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

上传人:爱****1 文档编号:952642 上传时间:2017-05-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年整理】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它是构成地壳的基本部分。按其成因分为三大类,即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 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块状、流线、流面、气孔、流纹、条带状 构造等。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

2、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沉积岩:是地面即成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经过风化、搬运、沉积固结等沉积而成,其主要特征是:层理构造显著如板状层理、交错层理,互层;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有的具有波痕、石盐假晶、干裂、孔隙、结核等。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 3 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 2 毫米到 0.05 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变质岩:是岩浆岩或沉积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类新岩石。和前两类岩石主要区别是变质岩属重结晶的岩石,颗粒较粗,不含

3、玻璃质和有机质的残体。其主要特征是:有的具有片理(片状)构造如片岩;有的呈片麻构造(未形成片状),岩石断面上看到各种矿物成带状或条状等,如花岗片麻岩;有的呈板状构造,颗粒极小,肉眼难辨,如板岩。4 条带状、千枚状。常见的变质岩如由方解石或白云石重新经过结晶而成的大理岩,由页岩和粘土经过变质而形成原解理状的板岩,由片状、柱状岩石组成的片岩,多由沉积岩和岩浆岩变质而成的片麻岩,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等。三大类岩石具有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环境,而岩石形成所需的环境条件又会随着地质作用的进行不断地发生变化。沉积岩和岩浆岩可以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以通过母岩的风、

4、剥蚀和一系列的沉积作用而形成沉积岩。变质岩和沉积岩当进入地下深处后,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又会发生熔融形成岩浆,经结晶作用而变成岩浆岩。因此,在地球的岩石圈内,三大岩类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之中。太阳能是岩石发生演变过程的能量来源之一,它控制着外动力地质作用的进行;包含在岩石内部的放射性能量是地球内力地质作用的能量来源。此外,地球重力能和地球旋转能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其中构造运动是地球内力作用重要的表现形式,它可使地下深处的侵入岩和变质岩上升到地表遭受破坏,也可使地表岩石发生强烈拗陷而产生变质,同时,构造运动对岩浆的形成和上升也有重要影响。实验五 常见三大类岩石的综合鉴定一、 实验的目

5、的与要求 复习矿物、三大类岩石的鉴定方法。 对三大类岩石的基本分类特点进行综合比较和总结。 在区别三大类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特点的基础上肉眼鉴定。 二、 实验的准备工作全面复习“矿物及岩石”部分内容。 三、 岩石的综合肉眼鉴定提示1 、 三大类岩石间的转化关系。不同类型的岩石在自然界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不断地进行转化。这种由原岩转变成新岩的过程,不是,也不可能是简单的重复,新生成的岩石不仅在成分上、而且在结构、构造上与原岩均有极大的差异。2 、 各类常见岩石的主要特征。常见三大类岩石以其固有的特点相互区别,如表 1 所示。表 1 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的产状、结构

6、、构造间的区别火成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矿物成分 均为原生矿物,成分复杂,常见的有石英、长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等矿物成分 除石英、长石、白云母等原生矿物外,次生矿物占相当数量,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海绿石等 除具有原岩的矿物成分判尚有典型的变质矿物,如绢云母、石榴子石等 结构 以粒状结晶、斑状结构 为其特征 以碎屑、泥质及生物碎屑、化 学结构为其特征 以变晶、变余、压碎结 构为其特征 构造 具流纹、气孔、杏仁、 块状构造 多具层理构造、有些含生物化 石 具片理、片麻理、块状 等构造 产状 多以侵入体出现,少数 有规律的层状 随原岩产状而定 为喷发岩,呈不规则状 分布 花岗岩、玄武

7、岩分布最 广 粘土岩分布最广,其次是砂岩、 石灰岩 区域变质岩分布最广,次为接触变质岩和动力变质岩 3 、 岩石综合肉眼鉴定步骤提示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岩石的外表上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如火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

8、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对岩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分、联结方式可区分出碎屑岩、黏土岩、生物化学岩类(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对岩石的分类和定名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定名关系尤为

9、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等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而绢云母、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变质矿物成分的分析,就可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在岩石的定名方面,如果由多种矿物组份组成,则以含量最多的矿物与岩石的基本名称紧密相联,其他较次要的矿物,按含量多少依次向左排列,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成分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定名涵义

10、也是如此。 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标本时,常有许多矿物成分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分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的深浅、坚硬性、比重的大小和“盐酸反应” 进行初步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分为主的,常为基性岩类;浅色成分为主的,常为酸性岩类。沉积岩中较为坚硬的多为硅质胶结或硅质成分的岩石,比重大的多为含铁、锰质量大的岩石,有“盐酸反应”的一定是碳酸盐类岩石等。 四、 实验方法 由学生参照本指导书和教材中有关各类岩石特征描述,自行对教学大纲中要求的全部岩石标本作综合观察。选定外观相似,但成因不同的岩石标本(如花岗岩

11、与片麻岩,石英砂岩与石英岩,砾岩与斑岩等)作深入的分析和对比。 如有条件可将岩石磨片(如花岗岩、玄武岩、片麻岩、片岩、鲕状灰岩等) 进行偏光显微镜下观察,便能更清楚地鉴别岩石的结构及矿物成分。 肉眼对岩石进行分类和鉴定,除了在野外要充分考虑其产状特征外,在室内对手标本的观察上,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它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等特征。具体步骤如下: 观察岩石的构造,因为构造从岩石的外表上就可反映它的成因类型:如具气孔、杏仁、流纹构造形态时一般属于火成岩中的喷出岩类;具层理构造以及层面构造时是沉积岩类;具板状、千枚状、片状或片麻状构造时则属于变质岩类。应当指出,火成岩和变质岩构造中,都有“块状构造”。如火

12、成岩中的石英斑岩标本,变质岩中的石英岩标本,表面上很难区分,这时,应结合岩石的结构特征和矿物成分的观察进行分析:石英斑岩具火成岩的似斑状结构,其斑晶与石基矿物间结晶联结,石英斑岩中的石英斑晶具有一定的结晶外形,呈棱柱状或粒状;经过重结晶变质作用形成的石英岩,则往往呈致密状,肉眼分辨不出石英颗粒,且石质坚硬、性脆。 对岩石结构的深入观察,可对岩石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如火成岩中深成侵入岩类多呈全晶质、显晶质、等粒结构;而浅成侵入岩类则常呈斑状结晶结构。沉积岩中根据组成物质颗粒的大小、成分、联结方式可区分出碎屑岩、黏土岩、生物化学岩类(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 。 岩石的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

13、对岩石的分类和定名也是不可缺少的,特别是与火成岩的定名关系尤为密切,如斑岩和玢岩,同属火成岩的浅成岩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矿物成分。斑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玢岩中的斑晶矿物主要是斜长石和暗色矿物(如角闪石、辉石等 )。沉积岩中的次生矿物如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石膏、褐铁矿等不可能存在于新鲜的火成岩中。而绢云母、绿泥石、滑石、石棉、石榴子石等则为变质岩所特有。因此,根据某些变质矿物成分的分析,就可初步判定岩石的类别。 在岩石的定名方面,如果由多种矿物组份组成,则以含量最多的矿物与岩石的基本名称紧密相联,其他较次要的矿物,按含量多少依次向左排列,如“角闪斜长片麻岩”,说明其矿物成分是以斜长石为主,并有相当数量的角闪石,其他火成岩、沉积岩的多元定名涵义也是如此。 最后应注意的是在肉眼鉴定岩石标本时,常有许多矿物成分难于辨认,如具隐晶质结构或玻璃质结构的火成岩,泥质或化学结构的沉积岩,以及部分变质岩,由结晶细微或非结晶的物质成分组成,一般只能根据颜色的深浅、坚硬性、比重的大小和“盐酸反应”进行初步判断。火成岩中深色成分为主的,常为基性岩类;浅色成分为主的,常为酸性岩类。沉积岩中较为坚硬的多为硅质胶结或硅质成分的岩石,比重大的多为含铁、锰质量大的岩石,有“盐酸反应”的一定是碳酸盐类岩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实验/测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