -外用药:软膏、搽剂、酊剂、洗剂、滴剂、粉剂、栓剂、涂膜剂等 -新型制剂:粘贴敷片、胰岛素泵、植入慢溶

3、药片、缓释片,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药物的领取方法 -病室内常用药物:专人负责,定期补充,护士长签字后领取 -患者使用的贵重药物和特殊药物:凭医生处方领取 -剧毒药和麻醉药(如吗啡、杜冷丁等):固定数目,凭医生处方领取,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药物的保管 -药柜的要求: 通风、干燥、明亮 专人负责、定期检查 -药品放置要求 分类放置。 贵重药、麻醉药、剧毒药应有明显标记,加锁保管,专人负责,严格交班制度。 -药瓶应有明显标签 :分类标签,标签清楚 -立即停止使用的情况:混浊、变色、异味、潮解、霉变 -药物的性质不同,采用的保管方法不同,一、药物的种类、领取和保管,不同性质药物的保管方

4、法 -对易挥发、潮解或风化的药物 -对易氧化和遇光易变质的药物 -对易被热破坏的某些生物制品和抗生素等 -对有使用期限的药物 -对易燃易爆的药物,二、给药的原则,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在执行药疗时必须严格遵守 具体要求 按医嘱准确给药: 遵医嘱?给药 有疑问?及时提出,不可盲目执行也不可擅自更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安全正确用药:及时分发、解释指导、过敏史,过敏试验 观察用药反应,国家护理执业法,关于给药护理,该法律规定: 不论是否有医嘱护理人员必须对个人的行为负责,即如果执行了错误的医嘱,护理人员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因此,可以对怀疑有不合理之处的医嘱提出质疑,在未澄清之前可以拒绝执行。,

5、案例,患儿,女,5岁,患儿因下肢化脓性感染,求诊某诊所。因医生出诊,家长要求护士为患儿肌注自带的青霉素,无医生处方,药品又是自带,加上未作青霉素皮试,遭护士拒绝,但经不住家长再三哀求,并说前些天也未作皮试,注射青霉素都没事,有什么事自己负责。护士碍于情面,为其直接注射青霉素。注射后约3分钟,患儿面色苍白,四肢发冷,呼吸急促,发生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于上午9:00由护士及家长急送医院抢救。患儿入院后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0时死亡。,口服药卡,床号,姓名,4 0 0 0U凝血酶 10 0mL 0 .9%NaCl,25,张涛,鼻饲注入 q4-6h,“五个准确”和“三查七对”,五个准确 -准确的药物(righ

6、t drug);按准确的剂量(right dose);用准确的途径(right route);在准确的时间(right time)内;给予准确的患者(right client) 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的内容)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注射卡,床号,姓名,青霉素G 640万U 0.9%NaCl 250ml,25,李文,ivdrip 8am,药名、浓度、剂量 如果剂量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剂量过大,则可引起中毒。 同一种药物不同浓度或剂量,所产生的药理作用不同,用法给药途径 因为采取不同的给药途径,是根据治疗目的不同而确定的。 药物作用强度取

7、决于血药浓度,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和血药浓度,进而影响疗效。 有些药物禁用某种途径给药,时间: 由于各种药物吸收、排泄速度不同,为了使药物达到应有疗效,必须做到准时给药 而另外一些药物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也要求做到准时给药。,问:护士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患者,女,13岁,诊断大叶性肺炎,医嘱静滴青霉素治疗,护士按医嘱先给病人做了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刚刚做完,病人即刻出现发痒,继而四肢麻木。转眼间,病人又烦躁不安,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四肢末梢皮肤发绀。当时护士很紧张,但根据观察到的这些症状,她判断病人是发生青霉素过敏反应,于是,当机立断,立即使病人去枕平卧,又从治疗盘里拿出一支备用的0

8、.1%肾上腺素取0.5ml即给予病人皮下注射。她不敢离开病人,又叫室内另一位病人去叫医生护士,当他人及时赶到后,这时,再测病人血压已经降到62/30mmHg,经一系列抢救处理后,病人休克逐渐好转,最后抢救获得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17 号 护士条例 第十七条 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当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根据护士条例第十七条,案例中该护士的做法是必要的,具体的技术上也没有不当之处,该患者系青霉素严重过敏,情况危急,必须紧急抢救,不必遵医嘱。,三、给药的途径,给药途径的选择 -药物的性质、剂型 -机体组织对药物的

9、吸收情况和治疗需要 常用的给药途径 -口服、舌下含化、吸入、皮肤黏膜、直肠给药 -注射(皮内、皮下、肌内、静脉注射) 给药途径的吸收顺序 -除动、静脉注射药液外,其他:吸入舌下含化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四、给药的次数与时间,取决因素 -药物的半衰期,以能维持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 q8h,早上7点,下午3点,晚上10点) -药物的特性:胺碘酮q8h -人体的生理节奏:依从性;激素晨顿服,可避免肾上腺皮质萎缩;速尿上午,避免影响病人休息;安全范围大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和头孢克洛,给药次数与时间,AC, ac: 饭前 PC, pc: 饭后 HS, hs: 临睡前 Prn: 必要时用(长期医嘱

10、) SOS: 需要时 (限用一次,12小时内有效) Qm: 每晨一次 Qd: 每日一次 BID, bid:一日2次,Tid:每日三次 Qid:每日四次 Qod:隔日一次 Qh: Every 1 hour Q2h: Every 2 hour Q4h: Every 4 hour Q6h: Every 6 hour Q8h: Every 8 hour St: 立即 DC:停止,给药时间与安排,五、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方面 -药物用量 -药物剂型 -给药途径与时间 -联合用药:协同、拮抗 合理: 增强疗效,降低毒性 不合理:降低疗效,增加毒性,机体方面 -生理因素:如年龄与体重;性别 -病理状态

11、-心理行为因素,联用不当 毒副作用增强,案例:患者女,32岁,因尿频、尿急和尿痛,伴上腹饱胀不适到医院就诊。经检查,首诊医生诊断为急性泌尿系感染和慢性胃炎。给予头孢唑啉钠(先锋号)片和阿托品口服。因患者伴有慢性胃炎症状,同时给予胃炎胶囊口服。服药3天后,患者出现排尿不畅、小便带血等症状。,经医院复诊,医生考虑为头孢唑啉钠和胃炎胶囊联用所致的肾功能损害(轻度),即停用上述二药,改用阿莫西林胶囊和双层胃友片,并嘱患者多喝白开水。调整药物1天后患者症状消失,2天后恢复正常。,联用不当 浓度过高,案例:患者女,56岁,四肢关节疼痛12年,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6个月而到医院,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糖

12、尿病。医生给予甲磺吡脲片(达美康)口服、保泰松片口服,以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患者首次服药1小时后即出现饥饿、头晕、心悸、出汗,30分钟后昏迷不醒。经查为低血糖昏迷。经静脉注射高渗葡萄糖后症状缓解,30分钟后恢复正常。 保泰松与磺酰脲类药(肾脏排泄)发生竞争性置换 老年,病程长,联用不当 药物相互拮抗,案例:患者男,36岁,因进食不洁食物1小时后出现腹痛、呕吐和腹泻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阿托品片止痛、多潘立酮片止呕,以及抗炎、止泻等对症支持治疗。2小时后患者症状无改善。 复诊时,医生考虑是阿托品片与多潘立酮片作用相互拮抗所致,即嘱患者调整用药时间(阿托品片与多潘立酮片间隔1小时

13、使用)。约2小时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缓解,3小时后症状消失。,责任心!,药理知识,合理、安全、有效,臀部肌肉注射不当致右下肢功能障碍,患儿,女,3岁,因打喷嚏流鼻涕,妈妈带她去个体诊所就诊。医生给孩子开了口服药和针剂。护士遵医嘱给患儿右侧臀部肌肉注射了1/3支奎宁,患儿注射后即哭闹屁股疼腿痛。医生解释奎宁刺激性大,疼痛是正常情况,让妈妈回家给孩子热敷。回家热敷后,患儿仍哭闹腿疼,不能行走。再次来诊所就诊,医生见右臀部肿胀,右腿不能站立,即给患儿电烤、热敷、按摩,治疗数日无效。去医院就诊,诊断为:右侧坐骨神经损伤。患儿出现右腿跛行。 鉴定:患儿因患感冒在诊所治疗,臀部肌肉注射导致右侧坐骨神经损伤,

14、致右下肢功能障碍,属于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七级伤残。,安全,超9成患者注射胰岛素不得要领 避免肌肉注射,2010年国际糖尿病教育管理论坛” “使用胰岛素可提高血糖达标率已成为全球医生的共识,但我国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患者对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无论是医生、护士还是接受胰岛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常常忽视胰岛素的注射技术、注射笔和针头对于血糖控制的影响,临床医生经常会从胰岛素制剂、血糖自我监测等角度考虑没有达到预期血糖控制目标的原因,却忽略了注射技术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有效,安全、有效,误区: 94.4%患者只在同一部位内进行轮换注射 只有22%的患者遵循每

15、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的规则 有30.6%的患者腹部注射时没有捏皮,如果使用8mm针头就可能造成肌肉注射的风险(低血糖反应,血糖不稳) 过半患者没有注射完就松开皮肤皱褶 还有近三成患者针头重复使用超过10次以上,只有十分之一的患者每次使用新针头。,给药技术,口服给药 注射给药 吸入给药 局部用药 药物过敏试验,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一、口服给药的优缺点 二、口服给药的目的 三、口服给药的具体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四、口服给药过程中的健康教育,一、口服给药的优缺点,优点 最常用、最方便、又比较安全 药品生产成本较低,价格相对低廉,故能口服给药者一般不首选注射给药。 缺点 吸收慢,不适用于急救 某些药

16、物易被消化液破坏而失效 -胃肠道刺激 意识不清、呕吐不止、禁食等患者不宜口服,二、口服给药的目的,减轻症状 治疗疾病 维持正常生理功能 协助诊断 预防疾病,三、具体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操作前准备】 评估患者并解释 患者准备 护士自身准备 用物及药物准备 病区摆药 中心药房摆药 环境准备,【操作步骤】 备齐用物 备药: 发药,鼻饲给药,案例:一女性患者,38岁,因急性呼吸困难入院,被诊断为急性肺水肿和肺炎。症状稳定后,改为口服肼苯哒嗪、拉贝洛尔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这些药物经研碎后经鼻饲管投药。随后患者病情恶化,出现心动过缓伴低血压,时有心搏停止发生。 次日早上,再次给予拉贝洛尔和硝苯地平缓释片,药物同样被研碎后经鼻饲投药,患者病情再次恶化,出现心动过缓伴低血压,最终死亡。,死亡原因? 给药过程中有无错误,何错?,当口服缓释药物被研碎后,它的缓释特性遭到破坏,导致了药物生物利用度迅速升高,使患者出现严重低血压。 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