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981898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论浙江经济中的各地区收入差距 摘要: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民营化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也越来越明显。其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后果就是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文章就浙江内部各地区经济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关键词:浙江经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一、引言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飞速发展,GDP总量和GDP年增长速度都是处于全国前列,全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也水涨船高,且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浙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全国的形势一样,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二、浙江各地区收入差距目前,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

2、得警惕。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2003年为2.51:1;20XX年为2.471;20XX年为2.511;20XX年2.651;20XX年为2.901.20XX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XX年更是上升到3.11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20XX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

3、值。目前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

4、倍。但这个结论,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浙江作为中国发展比较快的几个地区之一,各城乡差距也相对比较大。20XX年杭州市人均GDP34923元,丽水市仅为7391元。前者是后者的3.9倍。20XX年,杭州的GDP总量为4134.88亿元,宁波为2073.44亿元,而衢州仅为340.82亿元,丽水为216.05亿元。衢州和丽水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25.7%,人口占10

5、.9%,2003年两城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分别为234亿元和220亿元合计454亿元,仅占全省的4.6%,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9560元和8835元,不到全省一半,仅为杭州的28%左右。浙江经济在90年代崛起以后,各界人士普遍将私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视为其崛起的重要原因。同时,在省内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市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三、影响浙江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一)东西部环境差异浙江是典型的资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气候资源等方面却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中部,港口众多,腹地宽广。改革开放后,港口建设速度加快,至20XX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达58个,泊位600多个,其

6、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个,深水泊位数占全国8%。宁波已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宁波港的吞吐量已达1亿吨,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吞吐量逾亿吨的世界级大港。而且舟山、温州、乍浦、海门等港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浙江海域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渔场。1999年,浙江的海水产品产量为389.4万吨,居全国第3位;浙江海洋捕捞渔获量高达331.2万吨,仅次于山东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2位。紧靠浙江的东海陆架盆地是一个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油气资源区,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之中。而对于浙江西部内陆地区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又缺乏便利的运输条件所以经

7、济发展明显慢于东部地区。 摘要:随着世界高等教育民营化浪潮,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也越来越明显。其所带来的一个间接的后果就是进一步拉大了我国城乡之间、居民个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文章就浙江内部各地区经济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进行分析。关键词:浙江经济城乡收入差距经济发展一、引言自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的经济飞速发展,GDP总量和GDP年增长速度都是处于全国前列,全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也水涨船高,且水平都处于全国前列。浙江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和全国的形势一样,也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二、浙江各地区收入差距目前,我国基尼系数拉大的问题,主要是由城乡差距拉大引起的。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值得警惕。20世

8、纪90年代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经历了一个“由缩小到扩大”的变化过程,近年来扩大速率加快。城乡居民的收入之比2003年为2.51:1;20XX年为2.471;20XX年为2.511;20XX年2.651;20XX年为2.901.20XX年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之比为2.901,20XX年更是上升到3.11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近几年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超过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一倍多,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20XX年的城乡收入比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目前农村居

9、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其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的这一结论,即农村居民收入已不足城镇居民收入的1/3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估计。实际上,这乐观的统计结果和人们在实际中的感受并不一样,很难让人信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分别于1988年、1995年、2002年展开三次全国范围的住户调查,在最近完成的调查报告中得出如下结论:中国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一个先上升后扩大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个人收入概念计算,从1994年开始,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出现了下降的趋势,从1997年起又逐步扩大,2001年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几乎是农村居民的三倍。但这个结论

10、,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的差别。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没有涵盖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如果把城市居民所享有的各种各样的实物性补贴(医疗、教育、养老金保障、失业保险、最低生活费救济等等)考虑进去,城乡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四倍、五倍,甚至是六倍。浙江作为中国发展比较快的几个地区之一,各城乡差距也相对比较大。20XX年杭州市人均GDP34923元,丽水市仅为7391元。前者是后者的3.9倍。20XX年,杭州的GDP总量为4134.88亿元,宁波为2073.44亿元,而衢州仅为340.82亿元,丽水为216.05亿元。衢州和丽水行政区域面积占全省25.7%,人口占10.9%,200

11、3年两城市实现的生产总值分别为234亿元和220亿元合计454亿元,仅占全省的4.6%,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9560元和8835元,不到全省一半,仅为杭州的28%左右。浙江经济在90年代崛起以后,各界人士普遍将私营企业和民间资本视为其崛起的重要原因。同时,在省内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市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三、影响浙江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一)东西部环境差异浙江是典型的资源小省,但浙江在港口、海洋和气候资源等方面却具有突出的比较优势。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的中部,港口众多,腹地宽广。改革开放后,港口建设速度加快,至20XX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已达58个,泊位600多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

12、水泊位39个,深水泊位数占全国8%。宁波已跃升为全国第二大港。今年截止11月8日,宁波港的吞吐量已达1亿吨,成为国内仅次于上海的,吞吐量逾亿吨的世界级大港。而且舟山、温州、乍浦、海门等港规模日益扩大,且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浙江海洋渔业资源和海洋能源资源在全国居领先地位。浙江海域历来是我国最大的渔场。1999年,浙江的海水产品产量为389.4万吨,居全国第3位;浙江海洋捕捞渔获量高达331.2万吨,仅次于山东的332.5万吨,居全国第2位。紧靠浙江的东海陆架盆地是一个有着良好开发前景的油气资源区,目前正在勘探开发之中。而对于浙江西部内陆地区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又缺乏便利的运输条件所以经济发展明显慢于东部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