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5367983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培训课程(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企业物流系统设计与改造,引言: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层次和主要内容 国家级物流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和基础网络; 省市级物流规划: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 经济运行部门的物流规划:如铁道部,交通部等; 企业物流规划,目前我国区域物流系统格局 环渤海物流圈: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 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 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 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区域物流系统的结构 两大基础平台之物流基础设施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是由物流园区、外部交通基础设施、货运通道、配送道路体系构

2、成。需要强调的是:系统的整体衔接,克服系统瓶颈。 建设主体:政府、企业 建设过程中受到规划的控制,两大基础平台之物流基础信息平台 特点:提供一个公共地物流信息基础,采用物流信息服务中心或物流数据中心的形式,政府支持建设、企业化运营的方式进行运作。,移动通信,子系统,交通状态信息,发布子系统,交通状态监,测子系统,车辆定位,子系统,交通监控,分系统,仓储管理,分系统,运行车辆管,理分系统,道路交通紧急,救援分系统,区域物流共用信息平台,公众信息发布,分系统,物流市场交易,分系统,企业物流管理,分系统,共享信息层,增值服务层,部门管理层,基础功能层,物流基础信息平台,区域物流系统规划内容 需求分析

3、(需求量、需求类型) 系统概念方案 物流基础设施规划: 明确设施规模、位置、功能要求、设施间协调关系等问题。 物流信息系统规划 系统总体结构(公用平台与企业专用系统之间的关系、政府相关系统之间的关系等) 系统信息组织方案 系统基本建设单元的技术要求和整合要求 产业总体发展战略与政策规划 政府的市场管理方案;政府的产业技术战略 政府部门的协同工作机制;政府的人才战略 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学习目标,一、掌握企业物流系统构成 二、了解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和影响因素 三、掌握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内容 四、掌握企业物流系统设计步骤和方法 五、了解典型企业物流系统改造的目标,第一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

4、概述,一、企业物流系统内涵与涉及范畴,(一)企业物流内涵 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品从原材料供应,经过生产加工,到产成品销售,及伴随生产消费过程所产生的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的完整循环活动。,1.供应物流:是企业为组织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物资供应而进行的物流活动。 2.生产物流:是指企业按生产流程的要求,组织和安排物资在各生产环节之间进行的内部物流。,(二)企业物流系统涉及范畴,3. 销售物流是企业为实现产品销售,组织产品送达用户或市场供应点的外部物流。 4. 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5. 废弃物物流是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

5、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通常被称为正向的企业物流活动,而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常常被称为逆向物流活动,逆向物流也是企业保护环境、减少资金消耗、提高效率的有利措施。,(三)企业物流系统活动的基本结构,物流渗透到企业各项经营活动中,回收及废弃物物流,企业物流系统分类,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流通企业物流系统,(四)企业物流系统分类,生产企业物流可根据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分类。 流通企业物流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企业物流,包括: 批发企业的物流 零售企业的物流,在网络结构上物流系统有两个要素组成:

6、 点(结点) 线(通道),(五)企业物流系统的网络结构,点(结点):在物流系统中供流动的商品储存、停留,以便于进行相关后续作业的场所。如工厂、码头、商店、仓库等。 点的功能分类: 单一功能点:只具有某一种功能或以某种功能为主; 复合功能点:具有两种以上物流功能,一般处于物流过程的中间; 枢纽点:物流功能齐全;对整个物流网络起着决定性和战略性的控制作用。,线:连接物流网络中的结点的路线 线的特点: 方向性:双向; 有限性:由起点和终点限制; 多样性:运输方式; 连通性:不同线之间的转换; 选择性:载体和具体路径; 层次性:干线和支线。,第一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概述,二、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要素,

7、经营范围是指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领域。,资源配置是指企业对人员、资金、物资、技术等的安排水平和模式。,优势是指企业各方面因素所决定的,在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同行业对手相比具有的经营优势。,协同作业是指企业的资源之间或者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效果。,第一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概述,三、企业物流系统设计的原则,开放性原则,集成化原则,网络化原则,可调整化原则,企业物流管理的一般原则,快速及时原则,第一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概述,四、影响企业物流设计的因素,企业物流服务需求,行为竞争力,地区市场差异,企业物流技术发展,流通渠道结构,经济发展,法规、财政、工业标准,第一节 企

8、业物流规划与设计概述,五、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内容,企业物流规划的调研工作,通过物流规划对以下8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作出安排:,每个细分市场的服务要求是什么?,在供应链成员中,如何实现运作的基础集成?,什么样的供应链结构最能够使物流成本实现最小化,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服务水平?,什么样的物料流动方式和技术能够在设施和设备方面最佳投资水平的条件下实现服务目标?,是否存在降低短期和长期运输成本的机会和方法?,制定什么样的库存管理程序能够更好地支持服务需求?,运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来实现物流动作的最大效率?,应如何组织资源来实现最佳的物流服务和动作目标?,第一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概述,五、企业物流系统设计

9、的内容,企业物流设计的层次结构,物流规划层次的实施决策内容,第二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一、企业物流能力分析,“能力”从一般意义上讲,是指使一个企业实现出色的绩效并且维持在竞争者中竞争优势的品质、本领、组织方法、知识和技能,包括如客户服务、客户响应和订单循环时间之类的商业绩效和过程。 基于资源的理论认为,能力是为了达成渴望的结果而组合配置资源的能力。 能力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是他人无法模仿的,同时能力是不断发展的,是企业竞争优势的强大基础。,第二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一、企业物流能力与条件分析,所谓物流能力(logistics capability),就是指某特定的物

10、流系统,从接受客户需求、处理订单、分拣货物、运输到交付给客户的全过程中,在响应速度、物流成本、订单完成准时性和订单交付可靠性等方面的综合反映。,第二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一、企业物流能力分析,物流能力是由物流系统的物质结构(如配送中心数量与规模、运输能力、分拣处理的设备能力等)所形成的客观能力,以及管理者对物流运作过程(logistics process)的组织与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 物流能力既包括: 能够运送货物的能力(有形要素) 执行物流过程的组织和管理能力(无形要素),第二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一、企业物流能力分析,物流能力特性: 整体性。物流能力是物流系统整

11、体能力的综合反映,并不是系统内部各功能要素能力的简单叠加(供应链物流能力更不是各成员企业物流能力的简单叠加)。 时效性。随着外部环境、竞争战略的变化,物流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状况都在不断变化与调整,从而导致物流能力的变化。例如增加某一物流组织瓶颈作业的硬件设施或某些硬件由于长期使用造成处理能力下降导致物流能力变化。 相对稳定性。物流能力是相对稳定的,尤其在物流系统软、硬件资源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物流系统的物流能力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其能力只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通过各成员企业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良好组织、协调,供应链物流系统可以产生更加强大的整体物流能力。,第二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

12、方法与步骤,二、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总体流程,物流规划与设计应包括三项要素:,1.目标的长期性,如客户满意度、竞争优势等,2.实现目标的方法,包括增值方法、客户服务方法,3.实现目标的过程,包括预测方法、组织运行方法等,物流规划与设计流程,第二节 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三、企业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详细步骤,第一阶段 建立目标和可行性分析,第二阶段 进行深入调查,制定 解决所存在问题及 实现所提出目标的 规划设计方案,第三阶段 对制定方案进行评价、选择、修订,第四阶段 方案实施,第五阶段 实效评价,可分为五个阶段,物流系统规划-企业物流规划,3.1企业物流系统规划的一般程序 可划分

13、为三个阶段: 项目计划与可行性分析 收集和分析数据 方案设计和提交,1)项目计划 确定目标 确定约束条件和衡量标准 确定项目计划,2)可行性分析 现状分析 包括内部、外部、竞争和技术的评估与分析。 内部分析的内容 外部分析的内容 机会分析 通过当前的物流过程与实践进行评价,确定具有改进潜力的方面。 成本-效益分析 包括服务的改进与成本的降低。,表 可行性分析-内部分析的内容,表 可行性分析外部分析的内容,3)假设与数据收集 确定数据分析方法 给出假设前提 确定数据源 收集数据 4)分析数据 定义所分析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制定方案 基本方案分析 6)方案比较 推荐23个最佳方案 对推

14、荐的几个方案进行成本评价 进行风险分析 7)方案选择 8)方案执行 9)方案评价,第三节 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一、企业物流外包决策,物流业务外包:即制造企业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3PL)运作。外包是一种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第三节 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一、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如运输外包决策时,企业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成本、速度、可靠性、便捷性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有助于创造有竞争力的服务优势。,对买方而言,更好的运输服务(运送时间更短,波动更小)意味着可以较少库存

15、;更好的安排动作计划,减少生产成本。,对运输服务上来说,提供高质量的运输服务水平,意味着增加其吸引力,实现运输规模效益,用业务扩大带来的利润弥补由于使用快速运输方式而带来的成本增加。,注:,第三节 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二、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改造,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改造:对生产企业现有的原材料及设备采购供应、生产、销售配送和废物回收各物流阶段中的购料、配料、投料、送料、存放、搬运以及数量、时间、地点、方法、工具等按照科学的生产工艺,重新进行时间、空间和物流人员、物流设施和物流信息方式的规划、布局,并且根据合理的生产节拍,量化各项指标,构筑新的生产配送系统,达到企业生产物流设计要求。,第三节 企业物流系

16、统改造,二、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改造,生产企业物流系统改造的目标:,消除生产物流中的瓶颈现象,初步建立并完善内部物流准时化管理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系统,达到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的一体化、均衡化,促使货畅其流节省空间、消除浪费、合理高效,为物流现代化的实现作好铺垫。,第三节 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三、商贸企业物流系统改造,商贸企业物流系统特点,批量采购,统一配送,形成规模效益,商品种类繁多,配送和仓储要求多样化,配送量波动大,订货频率高,时间要求严格,服务内容多样,第三节 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三、商贸企业物流系统改造,我国商贸企业物流系统的特殊性,相当数量的连锁零售企业网点少,且分布过于集中。,从整体看,单体规模和容量比较小,每个网点配送量少,频率高。,物流服务市场还不完善,物流外包比率低。,很多自营配送中心管理不规范,机械化和智能化作业水平低,统一配送率不高。,物流系统建设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第三节 企业物流系统改造,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