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4675897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移动支付业商业模式时间:2011-3-28 15:59:45 作者:周轩千 来源: 【】 (链接:)随着金融支付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在我国的大规模商用,加速了金融支付行业和通信服务行业的交叉融合。中国移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广东移动持有浦发银行20%的股权,而浦发向广东移动的定向增发已获证监会核准。中国联通在近一年内与银联、工行、交行、中行、广发、农行相继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8月末与广发推出了“国内第一张深度整合了金融与通信服务的联名银联标准信用卡”。首款银联标准“支付手机”9月末也已面世。而在本月中旬央行举行的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建成运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

2、支付结算司司长欧阳卫民表示,央行下一步将大力促进移动支付的发展,使很多金融业务可以嵌入手机支付。市场巨大目前的移动支付主要是指手机移动支付,即借助手机、通过无线方式所进行的缴费、购物、银行转账等商业交易活动。按照支付距离,手机移动支付可分为远程支付和现场支付。其中,远程支付以各家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为代表业务,而现场支付则主要利用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俗称“电子标签”)射频技术,使手机和自动售货机、POS终端、汽车停放收费表等终端设备之间的本地化通讯成为可能。进入21世纪后,日韩、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通过采用RFID技术,大力开展手机移动支付业务,

3、已得到用户的广泛认可和接受。据英国调研公司JuniperResearch预测,2013年,全球手机移动支付额将达6000亿美元。咨询公司Informa预计,到2013年,将有近3000亿笔、价值超过8600亿美元的交易是通过手机进行支付的。日本是移动支付业务推广最好的国家之一。该国最大移动运营商NTTDoCoMo和KDDI分别于2004年7月、2005年7月推出了移动支付业务。其中,NTTDoCoMo在日本本土拥有60%的手机支付业务市场份额,并在欧洲24个国家与15家运营商合作推广其手机支付业务。除日本以外,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瑞典、芬兰、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等国家均已开始全面的手机支付

4、应用。越来越多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实现POS支付,购买地铁车票,完成移动ATM取款。这些都向我国展示了移动支付业务的美好前景。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移动市场,但就用户规模及应用领域而言,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009年底,我国使用手机支付的用户数量还不到2000万户。用户经常使用的手机应用服务中,手机支付仅占3.9%。易观国际预测,手机支付的用户数2010年有望达到3500万户,2011年有望达到9100万户。手机支付大国日本和韩国目前手机用户参与手机支付的比例在40%以上,按照这个比例,我国未来可能参与手机支付的用户将达4.9亿户。艾瑞咨询近日预计,今年中国手机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达98亿元

5、,比2009年增长308%。由于3G网络发展及整体支付环境的改善,手机支付在未来两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2012年中国手机支付的交易规模将超过1000亿元。研究机构In-Stat预测,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合纵连横据了解,目前,我国移动支付产业有多种商业模式并存,大致可分为五类。一是传统电子商务企业主导模式。这种方式是传统电子商务的接入移动化,例如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形式登录淘宝等网站进行订单处理等。手机仅作为一个用户接入渠道。二是电信运营商主导模式。电信运营商与用户和商业客户直接建立联系,主要以用户话费账户作为移动支付账户,在移动终端中采用特制的SIM卡,在商户端布

6、放支持非接触交易的POS机,并搭建统一的移动支付运营平台。此模式与银行的关联较少,如中国移动“手机钱包”业务。在日本,NTTDoCoMo自家构建了相对封闭的使用环境,包括银行牌照和手机终端。三是金融机构主导模式。银行通过专线与移动网络实现互联,将银行账号与手机账号绑定,用户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移动支付,银行为用户提供交易平台和付款途径。例如各大银行开展的手机银行业务、银联开展的“手付通”业务。中国银联与有关合作方推出的手机支付是以手机中的金融智能卡(SIM卡或智能SD卡)为支付账户载体,以手机为支付信息处理终端的支付方式,它将手机与银行卡合二为一,既能实现远程支付,也可进行现场支付,既支持小额消费

7、,也支持大额支付。四是以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主导的模式,如上海捷银移动支付系统。第三方支付企业利用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资源和金融机构的支付卡,进行支付的身份认证和支付确认。他们只做远程支付,不涉及手机现场支付。例如,支付宝开发了可以支持Symbian、iPhone、Win-dowsmobile三种不同操作系统的手机支付宝客户端,用户可以向对方支付宝账户付款、确认收货、缴水电煤费等。五是以电信运营商与金融机构为主的合作模式。这种模式在日韩取得了成功。电信运营商具有用户优势和增值业务运营经验,银行提供移动支付安全和信用管理服务。银行和银联等金融机构具有金融结算资质,增强了金融风险的承受能力,放宽了支付

8、额度的限制,提高了信用安全等级。在现实中,各方三三两两的合作十分常见。从运营商方面看,早在2000年,中国移动就与几家银行合作,利用手机界面进行金融理财;2003年,中国移动又与中国银联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基于短信的移动支付模式。2009年,中国联通以上海公交系统为突破口,可刷内置NFC芯片的手机乘公交、地铁和出租车。中国电信于2008年和2009年与第三方支付企业财付通、支付宝和易宝支付达成网上支付合作;今年2月,中国电信与中国银联在上海推出“翼支付手机刷卡”业务。银行和银联在移动支付领域的“跑马圈地”也已有点年头。2003年,中国银联与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合作开展第一代移动支付,不过流程比较繁杂

9、。2009年8月,中国银行与中国联通、易宝支付合作,中国银行用户可使用中行网银在中国联通网上营业厅为手机、固话、宽带等充值。目前,越来越多的银行已推出了手机银行业务,用手机银行进行投资理财和大额转账也日渐普遍。事实上,各方都想获得产业主导权:运营商有海量的手机用户,所有的移动支付必须使用他们的终端和网络;银行拥有金融牌照,希望保持其在银行卡领域的地位;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靠近大量电子商务用户的优势。易观国际研究指出,目前的移动支付产业链比较复杂,在缺乏成熟、可持续的合作共赢机制的情况下,几个强势利益产业各自为战,对竞争资源的投入远高于合作层面,已有合作停留在较浅阶段,形成多元化技术标准,提高了业

10、务推广成本,也提升了用户应用门槛,减弱了用户使用体验。易观国际认为,合作是唯一的出路:一方面,在原有电子化支付体系已经形成,且体系构建与用户营销均需要巨大的资源投入,在短期内无法实现规模化收益的情况下,其成本很难被任何一家企业或部门所承受;另一方面,支付运营资质存在金融监管问题,非金融机构必须与金融机构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才能保证相关支付业务的顺利开展。“针对我国的国情,金融机构与电信运营商合作、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协助支持,是最适合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商业模式。”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张丽萍表示,“金融机构在大额移动支付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它们拥有较为完备的安全体系、信用体

11、系和强大的数据结算支持;对于大额移动支付业务而言,用户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对金融机构的信任度远高于电信运营商。电信运营商在开展小额移动支付业务上更具市场效率和竞争优势。第三方服务企业在产业链合作中起到协调和整合的作用。”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的孙晓菲也持有类似观点。“电信运营商的优势在于庞大的用户资源,银行的优势在于多种金融服务,第三方支付企业更熟悉互联网客户的支付需求。”她说,“未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变化,新型的合作模式和竞争模式都有可能出现。形成股份关系的中国移动和浦发将比其他竞争者更有利。”“无论哪一种商业模式的建立与发展,都离不开合作。因为不管由哪一家单独来做移动支付业务,都有一定

12、的困难。运营商如果撇开银行来做移动支付业务,具有很大风险,而且支付额度不能太大,机动性也不够;银行如果撇开运营商来做移动支付业务,在业务的发展和推广方面会面临很多困难。因此,只有运营商与银行进行合作,共同拆除行业藩篱,才有可能把移动支付业务的蛋糕做得更大。”金元证券分析师邱虹天指出。协同效应8月28日,整合了中国联通、广发银行、中国银联三方资源的广发联通联名卡在广东省内发行。该卡可与中国联通号码实行绑定缴费,持卡人能享受话费自动代扣的便利,免去了充值、缴费的烦琐。在银行卡功能的集合上,广发联通联名卡持卡人可以免息、免手续费地分期购买联通多款产品,享受至少5倍的快速积分,并以积分优惠兑换联通产品

13、。事实上,广发联通联名卡的推出,是广发银行和中国联通自今年5月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后的一项具体举措。而根据双方的合作协议,广发银行将为中国联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中国联通将与广发银行共同开展移动手机集团网、无线POS、3G移动办公、手机支付、银行行业应用等业务。此外,双方还将协调客户资源,联合推广电子银行业务,实现交叉营销,为各自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此前,招行信用卡中心和上海联通也在分期捆绑业务、NFC(近场无线通信技术)刷卡手机等八项内容上达成合作了产品、服务、渠道等方面的协议。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近一年中,中国联通已经和银联、工行、交行、中行、广发、农行相继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产业相

14、关方的密切合作能带来协同效应,直接受益人当然少不了移动支付的用户。根据Visa在全球各地开展的手机支付项目经验,当增值服务能够满足消费者的一些个人偏好的时候,他们尤其愿意接受服务。例如,在北美,人们的手机能够收到商家优惠和交易提示信息。商家优惠信息融合了地图技术,使移动用户能够很容易找到为他们提供优惠的商户,并在POS终端上兑现这些优惠。手机交易提示信息能够以接近实时的方式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提醒Visa持卡人注意他们的交易行为,例如大笔交易。2010年9月2日,工行、银联和中国联通在深圳推出集合手机SIM卡与芯片银行卡于一体的手机银行卡牡丹联通芯片信用卡,并以此卡为载体,以NFC手机为终端,

15、开展手机支付业务试点。使用该卡时,只需将手机在受理终端前轻轻一挥即可完成支付,无需输入密码。由TCL开发的首款银联标准“支付手机”在9月底推出,预计2010年年底前将推广到全国10个省市。产业中更深入的合作要数以股权为联结纽带了。运营商不具有金融牌照,只有小额支付权限,与银行合作可解决这一难题。专家指出,中国移动成为浦发银行第二大股东后,其工作重点将从近距支付转向远程支付,进行转账、大额交易及汇款等业务。而由于移动支付必须绑定银行账号,此次合作也有利于浦发银行开发新的客户资源。运营商与银行合作对于发展移动支付具有积极意义,这一点从日本经验中也可得见。NTTDoCoMo于2005年收购三井住友卡

16、34%的股权,于2006年收购瑞穗金融集团下的UCcard公司18%的股权。目前,日本移动支付业务的交易额已占信用卡市场的20%-30%,NTTDoCoMo有超过40%的移动用户在使用手机支付功能。韩国三大移动运营商SKT、KTF、LGT也都联手金融机构,开通移动支付业务。Visa与KTF、交通卡提供商韩国智能卡公司、发卡行新韩银行合作,在手机SIM卡上集成了公交支付应用,使每天乘坐公交车的人们能够在他们的公交支付账户余额低于一定水平时,自动从Visa账户充值。在印度,巴帝电信、Visa、印度工业信贷投资银行、HDFC银行、渣打银行、支付平台提供商mChek之间也有合作。在美国,据报道,美国三大电信巨头AT&T、Verizon和T-Mobile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