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4674960 上传时间:2019-08-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 制定备课计划有利于切实抓好集体备课工作。那么,下面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高二语文集体备课计划,内容仅供参考。 一、总体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暨第一学期的教学探索,我们的教学目标继续定位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积累整合、(二)感受鉴赏、(三)思考领悟、(四)应用拓展、(五)发现创新,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二、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

2、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

3、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名著导读”介绍莎士比亚戏剧和朱光潜的谈美。 四、教学目标和要求: 拟在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3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期中考试后完成必修4内容的学习,其中安排3次写作训练,12次月考或单元测试。 教学中要求做到: 1、依

4、据新课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认真钻研、领会新教材和新大纲,提高课堂效益,向40分钟要质量。 3、本学期要完成必修3和必修4两部书的教学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与提高。 4、本学期在写作上,着重培养学生写作议论文的能力。先了解议论文文本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议论说理的兴趣和能力,训练学生的理性思维。 五、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学情分析,认识了解并熟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围绕学法设计教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

5、讲究提问设计,板书设计,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归类、梳理。 4、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解疑答难,加强辅导,补学补差。 5、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在集体备课和教学中,以培养阅读能力为中心,在作文备课和训练中做到系列性、科学性、实效性。 六、教科研设想: (一)、积极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课改成员。所有成员都要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内容,探究其精神。切实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用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坚持集体备课制度,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群体智慧和力量,提高整个语文组的教学水平和能力。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操作程序、

6、教学方法,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中心发言人。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积极学习并大力提倡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高效学习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指导思想 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

7、的内容与要求是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xxxx版)和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至五),并结合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实际确定的。 二、基本情况 1教材使用情况:必修一至必修五,基本篇目30篇。 2本学期周课时:每周5节,总18周,清明、五一、端午共1.5周放假,另外期中、期末考试、月考、高考、学考等,实际授课时间应15周。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教材为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5本书。学考规定篇目30篇,其中课内现代文11篇,课内文言文13篇,古诗6篇。加之相关的语言应用、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作文等内容的复习,根据备课组初步

8、达成的意见,先复习课内现代文阅读,后进行古诗文,最后进行作文指导。 四、备考策略 策略:以学考标准为基础点,以课本材料为触发点,以高考说明为目标点,扎实落实“学科指导意见”相关要点。 1、要有高屋建瓴的意识 研究学考标准和高考说明,理清学考和高考之间的联系点,寻找学考复习中与高考相关的拓展点,设置由学考落实到高考渗透的提升点。 具体操作:将30篇学考基本篇目按照文体特征进行分类和复习;根据文体分类以及所占比重大小,安排复习的先后顺序和设置各个阶段的侧重点。 (古诗文的比重最大,共计19篇,占63,其中文言文12篇(占40),诗词7篇(占23);文学类文本8篇,占27,其中小说4篇(占13),散

9、文3篇(占10);最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3篇,占10。) 2、要有回归课本的意识 在学考复习中,重视课文的使用,用好用活教材,充分发挥“例子”的作用。着眼基本篇目,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古文复习,巧用作文素材。落实考点为重,基本能力为要,面向全体为本,铺垫高考为标。 关注课文注释,以学考基本篇目为本,扩展到其他讲读自读课文,收集教材中常用的易错的词语。 熟读文言文课文,不只是停留于学考篇目,要以高考考纲要求的古诗文背诵参考篇目为本,逐篇落实,背诵默写。计划好每篇文言文着重讲的实词、虚词及句式,在每课课前学案、课堂复习和课后链接中与高考联系,有所侧重,有所拓展。 在学考篇目复习中设置“巧用素材”这一

10、环节,可以从课文中一物一景、一人一事、一妙语一深意联系相应的写作话题;也可从一话题入手,梳理课文与之相关的素材。 3、要有适情适时适量的意识 有效进行学考复习,并让其成为高考复习中重要的环节和阶段。所以,要明确任务,适情制定计划;要掌控进度,适时选择内容;要优化复习,适度调整题量。 五、提高质量措施 1梳理课内现代文的阅读,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落实学考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2梳理课内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强化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文化内涵。 3充分利用早晚自习,督促学生充分朗读课文,背诵课标规定背诵的课文,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