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690234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自主创新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沈阳师范大学 党的十七大报告围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八大主题入手对经济建设的战略任务做出了重点部署。其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大主题分列开篇的第一与第二部分,可见其二者分量之重,关联度之密切。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依托自主创新,从而最终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自主创新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十七大报告中首次用“发展”替代“增长”,虽只两字之差,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认识的深化。在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论述中,报告明确提出

2、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三个转变”:一是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二是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三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而要实现这三个转变,自主创新是关键。首先,自主创新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与升级的关键环节。从客观经济规律来看,产业结构升级及布局总是以一个经济社会的比较优势作为先决条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过这样的论述:“那些新近开垦、以前从未耕种过的土地,无须施用肥料、甚至只要进行粗放耕作,也能长期获得收成。”因此,当经济体中人口、土地资源与资本相比而言相对

3、丰裕,具有比较优势时,基于劳动密集的粗放式农业耕作就一定是主导产业。然而,随着收成的增加,资本的积累,土地与资源终有一天会变得相对稀缺,其成本随即上升,则依赖于资本要素的其它产业形式便会相继出现,并由此开始工业化及产业变迁的道路。然而,要素禀赋优势本身只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却并非充分条件。换言之,资本的相对充裕只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种可能,并不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由资本要素比较优势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之间还有一个关键环节,那就是技术进步。纵观世界范围内成熟市场经济的发展历程,产业变迁的历史同时也是以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史。18世纪以前,东亚和西欧的发展模式均为劳动密集型

4、,但新大陆和矿物质燃料的发现,不仅开辟了广阔的市场,而且使得燃料和土地不再稀缺,稀缺的是纺纱等产业的工业劳动力。但如果没有节约劳动力的各种纺纱技术和机器的发明,西欧工业化及产业结构升级的故事就永远不会发生。资本的积累,为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提供了必要条件,无论技术创新还是组织制度创新,只有基于比较优势的自主创新得以实现,资本优势才会得到发挥,最终产生依据资本禀赋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升级。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的要素比较优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东南沿海向内陆地区幅射且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日益攀升的储蓄率及高额外汇储备都在传达着这样一个经济信号,我国已经不再是一资本相对稀缺的大国,而资本之于资源及其它要素已

5、经变得相对充裕,要充分利用这一新形成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只欠自主创新及技术进步这一关键东风。因此,要素禀赋优势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实现经济增长,自主创新是关键环节。其次,自主创新是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的关键环节。改革开放之前,相对于劳动力和土地,资本稀缺。通过引进外资,可以暂时用相对充裕的劳动力资源换取相对稀缺的资本。然而,资本的充裕本身并不必然会带来产业升级及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商务部列出的出口8亿件衬衫才能进口1架空客A380的等式表明,因为没有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我们只能不断用廉价劳动力来换取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因此所获得的收入也就不能形成对国内工业品市场的有效需求

6、,从而降低了消费品市场的有效需求,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国外消费品市场的依赖。对外贸易换得的收入越多,对于国外的技术产品与消费市场的依赖就越重。因此,缺少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的对外开放,最终结果只能是高外贸依存度及内需增长缓慢,传统意义上的增长也只能是沿着线性路径进行而无法实现良性循环。可喜的是,自主创新对于降低外贸依存度、扩大内需的带动作用在东部地区已经率先开始凸显。2007年浙江省首次工业企业创新调查显示,有近六成工业企业开展了创新活动,研发经费支出占全部创新投入的比例达39.5%,全省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占全部企业的56.4%。来自发改委2007年的数据也显示,东部外贸出口结构也不断优化,高新技

7、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例明显提升。其中上海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总额近七成。与此相对应,东部地区消费增长了17.09%,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其中广东省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逾万亿元,增速创近10年来新高。第三,自主创新是转变能源消耗性增长的关键环节。工业化初期,百废待举。与极度匮乏的资本存量相比,当时我国的资源约束并不突出。但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产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不断演化,加之世界能源危机愈演愈烈,世界能源价格不断攀升,资源禀赋约束相对于资本与劳动力变得异常紧张。而突破能源约束,降低对于能源进口依赖程度,关键还是在于能否研发出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以

8、及能否降低新能源的使用成本。新能源的使用成本能否得到有效降低,是取决新能源和新材料能否在大规模运用的决定因素。上述一切无不依赖于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才可以使比较优势得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得以实现,经济发展才易于实现良性循环。但是,一国的比较优势是动态变迁的,因此,如何使自主创新的演进自主顺应动态比较优势的变迁是问题的关键。要构建一套对比较优势动态变迁反应灵敏的长效制度,因为只有这样的制度安排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为此,十七大特别提出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

9、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和魄力。一方面,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以优化配置包括人力资本在内的创新科技资源。弗里德曼认为,市场价格具有三重作用:传递情报、提供刺激以及决定谁可以得到多少产品。首先,根据市场价格情报,企业会产生基于市场产品需求的创新需求,进而对于相应要素产生引致需求,若企业由于创新冲动产生的要素需求能够获得满足,则创新行为就会得以实现。然而,创新行为的结果却不见得都是有效率的,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或新制度还要通过市场,获得价格反馈,获得关于人们对于此种创新价格接受程度,以及是否可行等信息情报。根据这些情报,企业才能最终决定

10、是否生产推广、怎样生产推广以及向谁生产推广才能获得利润。若市场反馈的信息证明,此创新无论怎样都无法获得利润,则创新实验会以失败告终。反之,则会投入生产和使用。因此,市场和价格制度是经济体中人们进行各种创新试验的最有效的工具。除此之外,市场价格还有最后一个重要作用配置,即决定谁可以得到什么资源和多少资源,以及谁可以得到什么产品和多少产品。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而最有效的引导方式莫过于通过市场价格这一看不见却无比灵活的手。报告中提到的创新要素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人力资本,二是创新科技服务。人力资本与科技服务的产出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

11、研院所。因此当前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和配置作用的关键应是进行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使其面临的约束真正硬化。唯有如此,才能使人力资本要素和科技服务切实面向市场,对市场的价格信号充分敏感,自发地根据动态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调节人力资本要素和科技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要充分保障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基本最活跃的细胞单元,其健康运转和可持续发展是经济体良性发展最重要的微观基础。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则民间创新投资就无法跟进,最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很可能成为政府的孤军奋战,而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此,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关键是要充分保障企业的创新主

12、体作用,为企业的创新激励构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营造稳定的制度环境。企业的创新激励来自于预期的经济利润,而预期的经济利润又取决于三个变量,即:预期收益、创新投资风险及其它机会成本。也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预期经济利润预期收益的贴现创新投资的风险贴水其它机会成本。企业永远要在当前消费与未来投资之前进行动态决策。预期收益越高越稳定,创新投资风险和其它机会成本越小,则企业的投资激励就越大,企业的创新投资主体地位才会越加得到确立和加强。在我国,企业作为主体的创新激励严重不足,主要可以从这三个方面找到原因:第一、当企业有现成的产业模版可供模仿时,组织及产业创新的机会成本加大,则创新激励就会减弱。考察我国近二

13、十年的经济增长现实就会发现,我国企业同质性问题突出,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将之称为企业投资的“潮涌”现象,并评论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处在世界产业链的内部,在产业升级中,企业对哪个产业是新的有前景的产业有发达国家的经验作为参考,很容易英雄所见略同,同时投向相同的产业,于是投资潮涌会像波浪一样,一波接一波出现。”这一发展方式也被我国经济学者称为“模仿经济”或“后发优势”。但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各种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突显,这种后发优势也终将用尽,新的优势还是要靠自主创新才能形成。第二、当企业对于未来预期收益不乐观时,创新投资激励便会下降。而企业的这种悲观主要与制度预期不稳定有关。例如,当新技术

14、与发明出来后会因剽窃而使得创新经济租金无法实现;新小排量汽车生产线刚一上马,却遭遇了以环保为由的禁行政策。由我国渐近式改革特点决定的这种短期制度行为,在改革开放初期,因其具有很强的纠错灵活性而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但随着专业化分工的加强,工业化经济向纵深发展,产业链条的不断延长,这种临时制度行为越来越不利于形成企业稳定的制度预期,从而使企业不愿意开展专业化的技术创新,而退而求其次在企业内部追求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更倾向专注于整个价值生产链中的某个环节,然而,中国企业喜欢什么都自己做,其实质是中国企业在用大而全的产业链条形成的范围经济取代技术创新,从而实现经济租金,以规避因自主

15、技术创新投入带来的未来收益不确定的风险。第三、企业以市场价格作为工具进行创新试验时会发现,有些创新是有效的,也有些创新是无效的。很有可能无效的创新不在少数,而且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创新能力最强的美国是公司破产率最高的国家。综上所述,在企业创新的高昂制度成本、机会成本以及创新的高风险合力作用下,我国企业的创新激励严重不足。因此,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关键是要为企业的创新激励构筑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营造稳定的制度环境。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重要的原

16、则是要建立长效机制。包括以法律形式规定平等物权的保护,确保用宏观产业政策来替代微观的行政指令式的相机抉择的产业政策,以使企业形成稳定的政策预期。总体来说宏观产业政策要优于微观产业政策,长效机制要优于相机抉择的产业政策,指导性指令要优于强制实施的政府政策。因为前者不会严重干扰企业基于市场做出的理性人决策。以日本为例,20世纪50年代,日本也曾制定限制汽车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认为日本与美国相比没有发展汽车的比较优势,但由于二战后日本已经建立起了自由企业制度,因此,产业发展的决定权在于私人企业,而不在政府。不顾政府的短期指导性产业政策,日本汽车最终成功进军欧美市场并占领了对外贸易的优势份额。此外,要切实保障企业通过自主创新所带来的剩余索取权,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及相关专利制度的立法和执法,使法律法规具有可执行性。此外,还应大力完善融资体系,特别是要大力培育和完善金融市场。改变企业以间接方式融资为主的局面,使企业的融资渠道多元化。通过充分发育的金融市场融资,不仅可以使金融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