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980971 上传时间:2019-08-14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关于社会道德冷漠的论文 篇一: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浅谈社会道德冷漠问题 摘要:对社会而言,遵守道德是保证人们有一个平静、安宁、愉快、和谐社会环境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繁荣、文明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在现代社会,道德冷漠现象随处可见,社会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体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道德冷漠是一种“平庸的恶”,其出现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损,因而缺乏与恶作斗争的自觉意识。但是,鉴于社会道德在我们的个人生活的集体生活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我们必须要通过感化、引导、建立健全道德规范机制等方式,以消除道德冷漠,营造一个安宁祥和的社会大环境。关键

2、词:善的缺乏、平庸的恶、消除冷漠,教育引导 一、道德冷漠的表现 道德冷漠,简单地说,就是善的缺乏。万俊人先生指出,道德冷漠是一个道德心理学概念,“它是指一种人际道德关系上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他进一步指出,道德冷漠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淡薄,而是人与人之间道德意识沟通的阻塞、道德心理互感的缺乏、道德情感的丧失以及道德行为上的互不关心。这种冷漠看似与道德无涉,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道德感、缺乏同情和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一种善的缺乏。 道德冷漠作为一种善的缺乏,具体表现为道德敏感的缺乏、道德判断的搁置和道德实践上的不作为。第一、道德敏感的缺乏

3、。所谓道德敏感,“是一种道德感知、感悟、反应能力,是从人文社会现象包括人与自然关系中发现道德问题的能力,是对人文、社会现象进行道德考量的能力”2。道德敏感的缺乏,意味着道德的缺席、道德的边缘化和道德的失语,将导致社会的道德失范。同时,道德敏感是人之为人的重要标志和特征,一个没有道德敏感的人是一个不健全的人,一个没有羞耻心的人,一个没有同感能力的人。 第二,道德判断的搁置。道德判断是关于行为的善恶、正当与否的判断,“它断定在特定情况下这种行为是对那些规整人与人之间秩序的原则的最切近的体现”3。道德判断是一种直观判断,是我们不假思索而做出的本真反应,也是一种理性判断,是我们依据一般的道德法则,结合

4、一定的道德知识,并充分考虑当前的特殊情境所得出的一种综合判断。不管是直观判断,还是理性判断,都具有改变道德情感和影响道德行为的功能。对于冷漠者而言,他具有关于行为善恶、正当与否的道德知识,具有做出道德判断的能力,却吝于做出道德判断,导致道德判断的悬置。 第三,道德义务上的不作为。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不同,法律义务针对合法而言,道德义务则针对是否合乎道德。它更多地体现了个人对他人所负的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道德上的不作为更多的是指人们面对恶行的一种麻木,这种麻木使得他们成为作恶者的帮凶,使恶得以横行和泛滥。 二、道德冷漠的形成机制 道德冷漠作为善的缺乏,是一种“平庸的恶”,作恶者只是对受害者缺乏同情

5、,对自己的冷漠可能造成的后果没有自觉意识,因而默认了现有行为,而不思考现有行为本身是否合理。“平庸的恶”是20世纪60年代阿伦特在艾克曼在耶路撒冷这一报告中提出来的一个重要概念4。艾克曼是二战德国一个组织实施种族大屠杀的纳粹军官,他的双手沾满了犹太人的鲜血,而战败审判时,艾克曼反复强调他所做的都是当时国家法律所允许的,只是服从和执行上级的命令,他个人没有过错。阿伦特指出,艾克曼的行为是现代社会广泛存在的一种恶,这种恶的特征就是不思考,既不思考人,也不思考社会,默认并实践体制本身隐含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行为。这种平庸的恶体现了行为的兽性与当事者行为动机的肤浅之间的巨大反差,它不是指行为或隐藏在行

6、为之后的原则是平庸的,而是指作恶者自身心灵和性格的一种特殊属性。这种恶的动机是很平常的人性的弱点,邪恶因动机的肤浅而平庸。 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冷漠这种平庸的恶?这主要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受到损害,失去反对暴行的自觉意识。凯尔曼指出,个体道德抑制机制受到损害有三个条件5。 第一,暴力通过享有合法权力的部门的正式命令来实现,本身被赋予权威; 第二,通过规章的约束和对角色内容的精确阐述,行动被程式化; 第三,通过意识形态的灌输,暴力受害者被剥夺了人性,被当作“非人类”。 只要具备了其中一个条件,个体的道德抑制机制就会受损。 鲍曼则进一步探索了个体道德抑制机制受损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对组织纪律的遵从

7、。在组织中,消除自己的个性、牺牲自己的利益、无条件地忠诚于组织是个体的一种最高德性,其他道德要求则被取消。6用韦伯的话说,无私地遵从这种德性乃是公仆的荣誉。通过荣誉,组织纪律取代了道德责任,组织纪律成为正当性的源泉和保证。符合组织纪律的事情是正当的,反之,就是不正当的。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的医患问题,就能很好的说明这一点原因。另一重要原因是行为的道德特征的不可见,这要归咎于大量行为中介的存在。行为的中介是个人的行为通过中间人来表现的现象,这个人站在我和我的行为中间,使我不可能直接体验到我的行动的后果。行 着大量的细微行为和不相干的行动者。这些中间行为和中间人挡住了行动者的目光,让他看不见行为的

8、结果。因此,对于决策者而言,行为只存在于他们的口头上或者想象中,他们并没有做,所以他们不会承认这些行为是他们自己的;而实际做这些行为的人也会把它们看成是别人的行为,他们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外来意志的无可指责的工具罢了。 三、消除社会道德冷漠的对策 (一)感化道德冷漠,开展全社会爱心培育工作,形成积极向上的群体氛围。社会道德意识的形成需要一个反复的、长期的过程,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选择对社会和他人有益的道德行为,需要自己和社会各界坚持不懈的努力。道德冷漠的行为虽然来源于个体,但是,由于道德冷漠也像道德意识的形成过程一样,是人与人之间在长期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的。用积极的群体氛围来感化个体的道德冷漠,用制

9、度保障遵守公德者的合法权益,用爱来感化冷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一书中写到:“爱人们,这是你道德的核心。”“我们之所以去爱人们,是因为在人的爱之中自己也有欢乐,也有自己 的幸福。”7爱会浇灌一切,爱会滋养一切,爱更会繁荣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公德意识,使社会道德建设持续、稳定地发展,并达到良性循环。 (二)开展道德教育,做好引导工作。 社会道德的形成很大程度上要借助外部灌输,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活动,大力提倡公民的道德自律,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知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德准则。在深入开展道德教育工作中,我们还要继

10、续抓好各种创建活动,大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我们一定要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道德习惯,从而达到一种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三)完善法律法规,健全监督机制 国家必须加强对于法律的完善,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去看待社会的问题,必须加强严惩,始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同时也要建立健全行政监督机制。在规范集体、个人日常行为的同时,也要做好对权利对规章制度的监督工作,坚决打击和取缔有违社会道德的规章制度,为社会群体和集体成员提供正确的制度规范。 四总结 总之,道德冷漠是对他者的漠视,不仅不利于人们在差异中共存,甚至有可能成为恶的

11、帮凶,从而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存。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公民道德建设中,我们不仅要与恶作斗争,也要营造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的温暖氛围,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切除道德冷漠这根病态的神经。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万俊人.我们都住在神的近处.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86-87。 2徐贵权.道德理性、道德敏感与道德宽容J.探索与争鸣,20XX,(12)。 4HannahArendt.EichmanninJerusalem:AReportontheBanalityofEvil(Rev.ed.).NewYork:Penguin,1994:287。 5 HerbertC.Kelman.Violencewi

12、thoutMoralRestraint:ReflectionsontheDehumanizationofVictimsandVictimizersJ.JournalofSocialIssues,1973,29(4):25-62。 6英鲍曼.现代性与大屠杀M.杨渝东,史建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29。 篇二:社会道德论文 题目:中国社会道德何去何从 从社会百象看社会心声 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的道义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实践证 明,在制约社会和谐的各种力量中,由道德价值观凝聚起来的精神上的和谐具 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人们只有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面对社会的诸多 矛盾和

13、利益冲突,才能达成谅解、形成共识、理顺情绪、疑结意志和力量、协调 行动,步调一致地去化解矛盾、消除冲突。 加强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实现构建和谐社 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 重要的精神基石。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经济问题、分配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 会政治问题、道德问题。加强道德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引起了我国经济生活 的重大变革,也引起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的一系列深刻变化

14、。作 为人类社会道德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体系, 是伦理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最后,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一 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 思想道德素质,即道德建设状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就无法构建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而良好道德素质的形成,固然要靠社会成员的内省,外部力量的推动也 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基础;道德建设水平高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十八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卢梭在研究古罗马时期的贵族生活时得出这样一个 结论,即道德与社会的二律背反。卢梭认为物质文明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精神不 平等的深化和道德的堕落。反思卢梭在十八世纪提出的社会发展的道德困境,我 们不难看出当时的西方世界在商品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道德水平的下降。当前,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时期,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是否也会遭 遇西方发展经济所付出的道德代价。思考这个问题对于我们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 重要的意义。因为,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不仅不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 上还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