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4779041 上传时间:2019-08-11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论基础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学课件 ppt 作者 田宝玉 杨洁 贺志强 王晓湘 chapter7(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有噪信道编码,本章主要内容: 1.概述 2.最佳判决与译码准则 3.信道编码与最佳译码 4.费诺(Fano)不等式 5.有噪信道编码定理 6.纠错编码技术简介 7.信道编码性能界限,7.1 概述,信道编码:就是按一定的规则给信源输出序列增加某些冗 余符号,使其变成满足一定数学规律的码序列(或码字) ,再经信道进行传输。(提高传输的可靠性) 信道译码:就是按与编码器同样的数学规律去掉接收序列 中的冗余符号, 恢复信源消息序列。 一般地说,所加的冗余符号越多,纠错能力就越强,但传 输效率降低。因此在信道编码中明显体现了传输有效性与可靠 性的矛盾。,本节主要内容: 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

2、2. 判决与译码规则 3. 译码错误概率,7.1.1 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简化的通信系统模型如图7.1.1所示。 图7.1.1 简化通信系统模型图,设信源输出或信道编码器的输入消息集合为U,信道编 码器采用分组编码,输出码字为 的一个子集,其中每个 码符号 取自符号集 ;码字通过 离散无记忆信道传输;信道输出或译码器的输入为 ,其 中每个符号 取自符号集 ;译码器输 出是被恢复的消息,其集合用V表示。,(1) 消息产生:由信源发出M个等概率消息:U = 1,2,M; (2) 信道编码:编码器将消息映射成码字,编码函 数f:1,2,MC= ,其为码 长为n的码字,码符号集A的大小为r; (3)

3、信道传输: 为n维矢量,取自码字集C,作为 n次扩展信道的输入, , 是n维矢量 ,为信道输出, ; (4) 信道译码:译码器根据接收的 完成译码功能 ,译码函数 。,信息传送过程,衡量信道编码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就是信息传输速率 (也称码率)。 对于离散信道,当离散信源的符号通过信道编码器 编成长度为n的码字通过信道传输时,那么信息传输速 率为 (7. 1. 1) 单位为:比特(或奈特)/信道符号,其中,H(X)为 信源的熵。 当信源符号等概率时,一个(M,n)码信息传输速 率R为 (7. 1. 2),对于时间连续信道,信息传输速率表示单位时间所传送 的信息量,即信息传输速率为 单位为:比特(或

4、奈特)/秒,其中, 为传输一个码符号所 需时间。幻灯片 4,7.1.2 判决与译码准则,对于图7.1.1所示的模型,单符号判决规则为: (7.1.3) 其中, 。(7.1.3)的含义是,当接收到 就判定为 发送符号。因此,对每一个信道输出都必须有一个信道 输入与之对应。所以判决规则是一个有惟一结果的函数。 (7.1.3)式可简记为 ,称 为判决函数。 设信道的转移概率为 ,那么,在接 收到 的条件下,若实际上发送的是 ,则判决正确, 反之就出现差错。,在发送 条件下,利用判决规则(7.1.3) ,条件错误率定义为 (7.1.4) 平均错误率定义为 (7.1.5) 还可计算平均正确率为: (7.

5、1.6),例7. 1. 1 一个二元对称信道输入和输出分别为X,Y ,其中 ,信道的转移概率为 , ,分 别求下面两种判决函数所对应的平均错误率并比较两者的 大小: (1) ; (2) 。,解 (1) 平均错误率: (2) 平均错误率: 很明显,当 时, ;否则 。 此例说明,错误率和判决函数的选取有关。幻灯片 4,7.1.3 译码错误概率,如前所述,译码就是通过接收序列恢复消息序列。如果恢 复的消息序列与发送序列不同,则称译码差错。通常有两种错 误概率的描述:误码率和误字率。误码率是指传输码元出错概 率(对二进制也称误比特率)。误字率是指码字出错概率。本 章所研究的错误率就是误字率。 与单符

6、号判决情况类似,条件错误率为: (7.1.7) 平均错误率为: (7.1.8),如果一个L长的二进码字的传输中至少出现一个比特差错 ,则码字就发生译码错误。而当发生一个码字差错时,其中多 个比特的传输可能是正确的。所以对同一通信系统,误码率总 比误字率低。 错误概率的大小首先与编码器的纠错性能有关,其次与译 码规则的选择有关也和接收信噪比大小有关。应选择纠错性能 好的编码,性能好的译码算法以使平均错误概率最小。幻灯片 2,本节主要内容: 1.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 2. 最大似然准则,7.2 最佳判决与译码准则,7.2.1 最大后验概率准则,为提高传输可靠性,除采用有效的 信道编码之外,还应 采用

7、适当的译码准则。本节介绍最大后验概率(MAP)准则 和最大似然(ML)准则。 根据(7.1.6)式,平均正确率可以写为 这样,为使判决正确率最大或使判决错误率最小,应使 得对于每一个输出y,都选择对应后验概率最大的x。,即对所有i,当满足 (7.2.1) 时,则选择判决函数为,称此准则为最大后验概率 (MAP, Maximum a Posteriori) 准则,可简写为: MAP准则: (7.2.2) MAP准则就是,对给定的信道输出将具有最大后验概率的输入符号作为判决结果。,由(7.2.1)式,得 所以 ,对所有i,当 (7.2.3) 时,则选择判决函数为g(y)=a*。其中,为似然比,(7

8、.2.3) 式表示的是似然比检验。 注:(1)MAP准则是使平均错误率最小的准则; (2)MAP准则可归结为似然比检验。,例7.2.1 设信道输入X等概率取值为+1,-1,通过一 个加性高斯信道传输,加性噪声Z是均值为零,方差为 的高斯随机变量,信道输出Y=X+Z,接收机用MAP准则接 收,试确定判决函数。 解 后验概率密度为,令 则 时, ; 时, ;而当 时,有 ; 时,有 ; 所以,判决函数为 7.2,7.2.2 最大似然准则,若输入符号等概,(7.2.3)变为: 对所有i, 当 (7.2.4) 则选择判决函数为g(y)=a*,称此准则为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

9、L)准则,可简写为: ML准则: (7.2.5) 注:(1)当输入符号等概或先验概率未知时,采用 此准则。 (2)当输入符号等概时,最大似然准则等价于最大后验 概率准则。,例7.2.1(续)接收机用ML准则接收,试确 定判决函数。 解 似然函数为 令 类似于MAP判决情况,可得到与MAP相同的结果, 这是意料之中的,因为信道输入等概率。但当信道输入 概率不相等时,MAP和ML判决函数和平均错误率通常是 不同的,而MAP准则是使平均错误率最小的。,如果信道输入概率和转移概率矩阵给定,那么可对两种准 则使用要点总结如下: MAP准则 由转移概率矩阵的每行分别乘p(x),得到联合概率矩阵; 对于每一

10、列(相当于y固定)找一个最大的概率对应的x作为判 决结果;所有判决结果所对应的联合概率的和为正确概率,其 他矩阵元素的和为错误概率。 ML准则 对转移概率矩阵中每列选择最大的一个元素对应的x作为 判决结果;所有信道输出和所对应判决结果的联合概率之和为 平均正确率,其他的联合概率之和为平均错误率。幻灯片 2,本节主要内容: 1. 线性分组码 2. 序列最大似然译码 3. 几种简单的分组码,7.3 信道编码与最佳译码,7.3.1 线性分组码,信道编码有很多种类,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线性分组 码,其冗余符号(也称校验位或监督位)和信息符号是线 性关系。本节利用简单的线性分组码的最佳译码说明如何 实现传

11、输可靠性。 一个二元(n,k)线性分组码有k个信息位,n-k个校 验位,根据某种确定的数学关系构成总长度为n的码字, 码率为k/n。在线性分组码中,校验位为信息位的线性组 合。如果码字的开头或结尾的k位是信息位,那么就称为 系统码,否则称非系统码。在(n,k)线性分组码中码字 的个数有 个。,例7. 3. 1 求一个二进(n,k)线性分组码 的信息传输速率。 解 (比特/符号) (7.3.1) R=k/n常称做码率或编码效率。,1. 汉明距离,设两个二元码字为 ,其中, 均取自符号0,1,定义它们的汉明距离为 (7.3.2) 其中, 为模二加运算。 例如,码字 和码字 的汉明 距离为6。,引理

12、7.3.1 设x、y、z是长度为n的二元矢量,那么 (1)d(x,y) 0 (非负性) (2)d(x,y) = d(y,x) (对称性) (3)d(x,z) d(x,y) +d(y,z) (三角不等式) (证明留做练习),2. 码的最小距离,码的最小距离:一个码字集合中任意两码字的汉明距 离最小值。用 来表示。 一个(n,k)线性分组码的最小 距离定义为 (7.3.3) 其中, 表示码字 间的汉明距离。,由于线性分组码可看成n维空间的一个子空间,任何 两码字的和都是码字,所以 (7.3.4) 其中, ,w(.)表示某码字的重量,即该码字中不 为“0”的“1”的个数。 因此,线性分组码的最小距离

13、 就是其最小重量的非零 码字。 例7. 3. 2 一个线性分组码C=00000,01010,10101 ,11111,求该码的最小距离 。 解 = w(01010)=2 7.3,7.3.2 序列最大似然译码,设所有符号规定与图7.1.1所示的模型的说明相同。 如果对于所有k,满足 (7.3.5) 就选择译码函数为 ,则称为序列的最 大似然译码准则,其中, 表示码字 所对应的 消息。转移概率 称为似然函数。 可以简写为 ML译码: (7.3.6) 与单符号情况相同,当消息等概或概率未知时用最大 似然译码准则。,在通信系统中,设发送序列为 ,接收序列为 ,并且 和 来自同一个符号集,由于信道噪声的干扰 通常与 不 同。当接收到 后,计算所有可能的发送序列 与 之间的汉 明距离,将与 汉明距离最小的 作为译码输出,这种译码方 法称最小汉明距离准则。 定理7.3.1 对于无记忆二元对称信道(错误概率1/2), 最大似然译码准则等价于最小汉明距离准则。,证 设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