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5129607 上传时间:2019-08-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9.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苏幕遮,周邦彦范文 篇一:周邦彦苏幕遮说课稿 周邦彦苏幕遮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周邦彦的苏幕遮,我将从以下八个环节来说这首词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 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和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六、说教学过程,七、说板书设计,八、说效果 一、说教材 周邦彦的苏幕遮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自主赏析中第三首词,这个单元要求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鉴赏诗歌。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通过这首词的学习,学生能进一步掌握

2、“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鉴赏方法,并受到感染抒发自己的情感。 二、说学情 学生为高二年级学生,在两个单元的诗歌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对诗词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而且本篇“思乡”的主题也较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因此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作品,通过鉴赏感受诗词的画面美,深刻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学会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改理念,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知识和技能:1、因声求气,品味诗词的音乐美。2、缘景入境,赏析诗词的画面美。 3、吟咏诗韵,体会诗词的情感美。 过程和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法,进一步掌握吟诵诗词的方法。 情感态

3、度与价值观:学以致用,感悟诗词的思乡情。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为:重点:诵读指导,品味语言,体会意境。难点: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五、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 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此,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诵读法:指导学生诵读。即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2、讨论法:设计问题,让学生探讨,品味语言,描绘画面,体会意境,把握教学重点。 3、点拨法:指点迷津,拓展思路。在学生回答不到位的地方加以点拨总结。帮助学生攻破教学难点。 4、多媒体辅助,展示画

4、面(视觉享受)和问题(强调) (二)说学法 依据新课改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要转变学习方式,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同时要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采用了下列学法: 1、诵读法:初读,品味音乐美,再读,赏析画面美,三读,体会情感美。 2、自主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仿写法:学以致用,让学生仿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也有利于学生学会如何抒发自己的情感。 1 教学课时:一课时六、 (目的:奠定词的感情基调,营造伤感氛围) 2、作者简介(目的:“知人论世”,对于周邦彦,学

5、生在这以前未接触过,让学生对作者有所了解,有助于理解诗词的内容。)。 3、目标展示:让学习明白需要达到的目标,齐读,引起大家的关注。 4、(检查预习,提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读正音,体会音乐美。再读解意,为下文赏析打基础。 想让学生读得更美、更有情感,必须详细的赏析诗词的画面和情感。所以下面分两大内容讲解诗词。5、体会画面美 小组讨论交流品味语言、赏析画面 让学生通过画面,把握诗人心情的变化,再来齐读上片,读出情感。(意图: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鉴赏成果,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提高鉴赏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得出结论并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提

6、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使自己的赏析活动更活跃更丰富,更能体现出学生作为鉴赏主体的独特个性。) 6、体会情感美(设计意图:从细微处揣摩作者情感,更能有感情朗读) 补充王维九,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对写法”的写作手法。规范答题不是本课主要内容,所以选择一个特殊的进行了规范。7、总结全词,板书(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握词的结构和主旨:羁旅之苦,思乡之愁。) 8、再次有感情朗诵(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词的意境,感受情感变化,突出了教学重点。) 9、评价学生读,并总结过渡,唤起学生的思乡情。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巩固所学知识。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是“授之以渔”,并让学生及时有效地学以致用,强化学生表达

7、情感的能力。) 10、课堂小结,并齐读全词,重温文本。 11、作业:背诵并默写 12、带着歌声离场,回味无穷,乡情导入,乡情结尾。 七、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直观地领会本词的内容、结构。增强了教学直观性和教学效果。) 八、说效果 在课堂上学生表现积极,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自己的乡情,强化表达情感的能力,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受到挫折时,希望学生因乡情的存在而倍感慰藉。 不足:从充分加强学生主体地位角度看,我的语言多了一些,如能多引导学生小结,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发展将更有利。以后我会有意识的注意这一点。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歌曲,引出故乡,体会乡愁,导入诗词 2

8、篇二:苏幕遮周邦彦赏析 苏幕遮(周邦彦)教案【原文】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曰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学习目标】1、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2、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3、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因献汴都赋升太学正,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宗正少卿等职。徽宗即位后,由于他精通音律、善作词,被任命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有

9、清真集,又名片玉集。在北宋,以苏轼为代表的词风在大力开拓词的表现领域的同时,又往往成为“曲子中缚不住者”,表现出作为文字作品的词与音乐逐渐分离的趋向。而周邦彦却是朝另一个方向发展,极端重视词与音乐的配合,使词的声律模式进一步规范化、精密化。在任大晟府提举时,周邦彦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八十多种词调,并创制了六丑等不少新调。周邦彦的词虽说在题材和情感内涵方面没有提供更多的新东西,但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因此,南宋以后的姜夔、吴文英等人都十分推重周邦彦,有人甚至称他为“二百年来以乐府独步”。直到清代的常

10、州词派,还奉他为词之“集大成者”。这说明在词的艺术形式和语言技巧上,周邦彦确有出色的贡献与深远的影响。周邦彦,北宋晚期一个重要词人,是北宋晚期的集大成者,他集结了北宋的大成,开拓了南宋的先声。他开拓出一种新的作风,不重感发而重思力。“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周邦彦是以自己的私人得失利害为主的,跟苏东坡以国家得失利害为主是不同的。二词文赏析:(前人评周邦彦写词“擅长写景咏物,精工词语,铺叙中,曲折,变化,回环。”)张炎词源。此词以咏雨后荷花为中心,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段落极为分明。1、“燎沉香,消溽暑”描述室内的活动。梅雨季节,一场连绵阴雨过后的清晨,房间里面又潮又闷,人的

11、心情也闷闷的。词人点起沉香,驱赶室内湿热的暑气。2、这两句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词人室内的活动?是从嗅觉、触觉两方面来描述的。词人嗅到点燃的沉香弥漫室内的清香,那使人感到闷热的暑气,已经消失。“消溽暑”句,包括触觉上的反应,这是作者醒后的第一个感受。“3、“鸟雀呼晴”是醒后的第二个感受,这又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听觉方面来写的。溽暑消失,天气放晴,故鸟雀也十分活跃,鸟雀的鸣声透露出雨后新晴带来的喜悦。4、“侵晓窥檐语”,是醒后的第三个感受,这又是词人从哪个角度写的?从视觉、听觉方面来写的。词人听到鸟雀的欢叫之声以后,由于关心天气的阴晴,他立朝窗外望去,首先看到的便是雀儿们立在屋檐上往下窥视,一边彼此

12、叫个不停。“语”,在这里不光是鸣声,而是侧重于刻画鸟鸣时摇头张口与尾部翕张抖颤的动作,这是视觉的形象。5、“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中有两个词用的精准,请找出并分析。“呼”“窥”字的作用。鸟雀叽叽喳喳的鸣叫,非常欢快,好像在互相转告天气转晴的消息。“呼”字非常有神采,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词人循声望去,看到鸟儿们一大早就已经在屋檐下探头探脑、互相交谈了。“窥”字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6、以上四句是词作的第一层,写词人醒后所见、所闻、所感,烘托五月雨后清晨的气氛。7、鸟雀的叫声仿佛为这个潮湿闷热的早晨带来了一股清新凉爽的气息。于是,词人信步走到室外,看到了怎样的美景

13、?词人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写荷塘美景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几句描写词人看到的荷塘美景。【在这个雨后初晴的早晨,明丽的阳光照在翠绿的荷叶上,荷叶上还有昨夜的雨滴在滚动,一颗颗,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被晒干。放眼望去,水面上的荷叶就像玉盘一样圆满,经过雨水的洗涤又那么清新润泽,一片一片在微风中亭亭玉立。】词人像一个高明的摄影师,“叶上初阳干宿雨”这句很像特写镜头,连荷叶上的雨滴以及雨滴被“干”掉的过程也都被摄进画面。形象如此逼真!“水面清圆”这句词人把镜 头远远拉开、推高,然后居高临下,俯视整个荷塘,终于摄下那铺满水面的圆圆荷叶。继而,又把镜头拉下,转移角度,进行水平摄

14、影,镜头在水面上缓缓推进:那一株株亭亭玉立的荷叶,仿佛由什么人高高擎起,在晨风中摇曳生姿,在镜头面前纷纷后退。这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栩栩如生的形象。8、王国维说:“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能说说它妙在何处吗?首先,这两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第二,这两句词练字功夫了得。清圆:写出了荷的形状是圆的,一种很饱满的感觉。再加上是雨后,显出荷叶的清新;一一:写出了荷塘里的荷叶很多,每一片都是那么美。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风:极富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的勾勒出来了;举: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一种非常阳刚的健康向上的美;那“风荷举”合起来,就是妩媚中有风骨。9、上阕后三句是写词人户外所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写出荷花的风韵。10、下阕言情。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由眼前的风荷想到故乡?也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点是什么?家乡“故乡遥,何日去?”词人的家乡在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